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三 東海起狂濤 第八十五章 突擊開始

作者 ︰ 閃爍

無彈窗小說網,萬名書迷同時在線中國空軍與海航大舉出動,顯然不可能風平浪靜。

別說瞞過太空中的偵察衛星,連騙過那些潛伏在空軍基地附近的諜報人員都不可能。

四點不到,木村小次郎就收到了消息。

只要是不太笨的參謀,都能解讀出這份情報的戰術價值,即中國空軍與海航出動六十架轟炸機絕對不是去打擊聯合艦隊。

原因很簡單,這些轟炸機均部署在江蘇的空軍基地,離沖繩大概有一千三百公里。

雖然H的最大作戰半徑超過兩千公里,但是在正常情況下,特別是在執行高強度打擊任務的時候,作戰半徑一般在一千五百公里以內。看上去,這還比不上一些戰斗機,可是轟炸機能夠攜帶射程超遠的巡航導彈,從而把打擊距離延伸一千公里以上,甚至能夠延伸三千多公里。這個能力,顯然是戰斗機不具備的。對中國空軍來說,這也不是大問題,畢竟在沒有海外基地的情況下,得為轟炸機提供全程護航,因此轟炸機的作戰半徑沒有必要超過重型戰斗機。

更重要的是,轟炸機的起飛時間是四點左右。

以H的巡航速度,飛行一千三百公里,大概需要兩個小時。如果重載起飛,還得多花半個小時。因為太陽的黑子活動還沒減弱,在天亮前大概半個小時,軍事指揮與通信系統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中國空軍的轟炸機要想避免受到影響,得在此之前完成打擊行動,也就得在六點之前結束戰斗。

顯然,這些轟炸機很難在六點之前攻擊聯合艦隊。

在有打擊第三護衛群,在時間上才趕得及。

當時,第三護衛群離部署這些轟炸機的基地不到一千公里。

縮短三百公里,等于節約了大約半個小時以上的飛行時間。

半個小時後,新的情報送來,中國海軍航空兵出動了五個中隊的J,而且這些戰斗機也都部署在江蘇北部地區。

這下,沒有什麼好懷疑的了。

如果中國空軍的目的是打擊聯合艦隊,就應該動用部署在浙江南部地區的戰斗機,而不是從幾百公里外調派戰斗機。

當然,這些都是常規推斷。

如果H只在內部彈艙攜帶反艦導彈,最大巡航速度超過了每小時八百公里,能在一個半小時內飛行一千二百公里,然後發射反艦導彈,也就能在兩個小時之內完成針對聯合艦隊的打擊行動。

至于護航戰斗機,J有足夠大的作戰半徑,在攜帶三具副油箱的情況下,絕對能夠為H提供全程護航,並且在到達戰場後,與防空戰斗機作戰半小時以上。如果返航時得到加油機支持,作戰時間還能延長。

中國空軍從後方調遣戰斗機,也許是為了麻痹對手,使襲擊變得更突然。

針對這種情況,木村小次郎立即給兩支艦隊發去警報,同時要求今井利村立即增強艦隊防空力量。

只是,最重要的,還是找到那些轟炸機。

空中自衛隊在增派防空戰斗機的同時,兩架已經升空的E-3G也調整了巡邏區域,一架飛往土噶喇群島,一架則前出到聯合艦隊上空,把對空警戒範圍延伸了上百公里,大大增強了探測低空目標的能力。

真正需要擔心的,正是從超低空進入的轟炸機。

如果機群在高空飛行,哪怕是J,E-3G的最大探測距離都超過了五百公里,足以為防空戰斗機提供二十五分鐘的預警時間,而對低空飛行的轟炸機,E-3G的探測距離絕對不會超過三百公里,能達到二百五十公里就很不錯了。

顯然,這個距離遠遠不夠。

別說轟炸機,重型戰斗機都能攜帶射程超過二百五十公里的反艦導彈。

在今井利村看來,中國空軍動用轟炸機,除了避免佔用前線機場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用遠程反艦導彈。

如果不能及時發現轟炸機,就算發現了護航的戰斗機,也沒什麼意義。

只是,要讓預警機再靠前,風險也很大。

要知道,中國空軍不但有性能不亞于F-22A的J-20,還有難以攔截的Mig-31。雖然打到這個時候,Mig-31執行的都是偵察任務,還沒有參與空戰,似乎沒有空戰能力,但是中國空軍的遠程突擊能力絕對不用小覷。在二十九日夜間的第一場戰斗中,E-767就差點被中國戰斗機擊落。

此外,中國空軍的預警機已經到達東海上空。

讓E-3G前進部署,肯定會被中國預警機發現。

這個時候,今井利村有所保留。

兩架E-3G沒有前出,配合行動的E-2D也沒有前出,而是之前為第三護衛群提供防空掩護的十二架F-22A被派了上去。

按照今井利村的部署,這十二架F-22A分成三個小隊,每個小隊中有一架突前,三架留在後面,突前的使用火控雷達搜索前方區域,滯後的三架則負責掩護,三個小隊足以覆蓋第三護衛群西側整片海域。

雖然F-22A不具備空戰指揮能力,但是其火控雷達足以發現一百多公里外超低空飛行的轟炸機,而且突前的F-22A能夠與滯後的F-22A分享戰術數據,同時確保滯後的F-22A不暴露行蹤。

在這個時候,F-22A起到了小型預警機的作用。

當然,前提是,這些F-22A不會受到干擾。如果提前遭遇中國戰斗機,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肯定無法執行戰術預警任務。

很明顯,中國海航出動了五個中隊的J,肯定有部分戰斗機前出奪取制空權。

今井利村非常清楚這一點,也知道保護第三護衛群的關鍵是防空戰斗機的數量,如果沒有足夠的戰斗機,就算發現了來襲機群,也不見得能夠化險為夷。因此,在接到木村小次郎的請求後,今井利村派出了三個中隊的F-22A。算上留在沖繩掩護聯合艦隊的戰斗機,日本空中自衛隊也動用了五個中隊的F-22A。

可以說,日本空中自衛隊盡了全力。

只是,在這五個中隊中,只有三個中隊是第五批次的F-22A。之前升空執行防空任務的都是第三批次的F-22A。更重要的是,在這二十四架F-22A中,仍然有十二架沒有安裝電磁對抗系統。

這十二架,就在第三護衛群上空。

沒什麼好奇怪的,在第三護衛群轉向前,需要重點保護的是聯合艦隊,因此今井利村把配備了電磁對抗系統的F-22A派往沖繩,留在本土的那些F-22A將在六月三日之後安裝電磁對抗系統。

木村小次郎提出加強第三護衛群的防空力量,今井利村就把這些戰斗機派了出去。

當時,今井利村也覺得,中國空軍不會首先攻擊第三護衛群,畢竟比起來,聯合艦隊更有誘惑。

把戰斗力更完備的F-22A留在後面,才能更好的應付接下來的戰斗。

這個戰術安排上的失誤,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影響。

四點五十分,轉移到土噶喇群島上空的E-3G發現了高速逼近的J機群,而且立即確定是兩個中隊的二十四架戰斗機。

只是,這二十四架戰斗機的飛行速度均超過了一點五馬赫。

顯然,這不是什麼好兆頭。

雖然操作E-3G的是美軍人員,但是預警機上的日本空中自衛隊聯絡軍官立即想到,中國戰斗機的突擊戰術與二十九日夜間的第一場戰斗非常相似,即在進入預警機的探測範圍之前加速沖刺。

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縮短暴露時間。

可以說,對于沒有隱身能力的戰斗機來說,這是唯一的突防方式。

關鍵是,超音速突防,肯定會使戰斗機的航程大幅度縮短。

雖然J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只有一點三馬赫左右,而且是在沒有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要想飛得更快,就得打開發動機的加力燃燒室。以一點五馬赫的速度飛行,最大作戰半徑不會超過八百公里。

如果之前是亞音速飛行,而且在月兌離戰場後也亞音速返航,作戰半徑能有所延長。

從戰術任務的角度出發,這些戰斗機執行的是前進護航任務,主要價值就是通過突擊攪亂敵方的防空系統,迫使敵方調整防空戰斗機的部署方式,為後面到達的轟炸機、以及伴隨轟炸機的護航戰斗機創造有利條件。

如此一來,不需要與防空戰斗機格斗,沒有必要在乎作戰時間。

只是,在中國空軍手里,這套戰術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用途︰用電磁武器為跟進的作戰飛機開路。

之前,中國空軍已經使用過這套戰術,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要是如法炮制,即便E-3G不會受到威脅,那十二架前出的F-22A也在劫難逃。

十分鐘後,隨著第一枚電磁火箭彈在中國戰斗機航線前方引爆,讓日本空中自衛隊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雖然F-22A機群及時規避,沒有進入電磁火箭彈的打擊範圍,但是在電磁干擾下,不管是F-22A的火控雷達、還是E-3G上的雷達都受到了干擾,別說及時發現轟炸機,連跟蹤那些J都很困難。

只是,到這個時候,第三護衛群還沒有受到致命威脅。

原因很簡單,中國空軍的轟炸機要想攻擊第三護衛群,首先要獲得第一手戰術情報,即掌握第三護衛群的基本情況,特別是所在海域、航向與航速,不然轟炸機攜帶再多的反艦導彈也無法攻擊第三護衛群。

對日本預警機來說,只要盯住從高空進入的戰術偵察機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好看的小說盡在告訴您的朋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