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戰勝國 第366章︰不完全跟進政策

作者 ︰ 菜鳥如林

第366章︰不完全跟進政策

就是否跟進的問題,夏鈞召集了各相關人士,包括金融學家、戰略學家等等進行商討該問題。

並且連續召開了幾次會議。

翰林院大學士馬寅初先表了觀點︰「屬下以為應當跟進,如果我們不跟進的話,那麼我們將會被美國甩開,美國之前之所以能夠使經濟越英國,正是因為他們通過類似手段形成了投資熱潮,只是美聯儲成立之前,還不如這次徹底。」

馬寅初,乃是此時中華帝國經濟學家第一人,其出生非常好,是馬年、馬月、馬日、馬時,又姓馬,謂之五馬俱全,人也極為長壽,歷史上活了99歲。

按照八字上的說,這種命比較奇特,必是有所成就的類型。

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量的西方經濟學著作被翻譯引進到中國,然而大多都是照葫蘆畫瓢,而且很多還畫得不真。

而馬寅初,則是出了這一高度,具備有新的觀點,能夠從中國的國情出,來對經濟展策略進行制定的。

對于夏鈞來說,展經濟方面他是懂的,但這種是一個大局上是懂的,但在具體的實施細節上他卻是不懂的。

就好像是夏鈞認識路,但不會開車一樣。

夏鈞和這些經濟學家的分工就在于此,夏鈞負責大方向上的掌控,而他們則具體去實施方面則由下面負責。

馬寅初作為耶魯大學畢業的學生,對于經濟學方面的確是有很大的研究的。

「不過,我們的國情的確與美國不同,因此,我們有不是完全跟進,可以部分的進行跟進。」馬寅初說道︰「以經濟展上來考慮,最好是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最大限度的進行跟進。」

夏鈞想了想,說道︰「經濟展方面,以我們目前的狀態來說,民生上已經非常好了。太過透支的消費顯然是沒什麼必要,而我們最終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提高戰爭潛力。」

「戰爭?」馬寅初楞了楞。

「美國這次這樣展,顯然也是感受到了我們帶來的壓力,先他們在經濟上可能會被我們甩開,再則他們在技術上也已經一定程度上落後了。中美之間的展,最終的結果就是戰爭,這是無法避免的。」夏鈞淡然說道。

對于兩個都想要爭奪世界霸主的國家來說,戰爭能夠避免嗎?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這個地球實際上並不是太大。

二戰後的美蘇冷戰,實際上說不上是二虎,因為蘇聯是**國家,屬于半殘型,在商業操作上基本等于零,和美國的沖突實際上沒有大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而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越來越大,而且都是屬于比較正常的國家,未來生戰爭這是必然的。

閻錫山靜靜听了一會,受到了夏鈞的啟,說道︰「元所言不錯,美國采取這種大躍進模式展,我們實際上只要抓住核心的東西就可以了。那就是展,展的目的在于戰爭。戰爭打的,無非就是經濟、工業,以及軍用技術。我們只要確保這些方面能夠高展,不跟進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一但我們展受到市場制約,我們可以馬上進行跟進。」

「也就是說,初期,我們在基礎建設、科研上刺激到極致就可以了。而我們現在的建設力量實際上已經到極限了,沒必要再刺激了。」

……

中華帝國就美聯儲下調貸款利率的政策,很快也做出了應對,就工程建設、科研等行業,同樣給與低利率貸款,而且有貸必應。

基本上是確定了整體是應對措施。

中國此時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模仿美國的,但卻不是完全能夠模仿的。

例如這個內需的刺激上,例如大量的錢貸出去後,像汽車這些產業,自然是需求量倍增。

此時汽車已經是供不應求,再刺激就虛了,汽車價格可能會往上不斷飆漲。

像鋼鐵等行業,此時也不是說產能很寬裕,基本上是生產多少就賣多少,這也不需要刺激了。

此時中國的展,很多東西在不需要刺激的情況下,已經是最快度了。

美國那種刺激消費的透支法,實際上只是用來保持這樣的度而已,在度已經上去的情況秒下,並不需要全面的采取這樣的措施。

中華帝國就需要刺激的行業進行了規劃。

目的性很明確,那就是使國家繼續強大起來,使民眾能夠富裕起來。

後面一點,暫時來說是有點虛的。因為在透支消費的展模式下,必然會伴隨著蕭條,這就跟養豬和殺豬一樣,養了肯定要殺,不然就會賠本。

陣痛是肯定有的,按照美國的那種模式來展的話,這是必然的。

但陣痛過後,當中國取得世界霸權地位說時,經濟復蘇後民眾依舊可以迅富裕起來。

中國傳統的富裕,是一種不太好集中資源的模式。

例如明代末期的社會很多人都很富裕,但貧富差距過大,財富一個個散落在下面的地主、官商手中,國家卻窮得要死。

貧富差距過大實際上一定程度是可以忍受的,只是這種過大是不是普遍性的。

如果像美國那種模式,財富集中在少部分的銀行資本家手里,大部分人都很窮,那麼矛盾反而不是那麼劇烈,而且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上,更有利于集中使用資源。

不過美國那種模式對于中國來說是不可取的,因為美國那種模式,掌控大量財富的是私人,不承認任何政治責任。

中國如果按照美國的透支消費展模式,那麼其收獲的財富必須轉為國有資產,這個游戲必須由國家來玩。

……

美聯儲自降低了貸款利率之後,經濟馬上開始迅猛展,一改之前與中國經濟賽跑的頹勢,大有要將中國遠遠甩開的架勢。

然而中國的展度也是不慢的,中國畢竟是一個有四億六千萬人口的國家,而美國的人口只有一億人。

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口過不了多久,便會是美國的五倍了。只要中國人均生產力,達到美國的五分之一,就能夠在經濟上與美國持平。

實際上,像俄國目前的五千萬人口,也很大程度上屬于是中國的力量範圍之一。

俄國人,現在已經逐步淪為女乃熊了。

俄國政府的稅收,一部分用在建設上,一部分用在軍事上,一部分用在還款上。

實際上,最終目的,都在加強中國的戰爭能力。

因為俄國在軍事上,是听從中國安排的。而且俄國開始朝買辦性質轉變,俄國政府已經逐漸成為買辦政府。

也就是說,中國賣給他們軍事武器,他們就能打。

中國不賣給他們軍事武器,以他們現在走的精兵路線,根本就打不了仗。

俄國的經濟展起來了,中國隨手可以宰。

因此俄國的人口再加到中國這邊來,就已經到五億人了。

只是這五億人口的生存空間內,工業基礎太差了,目前生產總值加起來,也就堪堪與美國持平。

與美國持平已經是很了不起了,畢竟美國之前,已經用過了透支消費的方法,只是沒有這次來得徹底而已。

美國在十九世紀末時,就出現經濟蕭條了。

會有經濟蕭條,必然是玩了透支消費的把戲。

這也是為什麼,此時的美國,僅4的人就佔據了6o的國民財富。

相比之下,中國的壟斷也更很大,和美國基本上不相上下。但中國之前沒有過經濟蕭條時期,因為中國沒有玩那種模式。而能形成這樣的壟斷,只能說操作能力太強了,以夏鈞的作弊展模式,民間資本的確很難與華東集團競爭,若不是夏鈞還扶持了一批資本商人,那麼壟斷更加恐怖。

不過這些資本商人吧有風險的生意他們擔著,華東集團不管這塊,穩賺的工業生產等方面,則是華東集團佔著,掌控著最好的技術,又進行精細化的管理,手上又有錢,民間資本根本無法競爭。

這還是在沒有政策傾斜的情況下形成的,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這都是不可能的,也就只有夏鈞這樣的作弊式展才有如此彪悍的能力。

此時中國還在不斷的多生多育,盡管可能人口多了,人均資源不如美國那麼多,但生產力上去了,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忽略掉的。

例如糧食方面,人口就算是有十億,以中國的農業生產力來說,還是能夠很寬裕的讓每個國民大魚大肉。

水資源方面也沒有問題,大不了從貝加爾湖抽水,或者用免費能源去展海水淡化產業,海里的水總喝不完了吧

資源匱乏只是表象,真正的事實是,有人壓抑了生產力。

人口多了,生產力上去了,經濟總量也就會愈加龐大。

美國在人口方面就沒什麼太大的辦法了,美國不是一個有民族主義的國家,人民來自全球各地。

不過美國一定程度上也是有民族的國家,那就是以白人為核心。

美國在增長人口上的手段,相比中國的各種措施及號召來說,以及生育習慣上的不同,導致美國的人口增長,拍馬都趕不上中國。

中國目前缺乏的就是時間,一個用來培養人才,以及建設基礎設施的時間。

只要這一初期的展階段過去了,那麼中國的展度,美國只能望塵莫及。

第366章︰不完全跟進政策

第366章︰不完全跟進政策,到網址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唯一戰勝國最新章節 | 唯一戰勝國全文閱讀 | 唯一戰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