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 第七十九章法門寺得法門

作者 ︰ 大夢泣

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太宗攜文武百官與長安關外,送玄奘與李沖。

如今李沖身著簡單的布衣健裝,隨同伺候玄奘,本來西游時,太宗準備在派遣一人跟隨的,只是李沖不想多傷無辜,還是讓太宗只派自己一人。

面對太宗與百官,玄奘神色不敢有絲毫越禮,平淡無波的神色中顯露出一絲恭敬。

「賢弟此去,路途艱難,一切都須小心。不知道賢弟此去幾時可回?」

太宗神色關懷的說道,

听到太宗的話,玄奘眼中堅定,鄭重的說道,

「謝陛下關懷,貧僧不見到我佛,誓不回,此行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請陛下勿憂。」

「賢弟此去,朕定會等賢弟歸來。」

太宗神色鄭重的說道,說時不禁望了望李沖,神色不言而喻,希望李沖安全回來。

「必定不負陛下所托,定然取來真經,為大唐祈福以保大唐江山永固。」

玄奘最後神色莊嚴鄭重的保證道。

「陛下,臣下也定然不負大唐,不負陛下厚望。」

望著太宗,李沖神色鄭重之極,身體前傾恭敬的說道,

「好,此行一路平安。」

太宗最後有點依依不舍的惜別道,此行,自己最重要的兒子就要去直面漫天的仙佛,經歷生死之戰了,自己又如何舍得,如何不擔心啊。

在不舍與惜別中,很快李沖與玄奘辭關離去,望著遠處的西游之路全力前行著。

一路上,李沖神色淡定,望著端坐馬上的玄奘,神色中閃過一絲異色,這一路上,玄奘法師默不出聲,一心前行,對自己這位皇子,也沒有絲毫的驚訝與另眼相看。到是又一番大德高僧的風範。

「李施主,為何要舍棄一切,而風餐露宿,朝不保夕的陪同貧僧前往西天取經,要知道此行妖魔鬼怪,豺狼虎豹,數不勝數,路途艱辛,對此貧僧很是好奇。」

走著走著,馬上的玄奘眼中無波無瀾,忽然開口道,

望著神態莊嚴的玄奘,李沖慢慢的說道,

「不知法師為何要去西天取經,真的是為了那些經文麼?為了佛教傳經,布道麼?」

「阿彌陀佛。貧僧不知經文為何,只知道這西天大道上有貧僧要尋的佛,真正的佛,貧僧只為尋找心中的佛而來。」

玄奘低呼了一聲佛號,寶相莊嚴的說道。

听到玄奘這番話,李沖不禁望了望這位佛教大能,這位金蟬子轉世不就是為了西游而來的麼?

難道還有什麼隱情,相傳這位佛祖二弟子在佛祖講經時候睡覺,不願听取經文,行為特立獨行,被佛祖罰下人間,要取得真經,明白經文重要。本來以為不過是佛教弄的噱頭,如今看來到有些可信。這一番高論到比的那些假慈悲的大能要強上許多。

望著玄奘,李沖開口道,

「大師不愧為大德高僧,在下此去只是為完成心中的理想。」

「哦,施主也是在尋找心中的道麼?不知道我們都能否完成心中的道。」

听到李沖的話,玄奘若有所思,望著遠處說道。

「不管如何,我一定會完成自己的追求。」

李沖望著遠處眼中神色湛湛,堅定的說道。

隨後兩人一路無語,不斷前進著,很快兩人看到了一座巨大的寺廟,上書法門,看到法門寺,李沖知道玄奘會在此立下遇佛參拜的誓言。

听到玄奘到來,寺中僧眾列隊大禮歡迎,如今玄奘不僅是大德高僧,更是當朝陛下的御弟,更要皇子相隨,寺中怎麼敢怠慢。

迎進寺中後,兩人受到很好的款待,玄奘也和眾多僧人談論佛法,很快夜晚降臨了,大殿中,巨大的佛像前,青燈古佛,幽幽靜靜,玄奘身披袈裟,神色莊重,面對著巨大的金身佛像,盤腿安坐,不斷誦經。

遠處李沖神色淡然的盤坐在大殿一旁,需要時刻守衛著玄奘,這也是自己身為侍從要做的事情。

當李沖盤算著以後的行程的時候,忽然佛像前盤坐的玄奘立身起來,大聲莊嚴的說道,

「弟子陳玄奘,前往西天取經,但肉眼愚迷,不識活佛真形。今願立誓︰路中逢廟燒香,遇佛拜佛,遇塔掃塔。但願我佛慈悲,早現丈六金身,賜真經,留傳東土。圓我心中真佛。」

這聲音低低卻威嚴之極,慢慢聲音越來越高,不斷響徹大殿,聲音中宏大,隱隱有一絲梵音響亮,李沖知道這是玄奘所發的小宏願,如能做到,必定有所成就。

在這宏大的聲音中,漸漸的巨大的古佛散發出一種玄奧的氣息,一道道淡淡卻神聖之極的佛光慢慢顯現出來,古佛腦後出現一圈圈佛光。

感受到這種情況,李沖神色大驚,猛的站立起來,眼中神光綻放,望著大殿的佛像。

而此時李沖感覺到這佛光盡然隱隱將整個大殿從整個時空中分割出去,成為一個獨立的空間。

這情景讓李沖神色更加驚訝,而且要不是憑借著掌中練成的佛教分身慧能,自己還無法明確的感應到這一些列變化,這一點讓李沖神色更是驚駭之極。

看來這些變化只能是佛法高深的佛門中人方能感應的。想必現在玄奘也感應到了。

面對這變化,李沖不敢有絲毫懈怠,知道這必然是一次機緣,將分身慧能從掌中放出,自己雖然凝練出分身了,但是卻沒有什麼適合的佛門功法,這分身也只有金身羅漢的實力,所以面對這份機緣,李沖心中期待之極。

而對于如今凡身的玄奘,李沖自然可以輕而易舉的隱藏住自身的變化。

從慧能的眼光中,李沖越發感覺到這大殿變化的可怖與神聖。整個大殿都沉浸在巨大的金光中,而殿中的佛像更加神聖莊嚴,佛像也變得更加神聖,

巨大的金光讓李沖無法直視。心中一動,將眉心的震天舍利調動出來,在震天舍利的加持下,李沖望著神像,心中震蕩不已,

因為在震天舍利下,金身佛像隱隱變化成一個眼楮突鼓炯炯有神,滿臉絡腮胡子,卷曲盤旋,身材魁梧,形象端壯,儀表非凡的西域高僧的形象。

看到這一形象,李沖神色中變得有些不可思議,這原本金身佛像怎麼會變成如此模樣。

而此時的,在玄奘眼中,這佛像變得更加高大,渾身包裹在一團金光中,猶如佛祖親臨,不過任然是凡軀肉身的他卻無法看出原本的形象。

就在兩人都有些驚駭的時候,忽然巨大的佛像身體四周金光如一道光幕般顯出許多經文,這些經文流轉,給人無比神聖的感覺。

看到這些經文,李沖神色一凝,運轉目力望去,發現不管自己怎麼看,都只是一團金點在跳動,無奈下,只好調動分身慧能,這一下,眼中頓時看到無數經文。

「大慈悲經」

看著這些經文,李沖心中不斷銘記,通過慧能,李沖知道這段經文是大慈悲經,乃是修煉慈悲之心,以慈悲之心感化世人的經文,這經文修煉到深處慈悲之心一動,便可感化諸般世人,但是修煉此經,卻必須擁有完全的慈悲心,沒有一絲惡念,常懷慈悲之心。

看到此處,李沖旋即感到一陣無奈,世間誰能無一絲惡念,誰又能常懷慈悲之心呢。做一件好事易,做一輩子的好事可就難入登天了。

所以這經文對自己來說,根本無法修煉,慧能作為自己的分身,本源上就是自己,也根本無法修煉。

所以這段高深的修煉經文,對李沖來說完全無用,不得已之下,李沖只好大感無緣。

「阿彌陀佛」

就在李沖大感無緣的時候,站身在佛像下的玄奘,忽然高誦了聲佛號,頓時光幕上的經文如潮水一般涌入玄奘的身上,旋即玄奘大方光明,無數經文符篆將其承托的猶如神聖仙佛一般。

望著被經文籠罩的玄奘,李沖眼神一凝,這玄奘竟然是擁有大慈悲之心的人,怪不得西行一路上都給人一種老好人的感覺,甚至是善良過頭的人,這也是修煉大慈悲經的原因吧。

不過玄奘的實力此後必定是深不可測了。

佛像下,玄奘神色莊嚴神聖之極,不斷在體悟著大慈悲經,忽然巨大的佛像前再度出現一個光幕,一層層經文再度顯現,這時候,李沖精神大振,再度調集慧能所有的實力全力關注。

一個個經文在李沖眼中不斷閃現,迅速消化進腦中,

「寂滅、寂靜,惱煩之火熄滅,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的狀態,一切皆有佛性,佛住心中,則眾生皆為佛,心中佛生,則為佛,心中生魔,則為魔。一念為佛,一念為魔,一念花開,眾生寂滅無常,」

不斷消化著經文後,李沖心中大喜,在這些經文解讀中,分身慧能佛光越來越盛,種種梵音嘹亮。

「大涅?經」

感受著一切,李沖不禁望了望著奇異的佛像,也明白這經文的真正含義,這乃是以修煉心性為主的佛法,一切皆是心念,高深之處,心意一動,可幻化種種生靈,為佛為魔一念之中。修煉到定點,甚至能夠化虛為實。成就無上淨土。

而這段佛法正好適合自己,讓慧能修煉出來,日後必定成就無可限量。甚至可以成就無上佛陀。

解讀完這段佛經之後,心中生出一絲明悟,光幕上的佛經再度化為潮水般涌入慧能的身上,頓時將其修為節節提升,

慧能乃是李沖以舍利子凝練成的,在得到這段神秘的佛力後,越來越顯得真實,實力攀升,似乎隨時可以突破羅漢境界,成為大羅金仙的高手。猶如佛陀一般,而且無數經文涌入其身內,也讓其佛性增強。日後若有機緣便能證的菩薩位。

在得到這段經文後,李沖便收回了慧能,一進入掌中小千世界後,慧能便高坐虛空,大方光彩,照亮十方虛空。猶如佛陀臨世。

掌中佛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數天花散落,金光大漲,原本被度化的妖魔更是變得熠熠生輝,如同一個個佛子一般,更加虔誠高聲誦經,徹底被度化成了佛子佛徒。實力也是節節攀升。小千世界的這一部分空間,在這一變化中更加如同真實的佛國淨土一般。

這一些列的變化,讓李沖心中狂喜,望著任在體悟的玄奘,李沖也靜下心來再次體悟著體內的一系列的變化。不斷梳理體內的變化,增強著實力。

離開法門寺後,自己就要達到五指山,開始施展偷龍換鳳的計劃了,這五指山也是日後的一個轉折點,隱隱中,李沖不斷期待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最新章節 | 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全文閱讀 | 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