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弘旦的烏龍偷窺

作者 ︰ 我想吃肉

弘旦最終還是見著了他默選的未婚妻子,卻不像當年他的父母那樣當面鑼對面鼓地看了個清楚。淑嘉見胤礽,當面見的時候是不小心遇上了。胤礽當年正式看老婆,也是窩在一旁偷窺來的。

這活兒要是讓太皇太後來干,也許就是個水到渠成的正式見面了,淑嘉也是打的這個主意。正好,從程序上來說,老太太才是後宮最大的官兒,哪怕淑嘉過生日受朝賀,在受禮之前也要先到老太太那里問過安,才能輪到自己受禮。

可惜老太太越來越沒精神,本是說得好好的,赫奕之妻帶著女兒都進了宮門兒了。原本坐在炕上說話的老太太等得不耐煩,居然又閉上眼了。真實地向大家展示了什麼叫做「等得打盹兒」。

兩個人見面,一個人等得睡著了,拍醒了就是。睡的人如果換成了太皇太後,那還是把人扶到屋里躺下吧。弘旦彼時正在簾後貓著呢,看著一群太妃跟他的庶母都圍著太皇太後,連搭把手都不敢冒出頭來。

太皇太後被人扶著,一路都沒醒,這次是沒法兒見面了。赫奕之妻帶著女兒到了寧壽宮,就遇著了這麼個情形,皇後笑容可掬︰「太皇太後春秋已高,耐不得久坐,已經睡下了。」

赫奕之妻嚇了一跳︰「是奴才們腿腳慢,累主子久等。」赫舍里氏也跟著母親請罪。

趁著這個功夫,弘旦瞄了一眼赫舍里氏。小姑娘梳著小兩把頭,戴著時令的絨花,很是干淨清爽的模樣。赫舍里氏的女兒家教還是不錯的,這小女孩兒的長相也比較正室。

再仔細往前扒一扒,細看一看。小姑娘略顯圓潤的臉,還沒長開,倒也討喜。說話間頰邊似乎會有一個小酒窩,隔得略有些遠,看得不太真切。跟他父親一樣,弘旦對老婆這樣的長相也就滿意了。

家族傳統,挑老婆就是挑岳父。赫奕出身不錯,祖上也算看得過,本人頗有文化造詣且不很張揚,這就很好。弘旦不需要錦上添花,只求別來個豬一樣的隊友就好。

要知道大家族發展至今,人口多了,難免會有極品,很多家族不用扒開房頂就能看到一出一出的豪門恩怨。阿靈阿、鄂倫岱,那都是跟親兄弟干仗的主兒。遇上這樣的岳父,吹不得打不得,只好氣自己了。

赫奕在朝為官,弘旦算是知道的,本人有點能力,家族關系也還算和睦,家族不算極盛,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傳聞。謝天謝地,這就夠了。

外面女人們還在說話,淑嘉已經讓大家都坐下了︰「老祖宗還嫌這兩天冷清呢。」

茂妃跟著湊趣兒︰「老祖宗最樂得最著兒孫繞膝了。」

赫奕之妻只好干笑。又有傅爾丹之妻帶著女兒瓜爾佳氏到了,不用說,也是太皇太後叫的。呃,命令是太皇太後下的,名單卻是皇後擬的。

瓜爾佳氏比赫舍里氏大上一歲,看起來也是個不錯的姑娘。行完禮,也是乖乖地往母親身邊一站。用余光瞥了赫舍里氏一眼,大家年紀相仿,論出身瓜爾佳氏還強上一點點,小姑娘之間也起了一點攀比好勝之心。

這麼想著,就往赫舍里氏那里看去,赫舍里氏恰也在看她,兩人都是偷偷地看著對方,又努力作正直狀。淑嘉在上面看得分明,也不點破,對兩人也是一般地說話。

傅爾丹之妻也是告罪︰「奴才到得遲了。」

也有來得比她還晚的,比如馬武之妻帶著女兒富察氏,就是晚了一腳。當然,這也是皇後叫來的︰多看幾個總是不壞的。

都是前後腳的功夫,寧壽宮里已經有了四、五個小姑娘。連同小姑娘的母親們,也都壓低了聲音說話。這不是你到親戚家串門兒,你是太皇太後叫來的,不能不經過太皇太後就走了。

淑嘉也不好越俎代皰讓大家散去,互相說話說得很是辛苦。淑嘉心里已經暗暗抽了自己好幾巴掌了,什麼事兒扯上老太太,總有突發狀況,我怎麼就忘了呢?比她還不自在的是諸誥命,都惴惴于太皇太後叫她們來又不露面。

小姑娘多了,又是一番暗中評估對方。

別裝了,這個歲數、這個時間被叫到宮里來扎堆兒,為的是什麼,誰還不知道啊?可上頭就是不松口,淘汰至今,也沒見對哪一個有特別的偏好,真是讓人心中不安。

赫舍里氏尤其如此,這里面赫奕家目前家世最不顯赫。仁孝皇後一支是混得好些,但是在康熙朝後期也是受到抑制的。比起瓜爾佳氏與富察氏,還是略有不足哩。只比這回沒有被叫來的年氏等人好那麼一點。有時候就想,與其這樣擔心,還不如想著擱個牌子或者退而求其次呢。先帝兒孫多,大把的正室位置等著呢。

弘旦腿功了得,一面站著,一面觀察,對比一下,不見有水平明顯比眾女高出一截的,也就維持了原判。

外面淑嘉已經坐得不耐了,小小聲說話,又說不暢快,問了小姑娘讀了什麼書、喜歡什麼娛樂活動之後,就在思考怎麼結束談話了。終于,她忍不住了,午間點心的時間也快到了,正想喊太皇太後。

里面突然有了響動,到了飯點兒,老太太自己醒了。

淑嘉起身,眾誥命也忙不迭站了起來,目送皇後去扶了太皇太後出來。老太太擦了臉、漱了口︰「我又睡過去了?」

淑嘉道︰「到了用點心的時候啦。」

太皇太後可能是還沒睡醒,一手搭著淑嘉的胳膊,往外走,到了次間一招手︰「你怎麼站到這里來了?前頭不忙麼?你汗阿瑪很辛苦,你也要多多努力才是。」

太皇太後招手的對象︰皇太子。

眾人︰「……」

—————————————————————————————————————————

「哈哈哈哈∼弘旦就出去了?」胤礽笑得很大聲,「他當時是個什麼樣子的?」無良爹本性發作,一副恨不得當時能夠觀察兒子出糗的模樣。

「他一把把郭朝用給推了出來,」淑嘉伸手捉住胤礽的袖子,上頭暈了一小塊兒黑色,看著像是墨,又放下了,「這里染了,換下來洗一洗罷——我只好說,老祖宗,這里不夠敞亮,您看岔了……」

當時的場景極是熱鬧,外面的誥命與小姑娘都是一臉緊張,等到郭朝用大聲請安,又說︰「方才皇太子見您安歇了,不敢打擾,使奴才留下來告罪。」外面才略略放了心。

郭朝用又上來接了淑嘉的工作,殷勤地把太皇太後扶了出去,一面走還一面說話,證明剛才就是他。太妃們跟著打回場,唉呀,老祖宗,您這里的窗紙該換成新的啦。

太皇太後道︰「你們去把我的眼鏡匣子拿來。」她真當是看花了眼了。

只苦了弘旦,還在繼續罰站。太皇太後叫這些人來,本就是為了給曾孫偷看的,現在听說曾孫走了,戴著眼鏡看了一回小姑娘,就叫人家回去了。弘旦這才僵硬地走了出來︰「給老祖宗請安。」

老太太還嚇了一跳︰「你是怎麼變出來的?」

大家又請了一回罪。

太皇太後花了五分鐘才理明原委︰「原來是這樣啊。」

一片安靜,又過了兩分鐘,太皇太後忽然笑了︰「哈哈哈哈,你怎麼就躲到那里去了呢?剛才心里著急不著急?來來來,我瞧瞧,你看哪個好啊?」後知後覺地取笑起弘旦來了。

「……」胤礽大為無語,「這老太太!」

的確,反射弧有點長。

淑嘉想了想,趁勢又問︰「那這個事兒就這麼著了?」

胤礽道︰「差不多了罷。」這回應該不會再有什麼問題了。

「那——」

「怎麼?」

「我估模著,諸王福晉該來討情了,你還有什麼要囑咐的沒有?」要是有什麼別的打算,我好回了她們。

「她們攙和個什麼勁兒?我還能少了她們的媳婦兒不成?」

淑嘉呷了口茶︰「你可看了玉牒?目今光看冊子都是二十年前的好幾倍厚,她們能不急麼?老五老七家長子,可都到年紀了。」老五家的比老三家的還大一點兒呢,不過上一屆被暗箱操作,年紀略小些的弘晟倒比弘昇還早指婚。

胤礽想了一下︰「這個我有數兒,弘曈也不少了,你也留意著!對了,還有弘昱,不能忘了他。要給他個端正大方,又老實本份的媳婦。」

「這個我也想著了,就是不知道,要什麼樣的品格兒?」

胤礽說的是女孩子的素質,淑嘉問的就是對方的家世了。「你照著貝子夫人來挑。」

標準也不算低了。

淑嘉點頭︰「我知道了。」多選幾個,到時候讓胤礽來決定就好了嘛。

————————————————————————————————————————

胤礽對于妻子處理人際關系極是放心,又說了一些要求,便轉回乾清宮去繼續辦公。

四月了,該殿試了,他忙著出題目呢。考試也是吹風的一種形式,如果國家想改革,那就出與此相關的題目,這是制造輿論。有時候,皇帝也可能借殿試題目來放煙霧彈,一切端看他心里怎麼想了。

胤礽想考的還不是改革,他也知道這事說出來過于刺激,他考的是大家對整治的看法。

李光地是個人精兒,看了胤礽出了題目,大大地松了一口氣。是吏治,這個總比直接讓士紳也當納稅人光榮一把要強。

饒你精明過人,抵不過「一力降十會」。皇帝口含天憲,他打定了主意,你能奈他何?

李光地的學生楊名時楊同學終于丁完憂了,楊同學比較有個性,他沒報到。按照規定,丁憂官員守制結束之後要到京城吏部報到。通常情況下,大家是一完事兒就跑過來報名,等著補缺的。你跑得勤快了,還不一定有位置,除非有人替你說話,又或者皇帝記著你了。

楊同學不去吏部報到,當然就沒有官做,他樂得清閑。正在逍遙間,一道聖旨下來,又把他拎到了京城。

楊名時自己都詫異︰不報名還能中選?

當然,只要叫皇帝惦記上了,你喊破喉嚨都沒用,從了他吧!

楊名時只得打包行李過來見胤礽,他與胤礽沒見過什麼面,談不上什麼階級感情。不過這一面見的效果卻是非常好,胤礽問了他許多問題,多是關于治國的,什麼吏治啊、民生啊。又問他在家丁憂時的生活,知不知道米價幾何、四口之家一月生活費是多少一類。

楊名時听到這個就頗感興趣了,皇帝看起來是個肯干實事的。

一一回答了,還加了注釋︰「臣籍在江陰,屬江南,尚算豐饒。若邊陲之地,小民生計又是一變。」

胤礽對楊名時的印象倒是不壞,當下拍板︰「直隸巡道還空著,你去那里罷。」

清沿明制,直隸以巡道任按察使事,不是搞經濟的。李光地又放一重心。皇帝要真讓楊名時去搞經濟,跟官僚士大夫收稅,以楊名時的性情,他是真能努力去收的,到時候事情就搞大了。

李光地不知道,胤礽這是在試楊名時,看皇帝不亂搞了,他很高興,鞍前馬後地為本次殿試作準備。

殿試是在太和殿舉行的,將近兩百號人,也是濟濟一堂。這是登基之後的第一次殿試,胤礽極為重視。場面也擺得很不小,這一天他放了兒子們的假,把他們拎過來當監考,無形中增加了考生們的心理壓力。

本次考試,戴梓之子戴亨也位列其間,受到了胤礽的重點照顧。戴亨年紀也不小了,倒也悠然。他對自己的學問是有信心的,而且……他的秀才是皇帝給的,舉人是自己考的,會試的主考還是趙申喬,即使不屑于提關系,他也知道自己只要不抽風就能被選中。

這份悠然讓胤礽更欣賞了幾分。

考畢,胤礽親自悶頭改卷子。這回也不怕考官收錢胡亂選人了,也沒有密封卷子、更沒有謄抄這一道工序,逮哪兒看哪兒。足足一百七十多份卷了,胤礽看了三天。

最後給了戴亨一個狀元,相當之高調。

狀元定了,謝恩簪花游街之後,就被扔到翰林院學習去了。慣例,進士中的精英要進行崗前培訓,沒被選中的,才能補官。所以說,皇帝要指望新科進士頂用,還得等上三年。

————————————————————————————————————————

拍拍巴掌,胤礽滿意于自己擺下的陣,回過臉去把戴名世給辦了!殿試考完了,也不怕輿論了,該殺的殺、該抓的抓,該流放的還得流放!

砍完了人,他跑去給老婆過生日了。

長泰時期一大特色︰皇帝家里,他祖母、他老婆、他兒子的生日從來都過得比他本人都熱鬧!

今年最出彩的一樣禮物是九爺允送的,紅珊瑚的如意,殊為難得。其余種種不須復述。

坤寧宮里,福晉、命婦濟濟一堂,內中一個比較與眾不同的卻是榮憲公主,她是送女入京結婚來的。大家夸贊了一回皇後的福氣,說一說格格們的懂事乖巧,也就說到了榮憲公主此行的喜事。

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榮憲公主臉上一直掛著淺笑︰「她有了著落,我也就放心了。這還要謝皇上、皇後的恩典呢。」

三福晉正看著四格格出神,閨女好像又長高了一寸了,越發出挑了,不知道會指給什麼樣的人呢?冷不防九福晉道︰「今年喜事兒可真不少,除開公主的女兒配給了顯王為妃,裕王家和三嫂也要做婆婆了呢。」

喜事都擠在了今年是不得已的事情,前頭大家都帶著孝,不能辦;明年就是大挑了,到時候又是一堆的事兒,只好今年把事情都搞定算完。

于是,顯王先結婚,接下來就是裕王世子,然後是誠王家的弘晟。

一堆女人,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選秀上來了。五福晉、七福晉出于嫡母的身份,也要對自家兒子的事情提上兩句︰「還請皇後給他們留意一下。」

淑嘉也笑著回道︰「這是自然。」

八福晉抿抿唇,心下有些猶豫。自打宮中已經事先相看明年的秀女的事情在京城傳開之後,惠太妃的焦慮她就看在了眼里。她看得分明,惠太妃這是擔心自家孫子。

八福晉有些矛盾,從自家立場上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又有些同情惠太妃,不知道要不要在皇後跟前提上一提。腦子里各種想法翻騰著,終于,惠太妃欲言又止,最後什麼都沒說的形象定格住了。

惠太妃這是不願給自己惹麻煩吧?

八福晉故意留了一步,為的就是向皇後稍提一下請求。

淑嘉听了八福晉的話,有一絲驚訝︰「惠太妃有什麼想法麼?」

八福晉笑著搖頭︰「她並沒有說的,不過是我的小心思。弘昱也不小了……您和皇上何不賣這個面子呢?孩子也會感激您的。」

淑嘉也微笑︰「這事兒皇上早就想到了,且放心,不會差的。」

八福晉也真放心了,這位二嫂不像是在這種事情上會下陰招的人。行了,這下回去也好有個交待了,惠太妃會念著自己的好。弘昱娶了妻子就不能長住宮里,哪怕爵位低一點,也會封爵,宅子建好了就要搬出去,惠太妃就可以申請跟孫子一塊兒住。

良太嬪年齡快到了,五十歲一出來,正好到自己家里去。彼時惠太妃已搬出去了,家里也就只有這麼一個婆婆。婆婆、丈夫都要念著自己的好。

八福晉心滿意足地告退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還是不夠早啊!

明天試著再提前一點,握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