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戰勝國 第395章︰美國經濟快不行了

作者 ︰ 菜鳥如林

第395章︰美國經濟快不行了

中華帝國的資本開始大肆抽離,海外華人大規模返回中國,這使得中華帝國內部的投資熱潮又加了一把火。

海外華人將賺到的錢,紛紛投入到股市以及一些個人組織的投資項目當中。

同樣大量的海外華人返回本土,也拉動了內需的增長。

此時中華帝國的內需依舊非常旺盛,特別是內陸地區增長速度最快。在這次大規模的放貸當中,受益最大的也就是內陸地區,內陸地區的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中華帝國的經濟分布畸形狀態。

東部沿海之佔帝國版圖的很小一部分,而帝國的版圖向西急劇擴張,此時已經是擴張到里海了。

總的來說,中華帝國的經濟是越往西越落後,基礎條件也越不發達。

中部的生態環境很不錯,也很適合人口居住。而西部地區大部分都不太適合大量人口居住,生態環境脆弱,有些地區居住條件惡劣。

不過西部地區的礦產很豐富,地下有很多資源。

中華帝國當前的投資熱潮的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沿海經濟有很大一部分向中部地區轉移。

而西部地區和北部地區則因為經濟繁榮,工礦業逐漸發達起來,工礦業的開采需要又帶動了交通設施的建設。

中華帝國的人口流動著表現為,沿海向內陸地區大規模移動,同時又有部分人口向帝國各邊疆地區移動。

特別是帝國定期會到那些經濟發展弱勢,又人口眾多的地區組織移民,每次移民都有很優惠的政策。

例如到邊疆地區某生,可以分給房屋、土地等等。

一般是移民到邊疆地區的農民分給耕地,一戶最少都有三百畝,帝國當前邊疆的地特別多。

土地分少了,個人產值又上不去,自然是分多一些,反正邊疆地區的地也不值錢。

工人到邊疆城鎮工作,都有分配房屋。

在帝國的組織下,邊疆地區迅速充實起來,加強了帝國在邊疆區域的防御密度。

帝國的建築產業依舊發展迅猛,在1928年依舊是三大經濟支助中所佔比率最大的一個,而汽車制造業和電器制造業的發展勢頭則更為迅猛,不用多久就能夠趕超建築產業。

生活是永遠的主題,經濟的發展一概離不開生活。

人們生活中最需要的無非就是房子、車子、電器這三樣東西,然後娶個老婆'>,生幾個孩子,然後安安穩穩的等抱孫子,最後走到盡頭。

因此最好拉動經濟的東西也就是房子、車子、電器,這些都是大件,小件就是那些輕工業產品了,如衣服什麼的。

再則就是農業了,農業關乎日常吃喝,是消耗品。

房子、車子、大件電器並非是消耗品,造出來可能就能用個幾十年,因此當這些東西都完備之後,能夠消費的東西就不是很多了,那時經濟增長速度也就放緩了,這也就是那些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為什麼緩慢的主要原因。

而發展中國家,因為要建大量的房子,國民要買車子、電器,因此經濟發展速度迅猛。

就如同中華帝國,年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遠超美國。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並非是超越了美國就比美國強,美國畢竟之前發展了較長時間,經歷了幾次投資熱潮,因此基礎設施比中國要好,他們有所積累,但人口的差距是不可忽視的。

中美之間的經濟發展競爭讓美國最吃虧的就是人口,因為中國有著比美國都不差的生產力,甚至在很多方面還要高于美國的生產力。

此時中華帝國財富分配較為公平,這也大大的拉動了內需的增長。

中國人民普遍沒有房子、車子、電器,畢竟是一個剛從舊時代月兌離出來剛十七年的國家。

在這17年之中,中華帝國帝國有了長足的發展,已經使很多人民都有了房子、車子和諸多大件電器。

此時已經到了飛速普及的階段,因為有貸款的支撐,加上財富分配比較公平,因此內需可謂是無比的旺盛。

旺盛的內需持續的支撐著中華帝國的投資熱潮,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被充分的調動起來,參與到了瘋狂的建設當中。

在1928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是1650億美元,而中華帝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在1928年突破了5500億亞元大關。

雙方的增長速度簡直是天差地別,美國的經濟已經被中華帝國甩出1100億美元了,中華帝國在國力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美國,而在某些方面,還是不如美國。

在1928年的國民生產總值數據上,中華帝國作假程度更為明顯,竟然直接將這1100億美元的產值抹掉了1000億美元,並高調向世界宣布,中華帝國的年經濟生產總量已經超過了美國10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第一工業國家。

根據中華帝國日後的解禁檔案中顯示,中華帝國的經濟生產總值早在1922年就與美國持平了,其後年年作假藏拙。

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一方面是因為內需已經被搞得差不多了,另外一方面是美國將較多的資源投入到了海軍的建設當中。

對于美國這樣的經濟大國來說,也許這點錢並不算什麼,但畢竟是有差距的。中華帝國卻是把更多的錢投入到了建設當中以及國民福利當中。

中華帝國的經濟能夠飛快增長,這于強力的國民福利是分不來的。畢竟有了較高的國民福利,國民可以放開手來消費,讓自己的有更大的房子,能夠開上汽車,能夠用上大電器。

可以說從1917年到1925年這八年當中,中華帝國的一切發展政策,都是為了1925年之後刺激消費而做準備。

1917年北洋解體,中國才剛統一,並不具備刺激消費的基礎條件。

這種透支的發展模式,首先得有先進的生產力,而當時的中國雖然有先進生產力,但並未普及到全國。

經過八年的瘋狂建設,先進的生產力終于是普及開了,全國的基礎工業建設完備,這才開始玩泡沫經濟。

美國從1919年開始,也致力于用雄厚的財力更換新的生產技術,以提高生產力,當生產力提高之後才開始玩泡沫經濟。

從1926年起,中華帝國的稅收年年猛漲,這大大的減輕了中華帝國償還債務的壓力,隨著大量的票子印刷出來,國民收入不斷增長,在出口方面,中華帝國依舊有優勢,很多國家都喜歡用美元去買中國的商品,因為同樣的商品,中國商品更便宜。

中華帝國收到了美元,接著就把這些美元拿到美國去換黃金,再把黃金運回來。

中華帝國所掌控的黃金數量已經上升到了世界黃金總量的1/3,而美國也有1/3左右,兩國的黃金儲量幾乎都差不多,分別都佔到了世界黃金儲備的40。

兩國的貴金屬基本上都不怎麼外流,中國雖然從美國那里弄到了貴金屬,但美國也從其他國家那里弄到了貴金屬。

兩國都存在貿易逆差,美國的黃金總量總體來說是保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而中國的黃金總量則是在不斷的上升。

其他國家的黃金總量則是在不斷的流失,其中英國佔據著南非,不斷有大量黃金被開采出來,基本上每年都不會少于500噸。

但就算是這500噸黃金,看上去也有些杯水車薪。

不過英國還有其他殖民地,如果算上殖民地,英國是這個時代版圖最大的國家。

中華帝國的國民年生產總值超越美國,這一消息引發了世界性的震動。

其中中華帝國人民歡欣鼓舞,從09年算起,中華帝國到此時只是發展了19年了,就已經在國民年生產總值上超越了美國。

不過中華帝國在國民經濟總量方面,還是低于美國的。

經濟總量是年年的積累,美國畢竟積累很多年,國民經濟總量還是比中華帝國要多出一些。

但隨著國民生產總值都被甩來了1100美元一年,美國的國民經濟總量已經不比中華帝國多出太多了。

畢竟美國在1919年之前,一年的產值只有800多億美元,不過隨著美元實際上的貶值,美國原來的那些產業很大程度上是升值了的。

1928年中華帝國還對出口業進行了調整,很多出口行業開始緩慢縮減出口生產規模,因為美國經濟快要不行了。

美國對于諸多商品的擠壓不聞不問,就是準備用這些擠壓商品去摧毀其他國家的經濟。

如果本來賣十美元的東西,到時候只買1美元向其他國家瘋狂傾銷,那麼這類商品的產業將受到極為致命的打擊,從而也出現了大量的擠壓。

如英法等國,實際上一定程度受美國國際資本綁架並不深入,只有像德國那樣的國家才深受捆綁,如果僅僅是美國經濟蕭條了,那麼一定程度上不會波及到他們,但如果美國商品瘋狂向世界傾銷,則世界各國都將被美國拖入經濟蕭條的深淵之中。

中華帝國海關已經做好了隨時提高關稅的準備,若有必要,甚至可以把一大片的商品進口關稅提高到1000的夸張地步,以將美國向世界傾銷的商品阻擋在國門之外。

美國經濟過了1928年就撐不了多久了。

——————

今天就一更……

第395章︰美國經濟快不行了

第395章︰美國經濟快不行了,到網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唯一戰勝國最新章節 | 唯一戰勝國全文閱讀 | 唯一戰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