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 跟倒霉太子踫面

作者 ︰ 我想吃肉

皇太後也就是這麼一想,此人政治敏感度幾近于零。康熙與孝莊(現在能稱呼她孝莊了)挑太子妃,重品德、重行止、重容貌,同時還要考慮一下背後錯綜復雜的關系。當初康熙大婚那會兒,為什麼赫舍里氏是皇後而鈕祜祿氏只是個庶妃?前者只是輔政大臣的孫女兒,後者卻是輔政大臣的女兒。

皇太後呢,也看這些,但是她的出發點是︰找個孫媳婦兒。自家孫子怎麼看怎麼好,當然要挑什麼都好的孫媳婦來相配。即使看門第,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老太太看來,高門大族多了去了,好姑娘也不少,都還看得下去,算算也不算憋屈了孫子,那就從里面弄個與自己最處得來的也是不錯的。

皇太後近一年以來與康熙的關系越來越好,康熙對她的尊重里也添了很多親近,很多事情自然也知道了。康熙當然不會在祖母逝世未滿一周年的時候就急著給兒子找媳婦,只是言談間隨意露出一點兒而已。孝莊沒死前給大阿哥選媳婦的時候也一道琢磨過太子妃的事兒,皇太後政治敏感度幾近于零,智商還是在平均水平的,倒也不是沒反應過來,眼前的丫頭是候選人之一。

這會兒皇帝南巡去了,太皇太後周年也過了,皇太後很閑,最重要的是,喜歡的小姑娘正在眼前,可不就想起來了麼?

四下一掃, ,這丫頭居然躲了。皇太後正腦補出的景象瞬間被打破,對哦,這樣的情景外臣之女該跟太子避嫌來的。不過……既然都來了,也不能當成沒看見不是?

胤礽早看見淑嘉在一旁的,面上不顯而已。身為這個政權開天闢地以來首位皇太子,他目中無人是一種常態。這個目中無人也是分情況的,一般的太監、宮女等當然不用在意。寧壽宮里要是多出個宮女來,也就是在他眼中一劃而過罷了,這回多的明顯不是宮女。

一眼掃過,胤礽暗暗留心。依舊作乖孫狀陪老太太說話。

胤礽跟皇太後本來應該沒多少共同語言的,用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比方來說,皇太後是個半文盲,而皇太子殿下麼……今年十五周歲,其漢學理論水平至少能寫出上國家核心期刊的論文。皇太子不研究論文就是研究政治,皇太後呢,不學習也就是吃吃睡睡、听戲都听不懂,頂多跟人八卦家長里短,牌都打不順溜。

虧得有個白居易白老前輩,用事實向大家證明了高雅與通俗是可以共存的,皇太子殿下便潛心鑽研,更兼皇太後真的喜歡他、他也知道皇太後疼他,兩人這才說到了一起去。

胤礽坐在皇太後對面兒,描了一眼炕桌,各色荷包做工不錯,看了一眼祖母,神游天外不知道在想什麼,忍不住提醒了一聲。皇太後回過神兒來,滿眼慈祥︰「來看看,這個好?」

可以這麼說,天下的好東西,先讓皇太子挑,挑完了,才輪到其他人——這個其他人里包括了康熙,康熙也默許了這種狀態。胤礽掂起一只荷包輕聲道︰「做得倒不錯。」如今宮里的東西還是用淡色的,這荷包的花紋不怎麼鮮亮喜氣,倒也清秀別致。

以他見過的東西,說不錯,那是真不錯。皇太後高興了︰「好看?」親自拿起一個,打開,展示,「看看看看,這樣子多新鮮吶。」胤礽樂得跟這個天然呆的老太太說說話,跟她說話不用費心費腦心情還好,真是無比的輕松,皇太後神游他也包容著,不然你換個人試試?

他手上的那一個自然也是做得精細的,其實暗袋這東西,在皇太子這一檔次的人那里真沒多大的用處。他要用的東西自有人捧著,皇太子跟小老婆XXOO外間都站著人等著完事兒了來伺候——當然,他現在還沒小老婆,隱秘的東西是有,也用不著自己藏著。

老太太高興,不稀罕也要稀罕一下。于是胤礽笑著對皇太後道︰「既然不錯,這個就賞了孫兒罷。」說完還假意要揣,皇太後嗔道︰「你這孩子。」假意不給。兩人逗了半天,還是讓胤礽‘搶’了一個走,往袖子里一塞,還謝恩。

皇太後樂了一回,又關心孫子的工作學習︰「累不累?前朝的事兒煩不煩?慢慢兒來,哪能一口吃個胖子呢。」

淑嘉躲在一邊直咧嘴,這老太太擱三百來年後那就是屬于拖後腿包庇縱容孫子不寫作業的那種長輩。

胤礽隨意笑笑︰「也沒什麼大事兒。」他最近過得挺輕松的,雖說監國辦事,要預備著皇帝回京之後檢查作業,胤礽的作業還是寫得很好的。反正京中沒有任何不穩定跡象,朝臣們也很安定。

明珠的場子被康熙砸了,太子黨只有輕松的份兒,他們要想的只有兩條︰一、如何穩定自己的地位在朝中安插自己人;二、如何徹底打死明珠。不管哪一樣,在現在的太子黨看來都比以前明珠得勢的時候容易得多。

心情一好,看什麼事兒也都漫不經心了,所以胤礽對皇太後說沒什麼事兒。然後他又鄭重其事地向皇太後匯報皇帝今天到了何處。皇太後很關心這個,又細問了那泊船的地方在哪里。

淑嘉百無聊賴,試圖在寧壽宮里找蚊子打,未果,集中精神听上面的祖孫說話。

出乎意料地,這個皇太子居然很有耐心,甚至還把炕桌上的荷包堆到一處,伸手在炕桌上畫起了地圖。一邊畫一邊講︰「京師在這兒,汗阿瑪乘船南下,這兒是河南、這是山東……」

你妹!清普員,你們坑我太深,太子不是個驕橫不講理的家伙麼?他為什麼連地理都學得那麼好?為毛連此地去年人口多少都記得清楚?皇太子正在說︰「這里去年有多少多少戶,是個繁華的地方。」

實在忍不住了,要是有人告訴你西瓜是方的,哪天看到了一個圓西瓜,你也得伸頭看。

淑嘉小心地調整了一下站姿,四下余光一掃,宮女們站得很端正,好像沒人注意到她。掀掀眼皮,掃了一眼太子,越來越有成人的樣子了,心里默算一下皇太子如今也就十五周歲差一個來月,臉上有點稚氣也是應該的。

真要命,這家伙居然一臉平和地跟老太太講地理題。這種表情淑嘉在敬老院當義工的時候見過,那是個師姐,非常有耐心地听著一老太太的方言,拉著思路已經不很清楚的老太太的手,一筆一劃地在掌心寫字。臉上閃著柔和的光輝,甭管長成什麼樣兒,有那個表情,你都會覺得她是個美人。

我的狗眼!淑嘉哀嚎。

如果一個人,他肯對老人家有耐心,尤其是對這種不大跟得上時代節奏的老人家還能不蔑視,那他就不能算是壞得徹底。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至少這家伙做到了一半兒。

其實這個太子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淑嘉心里存疑,後又念及清普員說的東西,對不上號的時候居多,暫時相信了自己的眼楮——太子並不是那麼渣的人。由于對皇太後印象好,見皇太子對皇太後態度很端正,淑嘉在心里對皇太子的評價倒是好上了兩分。

皇太後挺想兒子的,胤礽給她講得已經盡可能詳細了,無奈這位自己也沒南下過,說的也只是書面上看到的、別人嘴里說的。皇太後听得不過癮,忽然想起來,這里不是有一個下過江南的麼?

沒打著蚊子的淑嘉就被拎上前了。

————————————————————————————————————————

胤礽早就看到淑嘉了,不過他繃得住,沒問。這時听皇太後說︰「這是瓜爾佳氏家里的丫頭,丫頭,你不是從杭州回來的麼?」要讓淑嘉說一說沿途。

淑嘉大汗。

胤礽的心里早活動開了,瓜爾佳氏是滿洲大姓,這丫頭到底是哪個瓜爾佳氏?還從杭州來的?到底還是年輕,忍不住問了一句︰「你是誰家的?」

淑嘉心里嘆氣,嘴上老實回答︰「家父是正白旗下漢軍都統。」怎麼回答會比較不炫耀、不引人注意?即使對皇太子的印象好了一點兒,還是不想引起他對自家的關注,跟太子黨掛上邊兒,等著反太子黨明槍暗箭、康熙秋後算賬。

胤礽對這倒不陌生,統共這些都統,怎麼可能不記得?恍然大悟︰「原來是石文炳家的。」他們家剛改的姓兒,怪不得有些反應不過來。心里飛快閃著這一家男人的基本情況,越想越是驚訝——都不是省油的燈呢。

淑嘉收回對胤礽的好評,任誰听著跟自己年紀差不多的人直乎自己父親的名字,本國國情下,就不會很自在。心里默念‘這是清朝他是皇太子’十遍,淑嘉平復了心情。

皇太後見兩人搭上了話,也不好放著兩人繼續說,開始問淑嘉︰「這清河縣,你南下的時候到過麼?」

淑嘉心說,我哪還記得了啊?那會兒暈船中暑還不給四下走,倒是地理知識還沒全還給老師,拜應試教育的福,她還記得。此外清河此地乃是西門大官人所在之處,與武二郎掛鉤,地處山東。就從這些要點出發,慢慢給皇太後講。

皇太後又問下面要走到何處,淑嘉黑線了︰「這個,那個,聖駕的安排,您都不清楚,底下的人就更不清楚了。」

胤礽非常不厚道地笑了,淑嘉說話的時候他一直在觀察。提到石文炳他就想起來了,這丫頭是太皇太後生前在慈寧宮里見過的。他當然知道當時慈寧宮里為什麼總出現這些小姑娘。

胤礽之前對淑嘉還真沒什麼印象,康熙和孝莊選人,都是對比著同一個標準選的,賢良淑德、雍容大氣,一個個的長相,當然不能是細致妖媚、弱柳扶風或是尖酸刻薄、爭強好勝,必須要看著就有主母風範、面相福氣,簡言之︰千人一面。

一堆珠圓玉潤臉都沒長開的小丫頭里面,想單獨記住某一個,難了點兒。

現在倒有功夫細看一下了,唔,好像比印象里長高了一點兒。皇太子殿下努力回憶前年看人時人頭與柱子之間的相對關系進行換算,是長高了點兒。眼楮瞄到了花盆底,收回前言。不過人好像開始抽條兒了?為了顯示自己不是流氓,皇太子含蓄地收回了視線,沒敢盯著小姑娘剛剛發育的身體看。

胤礽當然知道這也是他候選媳婦之一,同樣的,他的候選老婆不止一個。

太子本來對董鄂氏有點興趣,或者說他是對董鄂氏她爹感興趣,結果去年明珠下台、索黨翻舊賬的時候翻出了朋春跟明珠的那點舊情——舉薦之情,太子對董鄂氏的興趣馬上降到很低。

朋春不能算是明珠一黨,架不住太子挑剔。我娶你閨女,你站我這一邊這種事情,屬于潛規則,說出來就很丟臉了。在太子看來,如果他要娶的人,本來還是他政敵陣營里的,想一想都很丟臉,太子是龍不是鴨。太子本人還巨討厭齊世,在他爹面前非常正直地叫人家齊世‘猴子’。

康熙這里呢,看齊世確實也有點精明外露,朋春與齊世還不和,兩人是堂兄弟,卻點兒矛盾。這事兒不怪朋春,是齊世為人上好佔人便宜。到了追求完全的康熙那里……這位可是連唐太宗都批評的︰干嘛弄玄武門吶,太血腥、太不好掩飾了,和平地干掉多好?

所以朋春雖然什麼都好,卻被康熙從太子岳父的名單里抹去了。

候選人名單越來越短,皇太子對此事也越來越上心。他大嫂去年生了個閨女,幸虧是個閨女——即使認為自己的孩子肯定比老大孩子金貴,太子還是慶幸他生了個閨女。這兩只互相爭斗已經成了本能了。

眼前這個似乎很討皇太後喜歡,而且據估計也在候選人名單上,太子跟索額圖私底下也不是沒有商議過自己娶什麼人比較有利。石文炳家的女兒,確實是個不壞的選擇。

可惜了,胤礽對個沒長開的包子、還是在一堆同規格的包子里的某一只包子,實在沒辦法辨認,只能遺憾地研究包子她爹、她爺爺、她親戚。現在看到了,開始憑剛才的印象研究包子。

包子就是包子,沒啥好研究的,你現在還沒買到手,沒辦法扒開了看是什麼餡兒的。從面兒上看倒是白白淨淨的,結論——標準的包子。

要說皇太子滿身紅心如入少女漫畫地幻想過與公主共度美好一生,那是對康熙教育方針的侮辱。可要說他從沒想過有個賢良漂亮的老婆一起生活,那是對太子成長度的懷疑。

有點掃興,倒沒失望,他大嫂他倒是看過一眼,跟這些全是一個風格的。老大老婆剛懷孕,還沒診出來那會兒,他岳父就跟明珠一塊兒倒霉了,至少他未來的岳父肯定沒科爾坤那麼倒霉。太子這樣安慰自己。

翻著個荷包慢悠悠地看,不再把視線放到淑嘉身上,耳朵依舊豎了起來。樣子已經是標準包子了,談吐什麼的呢?太子還是會關心的。真要秀女大挑了,肯定不會讓他去看,要知道,秀女里保不齊就有皇帝的小老婆,太子去挑肥揀瘦了,影響太不好。這種時候真是老天給機會,哪怕只能考察一個,也比什麼都不知道強。

這一听,沒想到這丫頭懂得還不少。說話倒是生動,而且淺顯,明顯的從她的敘述上來看,她知道的不算少,可見文化修養不差,但是說的很淺顯就是在照顧皇太後的水平。重要的是她在說蒙語,還真不簡單吶。

胤礽的唇角勾起一抹笑,挑挑眉。暗中觀察,然後嘴角一抽,這丫頭倒是站得住,當皇太子是空氣。接著,他笑了,那丫頭頭上開始冒汗了,他皇祖母問了她答不上的問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非主流清穿最新章節 | 非主流清穿全文閱讀 | 非主流清穿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