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那些難念的經呀

作者 ︰ 我想吃肉

不管怎麼說,紫禁城里的這位新住戶給一向循規蹈矩,或者說死氣沉沉的紫禁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坦白說,八福晉沒有做什麼破壞規則的事情,她的一舉一動,都還在這個時代的框架里。

不是很討人喜歡,甚至讓人覺得領地被侵犯了。如果你要細數,話剛說出來,自己就會覺得是不是有點兒小題大做了?人家樣樣沒犯到律條。可不說呢,心里又實在是難受。嫂子們憋屈著。

要說康熙選兒媳婦還是有一套的,但凡是挑選出來的,倒還都有幾分氣度。憋屈一陣兒,也就寬慰一下自己︰「她還年輕,不懂事兒呢,再說了,她又礙不著咱們什麼事兒。大家又不跟她一個婆婆,不會受她什麼虧。」至于略知一點劇透的太子妃,更關注的是八阿哥而不是八福晉。

而八福晉也依舊我行我素,她倒是堅持下來了。她還真不是故意,完全是被環境給慣出來的。在安王府,被點作皇子福晉,雖是借居客,實際上未來的身份比主人還高,一想到這一條,你大概就該明白她一切言行的原因了。

安王府盡心地要培養其氣勢,用名義上的外祖母赫舍里氏的話說就是︰「拿出去不能怯場。」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是怕她因為父母的關系,過于怯懦,連安王府也要跟著不討好。

現在的表現,也只是其氣場的一個效果而已,還真不是故意的。不過是主角意識太強了,太能搶鏡頭了而已。而到了皇宮里,皇子嫡妻快夠開兩桌麻將的了,誰能認你是主角?矛盾也就產生了。

女人除了跟妯娌斗氣外,最主要的戰場還是自個兒家里,爭奪丈夫更重要、拼命生下嫡子更重要!這種搶鏡頭的勾當,一個人做是有效果的,要是大家一起做,就成鬧劇了,誰都討不著好,沒的壞了自己的形象。

是以嫂子們在最初的膈應之後,都沉默了起來,轉用了另一種方法來應用。大福晉就會說︰「八弟妹真是伶俐。」略帶一點慈愛寬容。心里則想,我兒子也生了,女兒也養大了,那是我正經婆婆,你隨意跟她聊。

三福晉更多的時候就是安靜養胎,四福晉干脆跑她婆婆那里侍疾了,德妃近來有些不太舒服,這兩位還各有一個親生子,要在家里認真帶孩子。五福晉、七福晉是沒有生過兒子的,更不會把八福晉當首要任務。皇宮,還是挺和諧的。

長輩們倒是喜歡活潑一點的晚輩,比較不會冷場。前面說了,八福晉現在還是在框框里發揮的,搶鏡頭也是有眼色的,再搶,也是搶鏡頭里的,不會去搶了導演的高音喇叭。

在這里詭異的平衡里,八福晉過門一個月,成功地在宮里留下了活躍的印象,鮮明,卻還不算很糟。提起八福晉,連看守延暉閣的小太監都會說︰「是個明快人。」所以說,凡事貴在堅持,做一件好事,人家可能說你在做秀,你要是秀了一輩子,那就是個大大的好人。

大概,太子再多堅持數倍的功夫,也能收到同樣的效果了。

即使是因為懷孕,心情略有起伏而忍不住抱怨過一句的三福晉,現在也只能說︰「她呀,直脾氣。」

有句俗話說得好,有脾氣才有活兒。八福晉說一不二慣了的,在外祖父那里,都要供著他。到了乾西頭所,她又是當家主母。越發果斷干脆了。所以,八阿哥的側室王氏,很難熬。

八福晉一點都沒針對她,她就開始難受了。與太子妃一樣,八福晉顯然也是希望丈夫一直在自己身邊的。甭管哪個時代,做妻子要求也不外就是那麼幾樣兒。更兼在新婚,八阿哥圍著如花似玉的老婆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康熙家的小老婆都是這樣了,進門兒早,早就把這當自己家了,平素處理些內院的事情,也頗有發言權,甚至隱有主母之勢。等到福晉進門兒了,自己要跪迎了,才是兜頭澆下盆冰水來!心都涼了。

王氏還不比老五家的劉佳氏,已經生了長子、現在還揣著包子,正室家世又略有不足,側室心里還頗有底氣。也不像老七家的納喇氏,已經兒女雙全,丈夫又喜歡。

她攬鏡自憐,也得承認,自己長相上雖是不壞,比起八福晉卻已經大上三歲了。她跟著胤好幾年了,原該算是搶著先手的,卻……一點兒消息也還沒有。

老七家的納喇氏,雖是側室,卻是能當小半兒家的。七福晉納喇氏過門兒到現在,也沒能把大權全攬了過去。八福晉則不同,單看她進門的氣勢,整個頭所里就沒人敢跟她哼哼。即使是原與王氏比較熟悉的下人,也極有眼色地听八福晉的話了。

除此之外,八福晉一句重話都沒說過她。進門兒還賞下了套頭面、幾匹緞子,除了正常的立規矩,都沒讓她伺候著。

可王氏,依舊是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壓力。

八福晉一來,開始還是羞澀媳婦。九朝回門兒,就化身當家主母,立起了規矩。如何作息,如何當差,無事不得閑逛,門禁嚴得不得了。王氏連串門兒的樂趣都沒了,悶在自己的屋子里,實在難受。

可八福晉做的,細細掰開來看,全是照著規矩來的,憑誰都不能說她在虐待人。王氏只有盼著,八阿哥新婚過了,福晉懷上了,然後能輪到自己有個孩子,也好有個指望。

分給王氏的宮女四喜兒快步走了進來︰「主子。」

「快別這麼說了,我又是哪門子的主子?」

「唉呀,是正事兒,您就先把這些放一放。」

「什麼事兒?」

「方才啊,奴才打那邊兒過,听著前頭的諳達說,萬歲爺要奉皇太後去盛京謁陵。不知道這回是哪些爺們隨駕呢,隨駕的爺們必要帶家眷的,家里總要留個看家的,這回——您是不是求求爺跟著過去?」

王氏苦笑︰「爺與福晉正是新婚,你說呢?」

四喜兒泄氣了︰「您別這麼著啊,好歹……」好歹什麼呢?

王氏心說,要是兩個主子一道兒走了,我倒省心了,眼不見、心不念。不過……要是能跟著去……

——————————————————————————————————————————

都別想了,康熙是奉皇太後謁陵去了,不過沒帶著八阿哥。本次謁陵,命皇長子多羅直郡王胤禔、皇三子多羅誠郡王胤祉、皇五子多羅貝勒胤祺、皇七子多羅貝勒胤祜、皇九子胤、皇十子胤俄、皇十三子胤祥隨駕。

胤大為不滿,纏著康熙好一陣兒︰「兒子跟十三哥一向是焦不離孟的,汗阿瑪,就帶兒子去罷。」

康熙不為所動,胤怏怏而去。

康熙搖了搖頭,德妃近來有些小恙,是以這回把老四和老十四都給留了下來。太子是留著監國的,而老八……留著為中央集權作貢獻。

臨行前,康熙把留守的幾個年長的兒子叫過來談話,胤礽、胤禛、胤都到了。

關于會議,從來都有一個規律,人數越少的會議越核心。如果本次會議人數眾多,那就只能說些冠冕堂皇的話,作一些太陽下的決議。這回康熙說的話很正規︰「朕奉皇太後詣陵,京中事務交付爾等,勿要盡心國事。」

胤礽打頭,兄弟三個齊聲應了。

康熙先說胤礽︰「一應事務,你都是熟悉的,按原先的規矩辦就好。四阿哥、八阿哥初涉庶務,許有不到之處,你是兄長,多多提點才是。」

胤礽朗聲道︰「兒子遵旨,」而後細數,「汗阿瑪已命吳琠代張玉書之缺,諸般要務已安排妥當,兒子們看家,不過用心而已。且四弟認真、八弟用心,可補兒臣之不足。」

康熙對胤礽的回答顯然是滿意的,含笑道︰「你也不必過謙。」

然後說胤禛︰「你辦差不久,要多向底下的大臣們學學,有不懂的地方,可請教太子。」

胤禛小有激動,耳朵都泛著粉紅,聲音也不由高了起來︰「兒臣當盡心竭力,為汗阿瑪辦好差,給太子當好幫手。」

康熙贊許地一笑︰「得空多看看你額娘,她病著了,你十四弟又還小。」

胤禛的興奮點瞬間冷卻,垂手道︰「。」

對胤說的也與胤禛差不多︰「正藍旗下,能君頗多,你要虛心請教才好,」額外說了一點,「你還是新婚,也不要因公而忘私。」暗示要努力造人。

胤的表現比胤禛這個哥哥還顯老成︰「。」

公開召見完了,就是私下的小會。

康熙對胤礽真稱得上是盡心盡力了︰「你我父子又要分開了,我也想與你同行,不過京里不能放下,你先辛苦一陣兒罷,等弘旦長成了,咱們父子就都能閑下來歇歇了。」

胤礽嚅囁了一下︰「越長大嘴倒越拙了。以往每每送汗阿瑪離京,總想著放賴,說,又有多少多少回不得跟著走,又得多長多長日月不得見,上回一道兒離京是多少年前的事兒。如今,不過一個想字而已。汗阿瑪自不缺人伺候,兒子,只好道聲珍重了。」

說完,抬起頭,對上康熙的眼楮,不避不讓,直入眼底的是復雜糾結。康熙突然發現,他兒子長大了。不是指智商、生理,而是心境。更沉穩了,更讓人覺得他可信可靠了。

「我每到一處,必來書信告知行程,」康熙只能作此承諾了,提著是提點兒子,「上月雲南巡撫石文晟奏三藩屬人奉旨免緝者,準其墾田應試,朕準了。」

胤礽眨眨眼,這個事兒他知道,豎起耳朵認真听,康熙繼道︰「石家一門,家風淳厚,為官者深得愛民之意,為政清明,你可多見見他們,」索額圖下台了,康熙也明白胤礽的處境有些艱難,是以為他再安排一點門路,「張英原是教過你的,如今,你仍把他當作師傅請教……」張英張大學士,門生不能說遍天下,那也是一把抓。

胤禛激動的時候,眨眼的頻率也比平常快著些,認真听康熙說的每一句話。然後拍胸脯保證︰「兒子必定把差使辦好!」聲音是擲地有聲。

康熙卻皺了眉毛︰「我看你平時還好,怎麼遇到事兒反有些一驚一乍的?寵辱不驚方是氣度。」

被康熙BULABULA訓了一通,胤禛的情緒再次低落了,蔫頭耷腦的老實樣子,讓康熙有些嘆氣。這個得慢慢調-教呢。

與兩個哥哥相比,胤這回要承擔的任務就比較明確了。

康熙明確給他指出了要點︰「正藍旗下拿得出手的旗主原只有安王一家,太單調了。你新封入正藍旗,你還年輕,不要有暮氣,正可在其中有所作為。」

胤正有此意,他還沒想好下一步要怎麼做。但是有一條是肯定的,他得有自己的勢力,得接觸一大批人,跟他們保持良好的關系,這樣,不管是誰都不能小看了他,都不能隨意處置了他。要說干掉太子的想法,他現在還是沒有的,要說輔佐大阿哥的決心,他同樣是沒有的。這倆他都不太待見。

八阿哥目前的心情︰高築牆、廣積糧,然後坐在牆頭啃雞腿,看看他大哥二哥的結果,再決定下一步。當然,跟他大哥,還得打一陣兒太極。修剪得很整齊的指甲在掌心掐出了四個月牙印兒,把手上正藍旗的事兒辦好了,額娘該能晉位了?

——————————————————————————————————————————

康熙領著大隊人馬出行了,皇帝走了,妃子沒目標了,皇太後也走了,大家連請安的地方都少了一處。忒無聊了。

這樣的環境卻有利有孕婦的修養,以後幾個月都不用起得太早,倒也是件幸事。尤其像三福晉這樣有婆婆的人,伺候著婆婆去請安,再侍奉著婆婆回來,到婆婆的宮里還得再陪一陣兒笑臉……苦逼!

現在呢,只管每天到婆婆那里報個道,說一會兒話就能回來了,生活還真是不錯。有功夫就與同是孕婦的太子妃交換一點心得,今天想吃什麼了,明天要不要一起去御花園走走?

毓慶宮的小廚房里,總是有各種點心。太子妃有一個特點,吃的東西只管好吃,不拘貴賤,也不管做法是不是復雜。

「二嫂這里,倒像個大書房了。」私下的時候,三福晉已經很習慣這樣稱呼淑嘉了。

淑嘉四下一看,半屋子的條幅︰「這是弘旦常落腳的地兒,多掛點兒,好叫他看看。來,這里坐。」

三福晉暗中記下了這個法子,打算等胤祉回來了商量一下,看這個辦法是否可行。如果可以,給弘晴也這麼布置。

「咱們都是不得動彈的人,不知道老五家的現在怎麼樣了。」說的口氣是有點羨慕,卻也帶著點自得的。

淑嘉明白,因為她也略有一點。五福晉一直沒懷上,卻總是看著側室生孩子、大肚子,個中滋味真是難以言明了。這一回出行,五福晉、七福晉都隨夫而去,估計也是打的趁著沒有亂人一道走,爭取懷上的主意,側室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咱不能不加把勁兒超過她。再說一次,康熙真是個善于坑兒媳婦的公公。

「說起來,這幾年宮里的孩子是越來越多了,到時候在一處讀書,還不定怎麼調皮呢?」

「可不是,」淑嘉扳著指頭一數,「弘暘、弘晰略大些,不在這一撥。往下數起,你們家的、我這里的、乾東頭所的……已經七個男孩兒了。」

三福晉咽了顆酸葡萄,吐出籽兒來才道︰「你忘了算了,」看看淑嘉的肚子,又看看自己的,「還有幾個呢。」

這回沒跑題,從孩子開始,掰著指頭要說懷孕的人,算算預產期了。大概年輕一輩都是有機會懷孕的,這一算,手指頭都不夠數的。

三福晉也不是事事順心的,自打她生了嫡長子,三阿哥就努力往小老婆肚子里塞孩子,除了今年早夭的那個庶子,老三家後院兒里還有兩個大著肚子的小老婆。是以,三福晉算數的時候,含糊著把自家那倆略提一下便帶過,主要說幾個弟妹。

淑嘉呢,也不樂意提這個話題。胤礽的兩個小老婆還都健在,而且用事實證明了絕對能生,不過是太子爺現在不知怎麼地不去踫而已——也不知道是為什麼、也不知道他能保持多久。淑嘉可不願意在這個話題上走得遠了,不小心扯出些什麼來,弄得自己心情不好。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兩個已婚婦女有默契地不提曖昧地說到了「等聖駕回來,老五家的、老七家的,保不齊又要添了呢。」、「便是這里,老四家的、老八家的也不是不可能。」

——————————————————————————————————————————

老八家的正在生悶氣,她的月事到了。想知道是不是懷孕,你得等兩個月左右才能診得出來,但是,如果月事來了,你就不用等兩個月了,直接就告訴你,這回沒戲,下回請早。

八福晉的月事到了,還不能拿出去說。她身邊的丫頭有眼色地閉上嘴,給她鋪床,讓她躺著歇一歇。

八福晉總不想叫人小瞧了去,滿以為丈夫一直在自己屋里歇著,兩人也不是不努力,應該很快就有好消息的。不料現在卻是這樣,小月復上有些墜疼,躺平了也睡不著,想起來又沒力氣。哪怕罵人發泄……也疼得沒了興趣。

躺了一陣兒,終于小聲喊人︰「扶我起來。」在屋里走了一陣兒,出了點兒汗,才覺得好了些。幾日後見到宮里的孕婦,八福晉的眼神里慢慢有了羨慕的神色。她的要求真不高,要個兒子就行了。

這樣的祈禱,老天爺居然沒听到。又一次月信如期而至,八福晉有些沮喪了。晚間,胤在外面奔波了一天,回來要進房的時候,被八福晉趕了出來︰「我身上不方便,你去那邊兒罷。」她這是賭著氣呢。

胤一笑︰「我去書房。」還是新婚,得給老婆面子。三、五天他還忍得住,兩人就算是同房,也不是夜夜被翻紅浪,鐵打的人也吃不銷不是?況且新入手的事情,他晚上得加班。

連著幾天,等胤搬回來住的時候,八福晉‘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心情不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胤所為她看在眼里,也是頗為感動,帶著一絲不好意思,吩咐廚房準備胤愛吃的飯菜,夫妻兩個還共飲了幾杯,感情更好了。

舒心的日子沒過幾天,鬧心的事兒來了。時間進入九月,前陣子集體懷孕的孕婦陸續開始生產,先是三福晉,于九月初二生下了一個男孩兒。然後是九月十四,太子妃產下她的第二個兒子、胤礽的四子。接著……八福晉的月事又來報到了。

八福晉深吸了一口氣︰「都發什麼愣呀?!這一位比上一位更金貴,洗三的份例呢?拿來我看看,叫你們加厚的都添了沒有?」風行草偃,急促促的腳步如老鼠偷食,小太監捧來了單子。

「成了,就這樣兒罷。」說話的是三福晉,她還在月子里呢,人不能出門兒,禮卻是能的。她兒子的洗三,太子妃是挺著大肚子來的,她怎麼著也得有所表示︰「回去稟告太子妃,恕我不能挪動了,只好等著喝小阿哥的滿月酒的時候再去向太子妃道喜了。」

淑嘉這回生產倒是比上回順暢得多了,統共沒用倆時辰,孩子就順順當當地降臨了。哭聲頗為宏亮。

有了上一回的驚嚇,胤礽提前打了申請,向康熙請示,把他丈母娘提前幾天接過來住。下面就是他的權利範圍內了,把太醫院里的婦科大夫挨個兒篩了個遍,讓他們輪流值班,務必保證太子妃隨時生產,隨時就有大夫來搶救。

太子爺的心想事成技能依舊沒有修煉成功。

想要個閨女來的,偏偏又來了個兒子。準備的丈母娘和大夫也都沒派上用場,他人在院子里轉了八十多個圈兒,準備嚎一下表示關心的時候,他兒子先嚎了……

太子傻眼了︰「這就先下來了?怎麼不費勁兒了呢?」

太子爺的傻話瞬間傳遍了宮廷……

「要是讓我有個孩子,費勁兒我也願意啊!」八福晉听完了這笑話,卻笑不出來了。

等到五阿哥的側室劉佳氏于九月二十四日生下女兒的時候,八福晉更難過了︰「先給我個女兒也好啊!」

等到的卻是連續的失望。

八福晉不知道的是,她沒懷上孩子,失望的不止她一個。失望的還有她的丈夫,胤當然想要個嫡子,也很努力了,連著幾個月放空,他寫壞了幾十頁字紙,眼看康熙臨行前布置下來的習字任務都要完不成了。

胤很失望,他不是不努力了,不幸一妻一妾都沒消息,他的臉上未免有點兒掛不住了。清宮不興計劃生育,側室納了許久,老婆娶了快半年了,連顆包子的影子都沒見著。他爹快回來了,他的兄弟們也要回來了,這個,說起來的時候,有種‘不如人’的感覺啊!

作者有話要說︰我發現了,這些日子以來,**努力地抽啊抽,某肉努力地更啊更……

好擔心哪一天**不抽了,某肉的精力也在與**的抽風的斗爭中耗光了……

第五遍了,能不能少抽一點啊?好歹讓我更上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