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大唐 第三百三十四章 悄悄出行剛來到

作者 ︰ 田園如夢

「讓船舷接在搖兩岸垂柳絮是家稚午捉青蝶,甘刀「林折柳簫。

隨著夏天的來臨,冬天寒冷地方的人也有了更多的事情可做,今天是華原縣的學堂放假,民戶家中的大人基本上都已出去做事,留下孩子閑著無聊就去找小伙伴們玩耍。

德藝醫學院是不能隨便接近的,德藝醫院就沒有任何限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醫院的佔地面積越來越,有專門治療各種病的分科。有療養之所。

除非是在醫院中療養的人怕被打擾,那樣會專門在院落外立起個牌子,禁止無關人等進入,更有門衛看守。

如不怕打擾,自然可以放行,但進出之人只要成年,必然需要登記入冊,當地的小孩子免去了這一環節,可以隨意出入,路邊都有牌子,哪個地方能夠放開玩。哪個地方是病人休息的小孩子們都知道。

醫院中要說最好的療養之地,便是四季坊了。

能住得起這個地方的人小富小貴根本就見不到,正常收費的話,只一天,就需三百貫,即使這樣,依舊有人想要進來住,畢竟這里可以感受到四季變幻的景色,哪怕是想堆個由冰沫做成的雪人都可以。

四季坊也是當地小孩子最喜歡來的地方。這里有一片青竹林,里面脆鳥聲聲,值此時節,可折一青竹添做管簫,或摘片竹葉沾唇而鳴。若吹的好,據說還有百鳥相鳴,只是從沒有人親眼看過。

今天學堂停課,一群小孩子就擁到了這邊,看看院子外面的牌子,見上面並沒有寫著不讓入呢,歡呼著就沖了進去,一路走著追蝴蝶,便進到竹林當中,折下看上的竹子,用隨身攜帶的小工具,制成一支支的管簫,相互比著吹起來。

真要說聲音,並不是那麼動听,更談不上悠揚,但讓人听著。總能感覺到一種歡快。

離竹林半里路的地方,有三層小樓建在流水之旁,樓上一人推窗端坐。手中拿一詩集,听著不遠處傳來的簫笛之聲,面露笑容。

「皇後,可是听得煩了?小婢去讓他們離開。」隨著聲音響起,坐于窗前的女子身後婷婷走來一個身穿宮裝的人。

「煩?怎會煩?這才是最好听的聲音,已近午時,小竹,可讓人給小家伙們送去湯飯,若他們想到這邊,也喚其過來。」

皇後微微搖頭,接著又看看︰「莫比神仙只在凡,青草含情花露顏,竹笛喳喳別有趣,最是歡笑在此間。」

被呼為小竹的宮女點頭而笑「皇後,您最近學的是越來越快了,想要吟上那麼一詩,便是張口可來,是不是該回了?。

「回呀?待秋時吧。」皇後看向窗外,略帶恨悵地說道。

「那小婢去給他們送飯食宮女小竹現自己說錯話後,連忙應了一聲離去。

走下樓時,又回頭看一眼,無奈地嘆了口氣,走向廚房,這時旁邊又鑽出來一個宮女。同樣看看小樓,輕聲問道︰「小竹姐姐,皇後可是好些了?」

「好多了,方才還順口吟上一詩呢,再回京城的時候,就不怕像以前那樣被姓武的欺負了,咱們的皇後在這里學了很多的本事,吟詩對賦雖說不是那樣好,但也非同已往,還能彈琴跳舞。

還有那王家小娘子鵑鵑送來的什麼公關課的書,不會想以前那樣輕易被人騙了,還有啊,還有皇後的身子竟然越的嬌女敕,經過不停地努力,就是那種什麼形,不知道鵑鵑花掉多少錢

一直以來偏向王皇後的小竹打心里為皇後高興。

方才問話的丫頭一路與小竹走著,說道︰「還有鵑鵑小娘子專門送來的穿在里面的衣服,別人听都未曾听說過,就算是我看了皇後穿都覺得羞人,那鵑鵑怎麼能想到這些,哎呀,怪不得小寶對她那麼好。」

「別說小寶和鵑鵑的壞話,多虧鵑鵑出手,不然皇後在宮中現在過得一定很不好,醫學院還有很多本事大的醫博士給宴後看病,說是回去就很有可能懷上孩子,若是個帶把的,以後皇後就再也不用擔心。

有皇後在,我們這些丫鬟奴婢的日子就好過,如換了一個上來,估計每天都要擔心被打死,那姓武的心可狠了,真要是讓她佔去位置。她親近的丫鬟。還不得把我們欺負死?」

小竹聲音壓的更低,僅怕有人听到,旁邊的宮女停下腳步。在那里閉著眼楮向天禱告「保佑皇後,保估王家小娘子,保佑張家小公子,如果他們做錯了什麼,就讓我來擔吧,好人有好報,好人有好報「快走,不用你說也沒有人敢動張王兩家的人,姓武的自從知道皇後被鵑鵑一封信給接到這邊,都快氣死了也不敢說什麼,她和她的人對付不了張王兩家,文不行,武也不行。

听上次內侍省過來的小房說,前段日子張王兩家給宮中送東西,送給皇後的比姓武的好上很多,姓武的一氣之下,就把一個漂亮的玻璃罐子給摔了,結果皇上都過問,姓武的沒敢說送她的東西比不上皇後的,只說不小心打壞。

即便是這樣,也不知怎麼就讓張王兩家知道了,結果第二次送來那個護膚用品時就沒姓武的份兒。後來還是內侍省的高大人給說了情。鵑鵑這才讓人補了一份,姓武的委屈地哭了一晚上,也不敢說出一句抱怨的話,別看她得寵,鵑鵑才不怕她呢

小竹一說起這個就眉飛色舞,就好象她打敗了武惠妃一樣。

「真的?我怎麼不知道,哼,該死的小房,什麼都不跟我說,看他下次來的,我給他的菜中多多放鹽,不,鹽要花錢,放土。

我听管這個院子的護衛說過,只在四季坊住一天,那就是三百貫,吃的是平常的飯菜,雖說不錯。也不算好,但咱們皇後吃的卻是專門給調出來的飯食,限時限量,還有沐浴時用的水,平時抹在身上的好東西。以及專門派來的按摩之人。

真要算起來的話,都加上,一舊「一安百貫也下不來,最可怕的是,前幾天鵑鵑小娘子讓出瑰不的一身全由珍珠制作的衣服,皇後穿上,站在那里不動,就是一身富貴端莊的樣子,可只要一動,該遮的全遮不住,真羞人,等回去,皇上一定會天天留在皇後那里

旁邊的宮女說別人的時候,自己臉紅了。就像是熟透的桃子一樣。

小竹听著也眼中含水,同樣說起這方面的事情「還有呢,還從最好的勾欄之地找來頭牌到這邊給皇後講閨房之道,等回去,看看她姓武的還能不能總佔著皇上,哼!,小

「好哇,你們兩個在這里亂嚼舌頭,完啦,你們完啦,不想讓我去告狀,你們就痛快把剛才說的都告訴我

兩個人正說著呢,從旁邊一條岔路上突然快步走來又一個宮女,口吐威脅之言。

「小蝶姐姐。沒說。我們什麼都沒說,皇後讓我去給那邊竹林中玩耍的娃子們送吃的東西,我要快點走了,不然他們玩夠之後該回去啦。」

小竹說什麼也不承認,掩飾一句就想跑。

「別跑,我去艾排,你馬上找皇後,就說宮中傳來消息,武惠妃跟皇上說身子不適,也準備到這邊住上十天半月,順便看看王皇後,估計來者不善,出來的消息封鎖的很嚴,才得到信,說不定就要到了。可別耽誤蝶拉住小竹,擔憂地說道。

竹吃驚地張開嘴「啊?姓武的要來了?呀,會不會和皇後搶四季坊?那小蝶姐姐你去安排要給小家伙們送的吃食,我告訴皇後去,好早做準備

扔下這句話小竹就匆匆轉頭往回跑小蝶也加快腳步去廚房,剩下最後一個宮女站在當地,琢磨了一會兒「我也得去告訴姐妹們,千萬別說錯話,讓姓武的抓到把柄。她非要過來湊熱鬧干什麼。」

小竹回來的時候,王皇後還在看詩集,這個詩集也是王鵑給整理的,其中都是文人學子寫的好詩,上面甚至還配有彩圖,能夠讓人更好地感受詩中所表達的意境,在每一詩的下面更有注釋,情詩的寫風景的居多,包括王鵑自己整理的詞和曲中的專門描寫閨房之事的句子。

王皇後看著書,此時看的是王鵑剛剛補充過來的,正是那王鵑時代很多人都會背的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看的王皇後悄然淚下,問準備用手抹一下臉,突然想起了什麼,從腰間的漂亮荷包中拿出來一條娟帕,中指與拇指捏住,其他三指微翹,手腕外擎,輕輕地在臉頰上沾沾,這才長嘆一聲,自語道︰

「鵑鵑這丫頭也真是,非寫出來讓人落淚的東西,估計又是別人不知道的詩,那麼多的才子自認了得,真應該讓他們看看這本詩集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巾煙不讓須眉,再看這,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咦?看上去沒完,後面怎麼就斷了?

若鵑鵑和小寶是我的孩子該多好。有他們兩個,就不會有人敢惦記我的位置,也不知道回去後會不會懷上孩子。」

「皇後,皇後,不好啦,大事不好啦,姓武的來啦,哦,是惠妃來了,剛剛傳來的消息,還是張家送來的,宮中的人很多都不知道

小竹人未到,聲先至,接著就听到她   上樓的動靜。

王皇後微微一皺。見到跑上來的小竹,輕聲說道︰「莫慌,在宮中她未把我如何,難道在德藝醫院她就能翻天不成?她要來便來,你們該干什麼干什麼。」

「皇後,萬一惠妃娘娘要搶四季坊怎麼辦?小竹還是不放心。

「本後的地方是什麼人都能搶的麼?別說是本後的身份在這,就是其他的尋常妃子,只要是鵑鵑讓人請來的,在哪里就是哪里,除非皇上到此,不然誰都別想佔

王皇後就是覺得鬧心,卻不擔心,借她武惠妃一個膽子她也不敢在德藝醫院找事兒。

「那,那奴婢就在這里侍侯皇後了,哪都不去,奴婢怕她帶來什麼吃食讓皇後吃。小竹決定留下。

王皇後這下沒拒絕「要留便留,等她來了,記得規矩些,別給我丟臉,可知她的隊伍到了何處?。

「不知道。應該沒打儀仗,偷偷過來的,就沒安好心思。小竹嘟囔道。

不等她再去找人詢問,外面就有專門負責這個地方的醫院的女子過來匯報。

「皇後,惠妃估計再有一個時辰就能達到碼頭,從碼頭到這里,還需要一個半時辰,大概在傍晚之前到來

「知道了。」王皇後微微頜,來人又馬上離去。

「看來別人說的不錯,只要是進到這條小河中,那就別想有人能夠保住什麼秘密,想來惠妃已經安排好了,以為能偷偷到達,卻是依舊被現了

王皇後感嘆于張王兩家在這邊的控制能力。

武惠妃確實是來了,偷偷模模的,沒擺任何的儀仗,以為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來到德藝醫院,宮中那邊消息封鎖的很厲害。

可惜她帶的人太多了,就算是再不擺儀仗,她總要多帶點侍侯自己的人和保護自己的人,這麼多的人進到了河道,張王兩家怎麼可能會不關注,哪怕她沒有使用張王兩家的船,進行在水路之上也不靠岸,依舊別想躲過去。

那小河上的巡邏船可不僅僅是為了遇到突事情才能產生作用的,同時還負責收集情報,白天晚上總要在河面上來回巡查,船上劃船的人什麼樣,又有什麼樣的人來到甲板上,所有可疑的事情都得上報。

這段水路還是在別的縣,如果是三水縣中的那一段,早就能確定船上的人是誰了,這里的情報收集工作做的還不是那麼好。

此時的武惠妃也不像以前那樣自在,自從王鵑後給接到德共醫院點後,武惠妃想要用出來的計策就拋低則入夾了作用。

那時眼看著就要成功了,王皇後已經見到了那個高人,並且願意听高人的話來舉行議事,就差一點點,結果王鵑的信就到了,王皇後一走。所有的打算全部落空。

听過來的內侍省的人回去說。王皇後在這邊過的不錯之後,武惠妃就開始愁,再想要對付王皇後不容易了,這里管的可不松,看上去什麼人都能進出,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武惠妃最想對付的是張王兩家,尤其是王鵑,當然,他不知道王鵑算好了才做的,只以為王鵑是突然心血來潮,對王皇後好而已。

「王鵑,王鵑,千萬不要落到我的手中,否則我讓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坐在船艙中的武惠妃手上捏著一串由珍珠串成的項鏈,忿忿地說道,看了眼項鏈,仍到一旁。盯著那項鏈想想又拿回來,繼續捏著,這項鏈也是張王兩家送來的。

如果不是張王兩家送的飾好看,武惠妃還真不想要。

一邊捏著項鏈,她就又生氣了,這項鏈已經不錯了,每一個珍珠看上去都是同樣大比黃豆大幾圈,看上去非常漂亮,可是給王皇後的那咋比這個還好看,珍珠更大,難道就因為自己是個妃子,王皇後是個皇後,所以才有這麼大的差別?

「惠妃娘娘,就快要到華原縣的碼頭了。到了那里是在碼頭上休息。還是直接去德藝醫院?,小

武惠妃身邊也同樣有侍侯的宮女,剛才出去看看,問別人還有多少時間,估計差不多後,對武惠妃問道。

武惠妃看了眼宮女,略微想想,說道︰「直接去德藝醫院,看看他們那里會不會手忙腳亂?我想知道,他們究竟能給我安排到什麼地方,要是差了,我就饒不了他們,王皇後不是在四季坊麼?到時候我也說說四季坊的好,看他們怎麼做?。

武惠妃很想直接去收拾王鵑。或者是把王鵑叫到宮中找麻煩,但終究沒敢。去收拾的話,那就到了人家的地盤。很可能有意外出現,叫到宮中,同樣是不能直接用武力來對付王鵑,也不過是設個套,讓王鵑上當,用此收拾?

但武惠妃想了想,覺得就是王鵑真的在宮中犯了什麼錯,皇上和高力士也不會把王鵑如何,一個是另一個是她的用處還非常大最主要是名聲顯赫,這要是在宮中給收拾了,天下人會怎麼看?當然,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武惠妃怕死,她听說了張小寶和王鵑見皇上的時候從身上拿下來的一堆武器,誰知道他們是否真的把所有的武器都拿出來了。萬一有那麼更厲害的,用來與人同歸于盡的,自己要對付她,似乎也容易死掉。

張王兩家希奇古怪的東西多了,想想都讓人擔心。

武惠妃已經郁悶了很長時間,這才想著過來看看王皇後,看看她是否還能對自己有威脅,順便也給張王兩家的德藝醫院找點麻煩,試探下他們的反應。

如果能夠把張王兩家拉攏到自己這邊,那就好了。

正是帶著這樣的想法,武惠妃偷偷地出來,想要讓德藝醫院的人措手不及,同時她也是真想看看,這個德藝醫院的樣子,別看在模型上看到過。但那與親眼瞧瞧是不同的,順便享受下這里的好東西。

行進了幾天,武惠妃也確實不想繼續在船上呆,眼看到中午的時候,船隊終于是靠在了碼頭上,為了繼續保密,武惠妃直接在船上就蹬了車,把車直接拉出去,然後一眾人就向著德藝醫院飛快而去。

其實一離開碼頭,不遠的地方就是德藝醫院,這里有醫院的樓。離碼頭近就是為了方便別人看病,但王皇後所在的地方離著這里還有很遠。正常行車的話,需要一個時辰,隊伍大了,怕有危險,自然就會慢一點。

武惠妃坐在車中。感受著車里顛簸的情況,還算滿意,車子是專門加了避震的,路面也非常平坦。把兩層的車窗簾子拉開一層,透過紗的那一層向外看,說道︰

「張王兩家要說起本是來確實不差,能把地方治理得如此好的人可不多,可惜,實在是可惜,為什備就看不清楚朝堂上的形式,早早靠過來,我也能讓他們更進一步

這話要是讓王鵑听到了,一定會開懷大笑,王鵑才沒把她當回事兒。張王兩家也用不著一個後宮的妃子來展。

旁邊同坐在這里好隨時伺候的宮女察言觀色一番,也附和著說道︰「娘娘說的是,他們還是想不明白,奴婢見這里也不過是如此,沒有長安好。

「你懂什麼?長安自然是好,卻是一國之都,這里又不是,看道,並不比長安的窄,而且周圍的景色也非常好。再看看來往的行人,若只是一縣的話,哪里會有如此多的人?又怎能這般繁華。」

武惠妃看著外面的情形說道。外面的人確實不少,有人乘車有人在旁邊的土路上騎馬。還有更多的人在那個人行道上說笑不停,再瞧瞧來往之人身上穿的衣服,樣式好看,用料也不錯,哪怕是還有人穿麻布的衣服,也是細麻。

沒有事情可做,玩耍的小孩子們,那就更了不得了,身上的衣服竟然全是棉布的,小臉上干干淨淨,和京城的孩子沒什麼區別,甚至是更活潑,這就說明,縣中百姓的日子過的好,至少孩子們沒有遭罪。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

正看著時,外面玩鬧的孩子們就開始背誦起道德經來,听在武惠妃的耳朵中,哪怕她再不想承認,也不得不為張王兩家治理的本事而心動。

路上頭次從別處過來的人也吃驚地看著這一群小孩子,听著他們的聲音,露出會心的微笑。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田園大唐最新章節 | 田園大唐全文閱讀 | 田園大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