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 第二十五章群儒入長安

作者 ︰ 大夢泣

「什麼?!」

李沖眼孔猛睜,神情震驚的望著太宗,雖然從太宗的話中,李沖已經有所猜測,但是猛然親耳听到卻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有些荒謬。

無為的聖人老子一下成了皇權的操縱者,變成了天下最大的陰謀家。

聖人中第一的高手瞬間變成了自己的殺母仇人。

自己即將面對的不再只是佛教了,還有可怕的太上道尊。

這一切一切瞬間巔峰了李沖的觀念,如同一只炸彈在腦海中炸響。一時間李沖如同呆滯一般。

「沖兒,不論你如何痛恨朕,但是你絕對不能忘了你的母親,一切的一切都是朕的錯,你的母親為了保護我們,已經犧牲了生命!她是愛你的是偉大的!」

看著李沖的神色,太宗以為李沖在痛恨著他們不肯原諒他們,神情有些悲苦道。

這時候的太宗完全不像是一個威嚴的帝王,而是一個神情悲苦,充滿哀愁為了挽回孩子心的父親。

看著太宗的神情,李沖心中無奈之極,明白有些事請已經注定了,不是自己能夠改變的,在自己借這具身體重生的時候,也就繼承了這具身體所承擔的一切義務,這些都是現在的自己必須去承擔必須去面對的。

心中微微一嘆,對以前一切不合理不解的地方也瞬時明白了,為什麼這具身體中對母親的記憶是如此的模糊,為什麼一個傻皇子的吃喝用度都是那麼的完備?為什麼皇室會專門興建一個金華府給一個傻皇子而不是隨意將自己安置。

「呼」

將這一切都想明白,李沖緩緩吐出一口氣。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

既然這一切都無法逃避,那就勇敢的去面對,前路荊棘坎坷,又何必畏懼,執劍前行,上下求索。管他什麼山高海闊,荊棘遍地,我行吾道,奮力拼搏而已。

想通這些,李沖望著太宗眼神一片堅定,沉聲道。

「父皇,母後如今葬于何處?」

「啊?」猛然听到李沖的呼喊,太宗身體一震,隨即反應過來,心中大喜,神色中充滿掩飾不住的喜色。

「沖兒,你原諒了父皇!」

話語中都充滿著一絲激動的顫抖。

隨即神色又變得沉重起來,一絲悲傷溢于言表。

「當年十二孽龍趁機偷襲國都,侵吞氣運金龍,你母後為了保護朕和大唐江山,迎戰十二孽龍,奈何十二孽龍法力高強,你母後在萬不得已中以身化作神女峰才將十二孽龍徹底鎮壓與巫山中。」

「巫山神女峰?!」

听到太宗皇帝的話,李沖忽然心中一悲,一種發自身體本能的悲傷充斥著心神。

「身體殘留的意志麼?」

將這股悲傷壓下,李沖轉身對著太宗低聲說道。

「父皇切記,兒臣此等裝扮乃是海外散仙青玄真人,是十二皇子的恩師。」

「朕自會知曉的,你這個身份對你也是極為有利的,至少不會讓有心人發現你。不會讓太上留意你。」听到李沖的話,太宗神色一動,緩緩的說道。

「那兒臣告退了!」

李沖轉身一閃而逝,消失在夜色中。今晚的動靜實在太大了,自己不能久留皇宮中,否則定會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看到李沖消失的身影,太宗皇帝臉色也變得一片凝重,自己竟然被佛教算計,如果不是沖兒及時趕到,不知道還會生出什麼變數,想自己堂堂一國之主,竟然會遭此大辱,心中憤憤不已。

「陛下,微臣尉遲敬德,

微臣秦叔寶救駕來遲,請陛下贖罪。」

正在太宗沉思的時候,兩道雄渾的聲音自門外響起。

隨後兩人大踏步走進來。神色有一些萎靡,血氣黯淡,氣息也有一絲紊亂,顯然經過一場生死大戰。

但是全身威武不減,散發著一種視死如歸,狂猛剽悍的氣息。將兩人承托著更加神武。

看到兩人的神色,太宗知曉兩人必定經過一場大戰,不然堂堂巔峰武聖,怎麼會出現氣息紊亂,血氣不旺的狀況。

想到兩人舍命相救,大戰不知名的強者,為自己牽制住強者,減少了許多不可測的危險。心中微微一陣感動。

立刻上前將兩人抬起。

「兩位將軍不必如此多禮了,今日若不是兩位愛卿舍命大戰,也許寡人性命堪憂。兩位愛卿辛苦了!快快起身,不必多禮。」

兩人對視一眼,神色中充滿士為知己者死的激動,同時應喝道。

「微臣誓死效忠陛下!」

看著兩人,隨後太宗神色一定,充滿了威嚴,大聲說道。

「兩位將軍起身听詔。

詔令,三省六部,文武百官前來見駕!

詔令羽林,威龍兩軍兵馬隨時準備出動!天下哥道各州府駐扎軍隊隨時听令!

詔令靈武衛,神武衛隨時待命出動!地武衛待命出動!」

一條條詔令有條不紊的從太宗口中宣講出來。

當听到靈武衛的時候,秦叔寶兩人神色一震,竟然連地武衛都要出動了。地武衛和天武衛是皇家秘密的禁衛,鎮守皇陵,秘密護衛皇帝,從來不顯露。這次出動地武衛,看來陛下真的動怒了,

「微臣等立刻通報各部。」

兩人緩緩退後,準備立刻前往各部宣召。

「慢著,宣召安仙唐也待命出動吧!這些吃閑飯的仙家也該盡些力了。」

太宗神色威嚴的說道,但言語中卻閃現一絲鄙夷。

听到太宗的話,兩人神色大震,對視一眼,緩緩退出。

這安仙堂是大唐皇室招募的一些修士,其中不乏強大的修士,甚至有人仙的存在。

安仙唐用來對付一些妖邪鬼魅,也用來與一些修士大派溝通的部門,最主要的是在這仙佛妖魔遍地的世界,朝廷需要用他們來安撫天下百姓。讓百姓知道朝廷有一支仙家修士,可以鎮壓一切邪魔!

而大唐皇室為他們提供各種修煉資源,他們只需要听詔就可以了。

雖然沒有多少實權,但是品階相當高。到任何州府都會受到欽差般的待遇。

但是這些人卻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小視凡人的樣子,與朝廷眾臣並不和睦。

所以一般朝廷事務也不會讓他們插手的。

如今太宗決定有這批閑散人員去做些事了。看來心中實在是憤怒之極了。決定借刀殺人。

一道道詔令很快從皇宮中傳達出去,一瞬間大唐皇朝這個龐大的皇族機器迅速啟動起來,

所有大臣迅速集結,來到皇宮外準備上朝。

皇城中兩支強大的軍隊,氣息恐怖,一股股戰爭的氣息勃發而出,潮水般的駛出城外,形成兩方巨大的軍陣。

皇宮中靈武衛,神武衛集結在皇宮演武場中,氣息凝而不發,正裝待發。

「轟」

皇宮深處爆發一股震天動地的氣息。強大的氣息形成一股巨大的狼煙直沖天際。巨大的血氣形成一條似龍非龍的大蛇,在虛空游動,強大之極。

這股狼煙,血氣一出現,神武衛,靈武衛神色一凝,眼中神光綻放,望向皇宮深處充滿了崇敬。

城外集結的軍隊,看到這狼煙,血氣的瞬刻,全身一震,神色一凝,眼中充滿了敬畏,身體更加筆直,心神沉穩。巨大的信心和勇猛之氣充斥著全軍。

「咚咚」

剛猛有力的踏步聲從皇宮深處傳來,震動大地,猶如全軍萬馬一般。

在兩衛士兵崇敬的眼神中,一支只有八百人身穿清一色的紫金色鎧甲,鎧甲上是一條似龍非龍,似蛟非蛟的大蛇,手持長槍的武道強者慢慢從皇宮深處走出來。

這些武道強者個個都精悍得可怕,眼神沉靜如水,無波無瀾,只有偶爾一絲精光在眼中一閃而過,這些都是靈肉合一的巔峰宗師的境界。

強大的血氣,筆直沖霄的狼煙精氣無不昭示著強大的戰力。

看到地武衛大踏步走出來,兩衛士兵自動退後,分出一片巨大的區域。

剽悍的神情中帶著一絲恭敬。

同一時間,安仙堂听到有妖邪在自己眼皮底下入侵國都,侵擾皇帝,人人臉上潮紅,憤怒羞愧之色遍布臉頰。這些人在凡俗面前自詡強大無比,高人一等,忽然發現竟然有妖龍邪魔在眼皮底下侵擾了保護地人,一時間,人人暴怒。

天亮文武百官入朝,看著端坐的大殿之上的太宗神情具是一震,發現太宗皇帝比平時多了一份威嚴,讓人不敢直視,卻又讓人想要親近崇敬的,一種發自內心的尊崇。

太宗不動神色的將滿朝文武百官的神情收入眼中,微微一動,頭頂一縷精氣迸發迅速形成一尊玄黃之色的華蓋。

昨夜魂魄中沒入了大量玄幻之氣,當時也沒有注意,只當能增加氣運,清靜心神。可是就在無意中忽然發現這玄幻之氣竟然能形成了帝王華蓋。

有了這帝王華蓋後,就是防御無雙,鬼神闢易。再也不用擔心會出現魂魄離體,被人算計的事情。即使聖人前來也要花費巨大的代價破除華蓋才能危害自己。

一種巨大的自信絕地的掌握充滿了心頭。

望著滿殿的文武,太宗神色猛地一沉,凝神說道。

「各位愛卿,寡人昨夜受妖僧所害,鬼龍侵擾,魂臨地府,幸秦將軍,尉遲將軍以死相護,又得異人相助,否則今日眾位愛卿就得為寡人發國喪了!」

「啊?!什麼!」

「竟然有妖邪敢侵擾陛下!」

「竟然有妖孽入我國都,視我儒家,大唐國威何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皇乃是天下民心所向,竟然有妖邪擾國,欺我大唐太甚!」

「小視我大唐麼?!」

「何方妖邪,大膽之極!」

「找到他,處以極刑!處以極刑!」

「斬處妖孽!」

太宗的話,一時引起滿殿嘩然。連養氣功夫最厲害的朝廷大儒也憤然大怒,這是**果的挑釁。無疑打了滿朝文武大臣狠狠的一巴掌。

國之將滅,必有妖孽。

大唐如今國事鼎盛,吏治清明,這些朝廷大臣要麼是文滿天下的大儒要麼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武者。要麼是心懷抱負的賢者,都是為了天下黎明出仕,如今這妖孽擾國,說明什麼,難道這些人都是亡國之臣,奸佞之臣。

這妖孽擋著他們的面進入國都,擾亂皇帝,主辱而臣死,這讓他們顏面盡失,威望無存。如今傳到天下去,他們有何顏面面對故友,恩師,學生。有何顏面面對天下百姓。

一時間滿殿大臣怒發沖冠,恨不得找到妖孽吃起肉沁其血。

「夠了!如今為難時刻,我君臣應當上下用心,同心協力面對難關,吵吵嚷嚷,成何體統!」「臣的知罪!必誓死輔助陛下,鏟除妖孽。」

太宗的話越到後面越是聲色俱厲。嚇的一干大臣立刻跪伏拜倒。如今太宗的威勢越來越強盛,流露的一絲一毫氣息都讓人心驚膽顫,關懷則讓人如沐春風,厲則讓人如墜冰窟。

「宣召」

看著地下一干大臣的表現,太宗沒有在意,對著身邊的黃門侍郎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天下浮屠盛行,佛寺蓋無其數,一寺堂殿倍陛下一宮,壯麗甚矣,然功不使鬼,必役于人。

寺廟多廣使得通計工匠,率多貧窶,朝驅暮役,勞筋苦骨,簞食瓢飲,晨炊星飯,饑渴所致,疾疫交集。

且營繕所需費用,官家終須科率,百姓難免勞擾,物不天來,終須地出!

今百姓信佛者焚頂燒指,解衣散錢,彼此轉相仿效,競相事佛,這樣做必然使農產荒廢,國庫空虛。

天下僧尼不可勝數,且僧侶?行浮食,待農而食,待蠶而衣,且一僧衣食,歲計約三萬有余,五丁所出,不能致此。

今百姓廢業竭產、燒頂灼臂而雲供養,使得民生凋敝,生計不前。

僧侶之徒?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繼體而背所親,乃天下禮節所不容。

另有邪僻小人,模寫莊老玄言,文飾妖幻之教,托庇浮屠行奸邪之事。

為一正國本,恢復民生,以暢聖人之教化,故大唐皇帝詔令。

京城留寺三所,其余天下諸州各留一所,余悉罷之,

今日起天下佛寺興建皆需報備各司各府,如有擅自興建者,處于極刑。

今日詔道士、女冠宜在僧、尼之前。公私齋會及參集之處,道士、女冠在東,僧、尼在西,不須更為先後。

佛徒實行度牒制度,凡各寺各廟在職僧徒皆需報有司審核,發以度牒,以正身份,無有度牒身份不明之僧侶一律遣返,還俗。檢校佛法、簡括僧徒,清肅非濫。對于私度之僧,處以極刑。

父母之親,人倫以極,整容端坐,受其禮拜,自余尊屬,莫不皆然,自今以後,僧尼不得受父母及尊者禮拜,所司明為法制,即宜禁斷。」

听到太宗的詔令,滿朝文武大震,陛下這是將佛教徹底納入朝廷的管轄啊,從政治上打擊貶低地位,經濟上消弱實力。文化上不斷與儒家思想經行交融,徹底改造佛教。

不過雖然知道卻沒有一人反對,這些大臣受儒家影響,佛教托庇妖邪,乃是外來教派,不斷挑戰儒道,正應該政治政治。

妖僧禍國殃民,正如所描述的,早就被儒生們詬病了,如今正好趁機打擊這邪教!

而且這妖孽能進入大堂國都瞞過眾多大儒,讓陛下對佛教震怒,肯定與此事有關,想到這里眾多大臣心中憤慨之聲一片。

散朝後,無數軍隊隨同傳旨的欽差前往各府,以防有寺廟出現暴亂。

靈武衛,神武衛,地武衛也悄然消失。

在不久之後,一些大寺廟外圍無數兵馬出現,無數古剎中,出現一隊隊威武強悍的武者軍隊。

一個個散修,散仙迅速游走于寺廟中。

隨後天下震動,無數寺廟被拆撤,無數僧侶被還俗,無數寺廟的田產被充公。天下只有一部分大寺廟被留下來。

大唐皇族這一系列動作,並沒有讓佛教高層反彈,西方靈山听到這一消息後,佛祖只是微微一嘆,神情中出現一絲無奈。

偷雞不成蝕把米,凡俗之事一旦插手必然引起各方勢力的反彈。

緊接著,天下再一次震動,中土各處大儒,賢者,名士,隱士紛紛顯身,前往長安。

這些人要麼是名滿天下的豪儒,要麼是白發蒼蒼幾十年不問事的隱士賢者,要麼是桃李滿天下的名士老儒。

甚至還有狠毒是當朝重臣的老師,就算是太宗見了他們也得尊敬的喊聲先生。

平時難得一見,即使朝廷親自相求他們出仕也絕無可能,這些人一心研究儒家理論,心中只有天下黎明百姓,社稷。

但是當听到有妖邪侵入國都,企圖撼動國本,無一不紛紛震怒。立刻動身前往長安。

這些人精芒沖天,氣運滔天。一路所走之處,妖邪逃避,邪魔膽寒。

一時間長安城中無數躲藏的強大妖邪紛紛逃避,一些地仙也不得不暫避鋒芒。

天地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長安城,人類國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最新章節 | 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全文閱讀 | 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