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 正文 【第015章】糧票、布票與現金的交換關系

作者 ︰ 灰色星晴

計劃經濟時代的票證首先就是從糧票和棉布票開始的。2100xs

1953、1954年,中央分別宣布糧、棉統購統銷政策,城鎮居民、干部先是憑購糧證買糧、憑棉布票買布,後來買食油、豬肉、糖、黃酒、豆制品、禽蛋、煤球、肥皂、煤油、卷煙、手表、自行車等等,都要憑票供應,于是每個家庭都有一大疊這個票那個票,人們便統稱之為計劃票,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已經無法計算。

票證的使用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有很多時候往往比現金更加重要,這年頭發生過許多有錢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事情。

而1986年這時候票證的使用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逐漸淡出市場,岸江市年初已經宣布取消糧食物品憑票供應政策,是全省第一個取消糧票使用的城市。

岸江市的糧票雖然已經退出了市場,但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布票,卻還處于半萌退狀態,沒有完全退出市場。

岸江市百貨大樓的專櫃里各種式樣單調的衣飾數量不少,雖是國營單位,但已經沒有再使用布票,而周遭街市許多國營成衣鋪,卻依舊進行著現金搭配布票的銷售方式,再者還有一些率先吃螃蟹的個體工商戶也在經營成衣,但用布票加現金購買的衣服,在岸江市依然熱銷,這是因為現如今岸江市的布票雖處于半萌退狀態,直接用現金購買成衣的商店也不少,但若論衣服的質量,卻還是那些需要憑布票購買的老牌國營成衣鋪里的要好得多。

這年頭富裕的人太少太少,普通老百姓買衣服首先考慮的不是好不好看,而是耐不耐穿,一件款式優美的的確良襯衫,在普通老百姓眼里,絕對敵不過一件粗制老款的勞動布中山裝,因為勞動布中山裝耐穿耐磨。

國營百貨大樓和一些經營服裝的個體工商戶,恰恰又忽略了這一點,他們只求出售的衣服盡量新潮好看,因為這樣的衣服賣出去更能賺錢,那些穿十幾二十年,即使是新三年舊三年,再過三年補丁加補丁也還不會爛的成衣,賣出去不僅賺不了幾個錢,也因為衣服耐穿而激不起消費者的購買**,所以不屑銷售。

這樣的市場是很「尷尬」的,但也正因為秦唐熟知這段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下的市場「尷尬」,才花了大力氣說服秦志國,與他一起投身于這場轟轟烈烈的計劃票「投機倒耙」大潮中來。

在計劃經濟年代,岸江市的糧票供應是因人而異的,機關行政干部一般是每月20多斤,在單位干重體力活的每月可供應45斤左右,剛出生的嬰兒也有,每月大約是7斤。

由于岸江市是全省率先停止全省統一糧票使用的城市,城市居民家里的存糧票全變成了廢品,不過一直都存在的黑市糧票市場還是有人收購,于是如潮水般的「廢品」糧票就從居民的手中賤價賣到了黑市糧票販子手中,使本來價格不算低的黑市糧票價格被沖擊得一落千丈。

這時候信息閉塞,買賣黑市糧票的大多是一些膽子大但見識卻短淺的黃牛之輩,他們把從岸江市現在每市斤五分到兩角收來的糧票,拿到附近城鎮每市斤二角到四角高價賣出,秦唐和秦志國就是在這個時候往黑市糧票市場上橫插了一杠子,不過他們的操作方法,卻與黑市糧票市場這些黃牛之輩大大不同。

秦唐和秦志國並沒有在糧票市場等著往居民手中收購存糧票,而是用每市斤一角到三角的價格直接往糧票販子手中收購,糧票販子能夠不跑附近城鎮,省了路費就近就把從居民手中收購的糧票賣出,並且賺錢,自然是樂意之極,而且直接從糧票販子手中收購糧票,那數量之巨大不是往居民手中收購可以比擬的,換句話說就是只要有錢,想收多少就能收到多少。

在把兩千塊錢現金全部換成糧票之後,秦唐和秦志國馬不停蹄就趕往附近城鎮。

岸江市附近的城鎮不屬于農村,大多是類似大型鋼鐵集團和化工集團之類的工業化城鎮,這些城鎮還沒有停止糧票的使用,同時生活水平要比岸江市低得多,更重要的是這些工業化城鎮的生活區里住的幾乎都是大型鋼鐵集團或化工集團的職工,長年累月因為工作的原因穿著工作服,手中的布票基本上是廢品,所以秦唐和秦志國揣著價值兩千塊的糧票輾轉于岸江市各周邊城鎮,並沒有拿糧票換現金,而是用糧票換布票。

岸江市周邊的這些工業化城鎮並沒有類似岸江市那種有一定規模的黑市糧票市場,但私底下的計劃票交易倒也存在,只不過全都是不同人用一種計劃票換得現金,再用現金去收購另外一種計劃票,像秦唐這種直接跟同一個人用一種計劃票換另一種計劃票的方式,幾乎沒有。

兩叔佷就這樣,用五市斤糧票換五件成衣布票的方式,大規模的把岸江市周邊城鎮居民手中的布票換到了自己手中,而一件成衣布票拿回岸江市,就算賣給計劃票販子,也可以賣到四角到一塊錢不等。

財富就是在一種很畸形的市場上,用一種很畸形的投機倒耙方式,被秦唐和秦志國兩叔佷,匯聚到了自己手中。

秦唐不記得前世是哪位靠類似這種畸形投機倒耙起家的八十年代的「萬元戶」說過,信息流通不便與人民意識的開化度不夠,是搞真正投機倒耙的最佳時機,在二十一世紀如果還想要干這種事情,除非摧毀全球互聯網,再利用比傳銷強萬倍的手段把人民通通洗腦,換言之就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秦唐在跟秦志國一起進行糧票換布票計劃的時候,也覺得這種老套的操作方法太「不可思議」,居然很管用,要讓二十年後的任何一個人重生,也都可以跟他一樣,干這種投機倒耙輕松發大財的事情。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八十年代最新章節 | 重生之八十年代全文閱讀 | 重生之八十年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