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167、 更新換代露端倪

作者 ︰ 我想吃肉

據說,直郡王被迫跟鄂公爺喝了一夜的小酒。

大雁文學最快更新,無廣告彈窗

第二天,鄂公爺呼呼大睡,沒人敢管,直郡王東倒西歪,磕磕絆絆。在胤禔第三次要瞌睡的時候,康熙揮手︰「你去歇著罷,有事兒明兒再說。」

胤禔腦袋里昏昏沉沉的,不停地點頭︰「兒臣告退。」

出了御帳,胤禔歪歪斜斜地走回自己的帳篷,往鋪上一倒,又死活睡不著了!我今天該辦差的啊?我昨天該巡營的啊!他正在壯年,熬一夜原不該這樣的,比較倒霉的是鄂倫岱存心要作弄他,又灌了一肚子的酒。

這下好了,汗阿瑪一定會對自己的印象變得不好。胤禔捶床!揚聲叫隨侍太監打冷水來。

冷水打來,他把整張臉都埋到盆里,感受到冰冷入腦,覺得清醒了不少。胡亂擦了一把臉,又往御帳那里報到去。走不一半,被七月里依舊熱度不減的太陽一曬,又復昏昏沉沉,只得又折了回來。

回來又睡不著,早飯時間還到了。吃飯又沒胃口,再午睡,又睡不踏實,如是反復,左邊是擔心康熙對他印象不好,右邊是死活提不起精神來。最後狠一狠心,在帳篷里把自己扒了個光,抓起冰塊兒往身上摁,又喝了好大一壺冷水。叫了御醫來看。

喝酒、睡眠不足還自己折騰自己,直郡王如願以償地病了。病也不重,好歹是有了借口。康熙對他的那一點點不滿也隨著這場病,得到了化解。在得知鄂倫岱還騷擾過他之後,康熙的情緒干脆變成了同情。不但著人去看胤禔,還賞下了不少東西來。

胤禔為自己這急智暗中得意了很久,心中也為鄂倫岱記上了一筆。你給我等著!現在我治不了你,等我干掉了胤礽,到我……那一天,咱們一起算總帳!宏願發了一半兒,小太監進來稟報︰「王爺,祉貝勒、禛貝勒、貝勒、十三阿哥、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弘旦阿哥來看您了。」

既然已經病了,來探病的人就少不了。即使是「微恙」,弟弟、佷子們也要過來問候一聲,哪怕是不喜歡這個人,也要做給康熙看一看。

胤禔「病臥塌上」,看著弟弟、佷子一起給他打千行禮,心中升起一股快感。要是他沒病的時候,還能高踞于上,而這些人都臣服于下,那該是何等快意?作出一絲虛弱狀,虛扶一下︰「你們來了?快坐罷。」

在探病的這一堆子人里面,胤祉是當仁不讓必得打頭的。由他先開口詢問病情︰「大哥覺得如何?今兒听說大哥病了,兄弟們都急得不得了,我方才正上課呢,弘旦一听說了,也要跟著來。咱們就向汗阿瑪請了旨,過來看看大哥。」

胤禔淡淡地︰「些許小病,倒叫你們費心了。」

胤祉謙虛地︰「不過是兄弟佷兒們知道了,來表表心意。該費的心還是要費的。」

老三說完,輪到老四了。四阿哥仔細看了看他大哥,看得胤禔淡定不下去了︰「怎麼了?」

胤禛很是奇怪,看氣色,老大不像是病得只能躺下的人啊!「大哥,御醫是怎麼說的?」別是什麼疑難雜癥罷?!面上不顯,里面很重的那一種。胤禛詢問脈案,又問吃了什麼藥。

胤禔就是普通的勞累加風寒,歇一歇就好,無論是脈象還是藥方,都看不出嚴重來。當然不能露龘底!吱唔了半晌,還是胤比較好心,過來轉移話題︰「四哥,大哥病著,怕是記不大住御醫說過什麼話呢。」

胤禔連連點頭,好感動,還是老八仗義啊!

仗義的老八親昵地地前給他掖了掖被子,又試了試他額頭︰「有點兒燒,已經有些出汗了。大哥,裹好被子,發發汗就好了。」

胤禔︰老八,你!我一點都不燒,我那也不是發汗,是熱得出汗啊!七月草原天,白天還是很熱的好不好?!你這是要把我捂成中暑麼?

十三十四也跟著上來湊熱鬧,一人模了他們大哥一把,還呷呷嘴巴像是在回味。十四素來不喜老大,這會兒含著點兒惡作劇的意味︰「是有點兒熱呢!听說面兒上熱,里子還是涼呢,要不要點兩個火盆?」

胤祥瞪了他一眼︰「你又不是御醫,不要混說啊。到時候把大哥弄壞了可怎麼辦?」

胤禔︰你們是來探病的還是來氣我的?「別過了病氣給你們,你們都坐著罷。」胤祥一拉胤禎的衣袖,兩人坐了回去。胤也慢騰騰地回到位子上喝涼茶。

還好,剩下的兩個弟弟比較乖,只是循例問好而已。胤禔舒了口氣,對胤、胤祿說話的語氣螞也有蟻耐心了不少社區︰「我這里情形尚可,別過了病氣給你們……」再來兩個動手動腳或者拿被子悶他的人,沒病也要折騰出病來了!

最後上前進行慰問的是弘旦。

對于胤禔來說,除了太子,所有的弟弟加在一起,都沒有這個小胖子礙眼。裝作困倦的樣子,有一點愛搭不理︰「弘旦也來啦?」

弘旦眼楮一錯也不錯地盯著他大伯,看得胤禔毛骨悚然,不得已,胤禔自己先武器了︰「你……」

「大伯,別害怕。」

「……」

「御醫回瑪法了,說您這病不怕過病氣的。」

胤禔︰這小子一定是來氣我的!胤禎忍著笑︰「弘旦啊,你大伯不怕的。」

「哦。」

胤祥連忙說︰「弘旦啊,你回來坐著罷,叫你大伯休息休息。」

胤禔很是感動,還是十三比較乖啊。

「噯,」脆生生的回答,「大伯,那我回去幫你跟瑪法再請兩天假。」

胤祉搶在胤禔接話前很快地插嘴︰「是啊,大哥,如今出門在外不比在京里,還是要小心為上。你多歇兩天,徹底歇好了,咱們也能放心啊。」

其他人一起附合。胤禔終于點頭,他不答應也不行啊,頭一天病了,第二天就好了。這個……真的很像是在裝病,心里有鬼的某人樂得順水推舟。胤祉笑了,胤禛點頭,胤一直在微笑。

胤禎撇了撇嘴,這群哥哥真沒意思,個個以為自己算無遺策,還以為他們那點子小心眼兒沒人知道啊?

明擺著的,老大跟鄂倫岱喝了一夜的酒,還不是想拉攏人家跟太子干?結果飲酒誤事怕不好交差,只好裝成是病了。也就是事情發生在夜里,當時汗阿瑪已經歇下了,沒人稟報罷了。鄂倫岱曠工又是經常性的現象,汗阿瑪也沒在意而已。他老人家要是真認真查,你以為你騙得了誰啊?你不知道汗阿瑪把你原來的差使派給別人了?我等你醒過味兒來哭啊!

胤祥想的卻是,不知道等大哥「痊愈」之後,會不會被氣死?今天因為他的缺席,汗阿瑪把他原先負責的事宜交給三哥、四哥、八哥共管了。出不得這次風頭,大哥怕不得罵娘?三哥還一個勁兒地勸大哥休息,嘖。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所料不差,大阿哥「痊愈」銷假,回來之後差點沒悔青了腸子。駐地相關的工作由老四帶著十三十四接手了,探望生病的雅布的工作歸了老八,設宴款待蒙古諸王被兄弟佷子平分,圍獵事宜,交由老三、老八連同圍場大臣負責。

他,堂堂皇長子、直郡王,被、架、空、了!

氣死了!

更氣憤的是,他銷假回來,康熙也不說讓其他人把手上的工作給交回來。閑得無聊,他只好到康熙跟前轉悠來打發時間。

康熙對兒子的身體是非常關心的,雖然知道他這病有一部分是裝的,還是關切地詢問了他的病情。胤禔感激地道︰「兒臣謝汗阿瑪垂問。兒子原是病著的,只到汗阿瑪關心,病竟也輕了不少,沒幾日便好了。

「那便好,」胤禔的話讓康熙很受用,先不去計較他裝病這回事兒了,口風一轉,他趁機給胤禔灌輸團結友愛的思想,「你這一病,你的弟弟們都很著急,骨肉之情,血濃于水啊!」

「是,兒子見弟弟們來探望,也是滿心感動。」才怪!TMD我病了,你們倒在汗阿瑪這里留了個關心哥哥的好名聲,合著我是為你們病的啊?

康熙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重點︰「弘旦听說你病了,正在上課呢,也非要跟著他叔叔們一道去探望你。他那麼小,也知道倫理孝悌,可見是平日教得好,他的父母也很敬重你的。」

來了,來了,還是要得個機會就夸一夸那個太子。

直郡王發誓,他一定要在圍場上討回面子!

———————————————————————————

很快,胤禔一直盼望的一血前恥的機會就來了。

八月里,聖駕移到了圍場。馬尼圖附近,連營如海,旄旗蔽日。滿、蒙界線分得明明白白,每回射獵,除了鍛煉八旗令不忘本之外,也有震懾蒙古之意,其中比較也是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在那之前,先要列隊,皇帝要檢閱,要發表感想。

自康熙而下,凡親貴皆著禮儀用的盔甲,頭盔上豎起尖尖的矛尖狀飾物飄著各色纓子,鎧甲也裝飾得復雜鮮艷。胤禔策馬立于康熙下手,位置很近了。他還瞪著一個位置比他還近的豆丁——這次出行只要有弘旦在,必然是在康熙最近的位置那里。

八旗依其次序,列隊馳馬自御前奔過,再依次排好。這套供檢閱的方案還是數十年前明珠制定的,得到螞蟻康熙的社區夸贊,著為定式的。明珠是個有才干的人,幾十年看下來,這一套表演依舊令人心馳神往。

蒙古人一力夸贊八旗勇士銳不可當。

康熙矜持地笑了,囑咐弘旦乖乖坐在馬上等他回來,這才揚鞭下場。在隊伍中間飛馳,看到隊伍沒有驚慌,康熙還是很滿意的。

直到這個時候,康熙才有心情奔回來與蒙古人說笑︰「你們客氣了,好與不好,可不是光看面子的,待會兒下場,等他們有所斬獲的時候,你們再夸也不遲!」

「不知小阿哥們是不是也下場?」

康熙自豪地道︰「當然,不但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要下場,弘旦阿哥也是一樣!」鞭梢指向弘旦,大雁文學最快更新,無廣告彈窗「不要小看了他,他阿瑪在他這麼大的時候已經能馬上開弓,六歲便中一鹿四兔。」

這絕對是在炫耀,也是在威懾。別看現在依舊口口聲聲說是重視蒙古,康熙爺正式的諭令里至少出現過兩次說蒙古愚頑一類的話,還時不時地派人去教化蒙古。

如果說康熙最初還對蒙古很信賴的話,那麼,三藩里背後捅刀子,葛爾丹差點威脅北京城,絕對會讓他老人家警惕萬分。所以,康熙一個勁兒地把自家女孩子往蒙古嫁,一邊兒很少讓蒙古貴女做皇室的媳婦。逮著機會就顯示一把自己的統治很穩定,跟朝廷作對是沒有好下場滴∼

很難說這些蒙古王爺有沒有理解皇帝的深意,但是他們用質樸的語言重又夸獎了一回皇孫是那麼地好。听得胤禔又耳亂跳,恨不得現在就去獵一座動物園回來。

終于,令直郡王覺得難熬的時光過去了,康熙的表演開始了。

一見程序走到了這一步,胤祉、胤與圍場大臣的神經繃到了最緊。互看一眼,兩個皇子向圍場大臣示意。幾個領侍衛內大臣已經帶著各自手下的侍衛,列隊向皇帝身後靠攏了。

圍場大臣一舉手,有人吹起鹿哨,有人揮起指示旗,一年一度的圍獵大會開始了。

康熙扣著馬,眯著眼楮看他們調度。左沖右突,東攔西趕,漸成合圍之勢。拿著指揮棒式的馬鞭,指點著給弘旦講解︰「行獵猶如行軍布陣,須從大處著眼,看這里地勢,那處有密林、那里的水草……」

弘旦用心听著,直到康熙收口︰「大致就是這樣了,但凡行軍,以正合以奇勝,正是根本,你不管學什麼,以義理為先,不要窮其枝節,方才把握方向。」

胤祉撥馬上前︰「汗阿瑪,可以開始了。」

康熙拍拍弘旦︰「你且住一住,待朕回來。慶德,你在這里陪一陪弘旦阿哥。胤胤祿,你們兩個也先住一住。」

囑咐完了,他才一揚馬鞭,帶著侍衛沖了下去,一路還現場指揮著,在大包圍圈里套出小包圍圈來。

鄂倫岱帶人從一對甥舅跟前奔過的時候還使了個眼色。

在康熙這樣的皇帝面前作假,難度是要大一點的。胤祉與胤商量了很久,怎樣保證皇帝頭一個射中獵物,又怎樣保證只要皇帝放箭就能射中。胤道︰「汗阿瑪弓馬嫻熟,只要有獵物,他老人家就能中。」

胤祉比較磨嘰︰「總要把握大一點才好。」

圍場大臣听他們討論了很久,關于讓皇帝隊大獲全勝已經很有心得了,不外給皇帝隊放水。但是關于要有百分之百把握讓皇帝出彩這一點麼……

圍場大臣忍不住了︰「遇到這種時候,咱們都是提前準備著的,先定好幾頭看著強壯的,餓上一餓,趁亂的時候一放……聖上又是神文聖武一代明君,怎麼會沒有收獲呢?」

胤祉、胤︰……老大小時候射中的那頭老虎是餓了幾輩子的來的?

胤祉勉強道︰「如此甚好。」

胤問︰「旁的人也要臉上好看才行。」

「八爺也是常來圍場的,您仔細想想,咱們把那麼多活物趕到方圓幾里的地方里,還帶著大隊護衛,怎麼著,也不會空手而歸的。再說了……咱們還有圈養的不太活動的備著呢。」

以上,大概就是真相了

——————————————————————————————

康熙的武力值還是能看的,雖然沒有他本人吹噓得那樣神勇,實際能力也是不俗的,今年還特別長臉。由于他不開箭,沒人敢動手,所以他沖出去的時候獵物是特別的多,獵物密度比較大。

諸親貴、蒙古諸王、台吉均策馬緊隨其後,眼巴巴地待著皇帝動手。康熙已經不知道怯場兩個字是怎麼寫的很久了,眯起了眼楮,尋找合適的目標,兔子野雞從他眼前飛過,他看都不看一眼,怎麼著也要尋一個長臉的獵物不是?

可惜沒有熊虎,康熙心中惋惜,終于尋到了勉強入眼的東西——一群黃羊!扣馬站穩,彎弓搭箭,真真是箭似流星。不遠處響起了動物的哀鳴,一時歡聲雷動。

跟在康熙後面的侍飛跳下馬,飛快地沖獵物跑了過去,翻揀一回,大聲匯報︰「萬歲爺神勇,一箭穿了兩只黃羊!」簡直比他們自己中了獵物還開心,嚇得飛禽走獸一齊逃命。"

蒙古人臉上露出驚駭的神色,紛紛夸贊。

康熙收弓,捻須一笑︰「此尋常事耳,」提高了音量,「你們都去試試身手罷,朕來這里是看你們一展風采的,可不是叫你們看朕射獵的。」

按照慣例,頭一名會有獎勵,即使沒有物質獎勵也有精神獎勵。眾人一頭扎了下去,呼朋喚友,成群結隊,當然也有落單的,卻並不多。多是一個領頭的,帶著一群跟班的——打下的獵物也要有人運輸標記啊。

康熙看了一回,果斷回來找被他留下的二子一孫。三人都還乖乖地呆在原地,只是都有些心不在焉,顯然是被熱鬧吸引了來。見到康熙來了,都很歡樂,眼巴巴地看著他,用很大的聲音叫著「汗阿瑪」、「瑪法」。

康熙笑問︰「你們也想下去試一試身手麼?」

好廢的話啊。

三人一齊點頭︰「想去。」

康熙道︰「帶上侍衛,分頭去罷,」他們在的地方地勢略高些,可以俯看全場,順手指了幾處人不太多的地方,「仔細順著人流走,不要走散了。」又令侍衛們好生看著,不要被流箭波及。

三人興奮地點頭,領著剛剛被分配給自己的人下場了。三人畢竟還是兒童,騎術再高明還是跟大人有些差距的,侍衛們控制著速度,很輕松就跟在他們的身後,倒是留神他們的安全花了更大的煙囪。

康熙看他們走遠了一點,才一揮馬鞭,對慶德道︰「咱們也下去看看。」慶德應命,就見康熙一馬當先又奔回了螞蟻圍場,咦?皇帝社區跟在弘旦的後面遠遠地綴著?

三阿哥和八阿哥雖然負責了相關事宜,還是要下去一展身手的,就把接下來的事情交給了圍場大臣。這會兒,圍場大臣正緊張地跟在皇帝後面,忽然听到康熙問︰「你確定弘旦阿哥去的那個方向獵物很多?朕看沒有很大動靜麼。」

圍場大臣一抹汗︰「皇上給弘旦阿哥指的地方地勢平坦,騎馬很安全。圍場就這麼大,哪里都會有獵物的。想了想,又添上了一句,奴才們檢查過了,不敢說一丁點兒野獸也沒有,至少沒有老虎這樣的猛獸。」

安全沒有回答到點子上去,康熙卻很安心,看看孫子四下張望的小模樣兒,再對著弘旦沒有發現的獵物戳兩箭揀個漏。

不太遠的地方,胤祉和胤居然又踫到了一起。胤祉不無擔心地道︰「方才汗阿瑪又下場了,萬一地方都叫旁人圈了可怎麼是好?」

胤安慰他︰「三哥忘了?咱們已經跟各路人馬打好招呼了,從哪里到哪里大致是他們能進的,何處又是不要進的,他們精著呢,一會兒就各有各的地盤兒了,他們不會亂跑亂搶的。除了那些地方,還有好幾處是留給汗阿瑪的呢。再者……誰看到汗阿瑪了還敢上前來搶?」

胤祉抹一把汗︰「你說得是,我差點兒忘了。」

就這樣,弘旦前後左右的人,一看到一個小孩兒先明白了他的身份。由于光線是直線傳播的,就不免直直地看到他後面還跟著個半老不老的老頭兒——康熙。得,大家讓一讓。

弘旦繞來繞去,終于發現了不遠處有只黃羊,彎弓搭箭,直取頸肩。據鄂倫岱的補充教學,動物是會跑的,你射的時候要留一點余量,大約是肩頸處。這樣它不跑呢,你也射中了,跑呢?後錯一點也正好射中身子。

這只羊是屬于跑了的。

帶著箭,跑得居然不慢,血灑了一路。弘旦拍馬便追,更快的是侍衛,一人的撈了個大網子,直沖了過去。

到了跟前,大家都傻眼了。原來弘旦這個生手,一路找獵物,找到了邊緣地帶,被黃羊引到了一片小樹林附近。黃羊想進去躲一躲的,如果這是純自然環境,它大概就逃過一劫了,可惜這是在圍場,樹上已經掛起了結實的大網。

黃羊一頭撞上去了!暈頭轉向要調轉方向的時候,侍衛淡定地收起大網,大喊︰「阿哥,快,再射它!」然後互相使眼色,留下兩個在弘旦周圍警戒,其他的人分兩道包抄黃羊,小阿哥已經蓋戳子了,就不能叫它再跑了。

弘旦搭弓,第一箭,正中脖子。黃羊還沒倒,又發出一聲慘叫。弘旦把手掌在身上抹了一下,又抽出一支箭,這支擦著脖子過了,帶出一道血口子。找到了感覺,弘旦慢慢調整著。

又是兩箭,一直在打轉的黃羊才轉不動地倒地了。

弘旦覺得自己的心 通 通跳得厲害,簡直要跳出嗓子眼兒了。看到黃羊倒下去了,才不敢相信地問︰「這是我獵到的?!」

眾侍衛松了口氣噓聲之大驚走林中飛鳥︰「是,阿哥神勇。」吹捧吹捧吹捧。六歲的孩子,不容易了。

弘旦咧出大大的笑容︰「走,咱們接著來。」

康熙的聲音傳來︰「你們在干什麼呢?」

弘旦策馬跑過去邀功︰「瑪法,孫兒中了一頭黃羊!」聲音特大,特興奮。

康熙笑眯眯地︰「好、好、好。接著好好干!」終于可以放心了,孫子是可以拿出來炫耀的,他是憑自己的力量干掉獵物的,侍衛沒幫上忙。

康熙很快樂地跑去打獵了。

————————————————————————————————

受皇帝親自下場的鼓舞,不管是旗丁還是蒙族,個個爭先,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用力屠殺。殺著殺著,就有人忘了界線,開始越界。好在演習進入「你越我的、我越你的」階段的時候,這一天的活動也接近尾聲了,倒沒有產生多少矛盾。

頭一天,清點收獲,自然是皇帝最多,其次是胤禎,然後是胤祥,鄂倫岱表現不凡,以僅次于十三阿哥一只兔子的成績排到了第四。一向在這上面表現不凡的胤禔只能居屈第五,雅爾江阿與胤祉、胤雜一一眾蒙古人里面排名也不低。胤禛……呃,比較靠後,但是活物但是得了不少。

至于三個小學生,他們能獵到東西就是勝利了。

康熙對這三人提出了特別表揚。

胤禔听得氣急敗壞,他怎麼也弄不明白為什麼這一回他會這樣丟臉,居然比不過兩個年幼的弟弟!

他不明白,有人明白,胤祉縮縮脖子,被鄂倫岱掐著脖子問他大哥的地盤是哪里,在大哥與小命之間,他選了坦白。

「三哥想什麼呢?」

「啊?算算你三嫂該生了。」

胤︰「……」

當天晚上,皇帝高興,設宴招行各路英雄豪杰。篝火點起來,羊肉烤起來,美酒可了勁兒地灌。帳外不遠的地方,酒勁上來的人還在玩著摔跤。

鄂倫岱頭一天表現出眾,被康熙賜了一只烤羊腿——皇帝親自獵的,意義不同一般。就著烈酒,啃得不亦樂乎。吃吃喝喝,又有一堆捧鄂公爺臭腳的人來夸他敬他。正高興的時候,鄂倫岱酒也喝得痛快,不久他就喝高了,守在他旁邊的小太監一看不妙,悄悄溜到康熙那里匯報︰「萬歲爺,鄂公爺喝高了。」

康熙正在听蒙古人夸他兒孫好,一听這個消息,馬上道︰「叫人哄他出去醒酒。」說話的蒙古人很有眼色地住了口,直到康熙吩咐完了,又和藹地問他︰「朕記得你家里有三個兒子的?」

「是,大兒子已經十四了。小的兩個一般大,都是十歲。」

康熙笑道︰「把你家大兒子給朕留著罷。」

對面馬上笑開了︰「听您的。」說完,端起酒碗,一氣飲干。

康熙用的是金杯,容積不如別人的大,也很豪氣地干了。再看下去時,鄂倫岱的位置已經空了。

鄂倫岱是被慶德拐出去的。小太監得了令,是不敢自己去找晦氣的,想一想慶德同學跟鄂倫岱關系不錯,低聲去求他︰「萬歲爺叫把鄂公爺勸到外面醒酒呢。」

大雁文學最快更新,無廣告彈窗

慶德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小太監馬上道︰「您老當可憐可憐奴才罷,奴才沒那個本事勸得動鄂公爺呢。」

「我就說,皇上怎麼會派這樣的差使給我呢,原來是你在弄鬼。」

|-

小太監又求了兩句,慶德就答應了,起身去尋鄂倫岱︰「老鄂,恭喜。」

小太監想跳腳,叫你勸他出去醒酒,不是叫你勸酒啊。鄂倫岱很高興︰「干!」

慶德湊過頭去︰「老鄂,你……」四下望一望,「來來來,咱們到外頭玩去!有人打布庫。」

鄂倫岱對這些暴力游戲很著迷,二話不說,酒杯一放︰「走。」

到了外面,慶德也不能放個醉鬼去打架不是?神秘兮兮地問︰「你今兒神氣啊,有什麼竅門兒沒有?

鄂倫岱打了個酒嗝兒︰「我問三阿哥,大阿哥在哪一片兒,我先奔他那里作一回,能打的東西都打了來,不能打的都趕走……」

「老鄂,你……」

「嗯?」

「明天接著努力,啊,明天還有的,要養精蓄銳才好呢。」

「你說得對。走!」

大阿哥能拿到現在的名次,真是不容易,只怕也沒少佔別人的地盤。慶德招呼來兩個路過的侍衛把鄂倫岱扶回住處,自己蹲地草地上發呆。

啪,這時節草原上的蚊子已經不多了,還叫他遇上了一只。給了自己一巴掌,慶德搖搖晃晃地回去繼續喝酒。

—————————————————————————————

草原上歌舞的時候,宮里有個女人正在為了生命而奮斗。

王嬪臨盆了。

這是她第三次生產,已經很有經驗了,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從外部條件的準備上,都是輕車熟路的。一進入預產期,太醫院那里就準備好了,內務府也備好了未來小主子要用的人和物。萬事俱備,只欠生產。

王嬪很有經驗,一覺得情況不對,馬上告訴了提前過來護理的嬤嬤。嬤嬤馬上上報,一應準備好的東西流水般送了過來。佟貴妃親自坐鎮,迎接這一個新生命的到來。

站在門外,佟妃揚聲道︰「你不要顧慮,這胎必定妥妥當當的,」轉頭吩咐道,「著人分兩撥,去寧壽宮和東宮報信。」

寧壽宮里,皇太後接到消息後,並沒有親自趕了來,一是年紀漸大,眾人怕她出意外,二也是自己螞不大想蟻挪動了。皇家社區近年來添丁進口的速度很快,生孩子已經不太稀罕了。王嬪又不是正經一宮主位,皇太後很不必動的。

皇太後只打發人傳話給佟妃︰「貴妃多照應一點兒,有什麼消息告訴我。再叫人告訴太子那里一聲,不論生下來的是男是女,都得叫他報給他汗阿瑪。」R

就這樣,東宮里接到了王嬪臨盆的消息。對于這一位,胤礽倒不用顧忌,王嬪出身、位份都不高,即使生了兩個兒子自身頗有聖寵,晉封的時候還是沒她的份兒。王嬪的兒子也小,目今對太子構不成威脅。

胤礽說一句「知道了,一有消息就告訴我。」,再順口問一句內務府等處是不是準備周全,便把此事命人交給淑嘉去處理。他只管事情有了結果,寫個報告給康熙就好。他爹後宮里的事情,他能不摻和就不摻和,避嫌。

淑嘉這里接到消息有些哭笑不得︰「現在告訴我有什麼用啊?是男是女都還不知道呢?準備什麼樣的禮物都還不好定呢。」

很快,她就知道了。

王嬪生產對胤礽沒有什麼影響,他辦完公,回家吃飯。順口就問了淑嘉有沒有什麼盤算,淑嘉道︰「我已打發了青衿、巧兒兩個去看,有消息再傳回來。總要知道是男是女才好罷。」

胤礽道︰「我記得和嬪母也快了罷?」

「是呢,也不出這個月。這下子可熱鬧了。王嬪好福氣,已有了兩個阿哥了。」

胤礽伸手放在淑嘉的肚子上,感受著里面細細的跳動︰「我怎麼覺著你是在夸你自己好福氣?」

淑嘉認真地點頭︰「嗯,你發現了。」

胤礽正要說什麼,青衿二人回來了︰「主子,奴才們來的時候才出了個頭,宮門要下鑰了,貴妃主子叫奴才們先回來,一有了信兒,她就打發人來報信兒。」

「知道了,你們也累了,去歇著罷。」

淑嘉對胤礽道︰「到這時候已經出了頭,算是順利了。不一會兒就有消息了,你要不要等?」

胤礽伸了個懶腰︰「我等,你去歇著。」

「一直等罷。」

兩人笑鬧一陣,又說起弘旦正與王嬪的兩個兒子一道隨駕出行。胤礽對兒子頗為得意︰「汗阿瑪一直夸他來的,如今騎射也熟了,唔,他們今天就開始圍獵了呢,也不知道收獲如何……」

兩人閑話半晌,胤礽又催淑嘉去睡,報喜的來敲門︰「貴妃主子打發奴才來回稟太子爺,王嬪生了,是個阿哥,是十八阿哥!」

淑嘉命人拿荷包賞了他,與胤礽把他叫過來細問︰「什麼時刻?母子平安麼?貴妃還在那里看著麼?乳母、保姆等使喚人都到了麼?」

得到了肯定答復後,叫他捎話過去︰「上覆妃母,已經下鑰了,我們不便勞師動眾,明兒一早過去請安。」

打發走了人,淑嘉吩咐下去︰「把準備給阿哥的那一份子禮拿出來。」

胤礽卻道︰「終于可以歇下了,我寫個條子,別明天忘了。」刷刷幾筆,寫好了匯報內容,兩人這才睡下。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太子夫婦睡得香甜。宮城之內有些地方有些人卻是沒有那麼淡定。

眾人的道喜聲中,佟妃眼中滑過一絲失落。一個女人,憑你地位再高,沒個兒子傍身也是無依無靠。皇太後的情形不同,人家是皇太後,而自己只是宮妃。康熙千秋萬代之後,她就只能放下手中一切權利與娛樂,關到慈寧宮或寧壽宮里,青燈古佛了此殘生。沒有兒女繞膝,沒有子孫滿堂。孤獨淒苦,一如現在寧壽宮里依附皇太後而居的那幾位老太妃。

佟妃很想效法她的姐姐,最好也能抱養一個孩子。只是這事兒得皇帝批準,佟妃皺起了眉頭,康熙還沒這個意思呢。

在對自己構不成威脅的時候,人們是樂于听到好消息、傳播好消息的。喜訊馬上傳遍了宮城,四大天王屬于很鎮定的人,她們各個孫子都與王嬪的兒子一般大,如太子想的那樣,王嬪的兒子太小,沒什麼競爭力。

心中惴惴的是和嬪,和嬪年歲比王嬪還輕些,又是頭一回生產,對于風吹草動格外敏感。听到王嬪臨盆的消息,她就覺得肚子有點異樣,忙喊了人來瞧,卻得到不是臨盆的消息。

和嬪皺著眉︰「怎麼這會兒還沒消息呢?」

嬤嬤知道她這是由人思己,開解道︰「主子不用擔心,天下最好的大夫都在這里了。」

和嬪也不知道自己在擔心些什麼,宮女來勸她躺下︰「睡著了就好了。早過了您安歇的鐘點兒了,可不就精神不好了麼?」

和嬪躺下還是睡不著,直到報信的來︰「主子,那宮里嚷著,是個阿哥。」

和嬪的壓力馬上變大了。她突然明白了自己剛才的擔心,她想要個兒子的。

————————————————————————————————

康熙四十年的八月,康熙爺頻得喜訊。先是王嬪產下一子,是為十八阿哥,又有和嬪產下一女,排序是第十八女。兩個十八,給康熙湊成了一個「好」字。接著,皇十子之妾郭絡羅氏,本給他添了個孫子,七福晉又給他添了個孫女兒。

在圍場的這一段時間里,康熙的心情格外地好。

他老人家今年四十九(虛歲)了,還生下一子一女,顯然是身體非常好。康熙接受大家的恭喜的時候,那笑容真是發自內心的。

9+

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皇十子第一子,本月夭折,年齡六日。

緊接著,簡親王雅布病重不起,雅爾江阿衣不解帶,晝夜侍疾,雅布的病還是一日重似一日。

康熙面上不顯,一條一條地發出命令,命皇長子胤禔、皇三子胤祉提前回京,沿途操辦回鑾事宜。命京中按例安葬小格格,不必等他回來。命皇孫下葬,按例用朱紅小棺,場面不用大。

回書給胤礽︰「簡王或不起,爾命有司先行準備。」最後終于忍不住念叨起了女兒︰「她是未足月的小孩子,連面都不得一見,我才不致過于傷心。只盼她來世平安喜樂罷了。你們要多多勸導皇太後,不要令皇太後傷心。」

聖駕回鑾的邸報是與康熙的書信一起傳到胤礽的手里的,他一面回書康熙,勸父親節哀,一面匯報了自己的處置結果,表示不管汗阿瑪有多傷心,他總在京里等著他汗阿瑪。

康熙一陣唏噓,讀信的工作現在是由弘旦來做的。;

雖還參不透生死奧義,卻看得出來他瑪法在傷心。弘旦想了想,放下手中的信紙,上前幾步。踮起腳尖拍拍他瑪法的肩膀,又往自己懷里帶了一帶︰「瑪法要是傷心,就靠過來,我當沒看到您哭。」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一個貼心的孩子是多麼的可愛了。

康熙摟著孫子,到底沒哭出來。死孩子的事情他經得多了,對心情的影響本不該這麼大的,只是年紀越大,反而越容易感性。康熙拍拍弘旦︰「瑪法傷心,但是沒哭。」

也許是皇帝身上的低氣壓太強了,無賴如鄂倫岱都沒有再惹事。由著皇帝默默地處理政事,處理雅布的身後事。

簡親王雅布隨駕途中病逝。命大臣送還京,皇長子胤禔、皇三子胤祉出迎,遣官治喪,賜銀四千兩,皇子合助銀三千兩。發引時,皇子侍往送,予祭葬立碑,謚曰修。皇太子鑒于自己與雅爾江阿的交情,打了個報告給康熙,親往致奠。

雅爾江阿作為早經確立的世子,接替了簡親王的鐵帽子。!

康熙回京途中,接到了皇太子報來的另一個消息,平郡王訥爾福,御醫讓準備後事了。

皇太子預料中的更新換代的洗牌活動初露端倪。

作者有話要說︰

經過三天昏天黑地的萬字更,本文作者終于想起來到期末了,抹汗。

大雁文學最快更新,無廣告彈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