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驕 第2210章 身居高位

作者 ︰ 西樓月

()第2210章身居高位

李虹雖然身在京城,她當然知道張一凡去江淮一事。

本以為他周一回京了,沒想到他突然鋒芒一拐,劍指贛省。

贛省與江淮相臨,經濟卻千差萬別。

這幾天,張一凡下令嚴罰**村官一事,已經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一些網民拍手叫好,說我們國家又有希望了,出了一位鐵拳首長。

這一拳雖然落在這塊貧瘠的地方,卻在全國迅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網絡上歡呼聲一片,強烈支持張一凡這次農村反腐行動。

可張一凡說,這絕不是一次行動,而是一場長期的,非常艱苦的犯罪斗爭。哪里有**,哪里就有打擊。我們一定堅持不懈地打擊這種犯罪活動,還社會一個寧靜。

李虹在京城倒是听說了,常委們對這次行動,態度各異。

有主持,也有不以為然者。

認為張一凡過于做作,沒什麼實際意義。

正如當初騰飛提的問題一樣,農村能有幾塊錢的收入?一個村干部又能貪得了多少錢?

錯,大錯特錯。

人x ng之貪婪,不在貪多貪少,而在于他們的心態。

在龐大的農業大國中,幾億農民,如果不打擊這種犯罪活動,誰來保護他們的利益?難道只能在城市里才能進行反腐?李虹倒是認為,張一凡此舉意義非凡。

歷來農村是一個被人忽視的地方,而我國本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一個農業大國被人忽視了農業,那是一件很可笑的事。

以前李虹在地方的時候,也關注過這些事,只是那個時候沒這麼明顯,即使有人貪,也是小貪,絕對不會象今天那麼作惡。既然張一凡管著農業,農村方面的事,對于農村反腐自然也是勢在必行了。

或許從張一凡開始,農村反腐將成為一個新的話題,一個新的工作方向。

李虹不知道這中間還有那檔子事,贛省群眾跨省去上訪。听張一凡說了之後,李虹也感慨萬千。兩人就這事談了一會,便掛了電話。

而張一凡最近也將這些事情,盡可能的交給騰飛去做。

他覺得騰飛跟了自己這麼久,應該好好歷練一下,到時找個機會將他外放。

徐前進在江淮,也一直關注著首長的動靜。

贛省記打電話過來,「徐省長啊,實在不好意思,我們的同志給您添麻煩了。」

徐前進正窩著一肚子火呢,你們贛省的群眾跨省告訴狀,惹得大家都嚇了個半死,還以為江淮又出什麼亂子了。這幾年時間里,徐前進可是兢兢業業,絲毫不敢放松。

當初他並不是想隱瞞什麼,只是不想在這個時候掃了首長的興。明明在江淮視察過程中,眼看就是一個滿分,卻突然冒出這檔事來。

這該怎麼說呢?本來就是他個贛省工作沒有抓好,卻在人家臉上留下一個污點,換了誰都會不高興的。贛省記這句話,徐前進並不認為,他是誠心道歉的。

徐前進道︰「的確有些麻煩,不過都過去了。」

贛省記嘆了口氣,「那真是對不住了,徐省長。不好意思。」他說著,話峰一轉,「徐省長,你們江淮的同志們可是口聲很緊啊,徐省長的工作抓得真不錯。整個江淮班子上下一條心,哪次有機會,我也想過來學習學習。」

听了這話,徐前進心里更惱了。

這叫什麼事?

對方這分明是在怪自己,首長去贛省,他們江淮硬是不透一點口風,害得他們現在如此被動。首長在從林之後,掀起的大風大浪,偏偏不讓省里參與。

這就是說,首長準備大干一場,要整頓下面的風氣。而他們這些省一級的干部,一律不許靠近。這說明首長心里不爽,很不痛快。現在只有市紀委的同志介入此事,他們介入之後,也只是听從首長的統一指示。反腐工作倒是取得了相當巨大的成就,可他們贛省的面子往哪里放?

如果徐前進他們事先提點一下,他們也就不會這麼被動了,贛省記話里透著這個意思,徐前進心里當然惱火。你們的工作沒抓好,反得怪起我來了。

想想真有些好笑,這也是奇怪了,自己沒有上門興師問罪,他們倒埋怨起別人來了。

好象江淮班子願意看他們鬧笑話似的,徐前進听對方這麼說,直接就回了一句,「首長說,國之大計,以民為本。我們可沒有虧待這些同志們,吃住費用全由政府給承擔了,事後派了車子送回原籍。」

江淮目前的工作方針正是如此,以民為本。

這言下之意也有暗示,你們贛省要是早知道以為民本的話,何至如此?

贛省記也听出了徐前進心里的不滿,他只能表達這麼一個意思,除此之外,他還真不能理直氣壯興師問罪。一來問不上,二來也沒這個能耐。人家給你面子還好,要是不給你面子呢?你是贛省的記,關人家江淮毛的事?

要是人家告你一狀,你麻煩大了。

雖然上面不可能因為這幾句話查處你什麼,可也會給上面首長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現在不管人家是想看戲也好,還是別有用心,都已經沒辦法挽回了。

對于下面工作的疏忽,贛省記只能暗自吞下這苦果。

首長在從林縣不肯走,又不許他們省委省政府介入,這讓他們如熱窩上的螞蟻,四處亂竄,卻又無可奈何。

市紀委介入農村調查,這是破天荒的怪事,接程序和原則,這事不歸他們管。再說,區區幾個村干部,他們哪有什麼資格讓市紀委來調查?

有人就說這是大題小作,可也有人說,當年康熙大帝一個皇帝都管老百姓的事,難道你們市紀委比皇帝還牛叉?市紀委有什麼了不起的,百姓的事就不是事情了嗎?村干部的貪污就不是貪污案了嗎?

這種心態的人要不得,正是因為如此,才讓這些村民跨省上訪。事實上,這些村民也不是沒有給他們機會。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直接準備去國務院上訪的。

他們是一級一級訪上去,正是由于某些人麻痹大意,才造成了今天這局面。假如當初隨便哪屆班子里的人留點心,把這事情處理一下,何至如此?

疏忽與心態,造就了這種後果。

群眾利益是最底層的利益,卻也代表著國家利益。正如李世民所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當時村民上訪之際,能管事的縣級班子,因為早就被人疏通了關系,故而置之不理,甚至恐嚇他們。而市級,省級班子,卻認為此事級別太低,不應勞駕他們,忽悠他們回原地處理。

這種現象在全國範圍內並不鮮見,這就讓受害者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地上訪途中徘徊。

贛省記在自家里坐不住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只能叫人盯著下面,希望不要把這個洞越扯越大,最後鬧得整個省級班子都會動搖。隨著張一凡在農村調查工作的步步深入,一些人越來越膽顫心驚了。

整個從林縣城,17個鄉鎮,幾乎所有鄉鎮,村一級班子全部換人。當然,在這其中也有少數村干部屬于合格品,被繼續留任。

而從林縣十七個鄉鎮內,從鄉長,鎮長,記等一干人馬,基本上被清理了一遍。這次全部采用競聘制上任,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換人。而村委會干部,則完全由民意現場投票決定,絕對公平公正。不再象以前那里,選舉的時候,提著箱子挨家挨戶去填票。

經過二十多天的努力,從林縣鄉鎮以下的班子,煥然一新。基本上不再任用以前的原班人馬。

全的小說Q!。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天驕最新章節 | 官道天驕全文閱讀 | 官道天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