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五百四十四章 “驚喜”

作者 ︰ 雁九

前往哈密救援的滿洲兵由西安將軍席柱帶領,陝甘總督標下綠營兵由副將一員帶領,甘肅提督標下綠營由甘肅提督帶領。

另外,著吏部尚書富寧安帶著滿洲侍衛十員前往軍前。除了他們,還有厄魯特、巴爾虎出身的大臣侍衛等也隨同到軍前,以備偵探賊蹤之用。

同時,朝廷還行文青海左翼、喀爾喀扎薩克等,各令防備。

不過半天功夫,對于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之事,朝廷就有了回應。

原本幾位主張「下旨意申斥」的臣子,在滿朝側目下,終是熄了聲響。

好像上下就剩下一個聲音,那就是「戰」。

平日里眯著眼楮、嗅著鼻煙、腆著大肚子的王爺們,此刻則是滿眼發光,不由自主地揚起胸脯。

曹站在朝堂下,冷眼旁觀,心里卻是納罕。

千里迢迢地從西安調兵,看來康熙對西蒙古諸部存了提防之心。不過,就派出厄魯特、巴爾虎出身的大臣侍衛前往,這有些不符朝廷驅蒙古的政策。

兵戈事起,曹寅雖說是文官,但是心中亦是擔憂。

這厄魯特準噶爾部最是冥頑不靈,昔日噶爾丹叛亂,今上三次御駕親征,用了前後十年的功夫,才算是平定了西北邊陲。

這太平年景還不到二十年。難道要烽煙再起麼?

當年。經過平定三藩、收復台灣、逼退鄂羅斯人等系列戰事,錘煉了雄兵猛將,士氣正足;如今,經過十幾年的驕奢生活,如何能指望那些喜歡提籠架鳥的八旗紈褲子弟去浴血疆場?

今非昔比的,還有已經年邁的帝王。

雖說他地眼神仍是那般犀利。但是他地身體卻是無可避免的衰老下來。

天子年老,儲位空懸,要是邊關亂期,這能出面執掌大局的人都沒有,如何能不叫人擔憂。

這次調兵。雖說使的是西北兵,兵馬錢梁由西安巡撫永泰沿途料理。但是兵部這邊也是動靜不小。

朝會回來,幾位堂官回到部里,就召集了下屬,談得都是戰事預備的話。

雖說上面還沒有旨意讓備戰,但是身在其職,他們也不敢掉以輕心。****臨時抱佛腳似的,將西北地兵丁將領先弄明白,而後再熟悉邊關供給路線等。

這樣的話,等到康熙想起垂詢。他們也能心里有數。否則,一個昏庸不堪的帽子下來,這前程就要有所妨礙。

同戶部與太僕寺相比,兵部最大的不同,就是旗人多。滿八旗、蒙八旗、漢軍八旗出身的官員,佔了上下官員地八成,尋常官員只佔少數而已。

雖說曹身上有和碩額駙的品級,但是兵部地官員也沒怎麼看到眼中。

軍國大事,重中之重。能在這邊掛職的官員。多是滿洲勛貴世家出身。

曹從堂官貶到兵部做郎中,有不少人都等著看笑話。有的人還指望看到這位額駙吃癟。

曹不是招搖之人,到了兵部半月,多是用來了解自己的份內之事,對于其他人半句不肯多言。就是那些,想要給他下馬威的人,也抓不到他的小辮子。

加上訥爾蘇的關系,別人也不好太過刻意,只好不了了之。

說起兵部各個司的報備,八旗牧場馬匹匱乏,這也是算是大事件。兵部尚書殷特布皺著眉,看著曹,卻是說不出話來。

這個他早已心中有數,因這個緣故,他這個尚書也受到了牽連。只是曹上任半月,這事也怪罪不到其身上。

曹卻沒有為牧場之事擔憂,就算是康熙做了備戰的姿態,但是國庫空乏,根本不可能大規模出兵。

如今,除了今天下令派出地西北八旗與綠營兵外,是不是該輪到蒙古人了?

還沒到落衙的時間,曹便听說外頭有人找自己。

出了衙門一看,曹頌穿著侍衛服飾迎了上來。

「不是休沐麼?」曹心里算了算日子,有些奇怪,道︰「這是……出京……」

曹頌使勁地點點頭,道︰「嗯,剛剛接到侍衛處那邊的消息,弟弟已經收拾妥當,這就往吏部同富大人匯合。」

曹頌的臉上沒有往日的笑鬧,肅穆中帶著幾分堅毅。

疾馳蘭州,再疾馳哈密,行程要數千里,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曹心里雖是不惦記,面上卻是不顯。畢竟是個二十多歲的大小伙子,出去經風歷雨是難免的,自己要是婆婆媽媽的,反而使得他束手束腳,失了銳氣。**

他思量一遭,吩咐小滿去牽了他的座騎過來。

這是匹黃膘馬,還是康熙四十八年,曹第一次隨扈時,蒙古王子蘇赫巴魯從野馬群里套來地。

當初還是小馬駒,曹轉送了寶雅,不想幾年功夫長得極其高壯。寶雅出嫁時,便沒有帶這匹馬,而是托嫂子送還曹。

曹原來地坐騎,正月里去口外後染了馬病,便換了這匹黃膘馬來騎。

曹模了模馬匹的脖子,將韁繩遞到曹頌手中,道︰「路遠,驛站地馬匹使喚起來也不方便,尋常的馬匹也支撐不了這遠的路。這匹馬加上你的座騎,換起來使喚,也差不多了。」

曹頌猶豫了一下,問道︰「哥,給我使了,哥哥用什麼?」

曹笑道︰「不過是代步罷了。家里哪匹馬不能用?這是蒙古的野馬。腳程好,性子也不裂,你應能駕馭。」說著,抬頭看看天色,擺擺手,道︰「趕緊去吧。省得耽擱了其他大人的功夫。家里你放心,弟妹是個懂事的,外頭還有我們,不必惦記。」

曹頌點點頭,牽著曹地馬帶著長隨們去了。

「慢著……」曹高聲喚道。

曹頌止了腳步。轉過身來。

曹原是想說戰事凶險,叫他小心。但是話到嘴邊,想著他們這些侍衛是要護著吏部尚書在中軍,不會拼殺在第一線。

他改了口,道︰「少說多做,不可魯莽,有不懂地,多請教年長的同僚。」

曹頌鄭重應了,這才上馬離去。

對于這場戰事,曹之前還如同看戲一般。並不以為意。如今曹頌去了,他卻是無法再輕松下來。

這次出動的兵力,不過數千人。這些人疾馳到哈密,已經是疲軍,如何能打敗凶悍的厄魯特人?

對于這段歷史,曹是完全陌生的。

他只記得在兩三年後,策妄阿喇布坦帶兵佔了西藏,清廷大軍出動,十四阿哥為「大將軍

在這之前。策妄阿喇布坦是怎麼折騰的。曹卻是不曉得。是戰事膠合,還是敗退天山。還是向朝廷求和……

雖說活了兩輩子,但是曹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對于戰爭他心里帶著好奇,但是更多地是陌生。

懷著種種疑惑,曹回到家中,就見老管家上前道︰「大爺,老爺剛才吩咐,叫大爺回來了去書房說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于康熙末年最新章節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文閱讀 | 重生于康熙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