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二 瘋狂的前奏 第一百六十五章 按兵不動

作者 ︰ 閃爍

第一輪空降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在周圍的聯軍反應過來之前,第一個機械化傘兵營就成功著陸,鞏固了至關重要的空降場,並且在遭遇戰中,干掉了三支韓軍巡邏部隊,讓後續到達的空降部隊順利著陸……就到

只是到了這個時候,空降行動已經沒有秘密可言了。

第一批空降兵還沒完全著陸的時候,駐守定坪的韓軍就通過有線電話,向聯軍司令部報告了情況。

有趣的是,韓軍的第一份報告沒有受到重視。

當時,接到報告的通信參謀非常天真的認為,韓軍遇到的不是空降兵,而是跳傘的聯軍飛行員,所以在處理韓軍戰報的時候,非但沒有讓韓軍提高戒備,反而讓韓軍設法營救飛行員。

這也可以理解,志願軍的電磁打擊進行得如火如荼,聯軍的戰斗機都無法進入,怎麼可能用運輸機空投傘兵?

直到十五分鐘之後,皮特上校才拿到了韓軍發出的第二份戰報。

為了引起重視,定坪的韓軍指揮官避開了聯軍的指揮系統,直接向他的上級、也就是東線軍團的韓軍最高指揮官匯報,然後由其轉ji o給聯軍司令部。不然這份戰報依舊到不了皮特上校手里,而會被某個白痴參謀扣下。

顯然,皮特上校不是白痴。

不管韓軍前線指揮官的報告是否準確,至少說明了一個問題,即定坪那邊出現了異常情況。

這絕對不是小事。

定坪位于咸興南面,扼守從咸興通往元山的鐵路線與公路線,是美軍第一陸戰師與第二陸戰師通往後方的必經之路,也是四個韓軍師的大後方。如果定坪被志願軍攻佔,聯軍東線軍團的所有主力部隊都將ch 翅難飛。

志願軍打算在東線大干一場的話,肯定會首先攻佔定坪。

能夠越過聯軍的地面防線攻打定坪的,只能是空降部隊。就到

皮特上校早就知道,中國唯一的空降部隊,即第十五空降軍已經編入志願軍,只是作為戰略預備隊,一直部署在大後方。

可是對空降部隊來說,距離從來不是問題。

為了達到戰役的突然x ng,志願軍完全有可能把空降部隊部署在一千公里之外,大不了讓運輸機多燒點燃油。

皮特上校察覺到了危險,卻有點束手無策。

通過有線電話,聯軍司令部只能向元山、定坪、咸興、金策與吉州等地的聯軍地面部隊下達作戰命令,而且因為通信線路經常遭到人民軍游擊隊破壞,根本無法保證隨時能打通電話。

比如在戰斗開始後不久,聯軍司令部就與金策與吉州的地面部隊失去了聯系。

即便能夠打通電話,前線指揮部也要逐層傳達命令,等到基層部隊收到命令,恐怕是幾個小時之後的事情了。

只不過,皮特上校要聯系的,只是元山、定坪與咸興的守軍。

此時,上校面臨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或者說必須做出一個非常重大的決策,即是否需要派遣部隊增援定坪。

雖然定坪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價值,但是咸興與元山的價值更加重大。

要想增援定坪,只能從元山或者咸興ch u調作戰部隊。

駐扎在咸興的是第二陸戰師,因為北面就是蓋馬高原,咸興所在的城川江下游三角洲正是聯軍東線軍團防線上的蜂腰,防御縱深不到五十公里,絕對是志願軍發起戰略反擊的理想突破口。

說得直接一些,只要突破了咸興附近的防線,志願軍就能堵死北面的聯軍地面部隊。

在增援無望的情況下,聯軍很有可能像六十多年前的聯合**那樣,不得不組織一次規模浩大的撤退行動,從海路撤走被圍部隊。問題是,現在的志願軍,絕對不多年前的志願軍,不會看著聯軍撤走。

咸興必須守住,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當然,以第二陸戰師的兵力,ch u調幾個營去定坪,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只是皮特必須考慮當前的特殊情況,即在指揮不暢的情況下,第二陸戰師會不會準確無誤的執行聯軍司令部的命令,僅派幾個營南下,而不是一口氣把所有部隊派出去。皮特可不敢保證,畢竟第二陸戰師剛上戰場,還沒有經受戰火考驗呢。如果駐扎在咸興的是第一陸戰師,他就不會有任何擔心了。

這樣,只能調動元山的守軍。

可惜的是,駐守元山的也是韓軍,而韓軍的情況比美軍還要糟糕。在無線通信聯絡完全中斷後,聯軍司令部通過有線電話接到的戰報中,百分之八十來自韓軍作戰部隊,而且都是一些毫無意義的呼叫與請求。如果不是指揮不暢,皮特上校肯定會當場撤掉一些韓軍的前線指揮官。

讓韓軍去援助韓軍,會有結果嗎?

如果志願軍真的動用了空降部隊,而且全力攻打定坪,那麼韓軍前去就是送死,不但于事無補,還很有可能導致元山防御空虛,讓志願軍趁機南下,一舉拿下元山,奪取聯軍在東線戰場上最重要的後勤補給中心。

要知道,當時元山港內,至少有一百五十萬噸軍事物資。

這些軍事物資不但關系到聯軍接下來的作戰行動,甚至決定著這場戰爭的勝敗。如果讓志願軍繳獲了這些軍事物資,後果將不堪設想。別的不說,志願軍的野戰火炮就以一百五十五毫米為主,完全可以使用聯軍的同口徑炮彈。

想來想去,皮特上校也沒有想出合適的對策,只能干等著看。

從某種意義上講,皮特上校做了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以當時的情況,就算知道志願軍出動空降部隊,準備趁lu n奪取定坪,聯軍也不可能在幾個小時內發起反擊。出動大股部隊的話,必然導致其他地方防御空虛。只派遣小股部隊,又無法擊潰志願軍。

對聯軍來說,首先得解決通信指揮上的麻煩,才能組織起有效反擊。

有點耐心,不見得是壞事。

第一輪空降結束後,運輸機返回後方機場,準備運送第二批空降部隊。

地面戰場上,前期炮火準備已經收到效果。為了節約炮彈,同時讓已經持續戰斗近三個小時的遠程炮兵得到喘息機會,為接下來的戰斗養j ng蓄銳,戚凱威采用備用方案,讓地面部隊提前一個小時發起突擊。

這麼做,也是因為聯軍地面部隊的反應並不強烈。

炮擊了將近一個小時,聯軍竟然沒有進行像樣的反擊,一向易于沖動的韓軍連進行象征x ng的炮火還擊都沒有。

要知道,在過去的每一次戰斗中,哪怕是與地面部隊完全無關的戰斗,韓軍都會進行象征x ng的炮火反擊,向戰線對面的人民軍傾斜幾百發炮彈,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證明韓軍的存在。

另外一方面,前期炮火準備的意義也不是非常明顯。

用遠程火箭炮打擊一百多公里外的點狀目標,難度與在一米外穿針引線差不多,根本沒有什麼理想的準頭。

戰後的實地勘察也足以證明,火箭炮絕對不適合打擊點狀目標。

在一個小時的炮火準備中,二十多個炮兵連的一百多m n火箭炮發sh 了上萬發火箭彈,結果在五十公里寬的突擊戰線上,只摧毀了不到兩百個固定掩體,總體命中率只有非常可憐的百分之五。

這還是使用具有彈道修正能力的制導火箭彈的結果,如果使用普通火箭彈,恐怕命中率不會超過百分之一。

炮火準備再猛烈,除了震撼敵人之外,就是在l ng費彈y o。

如果抵近sh 擊,用自行榴彈炮、甚至是主戰坦克對付防御工事,絕對是一打一個準。

對志願軍來說,在後勤保障跟不上的情況下,節約彈y o才能使進攻保持長久,而不是在彈y o用光之後,不得不停止前進。

這個時候,皮特上校的決策發揮了作用。

志願軍地面部隊的突擊方向,正是聯軍東線軍團的蜂腰部,即防御縱深還不到五十公里的咸興地區。

為了取得快速突破,黃峙博把參戰地面部隊的六成放在了這里。

只要取得突破,哪怕hu 完七天的進攻時間,志願軍也能一舉奪回主動權,讓進入朝鮮東北沿海地區的聯軍主力部隊不得不向南突圍。

跟突圍的聯軍地面部隊打一場運動戰,肯定比打一場攻堅戰更容易取勝。

事實上,從其他方面來看,選擇主攻咸興也更加容易。別的不說,志願軍地面部隊在發起進攻前,需要避開聯軍的偵察機,特別是無時不刻不在戰場上活動的無人偵察機,而蓋馬高原就想的隱蔽地點。

蓋馬高原是朝鮮的屋脊,也是朝鮮最荒涼的地方。

一直以來,人民軍都把蓋馬高原當成練兵場所,在這里設置了很多訓練場,還專m n修建了供訓練部隊駐扎的營地。在上世紀九零年代開始,特別是前蘇聯解體之後,人民軍更加重視蓋馬高原的戰略價值,將其提高到了戰略大後方的高度。在隨後的二十多年里,人民軍在這里修建了數十座地下軍事基地,足以容納二十萬官兵,以及上千部主戰裝備,完全設置在地下的軍火庫能夠儲存上百萬噸彈y o物資。按照人民軍的設想,如果美韓軍隊打過來,駐扎在蓋馬高原的預備隊就是至關重要的戰略反擊力量。

可惜的是,在這場戰爭中,人民軍的戰略反擊力量沒有派上用場。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