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戰勝國 第兩百四十章︰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

作者 ︰ 菜鳥如林

第兩百四十章︰政治突變,北洋官員撲街事件

秋收就快要到來了,和晚年一樣,秋收是華東政f 上下最為忙碌的階段,運輸部m n在統籌著運力,農業部在統籌著農作物大概的總產量,以制定今年的農產品價格。

農產品價格自然是政f 可控的,如果農產品多了,可以政f 出面收購並儲備起來,這樣價格也就上升了。如果產量不足,則政f 放出倉庫中的儲備以壓低價格。

總的來說,就是將農產品價格維持在生產者有盈利,而盈利又不能過大的程度上。

今年各地農業生產雖然有部分遭災,但總體上還是保持了強勁的勢頭,根據農業部的報告,今年的棉hua產量足以讓中國在國際棉hua出口市場上擊敗任何對手。蔗糖產量同樣也是如此。

同時在生絲生產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戰績,日本的生絲業已經被中國的生絲業完全擊敗,中國的生絲業已經成為世界第一。

在養殖業方面,今年養殖業產值突破了一百億,其中也包括海產養殖。

進入九月份,近海捕撈的休漁期也已經結束了,沿海各漁港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捕撈期。除了淺海漁場的捕撈,遠洋捕撈今年已經捕撈了近三百萬噸漁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日本海域捕撈的。

去年淺海捕撈業的捕撈成果為四百萬噸,今年則被漁業部叫停,漁業部取締了一批大型拖網船,預計在今年的捕撈期內只捕撈三百萬噸漁產。

捕撈業十分脆弱,因此華東政f 的保護政策很嚴格,重點還是在于展近海養殖,沿海各地已經開始了近海養殖項目。

今年華東政f 佔領了印尼,印尼的廣袤海域也將成為中國的漁產捕撈範圍,不過南洋共和國正在制定適合印尼地區的休漁制度,以及捕撈噸數限定。這些政策制定好後,中國的漁船便可以前往印尼淺海進行捕撈作業。

中國的海洋捕撈技術是當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因此華東集團在其他國家也有投資海洋捕撈公司。

如今已經是越來越多便宜的漁產運回國內,逐漸走入千家萬戶的餐桌之上。

紐芬蘭漁場的鱈魚是華東集團在國外投資的捕撈公司主要的產品,一艘艘的大型拖網船日復一日的在紐芬蘭漁場里不斷進行著捕撈作業,絲毫沒有限制。

這個年代由于生產力還不是那麼高,所以各國對于資源保護的意識並不強,華東集團這樣的行為根本無人制止。

鱈魚曾是歐洲窮人的食物,因為鱈魚實在太多了,不過鱈魚的營養卻是很高的,華東集團目前正在紐芬蘭興建一家罐頭廠,這收到了紐芬蘭當地政f 的大力支持。

罐頭廠有專m n的鱈魚加工機械,使用這些加工機械可以流水線一般的對鱈魚進行屠宰,然後灌裝運回國內。

軍方對鱈魚罐頭很感興趣,正考慮納入士兵伙食之中。

種植業、養殖業、漁業、林業的展都很快,今年的總產值預計可以達到四百億以上,不過農業是消耗品,農業不可能讓一個國家提升太多的戰爭能力,不過農業可以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因此是夏鈞重點展的,只有國民吃飽了肚子,而且吃好了,才能得到民心不是。

……

正當華東政f 忙于迎接秋收的時候,黎元洪和段祺瑞回國了。

他們二人硬是被南洋共和國總統許垣熱情的挽留在印尼玩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人家盛情挽留,楞是不讓他們走,黎元洪和段祺瑞有什麼辦法,他們又沒帶兵來,印尼則是到處都是華東軍。

他們二人剛回到北京,就現情況有變。

一大群被解職的北洋地方官員听說段祺瑞回來了,一個個涌到機場,當段祺瑞走下從天津塘沽飛往北京的飛機,一群大小官員當著眾多記者的面,跪倒在機場,對著走下飛機的黎元洪和段祺瑞大哭起來。

「大總統,你要為我們做主啊」

「沒有王法啦他們憑什麼解我們的職。」

「大總理,您可要為大伙討個公道啊……」

「嗚嗚……」

一群官員跪倒在路邊,有的甚至是哭得天昏地暗,有的還撲上去,死死的抱著黎元洪的大tu 。

黎元洪是個傀儡總統,赤手空拳沒有兵權,不抱他大tu 抱誰的。至于段祺瑞則沒被人抱大tu ,撇了一眼正在不斷chou著大tu 卻擺不月兌糾纏的黎元洪,段祺瑞神s 一正,呵斥道︰「你們干什麼,身為中國一方吏員,竟跪在這里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也不怕丟人現眼,都給我起來說話。」

被段祺瑞這一呵斥,跪倒在周圍的北洋官員紛紛止住了哭聲,一個個站了起來。

「你們到底是怎麼回事?」黎元洪被抱了半天大tu ,不由氣得直吹胡子,對一群官員厲聲喝問道。

「回稟大總統,華東政f 簡直欺人太甚,您和大總理出國期間,華東政f cao縱議會,竟替換了地方行政人員,總數愈達八百人。」河南省長陳雲梯一臉悲憤的痛斥道︰「今中國已是國已不國,毫無法律……」

黎元洪听了心驚,他和段祺瑞只是一出國,華東政f 就撤了八百多名北洋官員的職務?這也太……太……奔放了吧

「好了,我知道了,都散了吧」段祺瑞面無表情的揮了揮手,兩邊的警察當即靠了上來,將那些北洋官員拉開,段祺瑞抬tu 便走。

黎元洪哼了一聲,也離開了機場,他倒是無所謂,這個總統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總統,不過雖然是虛名,倒也讓他感覺不錯,至于北洋政f 的遭遇,他心里卻是冷笑不已。

在場的記者們用相機全程記錄下了北京機場生的鬧劇,第二天各大報紙紛紛對此事進行了報道。

有的報紙稱這次事件為——‘北洋官員撲街事件’,很快這個叫法就得到了廣泛的采納,人們都開始稱呼這次事件為——‘北洋官員撲街事件’。

事件生後,中國的輿論生了劇烈的討論。

華東一派的各大報紙對此事的意見有點幸災樂禍,只字不提華東政f 違法,而是暗諷北洋官員做派,歷數北洋官員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種種行為。

北洋一派的報紙則怒斥華東政f 目無約法,公然踐踏中國憲法。言辭之j 烈,就差點要指名道姓的抨擊夏鈞狼子野心了。

不過他們還算是有點理智,知道當前無論如何都能針對夏鈞來進行人身攻擊,否則將被淹沒在人民的怒火之中。

雙方的辯論很快演變成了罵戰,口水四濺之中,華東治下各省民眾看了報紙上的罵戰,很淡定。

反正吃虧的不是華東政f ,因此還很是高興,根據報紙上講,如今華東政f 替換了北洋政f 的行政人員,已經在行政上初步完成中國的政令統一。

統一了,這是大喜事啊

很多商家甚至是放起了鞭炮,打出橫幅——「慶祝中國統一全場xx折……」。

雙方的罵戰從剛開始北洋就處于劣勢,因為他們的影響範圍不大,不像華東政f 的各大報紙,行渠道涵蓋整個中國,而且有些甚至在海外都有行。

而且雙方在互相抨擊時,華東派能抨擊北洋的東西多得去了,而北洋派能抨擊華東政f 的也就僅僅是程序、法制上的行為違規。

很快華東治下各省的百姓的反應就出現在了紙面上。

華東一派的報界聲稱︰「替換北洋行政人員,是得到人民高度擁護的,當前全中國的百姓都熱烈盼望能夠有一個政令統一的環境。」

接著,華東報界又對那些北洋政f 治下的百姓進行了調查。

原北洋治下各省百姓都絕大部分表示擁護這個結果,他們在華東行政人員到來後的生活狀態有了極大的改觀。

華東報界專m n還做了大量的調查采訪,很快就從那些省份的百姓口中得到了他們的普遍心聲。

各省百姓皆不願北洋官員再回去,他們堅決擁護華東的行政人員,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父母官。

民心盡失

這就是華東報界對北洋政f 的最終評價。

民國的大文豪梁啟次在報紙上表了他對此次北洋官員撲街事件的看法。

「華東政f 之行為確實違法,然民意如此,當不可違。且中國政令之統一,是為當前頭等要事,于國家于民族考慮,此乃正理,華東政f 即已成大業,吾輩亦無需再爭,北洋之存在亦已無必要。」

梁啟的言論頓時引起更大的bo瀾,因為輿論被是否違法變成了北洋政f 是否有存在之必要。

一直沉默的黎元洪在九月二十六日公開宣布︰為順應民意,承認華東政f 之前遞jiao議會的議案的合法x ng,並將河南、陝西、甘肅三省jiao由華東政f 全權管理。

黎元洪的這個決定已經嚴重損害了北洋集團的利益,但奇怪的是段祺瑞並未對此做出反應,而是放任黎元洪的行為。

段祺瑞知道,他反對也沒什麼用,木已成舟還能如何,現在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問題罷了。

梁啟當日找上段祺瑞,對段祺瑞說道︰「大總理當順應天下大勢,解散北洋,以將華東推上台前。」

————

第二更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唯一戰勝國最新章節 | 唯一戰勝國全文閱讀 | 唯一戰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