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苦逼兄弟二人組

作者 ︰ 我想吃肉

康熙拍拍走了,走得很瀟灑,有奉母行樂這一孝行當幌子、有巡視河工這一正事做理由,帶著數個兒子、一溜大臣,當然也沒忘從後宮里挑幾個小老婆帶上。

你要說他是純游樂呢,那是冤枉了他。老爺子算是比較知道民間疾苦的人,出發前就下詔「南巡察閱河工,一切供億,由京備辨。預飭官吏,勿累閭閻。」——地方上不要出錢,京里自己掏腰包。

用腳趾頭想也不可能啊!不然,曹家的虧空是怎麼欠下來的?當然,曹、李兩家的虧空,也有一部分是自己折騰出來的,但是南巡絕對是一個強化項。你想啊,只要你當官兒不是當得全國皆知的清名,哪怕不奉承皇帝,也得照顧好他隨行的人不是?萬一哪一個伺候不周,誰在皇帝面前說句小話,前程就不要想了,弄不好還要被削。皇帝還帶著太後呢,苦了皇帝也不能苦了她啊!

一路雞飛狗跳而下。康熙本人是極體恤大家了,只是這種組團公費旅游的形式,它本身就是件擾民的事兒。

而康熙本人還是極嚴肅認真的,真的親自乘小船跑到高家堰、歸仁堤、爛泥淺等處實地考察,擺出不讓人糊弄的架式,還調截漕糧十萬石,發高郵、寶應等十二州縣平糶。還讓隨行兵士不要踐踏了莊稼。夠認真負責的了。

但是這些並不能掩飾南行的喜悅,比如十四爺,經常寫信回來搭著他汗阿瑪信件的順風車,給他額娘顯擺一下。再比如康熙爺,也沒忘了給留守的兩個兒子寫件,敘述一路風光。

接到了信,留守的兩個人極其憋屈。汗阿瑪,您老是過癮了,還顯擺搭小船,在風浪里搖擺,您老可真有情趣啊!咱們還窩在北京城里呢?尤其是皇太子,雖說留在京中是利大于弊的,依然酸溜溜地想︰我連黃河黃成啥樣兒都不知道,您跟我說什麼波瀾壯闊!

老四更不舒服了,他弟弟跟著去了,寫信回來給額娘。德妃的文化水平不太高,年紀也漸漸大了,四十來歲在這個年代有了老花眼也挺正常的。就需要有人讀信,四福晉為彌合丈夫與婆婆之間的關系,倒是常去細心伺候,就添了一項差使——讀信。

讀完了,回來跟丈夫匯報一下,十四弟又怎麼怎麼說了。額娘如何如何高興,如何如何掛心。胤禛的心里也是酸溜溜的。

苦逼兄弟二人組。

再泛酸,還得工作。也只好把滿腔醋意化為動力,更加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來了。

五公主新府選址的事情,經皇太子周旋幫忙(?),最後落到了胤禛的頭上。胤禛對于這件事情是極嚴肅認真的,把這個當成了一件差使來辦,日日催問內務府,劃好的那塊地,民房遷了沒有。

內務府的人快要哭了,他們的頂頭上司海拉遜掛了,如今正是滿頭包的時候,這位爺又來湊熱鬧了!還擺出一湊到底的模樣兒來。今天問︰「西邊兒那幾家拆了沒有?」明天問︰「給足人家搬遷的銀子了麼?不要為著五公主的事兒,致人無家可歸!」後天又說︰「新府圖紙可有了?」

爺,您就消停消停!跟太子那樣兒的多好,看,沒事兒跟張英聊聊天兒,跟王掞說說話,或者跟他家詹事下下棋。您省事兒,大家也跟著省心吶。

四爺沒听到他們心底的呼聲,他又來了︰「昨兒的圖紙我看了,院子顯得窄了,把邊一溜幾家也遷走。」

新任務又到了……

這位爺可真討厭!

——————————————————————————————————————————

四爺老是讓大家干活,真不是個好人,那位看起來悠閑的太子,也未必就好到哪里去。當然,他不是折騰人,而是在憂郁自身。

太子跟皇帝見面的時候就賣萌,如今他二十五周歲生日都快到了,這麼些年下來,套路都讓皇帝模得差不多了,生產過剩、庫存都積壓了。太子面臨著各種意義上的‘經濟危機’。但是他與大臣,尤其是漢臣的接觸還沒有那麼深入,太子殿下終于找到了新的市場。

所以,常常就會听到皇太子感嘆︰「我忝為皇太子,雖說留守京中為父分憂,卻不能朝夕侍奉、盡孝膝前。唯認真辦差而已。」

或者關切地問︰「張師傅父親尚康健否?听說老人家近來略有不適?可要仔細呢。」

殷殷切切,實在是個禮賢下士的好太子。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裝模作樣裝得實在是想抽人!要裝好模樣兒,就不能發泄,不能跟往常一樣看著不順眼的人就抽,看小太監長得丑就打。可在外面按奈著脾氣與人周旋,這幫子老狐狸,當面看著感激涕零的,實際上太極打得比誰都溜,一句實的都不給你。

老王掞是看得出力挺東宮的,卻只是從大義上說,從不表忠心。張英則完全不接茬兒,好像根本沒有看出太子很急,很想知道這種每年都要跟皇帝分開幾個月、與皇帝的接觸有真空期、一定有人趁虛而入的時候該怎麼辦。

憋屈死了!

要擱以往呢,王掞說︰「太子稍安毋躁,骨肉親情豈能為區區千里、了了數月所間疏?太子只以孝悌為要,行以直道,便是為君分憂。」

或者說︰「謝殿下過問,家父已好些了,家父若知殿下過問,必是歡欣鼓舞。」

胤礽就滿意了,覺得大家向著他了。但是隨著他情商的提高,觀察技能等級的提升,他就發現了大家根本全是在說套話,跟元旦朝賀的時候上繳的表章作業一樣。這幫混蛋之前到底糊弄了我多少回啊?!

其實情況沒有他想得那麼糟糕。

鑒于太子近來表現得很好,漢臣倒也樂于向他表現一點親近之意。在這一點上,漢臣比滿臣更靈活,或者說嗅覺更靈敏。

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滿廷更像是一個股份制公司。最大的股東當然是皇室,余下的滿人大族乃至普通族人,都是大大小小的股東,尤其是開國五大臣家族。皇家有上三族、在下五族里也有各旗主王爺,這不假。但是,組織的細胞佐領,卻是分散在不同姓氏的人手里。

比如赫赫有名的佟半朝,比如看起來也很強悍的太子妃娘家,又或者即使被削了其他官餃還保留佐領的索額圖。佐領,有時候還有點兒像私產。

通過這樣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大家就可以看出來,旗人雖然自稱奴才,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完全俯首貼耳的,對太子、對皇帝都是這樣。人家有底氣,咱有了投資,咱是來分紅的。

唔,如果董事會權力大一些,可能會剝奪底下小投資者的很多權利,甚至惡意收購,讓你血本無歸。但是,這種情況少之又少,除非有特別過硬的理由,否則,你犯了錯,可能佐領給兒孫或者給兄弟、堂兄弟。

像鰲拜那樣兒的,自己給圈了,兄弟子佷最後個個都出月兌出來了。無他,蘇完瓜爾佳,皇帝就算想殺他,也得掂量掂量。當然,康熙留他一條活路,也有其他考量就是了。

相較而言,漢臣受了幾千年正統思想的洗禮,尤其是近一千多年來的儒教正統思想。不能排除有混水模水者、也不能保證大家都像表現得那樣忠貞,至少,在情感上,他們很好討好——僅指對太子這樣名份的人而言。

本來嘛,你就是個來打工的,別說什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了,真有責,半個多世紀前就負起責來嘛!能保證自己做一個不太壞的人就不錯了。這年頭,混口飯吃不容易。

很多人想安穩,想順當,尤其對于居于高位的人來說。在這個你跟他們人口差個N倍,但是當官機會還不如人家的世道里,爬到這麼高不容易。野心再大,你也做不了權臣,能被皇帝重視就好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想要安安穩穩活到老死,就得有點後路。居安思危、狡兔三窟,實在是逼不得已的行為。在大家看來,一靜不如一動,跟著太子比跟著別人都要靠譜些。但是他們不能明確表態,他們不是股東,明明他們有職業經理人的能力卻連位子都撈不到。只能默默地旁觀,生存的壓力啊!

入行有風險,出手需謹慎。

還是再觀察觀察,唔,跟皇太子多聊會兒天,听听他說了些什麼,再分析一下其為人,還是可以的。咱們不可能有那個份量一語定乾坤,即使出手,也是需要隱晦些,即使是這些隱晦的動作,也可能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如果太子不夠好,真的不是很值得。

心里還有一點別的盤算,太子是正統,名正言順的,所以,即使接班了,心胸也會寬一點。大家只要不犯什麼大錯,就不會被惡意報復。佔著老臣的名頭,許多事情就會被寬容。

這些人里,以李光地的心思最為,他深受康熙器重,這話不是白說的。康熙都親自把老冤家陳夢雷從東北帶回來了,雖然沒給他官做,也表明了一種態度。在這種情況下,李光地都沒有被康熙所大棄,可見其得君心之深。

李光地想得很好,我是漢臣,這事兒本就不是我攙和得了的,我只管高坐就好。明珠拉攏我也沒理,你要是贏了,我也不反對,頂多我回家讀書唄。至于太子,那更好辦了,我是你爹器重的人,你這個一切都襲自你爹的繼承人,自己看著辦。

忘了說一句,李光地還當過太子的老師呢。

明白了?不到一定程度,他們是不會出手的。即使,已經有了一點好感。

說句難听的,人家這些人,自進入官場起,就是跟一群開了作弊器、考試有民族加分的人比拼,怎麼可能被你幾句話就哄了過去?這根本是在侮辱整個官場的智商了。他們的年齡,有些比康熙都大,吃的鹽比胤礽吃的米還多,沒智商也有經驗啊!

想讓人家真正為你著想,太子爺,你的路還長著呢。

好,漢臣需要水磨石的慢功夫,那滿臣呢?你想當董事長,雖然你爹的股份超過百分之五十,你還是要讓中小股東認可不是?

滿臣也很討厭!

他們更容易不買太子的賬,佟家就是一例。

他們家的女兒是胤礽的後媽,這個關系就夠微妙的了。遺憾的是,後媽對他沒有盡到撫養的義務,反而養別人去了,是康熙的安排沒錯,可造成的事實卻是太子與這一集團不親密。

五大臣的後裔,董鄂氏嫁給他三弟了,鈕祜祿氏是他十弟的母舅家,他老婆倒是瓜爾佳氏可惜是後來改回來的姓兒……

這些人家與他都沒有一個搭話的梯子!

胤礽頭疼得要死,發現這些年他都白活了!四周的人與他都保持著客氣的距離,中間仿佛隔著一層透明的罩子,看著親近,實際上誰也模不著誰的邊兒。于朝堂而言,說是孤家寡人也差不太多了。

我真傻,真的!浪費了這麼多好時光!

胤礽懊悔地一巴掌拍在習字本子上,他剛上學那會兒,他爹給他都配了什麼人吶?!如今已經死了的湯斌等人不算,張英、熊賜履、李光地……這都是些什麼人吶!

當時光顧著裝儲君的範兒,光想著認真讀書必須學習好。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真是傻透了!怎麼就讓老師站著累暈了呢?怎麼就要等到出了事兒再讓老師坐下呢?

要是當時就與老師感情很好,現在……

交情要靠時間,尤其是人家當你老師的時候你對人家不夠尊重,等到你要用人家的時候,就費了老勁了,想彌補關系還要被人用懷疑的目光打量。小時候種下的惡果,現在已經漸漸長大成熟了,太子爺,請您慢品。

皇太子想撓牆。

——————————————————————————————————————————

皇太子的兒子也想撓牆。

小胖子自從被父母開解過後,畢竟是小孩子,心思單純一些,很快調整過來,又是一枚好哥哥了。他的兩個哥哥,雖然不算生疏,但是人家要上課,他呢,功課到底輕松些,于是有大把的時間來玩弟弟。

二胖同學似乎在努力長大,嚴格遵照‘睡一睡、長一寸’的秘方,逮空就睡!小胖子很想作大人模樣的,得空就來看弟弟,如今是不戳了︰「你小時候啊,哥哥都念書給你听的,那時候你可能也是睡的,沒事兒,你睡,我來背書給你听,今兒阿瑪講了……」

他改念叨了!

齊天大聖都架不住唐僧的嘮叨,二胖比不上孫猴子的能耐,小胖子卻出奇地有耐心,二胖終于被念醒了。

他是被他額娘和哥哥聯手欺負醒的。

淑嘉對于二胖也很省心最初是持歡迎態度的,不幸二胖同學即使一天可以睡二十個小時,還有四個小時是清醒的不是?如果他把睡覺的時間挪到了白天,那清醒的時候就到晚上了。小孩子耐不住,使出殺手 ——哭!

淑嘉非常之頭疼。這時候,救星小胖子來了。他到底還是心疼弟弟的,還是想做個好哥哥的,有點猶豫地問可不可以跟弟弟玩。

來得真是太好了!淑嘉終于找到了救星︰「弘旦乖∼跟弟弟玩也行,不過要有嬤嬤看著,你弟弟還小,骨頭還沒長硬呢。你現在能跟他說說話。」

小胖子得到許可,又吸取了被抽的教訓,站到安全距離之外,各種騷擾。

二胖終于睜著迷蒙的眼楮,醒了。

小胖子樂了︰「來,咱們說話,叫哥哥啊,叫哥哥——哥哥——」

二胖的聲帶還沒發育完全呢!就算听到了,依舊不明白,也學不會。

小胖子如他父親的遭遇一樣,對著那個本應該叫自己哥哥的人先喊了無數次哥哥。他弟弟听得高興了,還拍拍手,笑呵呵地,就是不開金口。

小胖子雖然被教導要穩重,實在是忍不住了,在炕上直跺腳︰「你倒是吱一聲啊∼」

「嗦∼」吸口水的聲音,剛才笑得太用力了,口水流出來了。

小胖子完敗︰「額娘∼∼∼∼你看看他!」

真是一對蛋疼的兄弟!

看夠了笑話,淑嘉才上來打圓場︰「累不累?你在他這麼大的時候也是不會說話的,你阿瑪為著讓你學會叫他,天天地教你,直到周歲前後你才會說話的。」

唉呀,她兒子會使小性子了。做母親的就是這樣,操不完的心,兒子鬧別扭了,希望他懂事,兒子懂事了,又開始擔心他有自我壓抑傾向,非逼他蹦幾下才甘心。

小胖子勉強接受了這個說法,仍然不太開心,撲到額娘懷里撒了一回嬌,又哀怨地看了一回笑得天真無邪的二胖小朋友。哀嘆︰「當個好哥哥可真難!」

小大人的模樣實在太可愛,把滿屋子的人都逗笑了。

這個時候,胤礽來了。守門的小太監老遠就看到了,先悄悄通知了屋里,又回去繼續看門。

胤礽進來的時候,該歸位的都已經歸位了,小胖子也乖乖坐在炕上拉二胖的小手。

「什麼事兒這麼高興?老遠地就听到笑聲。」說話的胤礽語氣略為和緩。

「弘旦教他弟弟說話呢,先管他兄弟叫了幾十聲哥哥,愣沒听到弘曈回話。」

胤礽這才露出一個笑來,伸手抱著弘旦,用新生的胡碴刺他的小女敕臉︰「臭小子,你也有今天啊!」又伸手模模小兒子的臉,「干得好!」

打發兒子們一起玩,胤礽與淑嘉‘說大人的話’,表想歪,是正事兒。

「趁還是頭半晌,你去看一個人。」

「嗯?誰用得著我去看望?」

「十三弟生母病得漸漸沉重了。」有什麼事兒也別在我看家的時候出啊!這賬得算到誰頭上啊?

「嘎?怎麼會?」傳說中十三爺母親早逝沒錯,可那畢竟是傳說啊!傳說中十三爺還從小受欺負哩!受欺負個P啊!他不欺負人就謝天謝地了,康熙喜歡他跟什麼似的,走到哪里帶到哪里,參考他的年齡,這絕對不是為了防範,絕對是喜愛!那胤礽為什麼會一副十三爺的媽媽快要死了的樣子?

「要不沉重,我也不會知道。這宮里的女人,快拿藥當飯吃了都。偶感風寒,主位們知道就好。今兒永和宮妃母竟是打發人來告訴我了,可見是沉重了,須得當成件事兒來辦了。」

德妃?「她是主位,難道不能自己與汗阿瑪說?當年聖駕親征,還許她帶回信呢。你畢竟是皇子,差著輩份兒呢,怎好管到汗阿瑪的後宮里去?」

胤礽無奈︰「她須得是汗阿瑪發話,才能捎信到御前,倒不如我這里,日日快馬加急有折子送的。」

「成,我這就收拾著去。」

——————————————————————————————————————————

十三爺的娘是位美人,病了也是個病美人。十三阿哥生母章佳氏,鴨蛋臉,當然現在兩頰已經瘦下去了,杏核眼,現在也失了些神采,宮里流行的修長眉式,兩道眉毛輕輕蹙起。

听她說話,你就知道康熙為什麼跟她連生三個孩子了︰「不過是春夏常見的癥候,偏又勞動太子妃跑這一回來。德主子心疼我,竟驚動了太子爺,又要驚動皇上,這是萬萬不可的,沒的因我這些許小事,倒擾了大家的興致。」

很會為人著想的一個人。

淑嘉少不了說些制式的安慰話,末了道︰「德妃母也是心疼您不是?說與妃母知道,聖駕已經在回鑾路上了,十三阿哥也快回了,勿憂勿念,心里一痛快,許就好了呢。」

說這話的時候,已經是夏四月了,太子妃的生日快到了,太子的生日也快到了。小胖子的生日……已經過了,他的祖父又沒趕上這一回,禮物倒是沒少給。因在南巡,與皇太後一道,封了許多南方土物回來。

章佳氏道︰「您道是說到我心上了,就是想胤祥了。」

淑嘉一笑,拉著她的手,感覺干燥而溫暖,不像有危險的樣子,也放心了。在她的手上拍一拍︰「兒女自是醫病良方。」

這話似乎是應驗了,胤祥一回來,因為已經知道了章佳氏病了,康熙體貼地打發胤祥來侍疾。沒過兩天,章佳氏已經能起身了。

淑嘉心說,我就說嘛,關于十三爺的科普也是不靠譜的。「成了,這一份子也扎起來,封好了,不要弄混!這是給禛貝勒府上的。」

嗯,隨著康熙回來,皇子們要搬家了,毓慶宮又要破財了,這份子錢遞出去還收不回來,太子一家子還不想搬到宮外去住。

作者有話要說︰咳咳,據說,某肉在二胖這個年紀的時候就是這等睡法,很快,白天呼呼,夜里哭。

當時肉爹剛剛晉升做人家爹,完全模不著門道,經過恐嚇、誘哄皆無效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爹,他拍醒了來作客的肉舅舅,一起帶某肉去N遠的醫院看病……

N遠,路N遠的!那時候又沒有夜班出租,騎著自行車去的,費了很長時間才趕到,路上急得不行。

到了醫院,肉爹掛號,找大夫。跟大夫說,孩子一直哭,不知道原因啊,是不是急癥啊,她還小不會說話問不出來啊……bulabula

一邊說,一低頭焦急地看某肉。

某肉︰zzzzzzzzz∼

肉爹︰……

大夫︰白天睡多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