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九 最後的戰爭 第九十二章 突擊失敗

作者 ︰ 閃爍

第九十二章突擊失敗

第二批攻擊機群升空的時候,第一批攻擊機群也已全部返航。

可以說,事情非常湊巧。

當時,因為擔心遭到印度空軍戰斗機攻擊,前出的四架艦載預警機在攻擊機群返航的時候都向南退縮了數百公里。在凌晨兩點左右,也就是攻擊機群返航後十來分鐘,印度空軍的第一批F-44到達印度艦隊上空。只是,印度空軍的大型預警機飛得更慢,也不可能冒險飛到戰斗機前方,所以在F-44機群後面大約三百公里處,離返航的J-32B機群大概有六百公里。結果就是,印度預警機沒有現返航的J-32B機群,特遣艦隊的預警機也沒現F-44機群。

可以說,如果印度空軍的機群早十分鐘到來,最後一批J-32B就要倒大霉。

要知道,J-32B在空戰性能上肯定不如F-44,而且在完成攻擊後,也沒有剩下多少燃油與F-44進行空戰。更重要的是,最後一批J-32B沒有攜帶對空導彈,只能用航炮作戰,就更加不是F-44的對手了。以當時的情況,就算J-32B的最大度比F-44稍微高一點,也沒有足夠的燃油返回艦隊。只要與F-44遭遇,為了掩護後方的預警機,J-32B機群肯定不會直接撤退。

結果可想而知,這幾十架J-32B肯定得損失掉。

萬幸的是,印度空軍非常嚴格的按照計劃派遣戰斗機,即在凌晨兩點為印度艦隊提供防空掩護。

接下來的二十分鐘內,到達印度艦隊上空的戰斗機達到了六十架。

與承諾一樣,印度空軍出動了四十架F-44與二十架F-22I,還出動了兩架性能強大的大型預警機。

可以說,這是一支絕對不可小覷的制空力量。

要知道,牧浩洋出動的第二批攻擊機群中,只有三十二架J-32執行護航任務,在數量上比F-44少了一些。更重要的是,J-25p的作戰半徑不如J-32B,在攜帶兩枚一千公斤級反艦制導炸彈之後,就無法攜帶對空導彈了,而且還得在返航的時候進行一次空中加油,才能返回艦隊。

也就是說,如果護航的J-32不能擺平F-44,J-25p就無法攻擊印度艦隊。

顯然,在旗鼓相當的情況下,三十二架J-32要想擺平四十架F-44,以及二十架F-22I幾乎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不過,情況還沒有這麼糟糕。

在兩點三十分左右,印度艦隊里幸存的幾艘護航戰艦匯報了交戰過程,明確提到特遣艦隊出動的攻擊機群的總規模在兩百架以上,而且去全部是J-32與J-32B戰斗機,沒有現J-25p戰斗機。結合情報後就能得出一個結論︰特遣艦隊在留下必要的防空戰斗機之後,剩下的戰斗機不會過一百架,而且主要是J-25p,而這種戰斗機的作戰半徑只有一千五百公里,因此只能使用反艦導彈攻擊印度艦隊,不大可能進行凌空轟炸,而特遣艦隊不一定能夠出動護航戰斗機。

結果就是,印度空軍把二十架F-22I調走了。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中國空軍正在猛烈打擊印度南部地區的空軍基地,印度空軍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下,能夠為艦隊提供防空戰斗機就非常不錯了。既然艦隊受到的威脅已經大幅度降低,就沒有必要保留太多的防空戰斗機。在其他戰場上,二十架F-22I揮的作用肯定要比留在艦隊上空大得多。

此外,四十架F-44分成四個機群,主動向南擴大防空攔截範圍。

這麼做,也主要是為了防止J-25p在數百公里外射反艦導彈,畢竟印度艦隊已經喪失了區域防空能力,而攔截攜帶了反艦導彈的戰斗機,要比攔截度快得多的反艦導彈容易得多。

F-44的巡航飛行度接近一點八馬赫,而預警機的巡航度只有零點八馬赫,所以預警機根本跟不上。

到兩點三十分左右,F-44機群與預警機的距離已經擴大到了五百公里左右。

事實上,印度預警機在被動探測模式下,對J-32的最大現距離不到五百公里,也就無法為F-44機群提供準確的戰場信息。

更重要的是,特遣艦隊的預警機沒有撤走,只是向南撤退的兩百公里。

也就是說,F-44向南擴大防空範圍的時候,等于與特遣艦隊的預警機縮短了距離,進入了預警機的探測範圍。

此消彼漲之下,局面生了轉變。

兩點三十二分,前出的J-32護航戰斗機在預警機的指揮下,也分成了四個編隊,分別向F-44起攻擊。

當時,雙方的距離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

F-44機群沒有啟動火控雷達,因此並不知道敵機就在前方。

直到空對空導彈逼近,J-32啟動火控雷達照射目標,隨即空對空導彈進入主動引導攻擊階段,F-44的雷達告警機與導彈告警機才出警報,印度飛行員也才知道,中國戰斗機已經逼近,而且起了攻擊。

必須承認,F-44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戰斗機。

作為當時全球唯一能夠與J-3o/J-32抗衡的第五代戰斗機,F-44的最大機動過載也達到了十五g,而且瞬時盤旋性能比J-3o/J-32還要突出一些,只是在爬升與加能力上稍微遜色與J-3o與J-32。

更重要的是,有資格駕駛F-44的,都是印度空軍的精英。

這些飛行員中,半數以上前往美國訓練了半年以上,並且在國內接受了三年以上的高強度對抗訓練。此外還有部分飛行員在前幾天的戰斗中與J-3o交過手,非常了解中國戰斗機的攻擊戰術。

當時,還有幾名飛行員擊落過中國戰斗機,也被中國戰斗機擊落過。

如果算上實戰經驗,這些印度飛行員不比美國同行差。事實上,部分駕駛F-44的印度飛行員就是重歸印度國籍的美軍飛行員。只是他們在美軍中服役的時候,只有少數有機會駕駛F-44。

J-32的輪攻擊,只擊落了八架F-44。

緊接著,雙方又互相對射了一輪攔截導彈,又有六架F-44被擊落,J-32也被擊落了五架。

隨即,空戰進入格斗階段。

可以說,在格斗空戰中,J-32與F-44勢均力敵,都沒有足夠大的優勢,很多時候得由飛行員的素質來決定勝負。

相對而言,中國海軍戰斗機飛行員的素質不比F-44的印度飛行員高多少。

原因很簡單,大批參加過十年前對日戰爭的海軍飛行員要麼退役,要麼轉到了指揮崗位上,少數留在飛行崗位上的也在三十五歲以上,過了飛行員的黃金年齡,身體素質比不上年輕的飛行員。

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海軍在這場戰爭中參加的第一次大規模戰斗。

在此之前,J-32的飛行員根本沒有作戰經歷。

戰斗打得異常激烈,雖然憑借搶先攻擊,J-32機群改變了數量對比,但是F-44的飛行員非常頑強,沒有立即敗下陣來。

在基本上是一對一的情況下,格斗空戰很難迅分出勝負。

此時,J-25p機群已經到達。

如果這些戰斗機攜帶的是反艦導彈,結果肯定不一樣,只是當時所有J-25p攜帶的都是反艦制導炸彈。

這不是戰術安排上出了錯,而是J-25p狹窄的彈艙無法容納新式反艦導彈。

如果使用在二零三零年前研制的反艦導彈,攻擊效果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去,畢竟印度艦隊里還有部分護航戰艦沒有喪失作戰能力。

與此同時,之前返航的F-22I也轉向飛了回來。

雖然這些戰斗機不可能及時支援F-44,但是能夠及時到達印度艦隊上空,攔截J-25p機群。

與F-22I相比,J-25p的空戰性能優勢並不明顯。

要知道,印度空軍的F-22I都在二零四零年之後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更換了動機與大部分電子設備,作戰能力獲得了大幅度提升。雖然J-25p也是J-25m的現代化改進型,並且增強了空戰能力,但是作為第四代多用途戰斗機,J-25p的很多基本設計限制了其空戰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攜帶了兩噸炸彈,且沒有對空導彈的情況下,J-25p根本不可能在空戰中擊敗F-22I。

可以說,J-25p機群只有數量上的優勢了。

在突擊印度艦隊的時候,半數以上的J-25p提前拋掉了炸彈,轉為與F-22I交戰,為後面的友機開路。

戰斗打得非常殘酷,因為F-22I可以使用攔截導彈進行視距外攻擊。

也正是在這場戰斗中,特遣艦隊的航空兵遭遇了重大損失。

根據特遣艦隊的作戰報告,在突擊印度艦隊的行動中,損失了三十六架J-25p,還有十四架在返航途中墜毀。雖然二十架F-22I也損失慘重,至少有十八架被擊落,另外兩架也沒能返回空軍基地,但是F-22I的有效攔截,對J-25p的突擊行動產生了巨大影響,最終只有不到十架J-25p在印度艦隊上空投下了炸彈。

顯然,這不足以殲滅印度艦隊。

兩點五十分左右,牧浩洋就收到了攻擊報告,得知第二次打擊沒能收到預想效果。

所幸的是,第一批J-32B已經返航,而且沒有在西北方向上現敵機,第二批J-32B也即將回到艦隊上空。

也就是說,再過半個小時,牧浩洋就能組織動第三次打擊。

只是,在這個時候,牧浩洋先考慮的肯定不是攻擊印度艦隊,而是防空,因為印度海軍的反潛巡邏機隨時有可能出現。

結果就是,在…之前,第一批返航的二十四架J-32B在補充燃油與彈藥後,全部升空執行防空巡邏任務。按照牧浩洋的安排,另外二十四架J-32B也將執行防空任務,要等到第二批J-32B返航後,才考慮動第三次打擊。

事實上,根本沒有等到第二批J-32B返航,新的情況就讓牧浩洋改變了作戰部署。

第九十二章突擊失敗

第九十二章突擊失敗,到網址a全文字更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