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三 東海起狂濤 第二十五章 先做準備

作者 ︰ 閃爍

直升機不是去驅逐漁船,而是去前方探路,以便艦隊及時調整航向,避開漁船。

為此,艦隊不得不采用密集編隊,把戰艦的間隔距離減少到安全航行的低限度,並且嚴格控制每艘戰艦的航。

即便如此,航行途中仍然是驚心動魄。

九點不到,艦隊就進行了第一次緊急轉向,規避前方十五海里外的一艘遠洋漁船,搞得艦長手忙腳亂。

在密集編隊下緊急轉向,絕對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大型戰艦的慣性非常大,制動距離非常遠。拿「長江」號航母來說,在以十二節的度航行時,需要一分鐘能停下來,制動距離接近兩公里。如果在操作時出現一點誤差,都有可能撞上相鄰的戰艦。

在夜間進行,難度大。

在十點半的第二次緊急轉向時,「北京」號就差點被緊隨其後的一艘驅逐艦撞上,兩艘戰艦離得近的時候,還不到五十米。

這個距離是個什麼概念?

如果艦隊的航不是十二節,而是在二十節之上,就算驅逐艦完成了緊急制動,也會被巡洋艦的尾流吸進去,撞上巡洋艦。

驚險歸驚險,總歸是有驚無險。

完成第二次緊急轉向後,牧浩洋收到了二部來的確切情報,八架k-767在北京時間晚上七點左右從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f-35c機群也即將起飛。因為f-35c的巡航飛行度比k-767得多,所以先安排加油機起飛。

十一點過,牧浩洋收到了第二封確切情報,f-35c機群在北京時間晚上八點準時升空。

也就是說,二部之前提供的情報非常準確。

一切順利的話,f-35c機群將在十點之前進行第一次空中加油,在二十六日凌晨兩點左右到達馬六甲海峽上空,在兩個小時之後到達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也許會直接飛往「維拉特」號航母。

只是,印度艦隊到底在哪?

直到二十六日凌晨零點過,牧浩洋收到第三份情報,不是二部來的情報,而是周渝生送來的情報。d請記住我)

「維拉特」號正在孟加拉灣向南航行,另外兩艘航母則在向東南方向航行。

「‘維拉特’號肯定會去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南面,另外兩艘航母去群島北面。」周渝生鋪開海圖,在上面標出兩條航線,又標出了一條從馬六甲海峽到布萊爾港的航線,「如果聯合艦隊沒有減,此時已經到了布萊爾港附近,兩個小時之內就將進港。要想做什麼,就得抓緊了。」

牧浩洋笑了笑,沒有吭聲。

黃峙博已經來消息,讓他不要輕舉妄動,因為高層還沒有批準他的作戰方案。

「再過幾個小時,我們將錯過消滅聯合艦隊的佳時機,也許再也遇不到這麼好的機會了。」

馬明濤推了周渝生一下,對牧浩洋說道︰「該斷就斷,不要猶豫不決。」

牧浩洋仍然笑了笑,沒有吭聲。

他不是沒有這個魄力,而是知道高層沒有做出決策,肯定有非常重要的原因,不然黃峙博不會一再叮囑他不要輕舉妄動。

「不管怎麼說,先做好攻擊準備。」楊禹方暗自嘆了口氣。

在很多時候,做主的不是軍人,而是政治家。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先做好攻擊準備,按照聯合艦隊進入布萊爾港為準,給攻擊部隊分派任務。」

「需要進行戰斗動員嗎?」

「先分派任務,讓飛行員集中。」牧浩洋遲疑了一下,又說道,「進行備戰準備,給戰斗機補充燃油、掛載彈藥。」

楊禹方沒有遲疑,立即通過電話,向兩位航空作戰指揮官下達了命令。

十分鐘後,兩艘航母上四個聯隊、八個中隊的領隊飛行員全部進入航空中心,由航空作戰指揮官分派作戰任務。

航母上,相應的準備工作同時展開。

因為兩艘航母都是按照高標準搭載作戰飛機,而且按照楊禹方制訂的打擊戰術,將各出動四十架戰斗機與一架預警機,所以只能采用潮汐作業法,即集中讓戰斗機起飛,再集中讓戰斗機降落。

如此一來,航空勤務人員先得讓系留在飛行甲板上的戰斗機升空。

按照航空作戰標準,系留在飛行甲板上的戰斗機主要是j-25,因為只有這樣,能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讓制空戰斗機起飛。因此在安排戰術的時候,擔任護航任務的j-25將先起飛。

這麼做,也能有效延長機群的打擊範圍。

只是,每艘航母只出動十架j-25,而系留在飛行甲板上的j-25肯定不止十架。

除了留下四架j-25應付緊急情況之外,其余六架必須在j-15b起飛之前轉移到機庫里面,能騰出飛行甲板,讓j-15b機群以大的密度升空,不然就得讓戰斗機在艦隊上空集結待命。

對航空勤務人員來說,這絕對是件麻煩事。

所幸的是,中國海軍已經有十多年的航母使用經驗,而且一直按照大規模海戰的標準進行訓練。

在大規模海戰中,潮汐作業法是主要的航母應用戰術。

按照標準作戰程序,除了系留在飛行甲板上的j-15b,其他j-15b將在機庫內完成起飛準備工作,以縮短甲板佔用時間。為了使彈射器的利用效率大化,在j-25起飛後,將先彈射從機庫里提上來的j-15b,再彈射在飛行甲板上完成準備的j-15b。只有這樣,能在十五分鐘之內,讓四十架戰斗機升空。

只是,在這十五分鐘之內,艦隊將沒有任何防空掩護。

可以說,也只有在這個時候,「長江」級航母能達到四十架的出動量。

如果在危險海域活動,每艘航母至少需要安排四架防空戰斗機,還得在飛行甲板上準備四架隨時可以升空作戰的防空戰斗機、以及一架用來預警機,所以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十五分鐘之內讓四十架戰斗機起飛。延長戰斗機的升空時間,就得縮短打擊半徑。如果以一千二百公里的作戰半徑為準,機群升空時間多為十五分鐘,因為先升空的j-25在十五分鐘內消耗的燃油相當于飛行三百公里,而j-25在執行護航任務的時候,大作戰半徑只有一千五百公里。

在十五分鐘內派出四十架戰斗機,也是「長江」級航母的極限能力了。

雖然理論上,電磁彈射器能夠每二十秒彈射一架戰斗機,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肯定達不到這個度。原因很簡單,理論值是以標準情況為準,即戰斗機按照標準作戰載荷升空,消耗的電能僅為大起飛重量時的三分之二。如果戰斗機以大載荷升空,電磁彈射器的彈射度將降低到每三十秒一架。如此一來,「長江」級航母理論上能在十五分鐘之內彈射六十架戰斗機。問題是,在操作中,官兵素質非常重要,因此能夠達到每分鐘彈射三架戰斗機就非常不錯了。

算上j-25機群與j-15b機群起飛的間隔時間,十五分鐘彈射四十架戰斗機就是極限。

在之前的訓練中,「長江」號與「黃河」號的高紀錄是在十五分鐘內彈射四十二架與四十一架戰斗機。

在實戰中能否達到這個水平,還有待檢驗。

兩個小時後,即凌晨兩點左右,航空部門完成了全部準備工作,參與護航行動的十名飛行員與十名領航員穿上了特制的抗荷服。

按照海軍的要求,j-25全是雙座型,沒有單座型。

為了增強戰斗機的機動性,空軍與海軍聯合研制了式抗荷服,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出九個g的過載。如果飛行員經過了嚴格訓練,那麼還能在特定環境下,在極短的時間內把過載增加到十二個g。

要知道,在此之前,沒有一種戰斗機能夠達到十二個g的機動過載。

當然,這只針對j-22與j-25。因為設計得較早,沒有足夠的結構余量,所以j-15b的大過載只有九個g,連j-20都無法做出十二個g的機動。

這也正是海軍選擇j-25為主力制空戰斗機的原因。

只是,直到這個時候,牧浩洋仍然沒有接到黃峙博的電話。

這讓他有點惱火,甚至讓他決定,有必要像馬明濤說的那樣,在必須做出決策的時候當機立斷。

只是,到這個時候,牧浩洋也沒有收到與聯合艦隊有關的消息。

雖然按照之前的推斷,聯合艦隊已經到了布萊爾港外面,說不定已經進入港口,但是要到一個小時之後,二部控制的偵察衛星會從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空通過,能在凌晨…十五分來消息。

也就是說,要到這個時候,知道聯合艦隊有沒有進入布萊爾港。

這也是打擊聯合艦隊的後機會,因為按照理論計算,聯合艦隊能在錨泊的情況下,在四個小時內獲得必須的燃油,然後離開布萊爾港。從戰斗機升空,到完成攻擊,至少需要兩個半小時。

也就是說,如果聯合艦隊按時進入布萊爾港,牧浩洋就得在…半之前下達進攻命令。

再延遲,很有可能錯過攻擊機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