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新一代的皇長孫

作者 ︰ 我想吃肉

皇家搬家,說是項大活動,真要動起身來,也不是很費力氣。粗活累活有人干,到了皇帝皇後這個級別的,連清點東西都不用自己動手,自然有人揣摩上意,把你平時用慣了的一一打包帶回紫禁城。

帝後二人是不用注意自己的東西了,卻要關注幾個人。第一個是太皇太後,老太太儼然本朝一寶,又上了年紀,萬不可掉以輕心。胤礽與淑嘉都先後幾次或親至或派人,千叮萬囑,命太皇太後身邊伺候的人一定要小心。

其次便是宮中內眷,包括未成年的皇子、沒出閣的皇女,此外還有皇帝的幼弟康熙的二十阿哥允。這些人的乳母、保姆別的不干,也要把他們給看好了。

以上這些人固然重要,卻是屢次搬遷,左右伺候的人也有了經驗了。今年這次搬家還添了一只大熊貓——二阿哥弘晰之妻喀喇沁烏梁海濟爾默氏。咳咳,就是格根塔娜,這麼鄭重地報出她的姓氏,乃是因為她身懷六甲,快要生了。不管生男生女,上戶口的時候要報孩子媽的姓氏,而不是閨名。

格根塔娜的預產期就在九月,虧得沒有生在暢春園,不然這月子都沒法兒坐了。直挨到要搬回宮里她還沒生,淑嘉算是出了一口氣。

回到了宮里,休息了幾天,格根塔娜的肚子還是沒有動靜,弄得兩個婆婆都犯了嘀咕。

快到冬天了,太陽落得早,快要掌燈的時候有兩個小太監急匆匆地跑到坤寧宮里來報信︰「主子娘娘,二福晉要生了,二阿哥打發奴才們來稟主子娘娘。」

淑嘉一听,連忙起身︰「趙國士,你去前頭稟皇上。紅袖,咱們去看看。」

這回也不自己走了,步輦抬著就往後面乾東五所而去。弘晰處小太監也一路小跑跟著,時不時回答淑嘉問的問題︰「回主子娘娘,二阿哥也打發人往茂主子處了。御醫也宣了。」

到了地頭,茂妃已經到了,她住的地方比坤寧宮離乾東五所近,自然早到,她的輦也在門外放著呢。淑嘉進了院門兒,里面一片心不在焉,有交頭接耳的、有東張西望的、有跺腳搓手的,連開道太監的口哨聲都沒听到。林四兒站出來狠拍了兩巴掌,仿佛有誰按了一下暫停鍵,宮女太監立刻定格,然後忽拉拉跪了一地,再然後,什麼聲音都沒了。

淑嘉沒理會這麼多,徑直往後頭走,在後院正門廊下看到了弘晰。弘晰本在來回踱步,忽然覺得情形不對,一轉頭,就看到了淑嘉,匆忙過來請安︰「給額娘請安,額娘……這……」

頭回當爹的人,各種混亂。

淑嘉道︰「你到一旁去吧,在這里也幫不上忙。穩婆呢?進去了麼?御醫也備好了?」

弘晰道︰「都叫來了。」

「乳母呢?」

「也來了。」

「我進去看看。」

在屋里看到茂妃並不希奇,她的輦還在外頭擺著呢。里面也是進進出出,各個年齡段的女人在那里發聲。住在附近的福晉們也紛紛過來,格根塔娜的叫聲很淒慘,頭一胎,比較艱難,听得淑嘉很是不忍。自己生的時候還不覺得,等別人生孩子的時候,真是各種慘不忍睹。

這屋里比外面還要惶恐,各種雜亂的腳步聲,還有鼓勵、指導格根塔娜生產的聲音。茂妃根本就坐不住,那里面在生她的孫子,坐得住才怪!她也在踱步。

淑嘉一到,茂妃請安的時候氣息都不太穩了︰「主子娘娘。」

淑嘉一擺手,屋里登時靜了不少。兩人坐定,淑嘉開始問情況︰「弘晰在外頭也是六神無主的,說是御醫、穩婆、乳母都來了。你這里是怎麼布置的?」

茂妃自己也生過孩子,也看過別人生孩子,經驗還是有的︰「我叫他們又取了參來,切片煎湯都好,給孩子添一把力氣。她這是頭一胎,本就艱難些。」

正說話間,里面又是一陣很淒厲的叫聲,把兩個人的談話都給打斷了。

茂妃又要坐不住了,伸長了脖子往內室的方向看︰「這叫得也太大聲兒了,唉呀,這孩子!她,氣都使完了,要怎麼生?好歹留著勁兒,把兒子生出來再……」

這弘晰還要拍拍門︰「額娘,里面怎麼了?」

淑嘉一頓頭疼,揚聲道︰「你把御醫叫到跟前伺候著,有事兒里頭會傳他們,你這個幫不上忙的甭跟著裹亂!」

外面傳來弘晰的跺腳聲。

茂妃雙手合什開始宣佛號,神神嘮嘮著念著什麼。里面格根塔娜的聲音卻低了下去,只听到穩婆、嬤嬤的鼓勁兒聲。

又過了一會兒,格根塔娜的聲音又響起,這一次淑嘉听得分明,她叫的是「額娘」。

淑嘉一怔,听到這一聲「額娘」,淑嘉絕對不相信是在喊自己或者茂妃的,大概是喊的三公主吧。

淑嘉忽地站了起來,走到門邊︰「你額娘也想你平平安安地把孩子生下來!你給我攢著勁兒!」淑惠忙跟著走了過來,與她站在一處,看看姐姐的臉色,不敢開口。

……

……

……

折騰了許久,直到深夜,格根塔娜才產下一子,正是皇長孫。

听到消息,外面也不管是不是夜里了,一齊歡呼出聲,又往各處送信。然而宮門已經下鑰,淑嘉又發命令,附近福晉們各自回去,宮女太監各安其位,派出兩撥代表,分別往寧壽宮、乾清宮處報喜。是喜信兒,也不足以動搖宮禁,只是隔著門把話傳出去,再由門上當值的太監往前頭報。

分派完畢,淑嘉一轉頭,茂妃母子已經忍不住圍著新鮮出爐的小包子在那兒歡笑呢。新出生的孩子紅紅皺皺的,也不見多可愛,尤其在不是自己親生的時候。淑嘉張望了一眼,又往內室走去,紅袖道︰「主子娘娘,您別進血房。」

室門半開,淑嘉望進去,只看到半邊屏風。推開紅袖,往里走了幾步,格根塔娜居然還清醒著,以淑嘉的視力還看到她一臉的寬慰。淑嘉呆了一下,旋即明白,她是會覺得寬慰的,即使現在丈夫婆婆沒有圍著她。

看到淑嘉進來,格根塔娜嚇了一跳︰「額娘,您怎麼進來了?」

淑嘉笑笑︰「你剛才叫我,我能不來麼?孩子很好,弘晰和你婆婆在看呢,你安心靜養,我去看孩子了。」

格根塔娜有點反應不過來,直到淑嘉轉過了屏風,她才又叫了一聲︰「額娘。」

淑嘉揚起一抹笑︰「小阿哥抱來我瞧瞧。」

弘晰略有不安,他抱著兒子的時候其實是想跟兩個媽都顯擺一下的。錯眼不見,嫡母消失了,然後又從里屋冒出來了。茂妃還沉浸在抱了孫子的喜悅里,弘晰就沒提醒她,免得她多想。

等淑嘉出來了,又對他使了個眼色︰「跟你媳婦說句話,可辛苦她了。」

茂妃恍然︰「對對對,」往里走了幾步,對著屋里說,「孩子,你辛苦了。」

弘晰方重又笑了起來︰「哎。」

據說,產房外頭,關心孩子的是婆婆,心疼產婦的才是娘家媽。

善哉斯言!

不說茂妃了,淑嘉也是比較關心孩子多過大人,真要來個二選一,甭指望這里有誰說一句‘保大人’。淑嘉自嘲地笑了笑,也就是弘晰不是親生兒子,她對這個新生兒的重視度還不夠,才能抽出身來看一看格根塔娜再看新生兒。

女人啊!

低下頭,淑嘉再看這小孩子,居然順眼了一些。

————————————————————————————————————————

皇帝有孫子了!

消息在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就傳遍了京城內外,除非這孩子馬上夭折,不得你就得準備他的禮物,尤其是近親,洗三的時候大家必須添盆的。

胤礽心情不壞,暫時沒有想到自己已經升級做了祖父,以後做事要小心,不然就是「老不修」,他現在還只是覺得自己家庭興旺。所以這幾天舉凡不是特別重要的申請,胤礽批準得就特別地爽快。

誠王也拿到了他早打上去的報告,胤礽批準了他為兒子弘晟請封世子的要求,然而皇帝似乎高興得過了頭,就寫了個「知道了,著有司辦理。」居然沒有想到誠王現在只是郡王,要給他升一級,以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有高興的,就有罵娘的。九爺不幸就遇到了一個,他還不好躲。

允這是跑出來看宜太妃的,眼看要出孝了,過了二十七個月,裕祭太廟之後,本次喪禮就算是畫上句號了。胤礽留弟弟們在宮中居住的理由就是守孝,現在喪期過了,他們都要搬出去了,再不出去住,蓋好的府邸放在外面都要變成鬼屋了。

允來看宜太妃,順便跟他五哥商議一下︰等我搬家了,是不是把咱媽接到我家里住一陣兒?

宜太妃是願意到允那里「小住」的,允祺也不好攔著,自是答應的,但是有個條件︰「額娘可別到了九弟那里就忘了兒子。」

宜太妃道︰「忘不了∼」

允就樂呵呵地問宜太妃喜歡什麼花、什麼樹、想要什麼式樣的家俱、要什麼樣的擺設︰「兒子都給您弄來。」

宜太妃嗔道︰「我現在這里的樣兒就很好,不過——你再給我養一池子錦鯉就更好了。」

允大包大攬︰「包在兒子身上了。」

允祺心道,明兒就讓他們弄一池子魚來!對宜太妃道︰「額娘,他那宅子,也是內務府辦的,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兒子跟弟弟再商議商議,省得他跟底下奴才們打擂台!」一個眼風掃過去,允吐了吐舌頭。

宜太妃笑眯眯地︰「去吧去吧。」

兩兄弟到了允祺的書房,先說的當然是允的宅子。他的爵位在那里了,某些制度上就有欠缺,不過允祺還是答應,按照允的要求,把他的花園再作微調,里面加一座亭子。

允笑嘻嘻地道了謝,又問允祺近來如何︰「五哥差使忙不忙?」有閑功夫大家一起發財啊。

他不提還好,一提,允祺的火氣就上來了。

泥人還有三分土脾氣呢,何況這樣來回折騰︰「先前裕王請封世子,我們就已經折騰過一回了,頂子我們倒是有備用的,原先做好的衣裳都要重新改了來!這也還罷了,左右這些東西還沒弄全乎。這弘晟成親一應要我們采辦的家什都弄齊了,老三又出ど蛾子了!」

允咽了咽唾沫,他從來不知道他五哥能把這麼一大段漢語說得這麼流利!

(允祺︰跟他們打擂台大家都說漢語,磨出來的,哥容易麼?TT)

允︰「……」他其實是想跟他五哥來談一筆生意的,說起來他的家業是越發大了,但是尤覺不足。九爺對京城搞的是高端的洋貨奢侈品,對外,他是販賣大宗瓷器、絲綢,也算是奢侈品了。但是,本錢依舊不夠。

他五哥管著皇帝的小金庫,有錢,挪借挪借也是就有之義,再沒有比這個更方便的了。他打的主意是︰內務府注資,生意既有了本錢,又有了官字招牌。以前再有背景,那也是「私」的,有了內務府就不一樣了。當然,內務府也可以派駐人員監督嘛。

安慰了一會兒允祺︰「老三從來都是倒三不著兩的,您辦差又不是為他辦的,您只當領了皇上的差使不就行了?」又因為他與石家合伙,彼此關系尚可,又說,「不看僧面看佛面。您辦得好了,坤寧宮那里也會承您的情的。再說了,弘晟也是自家佷子麼。」

好容易把允祺說回轉了,允就試探性地提出了要求。

允祺驚訝地道︰「內務府的銀子?」五爺微覺蛋疼。

內務府有銀庫,卻坑爹地設在紫禁城里1,怎麼搬?再者除了必需的流動資金,內務府都有固定的投資項目,比如「賞」給大商人(可能是鹽商或者其他商人)當本錢,作為投資,干等收紅利一類。這都是連著一大批利益集團的,這樣得罪人的事情,五爺這個老實人是不想干的。

允很是氣悶,轉眼又出了一個主意︰「五哥您有意思沒有?那可真是很劃算的買賣!」開始忽悠,描繪美好藍圖,一副外國人很傻很天真、外面錢多人傻去了就有錢拿的表情。

五爺一搖頭︰「我手上沒那麼多錢。」

不是吧?!你開府比我早,還死摳門,又不在朝里建立勢力,你還哭窮?

五爺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訴他家胖弟弟,他的錢都拿來置田買地收租子去了,他不搞風險投資。

允一副被打敗了的模樣︰「五哥你……」我這麼機靈的人怎麼就跟這個榆木疙瘩是一個媽生的了呢?

只得囑咐了允祺一句︰「弟弟的亭子就拜托五哥上上心了。」跑去跟宜太妃道了個別,九爺回去憋壞點子去了。

這一憋,還真讓他給憋出來了,內務府有兩人坐鎮,另一個就是老十二允祹。這位也是個布景板,但是比老五要靈活一點,也稍微不那麼穩重一點兒,呃,就是會偶爾抽風。

被老九一忽悠︰「五哥大約是為了避嫌,他又有些不開竅兒,我這就求到十二哥這里來了。這買賣我自有做熟了的人,並不用十二哥多費心的。」最後還暗示,你作為主管領導,有回扣拿喲∼

允祹被忽悠上了賊船︰「我得去看看賬目。到時候跟皇上說,你可不能袖手旁觀。」

「這還用說?」

————————————————————————————————————————

內務府的生財之道胤礽也是知道一些的,對于這種強行發本錢進入贏得行業的作法,他也不算陌生。就是對他九弟有點不放心,用懷疑的目光把老九看了又看,胤礽沒有一口答應,而是回來問老婆︰「當年辦西洋玩器買賣的事情,你還記不記得?」

淑嘉眨眨眼︰「記是記得,不過我沒親自辦,只是听他們說說而已。」

胤礽又問了盈利情況等,得知頗為可觀,便把允的提議說了出來。

「啊?」

「怎麼?」

「這事兒是內務府派人呢?還是只出錢?要是只出錢呢,虧了怎麼辦?可有做保的?」國有壟斷大中型企業,虧損是常態,等到虧損得上頭看不下去了要整改,可不就定要出什麼狀況了。不行,得告訴娘家人,這事兒不能再攙和了。官商什麼的,最難搞了。

胤礽想了想,估計是想到了前任織造的可怕虧空︰「賞些本錢,內務府派人只管看著銀子賬目,旁的事情只管叫老九他們去做。」

老九那個只進不出的?淑嘉越發決定要讓娘家退出這份買賣,皇後娘家又如何?真出了事兒,老九的姓兒就是護身符,旁人就沒這個好運氣了。朝廷上下現正在追虧空呢。

淑嘉小心地道︰「先少給一點兒試試?」

胤礽苦著臉︰「想多給也沒有銀子啊!」

「……」怪不得他連掙扎都沒掙扎就已經默認想注資了,猶豫還只是猶豫老九是不是靠譜。

不管怎麼說,允的初步願望是達成了。淑嘉也派人往家里傳了話,但是石府的回信就很值得玩味了。家里是賺了不少錢,然而人丁繁茂,女兒們又嫁得不錯,嫁妝又是一大筆,真的很需要錢。

家庭會議的結果是︰先觀望一陣兒,九爺要真是不著調了,再說。

淑嘉頗為無奈,遙控就是有這一條不好!你覺得自己是真理黨,人家也不願意當牽線木偶不是?憑誰來看,國家注資,官府護航,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兩下里慪上了氣,還是蘇州織造府來的一封信讓石家人改變了主意。內務府注資這樣的事情,蘇州織造那里當然是听到了的,蔣霆連忙回來跟淑怡說︰「了不得!」

淑怡頗覺奇怪︰「風調雨順的,有什麼了不得的事兒?」

蔣霆道︰「你道內務府的錢是那麼好拿的麼?」他現在混這一塊兒,比較熟悉情況,一一解說,「比如鹽商,拿了銀子,逢到災荒、戰事、南巡……都要你‘樂捐’一下兒,這哪受得了啊?」又舉出例子,當年曹寅兼鹽政的時候,某次有事,這貨直接給康熙上書,咱們這里積極響應中央號稱,每賣一石鹽就捐一兩銀子。

別以為鹽商很肥很幸福,豬羊肥了有啥好事兒?就算你有後台,要不到你頭上,買賣做不下去,你的本錢就爛在里面了。

淑怡一听也急了,連忙寫信回京里。一來一去,京里都在準備祫祭了。

感謝內務府要準備祫祭、十六、十七、廣善、弘晟的婚禮,又臨近年底,正在往回盤銀子,雖有允催著,一時半會兒也還沒把錢發下來。

石家接了信也有些急了,連忙向允表示,這買賣咱不干了,那啥,明年兒子要娶媳婦兒了,手頭緊,這股份就盤給你了吧。

允挽留道︰「眼瞅著機會來了,你們這是做什麼呢?要是手頭緊,我先給你們挪借挪借?」

石家人哪里肯依,只要求九爺給個公道一點的價格就好。允實在不值得這一大把的股份,又不想讓坤寧宮覺得欺負了她娘家,還張羅著讓老婆出面跟石家女眷一起到坤寧宮里說明一下。

淑嘉根本不用她們來解釋,听到散伙就開心得不得了了。

皆大歡喜。

作者有話要說︰

〔1〕記得當年去故宮參觀,在工作區(前朝)看到一間大屋子,柱子上掛著牌子,上書「內務府銀庫」,太shock了,我反而把這座宮殿的本名給忘了。

D!原來皇帝這個「封建社會最大的地主頭子」還如此純樸地保持著鄉間土地主有錢埋床底下自己看著的特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