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變局

作者 ︰ 雁九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變局

戶部購買直隸稻米之事,曹還以為會拖上些日子。

畢竟,關系到一大筆錢,後續事務也比較繁雜,沒想到中秋過後沒幾日,十三阿哥便到戶部,與幾位堂官議定此事。

參照江南最近三年的稻谷價格,最後將直隸稻谷收購價格定為六錢銀子每石。

每石稻谷出大米六成半左右,這樣算下來,相當于朝廷每石大米上耗銀九錢多。

京城大米價格在一兩二錢左右,這樣看來直隸稻谷收購價並不高,可若是算上流通過程中的各種損耗,每石稻谷六錢銀子的收入價,對百姓來說已經很實惠。若是民間糧商采購,絕對會比這個價格要低。

直隸共有稻田六千余頃,稻田算是農活里的精細活,中等稻田產量也能達到每畝兩石。這樣算下來,朝廷就要預備七十二萬兩銀子。

這個數字算出來,上到十三阿哥,下到兩位尚書、四位侍郎,大家都比較淡定。

因為,戶部銀庫有銀子,即便撥出七十二萬兩,也算不上什麼。

看到眾人這個反應,曹想起康熙末年他任戶部侍郎時的戶部。那時候戶部銀庫賬面上的銀子,也不過是二、三百萬兩,還大部分被官員「借」走了。

但凡哪里需要銀子,戶部幾位堂官就得愁上幾天。

現在卻是另一番情景。

曹是去年九月才從直隸調回戶部的,說起來並未出多大力。

他看了看另一位尚書張廷玉,除張廷玉除了戶部尚書外,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雍正三年委署大學士,今年春天也去了委署的帽子,正式入閣。

曹在戶部,只做自己當做的,不操心太多的原因,就是因為身邊有張廷玉在。

曹作為京堂,除了大朝外,六日輪班一次小朝;張廷玉除了戶部輪班外,還有翰林院輪班,大學士班,差不多每天都要在御前覲見。

戶部有什麼差事,皇上對戶部有什麼安排,君臣兩個自是相得。

加上戶部上面還有總理大臣馬齊、總理王大臣十三阿哥,操心這一塊的人實在太多,曹樂不得享清閑。

張廷玉的神色,雖看起來淡定從容,可眉頭微蹙,舒展不開。

曹見狀,心下一愣,不由望向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嘴唇緊閉,王威日盛,看著曹道︰「直隸稻谷之事,就如此定議,由曹尚書督辦此事。」

「微臣謹遵王旨。」曹起身道。

十三阿哥點點頭,道︰「如此,就先散了。」

眾人起身恭送,十三阿哥看了看張廷玉,兩人一道出了戶部中堂。

曹回了自己公房,心里微沉。

張廷玉如今兼理戶部與翰林院事,翰林院最是清貴,庶吉士考試也舉行完畢,能有什麼愁事?

能讓張廷玉難掩憂色的,只有是戶部這邊的事,或者戶部相干的事。

蔣堅正收拾好一堆文書,送到曹這里。

見曹似有所思,蔣堅問道︰「大人可是有什麼難事?」

曹講了早上部議的情形,又說了張廷玉似有憂色,十三阿哥也比尋常要肅穆。

可是,要是真是戶部的事情讓張廷玉煩憂,曹不可能丁點兒未聞。

蔣堅捻著胡子,凝思片刻,低聲道︰「同戶部相干,大人消息又不靈通的,唯有兵事了。」

曹听了,也是覺得如此。

雍正年確實西北不平,除了雍正初年年羹堯出彩的那次平亂外,應該還有岳鐘琪出征準格爾之事。

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的軍機處,就應該是平準時建立的,現下還沒有半點動靜。

這兩年西北雖偶有摩擦,可總的來說是太平的,因為雍正三年朝廷與準格爾汗議和。

這個岳鐘琪從四川提督,兼甘肅巡撫,署川陝總督,接替年羹堯,成為總督三省軍政的封疆大吏。

除了實權外,岳鐘琪身上還有軍功,因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叛亂,得封三等公,成為外官第一人。

「八成是如此了,要不然直隸收糧之事也不會這麼快就定下來。」曹道。

蔣堅的面上卻帶了幾分雀躍︰「若是二老爺有機會去西北就好了。」

曹一愣,他倒是沒想到此處。

見曹愣住,蔣堅道︰「二老爺是西征老人,即便現下不在京中,只要大人仔細運作一番,調回京城並非難事。」

雖說站在家族立場,既然曹頌做了武官,去西北建功立業才是正途。除了爵位,還能在軍中打下基礎,為曹家子弟多準備一條路。

可現下是冷兵器時代,曹實不願曹頌用性命去掙功勛。

見曹猶豫,蔣堅道︰「要是二老爺放棄這個機會,就委實可惜了。二老爺在官場上,又不是愛鑽營的性子,能有今日,多是靠大人照拂。可文武有別,到了現下這個品級,大人想要再照拂下去也不易。二老爺若是不轉文職,只能平級回京,或是升一級在外任終老。可真轉了文職,又不是二老爺所長,難有建樹。」

曹頌晉升不易,實在是他現在的位置太高了,三十出頭,就是正二品總兵。

比這品級高的武職京缺,只剩下從一品的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與內大臣,還有正一品的領侍衛內大臣與掌鑾儀衛事大臣。

以曹頌的資歷,與曹家包衣抬旗的身份,這四種武缺中,只有內大臣有些指望。

可能擔當內大臣職位的,不是皇上絕對信賴的心月復,就是頂著這個差事養老的王公。

曹頌兩種都算不上,這內大臣想要熬上去也不容易。

想到這里,曹的心情也變得抑郁。

說到底,還是曹家根基淺的緣故,抬旗不到二十年,名下只有一個佐領,還是其他佐領孽生出的丁口雜拼出來的,人才稀少。

如此使得曹頌在軍中沒有根基,沒有資格競爭京旗都統,想要在正二品上再升一級,除了轉文職外,就是升地方八旗都統。

那樣的話,曹頌想要回京,可就真要等到退休年紀。

這時,就听蔣堅接著說道︰「若是二老爺不能在軍功上有所建樹,這幾年許是還不顯,等過個十年、二十年,東府幾位老爺就是嫡弱庶強的局面。」

听到「嫡庶」二字,曹不由皺眉。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節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閱讀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