非主流清穿 護兒媳婦的婆婆

作者 ︰ 我想吃肉

這些王八蛋真是太TMD坑爹了!淑嘉恨恨地想,今天你在坤寧宮里這樣胡言亂語一番,就以為能夠說動我了啊?

打量姐不知道路易十五的情婦長啥樣兒啊?這貨穿越之前有節中學美術課沒有用來打盹兒,瞄過課本上的一幅油畫,畫上是一個外國女人,在她看來長得相當地不如何。但是底下的標注是某名字拗口的夫人,小字解釋︰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

她不知道的是,她這還真是冤枉天主教了,因為路易十五同學自己就是個蔑視天主教的家伙。直到他臨死之前,天主教出手,逼得他驅逐了自己的情婦。

再說了,有些事情是可以想可以做但是不能說的,你們知不知道啊?哦,你們前面說完這個,後面我就攛掇著胤礽信教?你當大家是傻的啊?使這樣的小心眼兒,你是在鄙視我的智商還是在鄙視我老公的智商啊?

皇後淡淡一笑︰「是麼?倒與中國風俗相近。我們也是一夫一妻的。」別開什麼玩笑了,蘇努那些信了教的兒子也沒斷了有妾有庶子。

傳教士傻眼了。

「得啦,今兒就到這兒,皇太子大婚在即,我要去東宮看一看。以後有了兒媳婦兒,我再往那里去就不大合適了。你們先回去把畫兒上上細。」不得不說,這傳教士畫出來的畫比上一個要好很多,淑嘉還不想換畫師,他既有這一項用處,也沒有不用的道理。

傳教士心里熱切,還沒有一昏到底,刷地低下頭。打包工具,告退回去。

回到駐地,不免又召開一個小會。

巴多明仔細問了皇後有沒有對畫像有什麼不滿,派去繪畫的傳教士回憶了許久道︰「應該沒有不滿意,是因為皇太子要結婚。」

「即使這樣,我們也不能放松。一定要把畫畫好,如果皇後對你的畫滿意,你可能就會成為御用畫師,那樣機會更大。」

畫油畫,尤其是精細的油畫(想想皇後大禮服上那繁復的花紋),是個磨時間的活兒,傳教士們畢竟是打著畫畫的名頭進來的,主業不可馬虎。在給皇後下了誘餌的同時,他們也得把本職工作做好了。

之所以如此拼命,也不光是因為一往無前的傳教精神。

俗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傳教士也是人,內部自然也有明爭暗斗,往大里說有新舊教之爭,次一等的有內部派系斗爭,再小一點的就是傳教士個人之間爭斗。

禮儀之爭,既是不同派系之間的斗爭,也是傳教士個人的榮辱之爭。說穿了,就是歐洲本部有人忌妒某些非正統教派的傳教士在中國混得太風光了,想伸手來摘桃子。完全忘了一點︰朝廷不是軟柿子。

教皇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響,滯留在華的傳教士未免著急起來,想搶在教廷拿下這片陣地之前先分一杯羹。南懷仁的葬禮是如此隆重,湯若望差點讓當時的皇太後與皇帝成教徒。前輩的功績擺在那里,怎麼能不激勵後來人呢?

在日子越來越艱難的時候看到了一絲希望,當然要緊緊抓住。

可惜,傳教士們的最關注的是發展教徒,努力說服皇後信徒。但是,皇後最關注的卻不是要不要信教的問題。甚而至于,在淑嘉眼里,信不信教,都不是一個問題,她也壓根兒不想信什麼宗教。或者說一句到家了的話,她現在已經沒有迫切地信奉宗教的必要了。即使信奉,也多是另有目的。

傳教士的心思,她不能說看得一清二楚,至少是知道一點,這些人想發展,想走上層路線。人一旦居于高位,少不得有很多人來關說,求這個求那個的。都以為自己聰明,把上頭的人當傻子似的忽悠,卻不知道那根本是上頭的人覺得你無關痛癢,不想整治你罷了。

任由傳教士說得天花亂墜,皇後只一句話就把他們打發了。皇太子要娶媳婦兒了,比起畫張畫像,顯然東宮要添女主人這件事情比較重要。傳教士也只能哀嘆運氣不好了︰「這樣一來,事情又要耽誤時間了。」

巴多明也沉默了,他原是在艱苦的條件里也要掙扎求發展的,眼下大好機會當然不願意錯過的。「這樣我們也就更有了一些時間,可以好好討論一下,怎麼樣能夠打動皇後。」

「我們之前的辦法,難道不行麼?韃靼人對于信仰問題,並不是那麼嚴格的,但是一旦信奉了主,不管是什麼人,都會變得虔誠……」看到巴多明愈發晦暗的臉色,說話的人識趣地閉上了嘴。

「我是怕來不及了,教皇陛下的意見,必定會觸怒皇帝。梵蒂岡的風格,過于強橫了。听說,皇帝又派出信使,致信教皇。其實皇帝的姿態很低,只要教皇不干涉這里的宗教事務,他們是不介意我們慢慢傳教的。但是教皇……」

得抓緊時間把事情做下來,只要皇帝承認了天主教,要自辦教會,重用的也是他們而不是教廷派來的人。難道梵蒂岡的命令曾在俄羅斯橫行過麼?教皇真是個傻子!

如果在腳下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能夠自由傳教,發展皇帝成為信徒,這說不定又是一個東正教。自己等人,就是聖徒!

————————————————————————————————————————

淑嘉不知道有些人正在開著小會,商討著對付她的辦法,她正在東宮里瞎轉悠。東宮現在還是她搬走前的格局,小佛堂也還在那里。端儀殿因為要有新主人,又修葺一新了,布局也還是原來的樣子。

太子大婚,太子妃的嫁妝里雖有家俱,卻不能丈量了東宮去打,估計也是與淑嘉結婚的時候那樣辦的。而東宮里要用的家俱,基本上都是內務府給辦好了的。弘旦親自扶著母親,在各個院子里蹓。

「為了兒子的事兒又要勞動額娘了。」

淑嘉睨了兒子一眼︰「學會跟我掉花槍了你!」

「嘿嘿。」憨笑兩聲,皇太子可不是傻子,父母當然喜歡跟自己親自的孩子。應對的時候如對大賓,那是業績分;私下里再這麼生份,可就要減感情分了。

淑嘉漫步東宮,感嘆道︰「我嫁過來的時候還沒有這里呢,現在你都要娶媳婦兒了。好好過日子。」

「∼」

反手拍了拍弘旦的手,兩人已經慢慢走到了東邊的一個小院子里了。這里原本住著李佳氏,自從李佳氏搬走之後,這里就封鎖了起來,現在為了大婚,又重開了鎖打掃翻新,堆放著大婚日要用的器皿。

「我以前也沒進來過幾回,」淑嘉若有所思地對弘旦道,「知道今兒為什麼要過來麼?」

弘旦笑道︰「還請額娘示下。」

「你大婚以後,你阿瑪與我就不再多管你房里的事了,你自己也好要有個主意。」

「是。」

「你明白什麼意思麼?就先應了。」

「還請額娘示下。」

「你媳婦兒是個不錯的姑娘,好好兒跟她過日子。你一向嚴于修身,這樣很好。有一件事情,我還是要囑咐你的——一定要對老婆好一點兒,讓她先生下兒子!」最後一句話,淑嘉的語氣極重,聲音卻很輕。

弘旦一凜,又笑道︰「瞧額娘說的,哪有娶了媳婦兒不生兒子的。」

「你五叔的媳婦兒就沒生兒子,」淑嘉不依不饒地道,「你瑪法當年多看重你,我現在就多看重我的孫子。明白?這是根本。你以後房里的事兒,我輕易是不會管的,要看你,當然,也要看你媳婦。她要是後來不好了,我難道會眼看著你受委屈?只是這開頭,你得做好。有些事情,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

「……」

「你們從小,我叫你們自己穿衣吃飯,難道只是為了為難你們?又或者是做做樣子討一點好名聲不成?」淑嘉嗤笑一聲,「不過是讓你們別太忽略了小事兒而已。小事情,你可以不用去做,卻不能不略知一二。多少英雄豪杰,壞就壞在帷簿不修上頭!」

「皇家一舉一動,都是天下表率。這話是扯淡!但是,皇家一舉一動,都被天下人關注,卻是真的。要人交口稱贊你伉儷情深,還是提起你就擠眉弄眼,說你的艷聞逸事,你心里得有個數兒。」

「有些事兒,我也是白說著罷了,你要真有心愛的人,我又能如何?只是……做得好看些,對你媳婦兒有良心些。嗯?」

「是。」其實這個媳婦兒算是他自己挑的,事先又見過,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真是老了,居然這樣嘮叨了。你是新郎倌兒,我倒像是來掃你的興的。還是那句話,我只想你過得好好的。你前頭十幾年過得很辛苦,」擺手示意兒子不要插話,「我都知道,送你去乾清宮的前一晚,我真是舍不得。越心疼,就越想你什麼都順順當當的。好啦,不說啦,咱們高高興興的娶媳婦兒,好不好?」

弘旦低聲又應了一聲︰「是。」

弘旦結婚,與胤礽當年的程序是一模一樣的。放定之類的手續也是陸陸續續在辦,期間還穿插了大公主下嫁,這下嫁的規模就比太子大婚在小了。本應淑嘉在坤寧宮宴請額駙家女眷的,因有太皇太後在,這宴就擺到了寧壽宮。

大公主婚後與額駙本應在京中暫住一段時間,然後再返回旗地。因趕上了弘旦結婚,小兩口就上表,請求呆到皇太子大婚之後再走。胤礽樂得把兒子的婚禮辦得盛大隆重,以顯示全國上下一片和諧,自然是準了的。

出嫁的女兒都沒走,其他各路江湖好漢,呃,錯了,是宗室親貴,能來的自然都來了,場面也是出奇地盛大。

烏雲珠笑得賊兮兮地,在淑嘉退入內室再換吉服的時候溜了進去︰「額娘額娘,您听說了麼?剛才听三哥那邊兒的太監說,他們多熬了好幾大鍋的姜湯,就怕把那些人給凍壞了。」

咳咳,皇太子結婚的正日子定在十月底,天寒地凍,大宴設在臨時搭的彩棚里,可沒坤寧宮這麼暖和。不少老大人穿著皮裘還凍得直哆嗦,一面哆嗦還一面一臉泛紅覺得吃了皇家的喜酒非常榮耀。

淑嘉伸手戳了戳她的小腦門兒︰「這樣的話在這里說說就罷了,出去不許說嘴。」

「知道,不能不敬重大臣。我去看大姐姐去啦。」

淑嘉搖了搖頭,對著鏡子看著帽子戴正了,皇後的行頭挺沉,淑嘉動了動脖子,才舒了一口氣,搭著紅袖的手出去了。

赫奕之妻臉上的笑意是掩也掩不住的,接受著大家的恭維,同時也注意到不肯越過了西魯特氏去。尋常人家做親,岳母少不得請婆婆照顧一下自家女兒,尖酸一點的還可能拿話壓一壓親家。

到了赫奕家里,什麼話都別說了,謝恩您吶!還得注意不得罪皇後的娘家人,太子妃這個位置風光是風光,卻著實不保險。皇太子沒有側室,這事兒是明擺著的,這里頭多半是有皇後的手筆在內,赫奕家里不能不感激。

女兒升輿前,赫奕之妻不知道叮囑了多少回︰「一定要侍奉好主子娘娘,旁的都是假的,婆婆喜歡才是真的。你沒過門兒,主子娘娘已經回護你良多了。多跟著主子娘娘學著點兒,她能生下五兒一女,可不是尋常人吶!皇上當年也年少輕狂過,如今這般聖明。」言下之意,你多跟婆婆取取經。

赫舍里氏牢記教導,自己也知道是交了好運了,也是加倍地小心。入了東宮,按著程序走,到了端儀殿,安穩坐定。東宮的地龍燒得旺旺的,穿著冬季制服的新任太子妃又是緊張又是熱,出了一身的汗。

只听外面響起了腳步聲,她的丈夫進來了。赫舍里氏有些羞澀,有些緊張,又近了。挑開喜帕,看到一張算得上英俊的臉,赫舍里氏緊張得過頭,居然笑了一笑,又覺得不太莊重,馬上斂了笑容。

弘旦也挺緊張,看她這個樣子,反而笑了出來。這個老婆,好像不難處啊。

「也不知道弘旦現在怎麼樣了。」婚前敲打兒子要對兒媳婦好點兒,似乎不太像個婆婆,但是淑嘉心里還是兒子更重要一點兒。

胤礽自己也很關心兒子,听老婆這樣一說,卻又鄙視起老婆來了︰「女人就是麻煩,你哪里用得著這樣擔心了?!他現在怎麼樣了?洞房花燭,還能怎麼樣?」當然是爽得流哈喇子了!

「……」

由于太子大婚,宮中上下,自然也是布置得很是喜氣。胤礽悶悶地看著這些布置,攬上老婆的肩頭,咬耳朵︰「我告訴你他現在在做什麼好不好?」

————————————————————————————————————————

新媳婦請安,卻是要先到寧壽宮的。

說起來配角比主角起得還要早,赫舍里氏與弘旦到寧壽宮的時候,寧壽宮里也早已聚齊了一大堆人。赫舍里氏遠遠看到寧壽宮前一堆各式輦輿,下輦的時候腿肚子不免有些小抖,輕聲問弘旦︰「咱們是不是來晚了?」

「今天是不礙的,只是你往後請安的時候來早些就好,這些回去了我再告訴你。」

「嗯,我听你的。」

太皇太後喜滋滋地看著曾孫媳婦,又對淑嘉道︰「是個整齊的孩子。」

「可不是,不看著她好,咱們能把孩子搶到家里來?」

淑惠笑道︰「瞧您說的,把自己說成土匪了都!」

一番說笑,太妃們自是夸贊太子妃好,又說皇後娶兒媳婦娶得真對一類。大家都知道這個兒媳婦是帝後共同選中的,誰又會說不好呢?赫舍里氏暗暗松了一口氣,至少,從這些話里可以知道,她的公公婆婆對她沒成見,只要有一個不喜歡她的,這宮里就一定會有人見風使舵,而不像現在這樣一邊倒的都是夸獎。

太皇太後自是有賞,又說︰「你們還要到乾清宮去清安呢,我這里就不多留了,」其實是她自己有些累了,「皇後也回去,你搶來的孩子,你自己可要把見面禮準備好了喲。」

「∼」

新婚夫婦到了乾清宮,皇帝昨天也過得非常愉快,招呼大家見了面。由于有兒媳婦在場,胤礽不便多留他們,只是說了幾句場面話,就說︰「去看看你額娘,她昨天念叨了你們一晚上。」咳咳,皇帝這是在撒謊。

弘旦是常見父親的,自自然然地告退。赫舍里氏是兒媳婦,跟著丈夫就到了坤寧宮。

坤寧宮里,淑嘉一身吉服,看著兒子媳婦,兩人之間的氣場頗為和諧,心道︰成了一半兒了。

溫言問赫舍里氏︰「宮里還住得慣麼?」才一天,有什麼慣不慣的呢?

赫舍里氏答道︰「一切都好,謝額娘關心。」

「這卻未必,我記得當年大婚那會兒,繞著宮里跑了一個早上,餓得前胸貼後背的。正好,叫你們趕上了,就在我這兒用了早膳罷。」

弘旦道︰「兒子平日都蹭不到額娘的飯,額娘待媳婦兒真比兒子都好。對大嫂是這樣,對她也是這樣。」

「你這傻子!我待你媳婦好,她自然待你好,以後有你的舒服日子過呢。」

赫舍里氏忙道︰「媳婦兒一定盡力侍奉好太子。」

「好啦,一家人,不要拘束,東西呢?拿上來。」

小太監魚貫而出,捧著賞給新婚夫婦的東西。

弘旦笑著起身謝恩,赫舍里氏有樣學樣。

弘旦婚前被母親言語敲打,原本是覺得母親對媳婦太好,有點兒小醋。現在見母親當面也敲打老婆了,心意漸平,越發看老婆順眼了。

吃飯的時候,赫舍里氏是陪著小心的,她婆婆說得很對,頭天晚上做了體力勞動,還不是熟練工,今天早上跑這一大圈兒,還磕頭行禮的,真是餓得頭暈眼花。即使這樣,她還是克制著自己,每樣只用幾口,墊一墊肚子,琢磨著回去再吃點心,萬不可在坤寧宮吃相不雅。

入宮學的第一課︰克制。

吃過飯,淑嘉道︰「你們該回去的,剩下的,都是該去見你們的。太妃們那里,過兩天太子妃去看一看她們就好。」

弘旦夫婦起身領訓,方告辭出去。

太子夫婦前腳剛走,紅袖就從旁閃了出來︰「主子,奴才方才去東宮問過了,太子和太子妃昨兒歇得不錯。太子妃帶來四個丫頭,奴才看,赫奕家里怕是打听過了您當年的做法……」她曾被淑嘉弄到東宮去幫過一陣子忙,當然不會閑了。

接下來的兩個月里,紅袖的工作重心就是這一項了。直到新年之後,對于東宮的關注頻率,才由事事匯報,降到了有大事才報。

在這兩個月里,大公主夫婦喝完妹妹的喜酒,又快要過年了。一對姐妹一齊上表,請求在京里過完年再走。胤礽也爽快地答應了,他這答應也是有緣故的。按規定,公主每年只有六十天的在京配額,其他時間是要隨丈夫回旗地的,當然丈夫在京任職的除外。

兩位公主的丈夫在京無職,但是,朝廷和準噶爾就差宣戰了,為了籠絡人心,胤礽不得不對他們格外優容。直到次年正月過半,兩位公主才隨夫返回旗地。

隨著公主回旗地,京中也少了幾位王爺——他們是送嫁的——熱鬧過了的京城也顯得有些冷清了。與之相反的是,宮中又添了好消息︰弘晰之妻格根塔娜再次有孕。

赫舍里氏淡淡地道︰「就這些,如今嫂子只是有了身子,不宜送得太多,等添了佷兒咱們再加禮。」

弘旦點點頭︰「是這個理兒。唔,還是添一點子罷,二哥送公主回旗地,我們對他那里該多關照些的。」

赫舍里氏笑道︰「還是你想得周到。」新媳婦要是一年沒懷孕,都該著急了,太子妃呢?不用半年就該急了!尤其是听到別人懷孕的消息的時候,這種糾結不快,更是撓人心肝。

作者有話要說︰

猶豫了好一會兒,還是來說明一下。

嗯,本文進入收尾期。自從康熙死後,基本上大局就已經定了。

再下去,只是自己的小小心願而已。前面的鋪墊已經寫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對各種鋪墊的一個展開交待,基本上,交待完了,也就結束了。應該不會太長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