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豬也是分種類的

作者 ︰ 我想吃肉

詹事府的頭子換人了,自是需要一番磨合。(請記住我們的網址)熊賜履也是官場老人了,詹事府里兼職的都跟他多少有點交情,全職的多少都承認此老倒是有學問。有著大學士、尚書的頭餃,熊賜履還是很能壓得住場子的。

胤礽這里很是高興,張英臨走時間接表明了立場,他在康熙那里至少不會壞自己的事兒。而熊賜履,以前就是他的老師,雖然後來關系平平,卻也是自己這一邊的人。自從送行兼接風宴後,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了,胤礽辦事的能力原就不差,現在把人際關系也當成件事來辦,進步神速、效果極佳。

勤學好問、禮賢下士、關心群眾,詹事府中有新進人員家庭困難,還得了太子一百兩銀子的救濟。數目不大,卻很暖人心。

胤礽還有一樣狡猾的地方,他每回與張英、熊賜履見面,先商議一回政事,說一說朝廷上的動態,評一評詹事府諸人,然後……討論功課!本就是師生關系,拿這個來說事兒那是再好不過了。

相處得時間長了,人與人的親密度就自然會上來。討論功課,口水浪費得多了就要喝茶。「師傅愛什麼樣的茶?我這里倒是有幾樣兒……」話題再伸展開來,說到衣食住行上頭去了。

然後就知道了,張英吃東西的口味淡些,而熊賜履吃菜喜歡調料多一點兒。某日,事情多,討論得晚了,胤礽要留飯,張英卻說︰「臣是外臣,非奉旨不可留宮中,太子查之,慎之。」

第二天,胤礽就很無辜地向康熙懺悔。康熙笑道︰「一頓飯值什麼?往後要是時候不早了,你便留他一留。」

胤礽得到了保證,下一回張英被迫加班的時候,胤礽就先說了︰「知道先生守規矩,我已得了汗阿瑪的口諭了。再叫高三燮跑一回,去乾清宮那里稟一聲兒,再往宮門處打個招呼,先生用完飯再走。」

張英推辭不過,吃飯的時候卻驚訝地發現,桌子上的飯都是很合口的。太子越來越像他家皇帝爹了,這種對細節的留意,頗有康熙的風範了。胤礽對張英的驚訝裝作沒看見,提都不提這是特意準備的,而且,這樣的加班餐也不是經常性的,張英管詹事府期間,只是有幸吃了兩次而已。

而熊賜履這里,延續了張英時期的傳統,有加班餐。他到詹事府時已經是十一月末了,馬上進入年尾,各種總結、匯報、新年賀詞、來年計劃……忙得不亦樂乎,加班的機會也就多了。

簡單的飯食,太子一改奢侈之風,只是用標配吃飯而已。飯是到後面毓慶宮里吃的,那是胤礽的標配寢殿,裝飾自然是豪華的。熊賜履略一打量,卻發現里面的裝飾有些已經顯得有點兒陳舊了,並不是新換上的,可見這位最近確實改進了很多。

太子的表現,越來越讓這些理學老臣們滿意。

老臣們一滿意,自然就要督促你更上進,誰叫你變乖了呢?誰叫你有前途了呢?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一個班里,你要是學習一直平穩地保持倒數第一,老師最後都麻木了。你要是本來成績還不差,還自己奮進了,還看得出來,這一次考試比上一次高了兩個名次,下一次又高了兩個名次,老師也樂意提拔提拔你不是?

與你親近了,就要跟你多念叨一點兒。

「佛倫亦是大學士,殿下見了他,也不要太冷漠了。」熊賜履諄諄靠誡。

胤礽很認真地問熊賜履︰「師傅,我對佛倫是有些兒看不過眼,只是——有那麼明顯麼?」

熊賜履很認真地想了想︰「單看殿下對他,也沒什麼,只是人怕比。臣與張英雖與殿下相識日久,較佛倫輩親近些。殿下,人與人,怕比的。」

胤礽頰上肌肉跳了一跳,沒忍住︰「我對他還是笑不出來。」對明珠呢,可以說是麻痹敵人什麼的,佛倫差明珠一個等級呢,見了對方頭子要笑,見了對方嘍還是要笑,太子又不是賣笑的。

熊賜履啞然,突然覺得太子還是那個太子,與六歲時那個披著禮貌外衣,骨子里驕傲得緊的皇太子,根本就還是一個人。不管過了多少年、經了多少事,有些特質還是不會變的。

熊賜履也知道,之前教了那麼多年都沒改過來的事兒,不可能靠一句話就能扭圍得了他的觀念。只好搖頭寄希望于多念叨他幾次,讓他表面上做得比較和氣。

胤礽看熊賜履的表情也知道他不是很滿意,想了想,添上一句︰「他心胸太窄。」

這倒是實話了,熊賜履道︰「聖上用他,用其能,殿下明察之。不可因一己之好惡,而有失偏頗。」正義凜然地,暗示,我知道那家伙是明珠一黨的,跟您作對很久了,可您也得客觀看待他啊。

胤礽無奈地答應了︰「知道了。」試試看。

熊賜履頭疼了,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六歲的小太子, 得像頭牛。不是說他的表情,完全是指他的行事,你說什麼,只要他不樂意的,從來不會勉強自己去做。當面答應了,那是給你的面子,背後絕對把你的話當浮雲!

可是,一想到太子如今這樣努力,又起當自己學生的時候進步了好多,收斂了好多,又舍不得放棄。

熊賜履糾結了。

胤礽反笑了︰「師傅怎麼這個樣子?也不避著師傅了,誰都知道我跟他們不太對付的,有一天,我對他們笑了,他們該想,這太子是不是又在想損招了?您說是不是?」

熊賜履啞然。

除此之外,太子對熊前師傅的話,還是很能听得進去的。讓多讀書就多讀書,讓與兄弟保持友善就保持友善,讓對康熙好點兒再好點兒那就更加孝順。

熊賜履就納了悶兒了,太子不是應該跟大阿哥是死對頭麼?怎麼放著頭子不管,對著嘍死磕?

對此,胤礽的解釋是︰「我的兄弟都是極好的,只是叫這起子小人挑唆的。我與大阿哥‘不和’,這話兒有多少年了?總有十年了罷?彼時我們才多大?縱有些磕絆,大抵也就是些小事兒,何致于沸沸揚揚人盡皆知?從什麼時候起,我與大阿哥就成了對頭了?為一己之私,離間天家骨肉,實在可恨。」

這話,當然也就傳到了康熙的耳朵里。

熊賜履對此表示贊同,沒有索額圖和明珠,太子和大阿哥想鬧也鬧不起來的。不過呢,大阿哥要是自己沒想法,怎麼就被人利用了去呢?作為一個學術水平很高的儒學者,熊賜履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挖掘。

最後認定,太子棄了索額圖,那是明智的,與其上述言論相符。蓋因索額圖乃其母族近親,人又退隱,所以言談間避了開去。而大阿哥,這貨不是好東西,他到現在還跟明珠一起鬼混,一定有所企圖。

熊師傅給胤禔添上了一筆,忘了本次談話的初衷乃是勸太子要對佛倫更加客氣一點。

等他下回想起來,過來跟太子繼續‘直言極諫’的時候,發現太子的膝蓋上坐著個肉團子!

毓慶宮什麼時候變成托兒所了?太子還變身男阿姨?熊賜履退後一步,看看寫著毓慶宮的滿漢合書匾額,再往前走。眯一眯眼,適應了光線,發現太子的膝蓋真不是誰都能坐的,這一位恰是有資格坐的。

小肉團子裹著件四開裾的褂子,石青色,暗紋。圓乎乎的胖臉,烏黑的眼楮,好奇地看了他一下,然後從太子的身上圓潤了下來。乖乖站到太子的椅子旁。

熊賜履見過胤礽,胤礽等他行完禮,禮貌地請他入座。笑道︰「這是弘旦。」原來是他!這小子也太……可愛了?什麼都是圓乎乎的,五官形狀是能看出來長得不差,只是一圓,就有了‘笑果’,還好他現在年紀小僅僅是Q了,要是長大了還這樣……

熊賜履的腦筋以老年人罕有的速度運轉的時候,胤礽已經對他兒子介紹人了︰「這是熊師傅,以前教過我的。」

接著,小胖子就踱著小四方步走到他跟前,深深一揖了。

熊賜履連忙跳了起來︰「使不得。」

太子沒攔著他說話,只是用看好戲的眼神看著他兒子TX他老師。

小胖子眨著眼楮,誠懇地、疑惑地、請教地問︰「對老師不應該尊敬的麼?阿瑪額娘是這麼教的。您是阿瑪的老師,是阿瑪要尊敬的人,我也該尊敬您?」

一口一個尊敬,把熊前師傅听得滿頭大汗。你爹小時候沒這麼乖啊!

熊賜履道︰「人有五倫,天地君親師,小阿哥是君,臣是臣。君在師上……明白了麼?」

小胖子到底年紀小,听明白了前面兩句,對于後面大段的解釋,完全暈菜——有些東西跟他爹娘講的不一樣啊。

稟承有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TX開始︰「您還沒說,要不要尊敬師傅呢。」

「……」可以說不要麼?

「那……親也在師上麼?」

「對。」反正你家親都是我君。

「額娘說了,對師傅不尊重,回來抽我。所以,還是得尊敬,是?」

「……」我錯了,我真錯了,你爹小時候比你乖多了。

話雖如此,倒是對毓慶宮的整體印象更好了幾分。

皇太子看夠了戲,出來解釋︰「尊師重道,尊師尚在重道前,不然,朝廷何以祭孔孟?」向一老一小感嘆,「位卑而敬不若位尊而知敬。」

本來太子的理論水平就是很高的,現在借機給兒子上課︰「人生在世,束縛良多,有些束縛會壓抑人的本性,只有在這些束縛不在的時候,才能真正看出來一個人的真性情。所謂,富貴不能婬、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若貧,則無法享樂,是貧困壓抑享樂之心,只有富貴時,才知是不是真心安于樸素……」

小胖子一知半解中,蚊香眼看他爹。他爹說這樣,半是教育他,半也是做秀給熊賜履看。伸手模模他的頭︰「帶上剛才的字兒,去你額娘那里看你弟弟罷。晚間回去咱們再講課,你不許再逗你弟弟了,他現在真說不出話來。」

小胖子失望地垂著頭,看賈應選已經把桌上的字紙收起來遞給趙國士了,默默地伸手,踮著腳尖,伸直了手臂,要扯起字紙自己拿。趙國士看了一眼胤礽,得到默許,放低了身子交給他。

弘旦把紙小心卷了個坑坑窪窪的卷兒,先向胤礽告退,得到允許。還不忘耷拉著腦袋跟熊賜履告別︰「老師傅,我走了。」(喂,那是大學士,不是看門大爺。)

「這小子,話都不會說,」胤礽看著肉團子圓潤出殿外,因為不讓人抱,非要自己晃,過門檻兒的時候幾乎是用爬的,笑著對熊賜履道,「他就是這個樣兒,每日跟他額娘去寧壽宮里請安,鬧得狠!干脆就送到蘇麻媽媽那里修身養性,規矩倒是好了不少。」

—————————————————————————————————————————

弘旦到後面的時候,他那個弟弟還在睡得口水橫流。撒嬌似地跑到他額娘那里,發現額娘正歪著休息。

把紙卷兒藏在背後︰「額娘,我回來啦。」

「今兒講什麼了?」淑嘉打起精神來,要過年了,偏偏不得安生。不說走禮、見人事兒,還有一個病號要探望——固倫淑慧公主,康熙的姑姑,病得很沉,沉到搬到京城來養病了。

弘旦獻寶地拿出卷得形狀詭異的字紙︰「阿瑪教我背書認字。」

展開一看,《過秦論》。胤礽,你行的!

淑嘉心說,你這是以秦自喻了?別開玩笑了,不行,我得教兒子《六國論》「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這當然是玩笑話,怎麼著也得等他把這一篇給背熟了,再背下一篇。孩子記憶力好使,也不是這麼個使法兒的。

「那你背下了麼?」

「一頭寫著一頭背,剛背了一會兒,有個老大人來了,說是阿瑪的師傅,熊師傅!」

熊賜履?淑嘉想了想,年禮簿子上有他,听說他過得不太寬裕,禮物里實惠的東西就送得多一點,只是還不敢明著送錢,他兒子都很小,算是老來得子,淑嘉已經預備了幾個紅包,到時候等熊老夫人過年入宮的時候,當是給她家孩子的壓歲錢。

「額娘?」

「哦,來,背給額娘听听。」

考兒子功課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因為……她兒子就沒有背不下書的時候,你完全不用有‘唉呀,生了個傻兒子可怎麼辦?’這樣的擔憂。

————————————————————————————————

卻說,熊老師傅對毓慶宮的印象越來越好,言行中當然會有偏袒。只是他是康熙比較信任的人,平日做事又加倍小心,抓不著把柄。

有人生氣了。

胤禔對明珠發脾氣了︰「那個熊賜履,虧得汗阿瑪還夸過他的,不過是沽名釣譽的偽君子。他自己票擬錯誤,欲諉咎同官杜立德,改寫草簽,復私取嚼毀,失大臣體。他兄弟奏對欺飾……」

明珠很郁悶,本來,努力了很長時間,即使被皇帝削過,他也扯了太子的後腿了。眼見勝利在望了,不意太子居然轉了性子,事情變得非常棘手。太子越來越難搞,他在反省,他在糾正錯誤,隱藏得更深,頗有一種從妖怪位列仙班的進化。有多久,他們抓不到太子的把柄了?

而眼前這個,就知道‘把他搞死’!一點也不知道進步!越來越暴躁了!

明珠漸漸對胤禔失了耐心。真是距離產生美,以前一個宮內、一個宮外,見面蓋因有外敵壓力,一踫頭就是商議對策。現在呢,一齊搬出來了,時不時串個門兒,相看……至少明珠有點厭了。

明珠很郁悶,胤禔自封王後,愈發自負,以前是偶爾自作主張,現在呢,是經常有小動作。明珠自認很對得起胤禔了,幫他斗太子,幫他拉朝臣,幫他出主意。胤禔缺錢了,他給錢、給主意。

結果呢,胤禔覺得不夠,又私令人去開珠寶鋪子。

有那麼容易的事麼?

明相,對手凶殘如野豬,隊友蠢鈍如家豬,腫麼辦?

胤禔嘮叨了半天,沒想出個好主意來,彈劾,熊賜履那點兒事都過去了。把矛頭指向太子,太子早把腐肉剜掉了。

明珠心里嘆息一聲︰「你就是再急,也要等到出了正月!不要忘了現在是什麼時候。」快過年了,大家都報喜不報憂的,你要干架,不是找抽麼?

胤禔怏怏地︰「那就干看著了?」

「您不是修了座廟?多去那里走動走動,示以清靜無為……」相珠開始講兵法,如何迷惑敵人,然後攻其不備。

胤禔滿意地走了。

送他的是揆敘,揆敘對大阿哥的印象並不很好。彎腰垂頭,不讓胤禔看到他眼中的不耐。每次這貨一來,就是他阿瑪不高興的時候。身為人老子的,陰天下雨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心情不爽了,正好拿兒子來出氣。

明珠家兄弟幾個,對大阿哥的印象,都不太好。

偏偏這禍頭子還要表示親切,垂問︰「近來差使可還順利?」

順你個頭!沒有你就順了,親天噯∼八阿哥比這家伙有前途多了!

送完胤禔,做好心理準備、耷拉著腦袋準備听「你們是干什麼吃的?平日里也不多勸著大阿哥一點兒?怎麼叫他這樣沖動?」之類的教訓。卻看到明珠翻翻眼皮上下打量了他一下,揆敘抽起了肩膀,肢體語言︰我做好準備了,您罵。

明珠卻沒罵他,只是讓他傳話出去︰「年里年外,不要跟著裹亂。」沒有明珠的人,大阿哥那純是光桿兒,想鬧也想不起來的。

不知道現在改行還來不來得及?可不可以重新選?

作者有話要說︰我就不信這個邪了!繼續貼,重新注冊了一個相冊,第三個了TT

八爺的字

和美人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