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戰勝國 第六十五章︰再次擴軍

作者 ︰ 菜鳥如林

感謝冬雪、紫瘋兩位同學的打賞,以及紫瘋同學的評價票、崔更票!

————

中秋時節,氣溫也降低了下來,氣候變得十分涼爽,夏鈞的自治風暴蔓延了半個福建,讓那些縣官心里拔涼拔涼的。

近月來,不斷有鄉鎮送上《xx自治宣言》,搞得他們焦頭爛額,搞得他們一個個都想著跳槽,這福建真不當官的好地方。

此時中國各省民間資本已經進軍鐵路,這是一場注定帶起一片j mao鴨血的進軍,也是滿清自掘墳墓的行為。

夏鈞開始考慮是不是要開始為明年的辛亥革命布局了。

最讓他擔憂的還是第十鎮的統領許崇智,這家伙可是革命黨,這本來也沒什麼,問題是許崇智這家伙是同盟會的,到時候確實不好打。

同時現在夏鈞把各營都分散在外面,也不好進行聯合訓練,什麼步炮協同的訓練也無從說起,但把各bsp;實在讓人頭疼啊!

不過好在當前要面對的敵人只是滿清,這些比較高級的東西還用不上。

此時工廠方面已經不需要夏鈞過度cha手了,李詩婧為他打理得很好,夏鈞感覺也沒必要再繼續擴大工廠,因為兌換那些領先級別的設備很貴。

夏鈞感覺自己應該從直接購買工廠設備,轉而向自主研方面展,磺胺yao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張程已經把磺胺yao制造出來了,現在磺胺yao廠正在建設之中,雖然這個廠子有點像是作坊,但磺胺yao的利潤是非常高的,生產方式落後點也沒什麼問題。

因此夏鈞此時可以把時間從建設工業上chou出來,繼續加強軍隊的戰斗力。葉*子悠*悠

此時財政問題已經大幅度解決了,夏鈞又有了擴軍的念頭,而且是一**規模的擴軍,辛亥革命只是一場地方上的集體倒戈,夏鈞卻不同。夏鈞不僅要反清,而且不允許這些地方舊勢力繼續存在。

因此夏鈞需要足夠的武力奪取行政權,如今手上這十個步兵營顯然不夠用。

軍隊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先一個就是用美制武器,使用美制規格的子彈,這不符合一個國家的面子問題。

同時軍中缺少輕機槍、迫擊炮等裝備,一個炮連在擴軍後顯然也不夠用,並且缺乏榴彈炮營。

如何改變這些問題,還得再好好研究一下。

夏鈞在系統里找了一會,找到了7.62mmnaTo彈,7.62x51mmnaTo步槍彈跟.3o-o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7.62x63mm)有著近似的彈道.盡管彈殼短一些,但是標準的裝yao量射相似的彈頭依然能獲得接近的初值,較xiao的裝yao量依舊可以獲得同樣的初.更短的彈殼有利于較少重量,同時還可以縮xiao武器的整體尺寸。

未來的自動步槍大多選用xiao威力的子彈,不過7.62x51mmnaTo依然是後世各國狙擊步槍和機槍的主流彈種。

這子彈好!夏鈞連忙查看是否可以將m1加蘭德改成使用7.62x51mmnaTo彈。

結果竟然真的可以,改版後的m1加蘭德的空槍重從4.37公斤,變成了4.o3公斤,比原來輕了o.34公斤,而且x ng能不變,不過兌換價格提高到了每支36點積分。

改變後的m1加蘭德步槍,口徑不變,但用的子彈卻不同于美國使用的3o-o6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彈(7.62x63mm)。

此時7.62x51mmnaTo彈還未出現,7.62x51mmnaTo彈的知識產權也就屬于夏鈞了。

輕機槍方面,夏鈞權衡了許久,選用了捷克ZB-26,這種輕機槍雖然不如麥德森好用,但勝在便宜、可靠,足夠應付這個年代的戰爭了,起碼用來對付xiao日本沒什麼問題。

一把ZB-26輕機槍只需5o點積分便能換到一把,這價格非常便宜,麥德森還有12o點積分一把。

麥德森輕機槍的確比ZB-26好用,就是太貴了,夏鈞不想買那麼貴的。

增加了輕機槍後,一個班11人少了些,夏鈞決定將一個班擴大為13人。

一個班將裝備為︰1t ngZB-26,1把湯姆森沖鋒槍,1把狙擊步槍,2具擲彈筒,2把手槍,9把m1加蘭德,2根爆破筒,手榴彈65枚,爆破筒2根。

這些單兵武器組成了當代世界6軍最強悍的單兵火力,給十個營換上BZ-26,夏鈞需要支出13.5萬點積分,這點積分夏鈞還是拿得出來的。

擴軍的問題夏鈞召集了陳軒宇以及6軍學院的幾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前來討論,第一期6軍學院中的學生里有三個學生是夏鈞最看重的門生。

一個叫吳峰,是光復會的成員,無論是學習還是訓練都是十分刻苦,6軍學院每次考試多被他摘走第一,在戰術上有著很高的天賦。

一個叫楊烈,學習同樣很刻苦,與劉成義在6軍學堂互相競爭,也時常拿到考試第一,大局觀比較強。

還有一個叫劉文洪,成績排得靠後一些,但思維縝密,計算能力很強,是個當參謀的好料子。

第一期的學生中就以這三人最為出色,也最為夏鈞所看重,算是夏鈞的得意門生,所以把他們三個一起叫來商議。

夏鈞對擴軍也拿不定主意,畢竟剛擴軍一個多越又擴軍,前面的還沒訓練好。

幾人來到軍部大樓,听到夏鈞想擴軍,陳軒宇說道︰「既然我們的財政沒有問題,那麼在擴招一些是沒問題的,就怕後面財政能否跟上。」

「後面的財政也不是問題。」夏鈞此時一點不擔心財政問題,畢竟自己手上才這麼點兵力,又不是十幾個師。

若是十幾個師,那才說要考慮一番財政問題。

「校長,學生以為,擴軍以早不宜遲,此時我們既然財政無礙,武器裝備不缺,自然應該擴充些兵力,一旦起事也能有更大的作為。」楊烈立正後對夏鈞說道。

吳峰點頭同意道︰「學生也以為應當擴軍,目前我們本部只有一個營,其他九個營在地方上剿匪防御官府,顯然chou不開身,我們必須有更多的兵力。」

夏鈞這麼一問,在場眾人都同意擴軍。

至于擴軍多少,在場眾人有些分歧。

楊烈說要擴軍一個師,這樣才夠給力。陳軒宇說一個旅,地方上的九個營再組成一個旅,正好一個師。

一個師和一個旅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不僅是編制上的不同,在平衡方面也不同。

如果說是擴編一個旅的話,地方上那九個營也會被編進來,倘若擴編一個師的話,就是‘中央軍’了,軍官全從軍校里chou,地方上那九個營也就撇在一邊,淪為雜牌軍。

夏鈞心中也有考慮,是否先把其他九個營撇開,建個中央軍起來,但又感覺這樣會失衡,若是直接建個師起來,那麼那九個營便沒有任何制衡內部的作用,等于是把罐子摔碎,再捏一個想在這樣的罐子,只是捏大一些罷了。

若是再編一個旅,外放的九個營也編成一個旅,那麼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先自己控制的‘中央軍’達到了一個旅的規模,內部有三個團長存在,這三個團長將由自己教出的學生擔任,這三人之間就有互相制衡。

其次外面還有三個團,那三個團長雖然不是自己教出的學生,但對自己的忠誠也是不容置疑的。

如此形成內外互相制衡,誰都跳不起來,誰都反不了。因為沒有人能夠服眾,一旦反起來就要被圍攻。

最終夏鈞還是采納了陳軒宇的建議,將這次擴軍定為擴編一個旅。

夏鈞在制衡部下的同時,非常注重軍政分離,若說近代民**閥內戰的主要原因,那麼便是中央權利疲軟,軍人擁有了行政權。

之所以如此,全因為袁世凱無法掌控他訓練出的北洋軍,袁世凱編練北洋新軍的那種時代背景以及環境,注定了他無法用信仰等力量來團結部下,因此袁世凱籠絡部下從來都是用錢財。

這也許是造成他當了大總統後各軍閥爭權奪利的原因,而他被清廷打回老家的這幾年里,北洋軍雖然還听從他的話,但已經不能完全掌控,而是掌控在段祺瑞和馮國璋二人手中,造成大權旁落。

夏鈞自然不會重演這種歷史的教訓,因此他從來不讓誰獨攬大權,而是大搞平衡,同時加強民族信仰,團結部下向同一個方向前進,再則嚴禁軍bsp;————

第二更到了!屠神不成,差距反而拉大了!不給力啊!真的不給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唯一戰勝國最新章節 | 唯一戰勝國全文閱讀 | 唯一戰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