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姑娘終于要出嫁

作者 ︰ 我想吃肉

家人吃驚的吃驚,心疼的心疼。石文炳被妻兒圍著,看妻子擔心的樣子,心中頗多感慨,還是回家好。其實家人的反應他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了,今天他已經被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問候過身體狀況了。

讓我們把時候往前倒回到今天清早——

乾清宮里,康熙正跟胤礽例行會晤,其實就是皇帝帶著太子對其進行崗前培訓。今天說的是蒙古的事情。康熙取出一本奏折來︰「你先看看這個。」

胤礽接過來一看,折子是用蒙文寫成,上奏人是喀爾喀扎薩克圖汗之妻布尼達喇——「皇上出臨會閱,我與子巴郎欲赴會所訴先祖父名爵及扎薩克圖汗被害兩大事,因子身故不獲赴會陳訴。今特攜六歲之子克色克台吉而來寡婦孤兒惟聖上鑒恤。」

胤礽蒙語嫻熟看得很快,卻沒有馬上合上折子,而是又仔細看了一回,組織了一下思路,才緩緩合上,恭敬地放回炕桌上。康熙看他的動作就知道他已經在思考了,直接問︰「你如何看?」

胤礽慢慢地道︰「兒臣記得克色克是前扎薩克圖汗幼子。誠如彼言,寡婦孤兒,這似是……為其子求一爵位。國家亦可酌情予以安撫,只是今蒙古在多事之秋,恐怕……年幼孩童不堪重用,是以先前廷議已以薩克圖汗之弟策妄扎卜為親王。」

康熙翹了翹嘴角︰「就是這個意思,命理藩院再詳勘覆,若布尼達喇之言屬實,則從優予其子克色克一爵位。」

今天的主要議題結束了,康熙對兒子的表現挺滿意,胤礽看康熙的表情也知道康熙很滿意,正要結束這次圓滿的會見,石文炳的綠頭牌遞來了。胤礽已經起身了,正要說告退的話,這會兒……有點兒尷尬。

康熙忍不住一笑︰「坐下罷。」

胤礽右手成拳,抵在唇邊咳嗽了一聲︰「兒臣遵旨。」

但凡外放的官員,蒙召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面聖,家都不能回的。如果你入京的時間比較湊巧,那還能當天見完了皇帝回家,不然就只能在驛館里住著,次日遞了牌子,等信兒。如果讓你先回家過兩天再見你呢,你可以回,不然就就等著面完了聖。

石文炳一是品級比較高,二是太子未來岳父,他一回來遞了牌子就被召進了乾清宮。石文炳在路上也是算好了的,頭一天在離京不遠的驛館先住下,歇一宿,略作修整,次日剛好在早朝結束遞牌子。估計以他的這種情況,遞了牌子就能插隊召見。

也正如石文炳所料,綠頭簽子遞了上去,接的人不敢待慢,連忙稟告了康熙。本來今天等著面聖的還有幾撥人,綠頭牌子都拿來了正在排序,就等著皇帝給他兒子講完了為政課程之後好召風了,這會兒……只好往後放一放了。

乾清宮里,炕燒得暖暖的,地龍早就攏了起來。東暖閣里極是暖和,石文炳原在外面,一身和寒微,一進去冷熱相激就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哆嗦了一下,打下馬蹄袖,叩拜。

康熙等他行完了禮,細細打量了一下,見他穿著麒麟補服戴著紅寶石頂子,一身衣服倒是精神,人卻黑瘦了不少。便問︰「怎麼清減了這麼多?」又賜座。石文炳已經看到了旁邊一個金黃的身影,大清國男人里獨一份兒——皇太子!

這位就是未來的女婿了,正常翁婿見面,該女婿給岳父問好的,到了他們這里,只好掉過個兒來。皇帝在前,是不便拜其他人的,石文炳有點為難了。

康熙笑道︰「正好,你們翁婿尚未單獨見過面呢。」石文炳又拜過皇太子,胤礽虛扶過。石文炳借起身的功夫打量了一下胤礽,這大概是兩人最近距離的一次接觸了。拋開皇太子的光環不提,允文允武的胤礽,也確是佳婿。倒不算是委屈了女兒,天下父親的心情是一樣的,總想讓她嫁個好青年。

一眼掃過,屏息凝神,等皇帝問話。

康熙先問的自然是福建的情形。

這個石文炳準備得比較充足︰「奴才自得旨意,即著手選兵。福建一省,戰亂結束未及十年,欲增軍標,若是無用之老弱,反不如不選。是以奴才沒要他們已成編的督撫標兵,從新親選的兵丁,先練著看看,經不得打熬的都篩汰掉,接著再選員補充,再淘汰。至今仍缺十之二三。」

說完就從袖筒里模出事先寫好的折子,躬身,雙手捧著。胤礽與康熙四目相對,親自起身從石文炳手里取了折子,遞給康熙。康熙打開來一目十行地掃了一眼,大體與石文炳介紹的是一個意思,就先放到了一邊。

又問了一下石文炳福建的近況︰「朕所知福建之事皆從奏折上來,你從福建來,不妨說一說,沿途有何見聞,亦不妨直言。」

康熙的脾氣大家都知道的,喜歡問一些小事,然後從這些事情里分析他想知道的情報。石文炳想了一下︰「奴才來的時候,福建米價是……一路有些地方頗為干燥……倒不見流民……」

康熙很滿意,人瘦了、事兒干了,表明是為了工作累瘦的,盡忠王事,很好。胤礽也听得很滿意,不錯,這準岳父是干實事的人,不管從哪方面說,都加分不少。又詢問了一回石文炳的身體狀況︰「看著比前幾年是憔悴了許多,爾當善自保重,朕留爾等,正有大用。」

石文炳道︰「奴才敢不粉身碎骨,以報君恩。」

康熙心中舒爽,一揮手︰「不要拘束麼。」然後康熙就說到了這回讓石文炳回來要做的事情——你家閨女要嫁我家兒子,咱們是不是走一走流程?

石文炳又跪地謝恩。康熙笑道︰「朕的太子,天下都知道的,很好。你家的女孩子,朕是看過的,也很好,」說完就抽了一個小冊子來,「這是禮部擬的大婚禮,你看看,可有什麼要添改的?」

石文炳抖了一下,本來,兩家商議親事,那真是有商有量,到了石文炳這里,是什麼都不能說的。挑剔?哪里敢挑剔皇家?推辭?皇太子的面子往哪里擺?石文炳回道︰「奴才雖粗通文墨,于這些事情確不如禮部諸人。主子學貫古今,奴才何必班門弄斧?但請主子吩咐,奴才無不照辦。」

康熙大笑︰「朕必不會委屈兩個好孩子的。你回去細看看,欽天監已挑了幾個日子備選,兩下備好了,年前就納征放定。」

石文炳謝恩出來。

康熙對胤礽道︰「這下可放心了?」使一眼色。胤礽會意,跪安出來。

胤礽出來快走兩步,正趕上了石文炳。石文炳正在行走間,听到身後有腳步聲傳來,站住了一回頭,是皇太子。站在一邊,垂手而立,等皇太子是路過或者是與他說話。

這回是來說話的。未來翁婿之間確是陌生的緊,所言之事也只是泛泛而談。胤礽對準岳父還算客氣,他先找話題︰「我看《夢溪筆談》,沈括言‘嶺嶠微草,凌冬不凋’,可是有的?」

這個石文炳比較熟,慢慢放得開了︰「……元旦之時,多以鮮花為飾……只是夏季頗為酷熱。」

胤礽含笑道︰「有一利便有一弊。既是暖冬,您這一路,冬衣可未必帶得足了,如今天寒,可還如意?」石文炳道︰「謝太子顧問,奴才妻子去年回京,已打點了冬衣到福州。」

胤礽道︰「如此便好。」

兩人又不咸不淡地說了幾句話,一面說,一面走,出了乾清門,石文炳得回家,胤礽道︰「如此您先回,我也有汗阿瑪吩咐的事要辦。」石文炳等胤礽的太監跟了上來,擁著他走了,這才出宮回家。

——————————————————————————————————————————

石家,石文炳回來了,先拜了華善。身為人家父親,並且是一貫以不著調形象示人的父親,華善擔心兒子的身體也不會噓寒問暖,而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你怎麼過成這副德行?!跟討飯的似的?你不會吃得白胖一點?!去去去,看看你媳婦兒,今天也甭見客了,給老子吃飯歇著去。合著大清國幾天大旱都旱到你臉上去了!看你這干巴樣子,我吃飯都吃不香。」

石文炳被趕到了西魯特氏正房那里,西魯特氏已經安排了熱水和換洗的衣服,親自上前接了石文炳的帽子,看著丫頭們侍候石文炳洗臉換衣服,大怒道︰「兩個姨娘是干什麼吃的?!居然把老爺照顧成這樣!」

石文炳道︰「倒不怨她們,事兒太忙。我這麼些年雖是盡職做官,拿得出手的建樹卻是不多,這回……」

「老爺、太太,姑娘和三爺、兩位女乃女乃、兩位小哥兒到了,預備給老爺請安。」

石文炳停下話頭︰「怎麼能叫姑娘到處跑?」這都快要嫁人了啊!

淑嘉在外面已經听到了,直接接口︰「給阿瑪請安。還有,我在自己家見自己阿瑪並沒有到處跑。」

石文炳丟下手巾,笑了︰「罷罷罷,總說不過你。進來罷。」西魯特氏從旁橫了他一眼,顧及他的面子,沒說話。心里卻納悶︰今天老爺怎麼這麼好說話?

卻不知石文炳是全天下準岳父的心態發作了,今天見了皇太子,一個挺不錯的青年,也提醒了他︰閨女快不是你家的了!石文炳今天又是在久別之後重新歸家,作為一個與康熙一樣少年沒娘的人,他對親情還是很渴望的。最後還有一條,今天拿到了大婚儀,必須知會女兒一聲。

當下晚輩們進來行禮。淑嘉進來一看,傻了,這……變化未免大了點。真的相信了那一句「男人是突然變老的」。叫了一聲︰「阿瑪。」就哽咽了。大冬天康熙的把人拎回來,最大的原因就是她要嫁人。

淑嘉膝蓋一軟,卻被石文炳搶先扶了起來。她的跪禮家中是無論如何沒人敢受的,只福身作罷。淑嘉揉著帕子,被扶到一邊坐了,心里頗不是滋味。

接著兩個兒媳婦給石文炳磕了頭,石文炳從福建來也沒空著手,東西不多,卻還是有一點的——女兒要出門子了,最近攢的一些貴重的東西不如往家捎一捎。順便家里其他人的見面禮也就有了。覺羅氏是頭一回見公公,額外多了一份禮物。

輪到觀音保的時候,這孩子呆了一呆。西魯特氏道︰「快見過你阿瑪。」觀音保磕完了頭,石文炳問︰「你今兒怎麼不去學里?你瑪法不是說你已經入了官學麼?」

西魯特氏道︰「一回來就這樣兒,別嚇著了孩子。老爺回來就沒覺得格外冷?本來還好的,後來他們學里病了好幾個,我怕他去了過了病氣,家里如今可不比往年,萬不能錯一點格子的。這不就給他請了假了麼?」石文炳這才不說什麼,也有東西賞下。

又讓明禧和瑞禧給瑪法磕頭。兩個蘿卜頭跪在拜墊上頗為喜感,尤其是後者,還挺好強,不讓乳母抱著,必要自己磕頭,結果——冬天他小孩子又穿得多,活月兌月兌一個大球,動作非常不便,往下一跪,唧,整個人都趴拜墊上了。在厚厚的衣服里伸出四肢,不停地撲騰,活像一只被捏住了殼子的小烏龜,看得大家一陣笑。

石文炳問了兒孫幾句功課等話,對觀音保道︰「不去上學,在家里也不能耽誤了功課。江先生還在家中麼?」淑嘉道︰「江先生還未辭館,近來我讀書,有不懂的仍問他。」石文炳道︰「那個得先放放了,今兒主子給了大婚儀,先看看這個罷。江先生若得功夫,叫他給老三講講課,」又瞪觀音保,「還不去讀書?」

觀音保嘟嘟嘴,退下去了。溫都氏與覺羅氏也知機,一齊道︰「我們去看看廚下飯食好了沒有。」帶著兒子下去了。

石文炳拿出大婚儀來︰「早上見主子才得的,我也沒細看……」淑嘉搶先道︰「這個不急,再說了,還有內務府呢。阿瑪先歇下,用過了飯再看。哥哥們還沒回來,還有瑪法,等人齊了,咱們再商議也不遲。」

石文炳自嘲地笑笑︰「我快忙昏了頭了。過陣兒還得回去呢。」

「還回去?」妻女二重奏。

「當然要回去,行百里者半九十,先前差使還沒收尾呢。事是我挑的頭,要是我前腳走,後腳炸了營,可就里子面子全沒了。」

淑嘉從新打量著石文炳,黑、瘦,忙的人在熱的地方呆的人,很容易變黑變瘦,這點很好理解。真正讓她擔心的是石文炳的健康狀態,瘦得給人以體弱的感覺,完全一付能看得出亞健康的樣子。似乎,這兩年的工作,把他的精力都給透支了。

石文炳被看得莫名其妙,突然反應過來︰「南邊兒太陽大,人都曬得跟黑炭似的,不信問你額娘。我只是趕路有點急,有些累著了,吃好睡飽自然無恙。」

淑嘉撇撇嘴,不說什麼︰「那您歇著,等哥哥們回來了,咱們再商議。」說完回去院里做針線了,她已經給觀音保做了一套衣裳,給西魯特氏做了手捂子,手上正在做華善的襪子。突然想起來,阿瑪回京,冬衣似乎不夠?急匆匆回去加緊趕制。

石文炳吃飯休息,淑嘉也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暗下決心,一定要給他檢查一□體!她家阿瑪雖然一直努力工作,而且身體還不錯,但也很有可能是疾病都在積累著,一旦爆發就不得了,本朝醫療水平還有限,必須小心。真把身體弄垮了,後半輩子就壞大了。穿越前有一教授,就是工作太累,胃病,五十歲開始,吃飯就只能吃面條,不然就消化不了。太TM受罪了!

石文炳不知道女兒已經把他列入了準病患行列,吃得還挺香,吃完了飯,還對西魯特氏說︰「我在路上就看到邸報,說是舅舅做了都統?明兒我得去登門道賀,還有親戚要走。」董額被康熙點做滿洲都統還是十月的事兒,當時石文炳還在路上。

西魯特氏道︰「賀禮已經送去了,我叫富達禮親去致賀了。」

石文炳長出了一口氣︰「不是這個意思。如今咱們家看著越來越風光是不假,越到這個時候,禮數越不能差了。不能叫人說輕狂,也不能叫主子看了說不穩重,這才到哪里呢。」

西魯特氏道︰「那你也先歇一會子,哪有後半晌去人家家里的呢?先使人拿貼子登門,明兒再親去也使得。先睡一陣兒,我去給你收拾明兒串門要用的東西,這該放心了罷?」

「也好。」

——————————————————————————————————————————

晚飯後,大家聚齊,本來是男人們商量事情的,西魯特氏是當家主母、淑嘉這個當事人又身份高貴,兩人才得以旁听。今天把石文英也請了來,讓慶德念著,大家听著,然後作一討論。

慶德先扒拉了來,快速看了一遍,然後總結︰「這個……他們定了幾步,指婚、納采、文定、奉迎、回門。這個……前頭三項寫了,後頭兩項,還沒有細則出來。」

按說即使是現制訂、互相吵,也不至于這樣慢的。歷代制典,只要把前代禮儀稍作更改、換湯不換藥就行。無奈現在當政的這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大家習慣不一樣,不能原來的用,還要制定一個比前朝顯得毫不遜色的流程來,這就要了親命了。

亦君亦臣的身份,無法借鑒前朝的限制,難倒了一大堆人。甚至「大婚儀」三個字都是康熙特許的,哪怕口頭上說‘某某皇子大婚’,落實到書面上,會典里只有皇帝用‘大婚儀’,皇子用的是‘婚儀’。而皇太子,介于兩者之間,他算哪一撥的?康熙要抬舉兒子,特許用了這三個字。

所以經過一番吵嚷,禮部的大婚儀的細節目前只訂出前面一部分,後面的部分還只是個大綱。

淑嘉默︰這麼長時間究竟在吵什麼?把我阿瑪從幾千里地外調回來,然後告訴我們,只有指婚、納采、文定三項可以做!

慶德繼續道︰「指婚……皇太子妃父蟒服……納采……皇太子妃父母……文定……予皇太子妃父母衣服、鞍馬……」

文定禮,皇子是要親自去福晉家的,皇帝則不去皇後家,這一條,皇太子從皇帝例。皇後冊、寶是要在納采禮上就出現的,太子妃的冊、寶卻沒有,這個比照福晉。還有開宴的數目,皇子福晉家開五十桌,太子妃家經過大臣們菜場買菜式的討價還價,改成七十桌。給太子妃娘家的賞賜,也比皇子福晉家多。等等等等。

然後淑嘉就發現,在這三項工作里,她完全不用露面。

淑嘉听得無語,最後問︰「後面的呢?」弄了那麼多,你們倒是告訴我什麼時候結婚啊?!這是我在結婚好?

後面的事情需要皇太子妃出現,必須押後,因為——太子妃穿什麼樣的禮服、坐什麼樣的車、用什麼樣的儀仗、迎她的命婦要用什麼級別的,還沒吵出結果來!

石文英道︰「到時候會有內務府與禮部的人到家里來,指點擺設行禮的。」

淑嘉特別想問︰「那我們在這兒當成大事一樣到底要商討什麼?」想想還是忍住了。

石家要做的,就是各人打扮一新,尤其是石文炳新裁合體的衣服,出去接旨。連嫁妝都不用著急了,因為大婚儀上特別注了,太子妃的冠服等由內務府承辦。

還真是具有天朝特色,什麼事兒越是提高到政治層面越能折騰人,而你越會發現所有的折騰,那真就是在折騰!

石家其他人卻不這樣想,封各式紅包預備當日打賞的,挑選人手當日使喚的,擬定自家擺宴的客人名單,忙了個人仰馬翻,人人瘦了一大圈。內務府與禮部的人也如期而來,拜過淑嘉,聲稱︰「您只要高坐就好。」內務府還有兩個老到的嬤嬤來陪著淑嘉。

主要參與者石文炳,他要到宮中領旨,這旨意還提前放到景仁宮放了。然後當天拎出來,宣讀。這是指婚。

接著是納采禮,文定禮,主要參與者還是石文炳,淑嘉只盛裝坐在正房里等著。四周圍著的是親戚女眷,淑嫻、關氏、舅母等人。

宮中賜下的東西,除了給父母祖父的賞賜,其他的文定禮都要裝起來,算作她嫁妝的一部分。==

好容易這些程序走完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氣。石家這里,女兒的名份終于定了,淑嘉自此見了長輩不可行禮,家中平輩、晚輩見了她要問安。她的院子不能隨便進,江先生專管教觀音保去了。身份決定了發言權,要求做做針線也被允許,下廚也行,只是一旦要動刀,就會被一堆人跪勸。

最高興的還不是石家,而是三阿哥及其妃母岳家,終于終于……輪到他們了!四阿哥那里還好,他老婆還太小,還拖得起。三阿哥這里,朋春接旨用的新衣服做好了,都快放成舊的了,還沒有消息說讓他準備嫁女兒。

普通皇子的婚儀倒是現成的,內務府等處大挑之日起就備好了材料。前頭有個已經結過婚的大阿哥,一應的例子都是現成的,辦起來麻利得很。欽天監早把最近兩年的吉日都算出來了,看哪天準備好了哪天就能直接辦。

朋春家里看石家這邊都行完文定禮了,趕緊趕制新衣服——大挑結束在春夏,現在都入冬了,蟒服,也得重新做了。總算是趕在入宮領旨前做好了,赴前清宮,領了「今以董鄂氏女作配皇子胤祉為福晉。」的旨意。然後家中清場,等著三阿哥上門放定。

費揚古家亦是如此。

再然後……兩家發現,他們還得等!因為太子大婚中最重要的一條——奉迎禮,還沒制定出來。滿滿的輪胎上被戳了一針,癟了!

恰在此時,康熙或許是看兒子們訂親訂得太高興了,又下了一道旨意︰額駙明尚之女郭絡羅氏指與皇八子胤為嫡妻。

全京城都驚呆了。

如果說老四是弄了個童養媳,那老八這就是女圭女圭親!

還是極不靠譜的女圭女圭親。

這八福晉沒爹就算了,她還沒媽!普通人家逼不得已都不選這樣的姑娘當兒媳婦啊。她爹還是判了刑憋屈死的囚犯。別看她是安親王的外孫女兒,真要對比一下條件,人家寧願選一個父母俱在家庭美滿的姑娘。

可康熙說行,那就行!沒爹?讓她舅舅接旨,沒媽?讓她外祖母照應,就這麼著了!訂婚宴由明珠等人負責,安親王家作為女方家擺酒。附帶提一句,這位外祖母不是郭絡羅氏生母格格的親媽,而是嫡母——赫舍里氏,岳樂三娶的福晉,索尼的女兒。

淑嘉本該是八卦一下這對給女圭女圭親的,傳說中大名鼎鼎的專一夫婦啊。事實上,她根本沒心情——石文炳病了,病得還很重。

這兩年多來,他在福州也極耗神,親力親為抓著練兵事宜,底子都掏得差不多了。如果石文炳是夏秋的時候從南往北來的,慢慢重新適應北方的寒冬也還行。不幸的是他是在冬天回來的,北方的冬天還真不是好捱的,一路上驛館條件再好也比不得家里。回家的時候正遇到寒流肆虐,身體越發不好。

接著又是為女兒的婚事操心,指婚回來之後,他就有些咳嗽發冷的癥狀,西魯特氏要請大夫,被他攔住了︰「在這個時候,萬不可再生事端。真要大夫進了門兒,外頭不一定會傳出什麼說道來呢!」西魯特氏只得吩咐廚房燒了姜湯來發汗,也沒好利索。

強撐著走完了程序,積壓的毛病就總爆發了。全家都擔心得不行——石文炳看起來不像幾年前那樣健壯了,時間大神這回是在他身上結結實實跺了好幾腳。

當下請大夫抓藥,康熙也驚動了,派了御醫來。御醫的水平是有的,開了幾劑藥,當頭把病給壓了下去。

接著,康熙傳下旨來,石文炳可正月過後再啟程返閩。然後毓慶宮來人,賜下兩株人參,看著總有三四百年了,而且是全株。傳旨的太監還說︰「太子爺很是擔心您的病情。」

全家謝恩。淑嘉心說,風寒用人參,倒正對得上號。

——————————————————————————————————————————

這一個年,想低調都不行,石家本來就很多人上門巴結,如今更是賓客盈門。石家人接待各方親友,自己還要走親訪友。又傳來淑嫻有孕的消息,接著覺羅氏與榮兒也有喜信,更巧的是石文焯那里打發送年禮的人也帶來了喜信——石文焯也要當爹了。

這一年過得喜氣盈門。西魯特氏又打點給石文焯那里的禮物,給淑嫻那里送東西,更是忙上加忙。

忙過了年,石文炳就要回福建了。

淑嘉非常不放心他,要是平常也就罷了,病了,治好了,也就完事了。可是淑嘉正是親情爆發的狀態,想的就多。如石文炳所說,他還要跑幾千里回福建,然後去下基層連隊……再過一陣兒,等大臣們再吵出一項禮儀來,進行下一個婚禮步驟,再幾千里的跑回來?過年的時候,上門的賓客比往年多了一倍,已經很透支體力了。

要是趕上寸勁兒,剛回去,又練兵,練個七昏八素,京里吵出結果了,喘氣的功夫都不給你,讓你回來——皇太子娶老婆是不能耽誤滴∼那再接著跑?還不得累死?原本底子好,都累成現在這樣。現在是病過的身體,年齡也漸長,身體機能只能是衰退,下一回得受多大的罪?

淑嘉道︰「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大夫也分幾種,有的見效快,卻是揠苗助長,終要仔細調理才好。」真怕這些人下了什麼猛藥,一時效果有了,日後對身體有傷害。反正這年頭人的平均壽命也短,石文炳孫子都有了,可以算成老年人了,老年人多病痛,太正常不過了。

越想越怕,拿帕子一擦眼楮︰「阿瑪這回回來,是為了我的事兒。要真是因此落下病根,我怎麼能安心?再說了,阿瑪是回去當差的,不把身子養好了,怎麼能辦得好差呢?從沒叫阿瑪做過什麼,您就當是我求你。」最後都跪下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後壓之以勢。

身份地位決定了她的發言權,她說做,就必須做。石文炳被她這一跪嚇了一大跳,只得同意了——這一跪哪受得起啊?西魯特氏雖覺得女兒有點過于擔心了,倒是理解——想來是要出嫁了,情緒波動所致。但是淑嘉說的也是在理,也支持。華善自是不會反對,富達禮兄弟孝字當頭,就是覺得小題大做也只有大力贊成的份兒。

全票通過,石文炳被代表了。全家意見都被淑嘉給代表了,專請了京中有名的大夫戴逢,跟著石文炳走,走到哪兒跟到哪兒,權當私人醫生了。

淑嘉還不放心,至少她知道,男人都有好勝心。總不願意被人懷疑,不管是身體還是能力。要是石文炳只是糊弄她一下,人帶去了,就是不听醫生的,她也是鞭長莫及。

淑嘉猜得到石文炳是怎麼想的,他是去表現的,一是圓了他建立功業的夢,二也是為了給女兒加分。淑嘉毫不懷疑他會因此化身工作狂,大夫又不能追到軍營里去。讓他休息他不听,開了藥他忘了喝,有大夫跟沒大夫,區別也不大。

是以淑嘉听石文炳無奈地說︰「就依你們。」之後,放下了帕子,低下了頭,伸手沿著茶碗的口一圈一圈地劃著,輕聲道︰「誰也不耐煩帶著個大夫在身後,人帶走了,您听不听他的,自個兒是不是保重,咱們也不知道……全由了您罷!我們……就日日想想您,也就是了。」說完長嘆一聲。

可以欺負小孩子的智商用激將法,反正他們的經驗不足,腦筋一時半會還轉不過彎來,等回過味兒來了,早成定局了。但是對于成年男性,最好不用這種方法。所謂柔能克鋼。激是沒用了,得讓他難受,難受了才能記得牢。

石文炳的辮子都快豎起來了,他本來也就是為了讓家人不再吵嚷才接受了大夫。在他的心里,自己的身體一向很好,這回可能是湊巧什麼事都踫到一起了,才累病的。如今已經痊愈,哪用得著大夫一直跟著呢?

本打算過陣子就打發大夫回去的,現在听了淑嘉最後說的話,觸動愁腸了。默默地表示,會老實听大夫的話。

——————————————————————————————————————————

石文炳向康熙辭行南下,朝中大臣繼續吵著剩下的大婚步驟。朋春站在列里氣得想把兩方都打扁——你們用不會這樣啊?太子是儲君,只要不違制,隆重些又有什麼?你們再吵下去,我閨女也跟著不能嫁啊!

石家卻不急了,石文炳剛南下,讓他多歇一陣兒!

正在這個時候,戶部又來湊熱鬧。說是國家還要用兵,這個……皇太子大婚的費用——?

內務府也跳出來說,你們能不能先確定一下她穿什麼顏色的衣服我們先預備著料子?

一團糟!

康熙心里另有一樣心事,葛爾丹始終是心月復大患,非得拿下不可。自烏蘭布通戰後,康熙每每想著的就是要全殲葛爾丹。戶部所言,正說到了他的心上,銀子什麼的,皇太子結婚的錢他還出得起。但是作戰的準備是要開始了。

于是石家就听到了這樣一個消息,溫都氏的父親鄂海被康熙命令赴寧夏儲備牲畜。不久,陝西按察使員缺,鄂海就被康熙直接任命在當地就職了。又是一樁喜事。

康熙卻在這個時候病了,五月里,康熙病得不能理政,一應事務俱交與太子。一時之間朝上各種討論的風向都有了微妙的轉變。據說康熙是得的痢疾,養了一段時間方好。

石家初時頗為忐忑,怕康熙有什麼不測。等康熙大安了,這才重又緊鑼密鼓地準備著淑嘉的嫁妝。太子妃的衣服、帽子、朝珠、帶鉤、首飾乃至婚房里的布置,都由內務府去辦了——這些東西有些要用金黃色織料或是東珠等物臣下是不能擅自弄的——但是石家卻不能什麼都不辦。

西魯特氏對著單子,一樣一樣地排。

首先是陪嫁的莊田和鋪子,陪送了一座京郊大莊,還是當年入京圈地,豫親王府圈了來的好地,陪嫁格格到了石家,如今又歸了愛新覺羅家。又有一處小莊,只有二十來頃地,倒是環境頗為清幽。此外還有京中鋪面六處,用來收租。考慮到嫁的是太子,這些也不算多。

然後是陪嫁的奴才,如果是嫁的皇子倒還好,皇子分府,陪房也能入府伺候著,多一臂膀。現在是入宮,隨侍的丫環就必須能頂用,能跟外面說得清楚話。淑嘉的四個大丫頭就被點中。陪房只要老實听話,不在外面仗勢胡為就好。

然後是打首飾,各種質地的,有全套的、也有成對的,注意除了朝珠這樣的東西,都不要有單件。

還要準備衣服,宮里給備了,嫁妝也不能沒有,那樣就惹人笑話了。

石家還有家具要打,淑嘉的妝奩匣子要重制。女方的嫁妝里,各種生活用品都要有。即使大件的家俱不能跑到宮里去量房子,小件的也要弄出來,如小櫃子、小炕桌、配首飾的匣子、各式插屏擺設——玻璃的、大理石的、刺繡的……

西魯特氏把單子列好了,把媳婦們都叫了來,又給淑嘉看︰「瞧瞧還有沒有疏漏的?」

覺羅氏看一回,道︰「字畫是不是要一點?」

西魯特氏又就手叫她添上,再添上文房四寶。淑嘉屈指一算︰「這些都做完,要多久?半年?」

溫都氏道︰「那算是快的,單是各種繡活,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準備完的。比如這百子襖,一針一線繡出來,熟練的繡娘也得弄上幾個月。針線上人旁的不干,單準備這些帳子、衣裳、墊褥……一年也未必夠,必得采買,那也得——大半年。另外,她們陪嫁丫頭的衣裳頭面也要收拾。針線上人得預備賞人的荷包。姑娘也得自己做一點針線給宮中長輩。」

西魯特氏對覺羅道︰「這條也添上,」然後接了溫都氏的話,「還有家什呢,架子床必要一具的,這個我想宮里不至于放不下。桌椅也要有,必能搬得進的。櫃子一類……做幾個一式的,地方放得開呢,就一齊擺著,也像大櫃。要是窄一點呢,就單放著。」

溫都氏道︰「穿衣大鏡,還得兩面。還有靶鏡……」

一一列完了,得,現在只巴望著朝上的人多吵兩天,這些東西,沒個一年多,它辦不下來!

從此石家的中心任務就是做這個,直到太子妃回門完了,長住宮里。西魯特氏婆媳三人忙著督辦淑嘉的嫁妝,外面尋匠人等事交由富達禮、慶德或親自過問或擇信得過的人操辦。

淑嘉自己也要做針線,自己縫嫁衣這樣的浪漫淑嘉是體會不了的,她結婚要穿的衣服,決定權在別人手里,由別人來做。她做各式荷包,預備著給皇太後等人,房里的丫頭也跟著做用來賞人。西魯特氏還特意去傾了各式的金銀錁子,用來裝荷包。

淑嘉的不對勁是周姑娘發現的,親自找到了西魯特氏︰「姑娘每日針線做到二更,白日也不閑著,您還是勸勸。」

西魯特氏打起精神到淑嘉的屋里的時候,發現她更精神了,所謂精神就是——更瘦了,顯得更高挑了,給人的存在感也更強了。淑嘉手上正抓著一件做到一半的馬褂,是做給石文炳的。

西魯特氏問紅袖︰「姑娘都做了多少了?」一翻,給華善的、哥哥們的、弟弟的、還在學走路的小妹妹也有……西魯特氏倒吸了一口冷氣︰「你這是要做什麼?」繼而低聲嘆道,「舍不得家里?」

淑嘉低著頭只管縫,她如今非得不停地干點什麼才能安心。她知道自己這個狀態擱幾百年後,能算是婚前恐懼癥,可她真的不是怕,沒什麼好怕的,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她只是舍不得,一旦閑了下來,就會想,我要離開這里了,這些人都見不著了,這樣的情緒能把人逼瘋。

西魯特氏看著女兒飛針走線,動作嫻熟,換個時候會覺得欣慰,此時只覺得心酸。母女一個縫衣服一個靜坐看著,丫頭婆子更不敢吱聲,屋里靜得嚇人,許久,西魯特氏道︰「我也不攔你,晚上別再做這些了,白天做罷。」

————————————————————————————————————————

這樣大家都忙的日子里,時間悄悄地到了康熙三十三年,禮部終于擬定了太子妃的相應待遇,奉迎禮也制定了詳細的規則。內務府終于可以照著單子做采辦、制作了。

「太子妃朝服用金黃色……冠縷金三層飾東珠十二餃紅寶石、朝珠三盤……萬福滿簪鈿全分……蜜蠟朝珠成盤……雙喜雙如意點翠長簪成對……」胤礽念著單子,仍覺得不太滿意,給太子妃配的儀仗他覺得仍不滿意,人數只比親王多了十個,不夠威風。暗暗把提出削減意見的人給記了下來,這不但是護老婆,還是通過此次定儀,確定朝臣的政治傾向。

萬事俱備,就等內務府辦好了太子妃的一應用品,然後把太子妃的爹再千里迢迢拎回來嫁女兒了。裕親王福全的母親寧愨妃過世都未能阻止康熙加快兒子婚事的步伐。

康熙心里在打鼓,他爹是青年時代病死的,他祖父也不過活了五十三(虛歲)。他如今已經四十一了,去年又病得嚴重,由不得他不多想,發誓要在有生之看看到胤礽生出嫡子來,然後親自教一教過過癮。

康熙三十三年九月,石文晟為貴州布政使,同月旋即升雲南巡撫。以石文炳漢軍正白旗都統。石家人舒了一口氣,石文炳回來了,婚期也將近了。果然,同日下旨,于次年五月完婚。

四處石家親戚也紛紛送了不少東西,算作添妝。因不知道到底要吵到什麼時候,才會大婚,大家都早早地備好東西,生怕趕不及。石文焯處采辦了各種衣料織物,送了兩大箱子來。

石琳曾為雲南巡撫、現是兩廣總督,老兩口對石文炳一家又印象頗佳,送的就貴重。給的是當地特產象牙制品,又有兩匣子寶石,另有西洋座鐘、金殼懷表等。

石文晟亦四處為官,收藏也是不少。他初至雲南,恐送了太貴重的東西,給石文炳招眼又顯得斂財有術。送的文雅些,如澄硯等物也是送了一些。

此外還有其余親友處,一能一一記清。

這些東西比石文炳還早到!年前與年禮一起抵京,而石文炳在路上兩個多月了,直到新年過了方才到家。

石文炳是橫著回來的。還好,沒斷氣。

據跟著的張祿說,這回可真是險。華善拿煙鍋敲他的頭︰「老貨,揀要緊的說!」

「老爺接了旨就起身了,不料路上卻是病了。先是風寒,老爺硬要趕路,到江蘇越發不好,老爺還要撐著,還好有戴先生照看著,一路開著方子喝著藥,又換了車,沒再騎馬……」

「蠢東西!還要騎馬?!」華善大怒,顧不得孫子還在場,破口大罵。也只能罵罵了,人都病個半死,難道要真的打死?

戴逢作為隨行大夫,據張祿賣人情告訴他「是咱們二姑娘特特叫人請的您給老爺調理身體」,恨個半死。要是石文炳有個三長兩短,他還不得叫這位姑女乃女乃給記恨死?當下也不含糊︰「老先生還是不要生氣了,該慶幸才是。虧得路上一覺著不對就開了方子還喝了藥,要是半道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再耽擱一天,必轉成肺癆!」

華善都不罵了,改翻白眼——嚇的。肺癆,在這時代,幾乎就是絕癥了,還在路上,缺醫少藥,想想都後怕。

石家又收到了康熙送來的御醫與胤礽送來的人參。

行了,反正要到五月里才大婚,好歹人是回來了,你好好養養!

作者有話要說︰蝴蝶的翅膀,你就扇!

因為昨天忘了寫停更通知,讓大家白刷了一天,非常過意不去。今天回來補充了昨天的內容,然後看了一下評,先就評論問題回復一下大家。

照例一二三好了。

首先是昨天沒有更新,不管有沒有承諾日更,也是我沒有提前通知。

在這里說一下好了,作為一個白天要上班的現碼黨來說,最早五點半到了宿舍,要吃飯、現在天氣還熱,要洗澡洗衣服,留給我碼字的時間不算很多,這還是在沒有同事聚會的情況下。所以,更新不會很早,很多時間也沒有辦法提前知道是不是要臨時加班。即使一切正常,回來碼字,也不可能在寫的時候就知道今天晚上會不會卡文。也許寫到最後不滿意了,那時候已經很晚了。所以如果十一點等不到更新,就不要等了。

至于說某肉沒更新,要離開的同學,大家好聚好散。我盡力也只能更新成這樣了,如果閣下發現了日更好文,歡迎過來說一聲,好文一起追,不用打分。

然後是,我從來不刪貼子,如果發現貼子沒有了,請聯系晉江,這是一位抽風的總受,不是它抽了,就是它刪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個留言回復的人多了,它會變成話題,出現在右邊,想看的同學可以自行查閱。

最後,知道寫知否的關大推薦了本文,還是大家告訴我的。最早是顏顏,然後是今天的留言。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這個來到本文下面的,不論如何都要感謝。這里需要說的是,我想我要向她道歉。因為看到有一條留言,如今已成話題了,大家翻一翻就會找得到。

我一直認寫文就是給人看的,有說好的自然也有說不好的。既然允許我寫,有允許有人不喜歡。如果覺得我寫得不好,不忍卒睹,看不下去了,還覺得膈應,不吐不快。沒關系,你留言,也是幫助我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但是,不要扯上其他人!夠了!如果你喜歡她的文就請自由地喜歡,不要扯上人。推薦什麼的,只能說,各人有各人的喜好。有人喜歡隻果也要允許別人吃榴蓮。看文,單純地喜歡文會好受一點,這不是相親,要從里喜歡到外。

以上。

——————————————我是解釋文章內容的分割線—————————————

以及,實錄載,石文炳是康熙三十三年九月由福州將軍而重為正白旗都統的,他如果死在回京途中應該是當年十一月。本文采取這種說法。寫華善三十四年夏死,石文炳奔喪的,則石文炳已是都統,當在京(按推算,當年是秀女大挑的年份,都統應該在京處理事務)。死于返京途中,似乎不好解釋。

某肉以為,華善這是老年喪子,打擊有點大,撐完了孫女的婚禮,他掛了。至于石文炳死而大婚遲延什麼的,只能說,皇太後或者康熙掛了,才有這樣的效果==

編了半天的大婚儀,深深地覺得,或許,大臣們吵了那麼長的時間是很正常的——根本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弄出來的==我白費了那麼多時間去研究皇帝大婚和皇子婚儀,最後還是模糊著過了。OTZ……

最後,肉弟胖胖今天生日。更上很胖很胖的一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