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戰勝國 第兩百七十三章︰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

作者 ︰ 菜鳥如林

第兩百七十三章︰美國參戰,帝國中立態度

這次新聞布會,引起了協約國的高度重視。

英法政f 隨即遞jiao了一份要求中國政f 冷靜的照會,而德國則暗暗高興,這是一個挑動中國與協約國矛盾的大好機會。

德國官方表示,德國已經廢除了與中國接觸以來所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任何再與中國保持不平等條約的國家,實際上是一種對世界大國的蔑視。

德國人的話語中充滿了煽動x-ng。

英法兩國高度重視中國對沙俄的態度變化,兩國認為主要的矛盾是沙俄與中國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未廢除所導致的沖突。

此時沙俄國內的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了,西邊的入海口被土耳其切斷,東邊的港口也就剩下海參崴,以及中國的6路可以連通俄國。

如果中國再與沙俄反目,那麼沙俄要面臨的將是對外jiao通被封鎖的困局,到時候失去了外部的支援,沙俄局勢不容樂觀。

如何緩和中國與沙俄的矛盾,英法意見不一。

法國認為沙俄應該歸還中國的領土,以平息沖突。英國則不這麼認為,中國的快擴張已經引起了英國的擔憂,特別是緬甸沖突被中國y n了一把,讓英國政f 十分的憤怒,英國政f 認為應該以‘拖’為主,拖到戰爭勝利後,再找中國清算。

英國對沙俄內部的矛盾沒有充分的認識,認為沙俄依舊有足夠的力量來與中國較量一番,但不是在目前。

目前的沙俄陷入與同盟國的作戰,無力顧及遠東地區,只要沙俄從西邊chou身,定然能夠有足夠力量來對付中國,屆時可以利用這些矛盾來使沙俄加入對中國的圍堵、清算行列。

同盟國內部的分歧,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考慮的。

法國不像英國那樣是世界老大,他們更多的是為民族而考慮,此時法蘭西在德國人攻勢下已經岌岌可危了,若是讓同盟國在東線徹底chou身,那麼對于法國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而對于英國來說,做為世界老大,英國更多的是從國際力量上來考慮問題,參加這場戰爭本就是英國的投機主義作祟,英國想借此戰爭打壓強勢崛起的德國,以鞏固自己的世界老大jiao椅。

至于法國是否被德國所擊敗,英國自然不願看到法國被德國吞並,這樣會造就一個更加強大的敵人,不過對于在亞洲崛起的中國,英國在緬甸沖突之後已經有了足夠的警惕。

此時的這個中華帝國,在領土上的y-望非常強烈,在短時間就在亞洲連續扶持了兩個華人國家。

此時中國還涉足馬六甲海峽,同時在蘇伊士海峽地區扶持了拉希德阿拉伯王國,對英國的霸權造成了極大的挑釁。

其中英國的擔憂充分的被美國所利用,美國已經決意圍堵中國,正要借助英國的力量,否則美國對中國圍堵起來會很吃力。

不過可惜的是,英國想拖延時間,但局勢的變化開始徹底失控。

中華帝國政f 在沙俄拒絕了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回復後,再次向沙俄遞jiao了一份照會,這次照會不僅要求沙俄歸還自歷次沙俄以不平等條約侵佔的中國領土,同時還要求賠償海蘭泡血案以及日俄戰爭中對中國東北人民所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賠償金額高達三十億復興幣。

中國所追加的賠償要求,無疑將尼古拉二世惹得怒火中燒,讓尼古拉二世有一種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憤懣感。

1917年1月,俄國各地爆了大規模罷工示威,紀念19o5年的「流血星期日」。都彼得格勒工人響應布爾什維克的號召,舉行罷工和示威游行,他們︰高呼「打倒戰爭」、「面包與和平」的口號。這次行動成為二月**的前奏。

沒多久,3月8日,國際f-nv節這天,俄歷2月23日,彼得格勒5o家工廠約13萬男nv工人舉行罷工和游行,拉開了二月**的序幕。第二天,參加罷工示威的群眾增加到2o萬。

在布爾什維克黨(後改稱俄國**)領導下,都各大工廠舉行了有3o萬人參加的聯合總罷工。**風暴嚇壞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下令不惜采取任何措施,迅恢復都秩序。

血腥的鎮壓隨即展開,然而這次鎮壓與以往不同的,此時的沙俄民眾對于尼古拉二世已經徹底失望了。

工廠的殘酷剝削,農產品供應的短缺,以及前線戰爭的連連失敗,讓工人們已經對沙皇政f 徹底的失望了,尼古拉二世再次動用武力對罷工進行血腥鎮壓,迅讓工人們陷入了徹底的憤怒之中。

工人們攻佔軍火庫,奪取槍支彈y-o,築起街壘,與反動軍警展開戰斗。同時工人們還積極開展爭取軍隊的工作,在工人們的宣傳、感召下,有數萬名士兵公開站到**的一邊。他們同起義工人一起,佔領了沙皇的巢x-e冬宮和政f 各部,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將軍。

都起義獲得完全勝利,尼古拉二世充滿不甘中,立即從前線調軍隊企圖奪回都,但沙皇軍隊在**影響下也生了兵變。

閻錫山興奮的跑到夏鈞家里,對夏鈞說道︰「元,沙俄果然爆了**,而且局面已經開始失控了。」

「呵呵好戲就要上演了。」夏鈞笑道。閻錫山問道︰「那誰和我們簽署廢除條約以及賠償的協議?是乘機找沙俄政f 還是**政f ?」

「不用急,沙俄政f 過不了多久要徹底完蛋了,而且沙俄在**後,極有可能會出現兩個政f 。到時候會有人和我們簽的。」夏鈞卻是十分淡定,他本來就不指望沙俄政f 接受帝國提出的要求。

閻錫山憂慮道︰「不過英國顯然不想讓我們收復那些失地。」

「局勢很快就會展到英國人都管不了地步,而且歐洲戰爭結束後,英國已不足為慮。」夏鈞說道︰「英國現在打掉那麼多錢,欠下了那麼多的外債,此戰之後起碼得休養生息上一陣,世界老大的寶座恐怕已是不保了。」

夏鈞說道︰「現在我們靜觀其變即可。」

……

局勢很快如同夏鈞所預料的那般,沙俄政f 已經徹底要完蛋了。

尼古拉二世見大勢已去,馬上宣布退位,將皇位傳給了弟弟米哈伊爾,第二天,米哈依爾也宣布退位。這樣,統治俄國達3o4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被二月**沖垮了。

二月**後,俄國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f ,一個是工兵代表蘇維埃。

俄國局勢頓時變得撲朔m-離起來。

同時俄國的**,也讓協約國為此擔憂起來,顯然在中國還沒對俄國動刀之前,俄國羅曼諾夫王朝就完蛋了。

美國政f 同樣也為此擔憂起來,沙俄國內**一爆,那麼協約國戰勝同盟國的幾率就很渺茫了。

如果不能打敗德國,那麼美國的貸款可能就收不回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借口墨西哥電報事件,三月向德國正式宣戰,加入了協約國的行列,並很快決議向歐洲戰場派遣軍隊。

美國的參戰,對于同盟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

那麼擺在中華帝國面前的,將是是否參戰的問題了。

現在連美國都參戰了,中華帝國如果加入其中,也是能夠分得一杯羹的,當然這是指向德國宣戰。

德國在美國加入協約國之後,連續向中華帝國開出了許多豐厚的許諾,意圖說服中華帝國加入同盟國,向協約國宣戰。

面對這個抉擇的路口,中華帝國內部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意見,有的試圖說服帝國加入協約國,有的試圖讓帝國加入同盟國。

夏鈞卻是不管這些人的觀點,他已經打定主意徹底中立,即不加入協約國也不加入同盟國。

「盡管如果我們加入了協約國在戰勝同盟國之後能夠分得一些利益,但這對于已經與我們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的德國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我們為了這些利益而不顧民族感情,這將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夏鈞在內部會議上說道。

至于向協約國宣戰,中國暫時經不起太長久的折騰。

如果要和協約國打,那麼肯定是一個長期的戰爭之路了,因為同盟國很快就會崩潰了,到時候就只剩下一個中國在單獨作戰,基本上是與整個世界抗衡,雖然夏鈞手上有兌換平台,但夏鈞擔心打到後面經濟會生衰退,從而導致民心下降,到時候連積分都沒了,那還怎麼搞。

雖然說勝率還是比較大的,但夏鈞還是不願意在此時帝國剛統一時就貿然加入戰爭的行列當中。

加入戰爭對于中國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以此時中國的基礎,雖然可以做到面對協約國的圍攻而不敗,但最終只能得到一些領土,而經濟展將受到嚴重的打擊。

要知道中國的很多投資都是在協約國境內的,或者在協約國的殖民地里的,而且協約國還欠中國的錢。

所以還是穩妥一些,再展個十幾二十年,到時候想怎麼打都可以。

抱著這樣的態度,夏鈞再次重申中立,要求華東政f 上下不要出現偏j 的言論,也不要鼓吹中國參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雖然中立打醬油,但卻也和日本較量了一番,並不算是無所作為。

在這次世界大戰,中國已經謀取了很多的利益,沒必要去為了一些看似很美好卻十分遙遠的利益而加入到戰爭的行列中去。

——————

第一更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唯一戰勝國最新章節 | 唯一戰勝國全文閱讀 | 唯一戰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