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海洋 卷二 瘋狂的前奏 第一百五十一章 經典戰術

作者 ︰ 閃爍

第一百五十一章經典戰術

「海龍」號與「漢普頓」號的戰斗,把這場小規模海戰推向高ch o。

這場常規潛艇與攻擊核潛艇的對抗也被寫入了潛艇戰術教科書,成為今後很多常規潛艇艇長頂禮膜拜的「聖經」。

至于書寫這個奇跡的汪譽涵,也因此超越了薩非墨。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換成其他人,很有可能迎頭駛向「漢普頓」號,盡快發起攻擊,為避開反潛直升機爭取時間。

從理論上講,這麼做沒有錯。

在局勢嚴重不利的情況下,除非不打算活著離開,不然就得盡可能的縮短戰斗時間,爭取更有利的撤退條件。

要知道,除了幾少數的潛艇,沒有哪艘潛艇能夠攻擊天上的反潛直升機。

從戰術角度出發,必須首先干掉攻擊核潛艇,而且得盡快得手。

只是,汪譽涵沒有這麼做,而是讓「海蛇」號停了下來。

他的選擇基礎不是來自理論,而是來自直覺。

十多分鐘後,兩架從南面飛來的sh-60到達「海蛇」號所在海域,其中一架在懸停高度上放下了吊放式聲納,另外一架則繼續向前飛行,在離「海蛇」號大概三海里的地方放下了吊放式聲納。

汪譽涵的直覺非常敏銳,而且運氣好得出奇。

當然,也不完全是運氣。

如果當時到達的不是兩架sh-60,而是四架,那麼汪譽涵的戰術肯定會以失敗告終。正是知道只有兩架sh-60,兩棲突擊艦隊里的其他反潛直升機無法及時到達,汪譽涵才敢于這麼做。

他的依據是,兩架sh-60無法搜索整片海域。

反潛直升機不是反潛巡邏機,受搭載能力、航程、飛行速度等多種x ng能限制,反潛直升機的作戰效能遠比不上反潛巡邏機。冷戰時期,為了對付紅s 海軍規模龐大的潛艇部隊,美軍還專m n研制了s-3型艦載反潛巡邏機,增強艦隊的遠程反潛能力。直到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的s-3才逐步退役。

拿sh-60來說,雖然其綜合反潛作戰能力在全球範圍內都算先進,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技術缺陷。在執行反潛任務時,一架sh-60最多搭載兩條魚雷,而不是按照理論上限搭載四條魚雷,就是為了搭載更多的燃油,提高航程與巡邏時間。

在探潛手段上,反潛直升機主要依靠吊放式聲納,而不是聲納浮標。

正常情況下,sh-60最多只能攜帶一組二十四枚聲納浮標。因為在通常情況下,反潛直升機都不是單獨作戰,會得到反潛戰艦與潛艇配合,所以在搜索潛艇時,sh-60很少使用聲納浮標,而是按照其他反潛力量提供的信息前往敵艇活動海域,使用吊放式聲納。只有在特殊情況下,sh-60才會使用聲納浮標。

顯然,美軍這次遇到了特殊情況。

問題是,聲納浮標的數量限制了sh-60的搜索能力。

如果是一架p-3c,能用攜帶的兩百多枚聲納浮標,搜索數千平方公里的海域,而一架sh-60最多只能用聲納浮標搜索數百平方公里的海域。

如果有準確情報,這個搜索範圍足以找到潛艇。

可惜的是,兩架sh-60沒有獲得準確情報。

為了提高搜索效率,兩架直升機不得不在最初階段使用聲納浮標,盡量縮短搜索外圍海域的時間,確定大致的搜索範圍,讓即將到達的其他反潛直升機進行j ng確搜索,最終找到那艘發sh 魚雷的潛艇。

正是如此,到達「海龍」號上空前,兩架sh-60都用光了聲納浮標。

更重要的是,因為兩棲突擊艦隊已經派遣了更多的反潛直升機,所以這兩架sh-60的主要任務不是找到潛艇,而是為其他反潛直升機劃分搜索區域,並且為需要搜索的海域確定危險級別。

受此影響,在用吊放式聲納搜索潛艇時,沒有使用主動模式,而是使用了被動模式。

在被動模式下,吊放式聲納的探測範圍更大,能夠大致確定搜索區域內有沒有高速航行的潛艇。

只不過,在被動模式下,很難發現潛伏的潛艇。

顯然,美軍的反潛官兵低估了中國潛艇官兵的決心與勇氣。

通常情況下,在敵方反潛力量蜂擁而至的情況下,已經伏擊得手的潛艇會高速逃逸,而不是留在發sh 魚雷的海域里,等著敵人找上m n來。

「海龍」號不但沒有逃逸,還準備再干一場。

如果汪譽涵做出了另外一種選擇,而不是留下來跟薩非墨並肩作戰,恐怕「海龍」號已經被美軍發現了。

提心吊膽的等著美軍反潛直升機飛走時,汪譽涵也獲得了更好的攻擊機會。

「漢普頓」號沒有停下,而是繼續向西南方向航行。不同的是,「漢普頓」號的航線稍微向南偏了一點,大概有十度左右。

顯然,美軍艇長認為,偷襲得手的中國潛艇會向東南方向規避。

必須承認,汪譽涵的運氣確實不錯。

因為向東北方向航行時,「漢普頓」號是從「海蛇」號與兩棲突擊艦隊之間駛過的,所以在「漢普頓」號把航向向南偏了十度的時候,正好把艇首朝向了「海蛇」號,使得兩艘潛艇的距離迅速縮短。

嚴格說來,美軍艇長的選擇沒有錯。

只要把握住機會,「漢普頓」號安全能夠憑借攻擊核潛艇的x ng能優勢,以及sh 程更遠的反潛魚雷搶得先機。

可惜的是,美軍艇長沒有把握住機會。

大概認為「海蛇」號會在偷襲得手後逃逸,而且會嚴密關注周圍情況,所以「漢普頓」號在轉向後,沒有使用主動攻擊聲納,而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被動聲納上,而且只是側舷被動聲納陣。

當然,美軍艇長也有可能認為反潛直升機能夠把敵艇趕到過來,讓他發起攻擊。

顯然,僅用被動聲納,肯定無法及時發現靜止不動的「海蛇」號。

問題是,「漢普頓」號沒有把航速降低到八節以下,所以發出的噪聲依然非常明顯,很容易被對方發現。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海蛇」號搶先發動攻擊。

在攻擊戰術上,汪譽涵也非常大膽,甚至有點狠毒。

兩分鐘內,「海蛇」號以自航出管的方式,發sh 了四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因為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的x ng能並不出s ,最大航速只有五十五節,sh 程也只有二十多公里,攻擊二十公里外的攻擊核潛艇,顯得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汪譽涵讓這四條魚雷全部以慣x ng自導方式發起攻擊。

發sh 魚雷後,汪譽涵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讓「海蛇」號以四節航速向東航行。

這麼做,不是為了縮短距離,而是為了釋放拖拽式聲納。

為了保持隱蔽,汪譽涵沒有使用主動攻擊聲納,只能完全依靠被動聲納。因為「海蛇」號的側舷聲納陣的線度非常有限,探測距離與探測j ng度遠遠比不上攻擊核潛艇,所以必須使用拖拽式聲納。

要想讓拖拽式聲納發揮作用,除了得讓潛艇低速航行,還得讓潛艇的航向與目標的航向保持一個夾角。

如果兩艘潛艇的航向重合,拖拽式聲納就只是擺設。

調整好航向後,汪譽涵才讓「海蛇」號發sh 了兩條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而且全部采用了線導模式。

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的速度更快,x ng能也更先進。

這下,汪譽涵的戰術體現了出來。

按照發sh 兩批魚雷的間隔時間,四條五百三十三毫米魚雷將率先b 近敵艇,並且率先進入聲自導攻擊階段。雖然到這個時候,四條魚雷還能航行的距離將非常有限,只要美軍潛艇及時轉向規避,就能逃過一劫,但是美軍潛艇肯定不知道四條魚雷的狀況,也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規避,並且釋放干擾彈與y u餌彈。這樣一來,美軍潛艇將發出非常巨大的噪聲,而「海蛇」號可以趁機引導魚雷,盡可能的b 近美軍潛艇,在美軍潛艇使用了所有干擾與欺騙手段之後,再讓魚雷進行自主攻擊。

如果情況理想,在「海蛇」號切斷導線之前,魚雷就會擊中「漢普頓」號。

不管怎麼樣,只要能夠擊中「漢普頓」號,汪譽涵就能獲得最理想的結果。

這套攻擊戰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為艇首朝向「海蛇」號,而且速度並不慢,所以「漢普頓」號沒能及時發現b 近的反潛魚雷。

根據美軍的作戰記錄,最先發現魚雷的不是「漢普頓」號,而是那兩架sh-60。

如同潛艇不能攻擊直升機,直升機也無法攔截潛艇發sh 的魚雷。

反潛直升機能做的,只是及時匯報情況,然後順著魚雷的航道反向搜索,爭取盡快找到那艘發sh 魚雷的潛艇。

可惜的是,反潛直升機發出的警報沒能及時發送給「漢普頓」號。

因為「海蛇」號在發sh 魚雷前後都保持著最佳安靜狀態,所以兩架sh-60進行反向搜索時,必須進行密切配合,一架讓吊放式聲納以被動方式工作,另外一架讓吊放式聲納以主動方式工作,並且確保搜索區域相互重疊。顯然,反潛直升機的搜索效率大受影響,很難及時發現潛艇。

對「海蛇」號來說,需要的也就是十多分鐘而已。

只要成功干掉「漢普頓」號,汪譽涵就能拋下包袱,使出全力規避反潛直升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燃燒的海洋最新章節 | 燃燒的海洋全文閱讀 | 燃燒的海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