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驕 第2228章 走進新時代

作者 ︰ 西樓月

第222章走進新時代

李天柱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撤換外交部長-

對于李天柱的做法,很多人感到大為欣快。媒體更是紛紛猜測他換外交部長的用意。

台灣媒體更是搞了一個講座,來分析大陸這次新領袖任之後,他的每一步暗示著什麼。

因為秦首長離世的消息傳出,西方各大媒體紛紛猜測和評價李天柱這個人。他們都說李天柱煞氣重,原則性強,東方大國肯定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時期。

沒想到李天柱台不到一個星期,馬就撤掉了外交部長,這不得不令人心里懷疑。李天柱有大動作了?一些關心東方大國政治變化的人,紛紛在心里猜測。

其實這是一種很微妙的心態,但從來沒有人如此關注過歷屆領導人。

李天柱就象一個明星,他的一舉一動,都有太多的人去關注,去留意。那些外媒更是追捧,對他發動評論。象霉國白宮發言人,也針對東方大國目前的形勢做了大膽評估。

無一例外的是,外媒對于李天柱的評價都很高,似乎只要李天柱執政,東方大國就能回到唐元時代那種巔峰時代,整個世界為之顫抖。甚至是當今列強,如霉國之流也對其畏懼三分。

有人放言,東方雄獅要醒了。更有人指示,東方大國換帥了,叫島國,南韓政府小心點。還有越南,小菲這樣的國家,他們將面臨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對于外媒的種種,張一凡保持著一種極為理智的看法。

李天柱在他任之後半個月才召見張一凡,在張一凡眼里,李天柱跟以前一樣,沒什麼太大的變化。從副職到政職,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他是例屆政府首腦中最年輕的一位。以前的領袖無不六七十的年紀,而李天柱到現在也只有五十八。

所以他的形象看起來,跟二巴馬一樣年輕,但是他的眉宇間更有威信。

李天柱家有四兄弟,還有兩個姐姐,李天柱的年紀排在家族第五。所以大記比他要大十來歲。

李天柱看著張一凡問,「西部的工作可以放手了嗎?」

張一凡回答,「西部班子是一個很團結的班子,基礎工作都已經了正軌。」

他就問,「那麼秦瑞生同志來擔任這個西部省委記,你怎麼看?」

張一凡說,「秦瑞生同志是一名久經考驗的干部,政治素質高,他能勝任這個工作的。」

李天柱就說好,那就這樣定了,你專心抓農業工作,把農村經濟搞起來。

張一凡鄭重地點點頭,沒有說話,。

因為秦瑞生的任命,李天柱只不過是例問征求一下自己的意見,如果自己猜得不錯,他應該賣秦牧遠同志一個面子。而此刻李天柱剛剛位,張一凡不能不支持他的決定。不過他建議,在哈迪爾退下去之前,冒毅然同志可以考慮一下,他這個同志非常不錯。

隨後,李天柱坐到張一凡旁邊,看他的態度,應該是跟張一凡敘舊。剛才兩人的談話,李天柱坐在自己的位置,用位者的語氣跟張一凡談話。

所以,對方坐的位置,已經說明了他的態度。

李天柱心里有很多想法,他對張一凡道︰「我非常欣賞你在江淮的作風,現在我希望能以江淮做為一個榜樣,在全國推廣江淮模式。除此之外,我還希望政法,公安等機構,部門加強整頓,把社會不良風氣和惡習給糾正過來。紀委那邊,我一直有個想法,對于干部班子里的廉政工作,是不是該展開整頓了。我希望多派幾個工作小組,深入群眾,接觸群眾,真正從他們的角度去考慮,打造一種適合社會發展的經濟模式。」

張一凡喝著茶水,听著李天柱的想法。

李天柱沉吟道︰「鄭劍鋒同志多次跟我提出,要加強國防建設,強化軍隊,做好戰略布署。尤其是海軍方面,我們依然存在著重大缺陷,無法實現遠程作戰。」

張一凡說,「關于農村經濟建設,我一定會持續推進,爭取在這幾年,把農村經濟體制改變過來。至于國防方面,鄭劍峰同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同志,他應該有更深刻的見解。」

李天柱拿了支煙出來,張一凡給他點了火,李天柱抽了一口道︰「你我都在地方呆過,過去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走了很多彎路,我們一直是在模索中前進,很多地方,只知道原搬照抄,盲目發展,根本不考慮自身現實問題。不知道如何因地制宜,很多干部更是盲目認為,搞經濟建設,就是招商引資。現在我有一個系統的想法,就是從中央多派專家組到全國各地進行實地考察,然後根據每個地方環境因素和資源的不同,而制定一個發展計劃和方針。這應該就叫量材裁衣!」

張一凡道︰「好是好,不過這麼一來,很多干部就失去了發揮他們用武之地的機會,他們只需要根據專家組的計劃和方針,按部就班。長此以往,他們就成了機器人,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李天柱哈哈大笑起來,「嗯,的確如此!」

他嘆了口氣,「看來真要實現富國強兵,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就看著張一凡,「你對外媒最近的折騰有什麼看法?」

張一凡看著李天柱,微笑道︰「李記,在說看法之前,我可不可以請一道免死金牌?」

李天柱看著他愣了下,「你盡量說,今天我們之間只是私下交流。」

張一凡定定地看著他,只說了四個字,「驕兵之計!」

李天柱臉色變了變,忽而嘆了口氣,「你說得一點都不錯,這些人包藏禍心,對我中華防範之心不死。他們越認為我台之後,會迫不急待的采取一些行動和推動新政,但我偏偏不動,倒要看看他們接下來該如何議論?」

張一凡說,「當年漢高祖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李記可以效仿。」

李天柱突然笑了起來,隨後他便不禁意問起,「宏國同志最近如何?」

張一凡心里一驚,李天柱問沈宏國到底是什麼用意?是想讓他進京為官,還是試探自己與沈宏國之間是否有往來?

不過張一凡最近的確沒怎麼跟沈宏國聯系,他想想還是實話實說,「我也很久沒有看到宏國同志了,不過湘省的經濟倒是真了一個台階。」

李天柱放下茶杯,抬起手來看表,張一凡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告退。

等張一凡離開,李天柱一個人在辦公室里喃喃自語,「驕兵之計!呵呵……這些西方人還真是多管閑事。我李天柱豈是容易中計之人!」

接下來的日子,李天柱一直沒什麼大動作,那些緊張一時的人,也不禁慢慢松懈下來。而李天柱在開會的時候,也一再強調,要和諧,穩定。繼續高舉鄧小平同志的偉大旗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國民生活水平。

張一凡知道,這些話,依然是說給那些外國人听的,李天柱要讓他們知道,自己也是程咬金的三板斧,還是大搞經濟建設的老一套,不會對他們造成危脅。

而私下里,李天柱最近頻頻召見鄭劍峰,要加強國防建設,維護領土和主權完整。軍隊方面,也開始進行著一些絕密工作。這就是張一凡所說,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

︰三更到,求基礎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天驕最新章節 | 官道天驕全文閱讀 | 官道天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