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驕 第2181章 這個世界變得很美好

作者 ︰ 西樓月

第211章這個世界變得很美好

張一凡感覺出了劉曉軒的心情激動,腦海里閃過一個大膽的猜測。

不過他又馬否定,不會這麼巧?

可劉曉軒的呼吸明顯不對,節奏加快,張一凡問道︰「你是不是見過他們了?」

劉曉軒那顆心正砰砰直跳呢,嘴否定,沒有,我怎麼可能見到他們?

張一凡是何等聰明?如果沒有見到他們,你為什麼無緣無故問起這事?肯定心里是有鬼。在張一凡的追問下,劉曉軒終于承認了這事。

「我就接了個電話的工夫,沒想到素素她居然跑過去叫爺爺女乃女乃。」

靠,玩大了。

真要讓老爸老媽他們認出來,事情就搞大了。不過張一凡倒是不擔心他們會認出素素,只是擔心他們會認出劉曉軒。

畢竟劉曉軒太有名了,當年紅極一時的主持人。那次她到西部,張一凡還感受過她的熱情奔放。他們說得一點也不錯,女人只要保養好得,四十歲跟三十歲沒什麼區別。

現在這社會,讓女人年輕十歲,根本不是夢。

劉曉軒三十七八了,看去比實際年齡少個七八歲,十來歲很正常。

張敬軒真會認出她嗎?

尤其是小素素還跑過去喊爺爺女乃女乃,雖然這是一種無意識的舉動,一種對老人家的尊稱,可張一凡心里還是有些打鼓。這可是貨真價實的爺爺女乃女乃,小素素難道真與他們有默契?就這樣見面了?

劉曉軒怕張一凡會怪自己,解釋道︰「一凡,我真不是故意的。」

張一凡道︰「我又沒怪你。放心,只要他們沒有認出你就沒什麼事。」

劉曉軒拍拍滿飽的胸,「嗯,我已經很少出門了,沒想到還是踫到了他們。當時可把我嚇壞了。」

張一凡安慰道︰「怕什麼,爸媽他們又不是老虎。」張一凡就想到一件事,對劉曉軒道︰「這樣,你安排一下,盡趕過來算了。」

劉曉軒又有些緊張,「回京城?」

「你不是還有套房子嗎?回來!」

他怕劉曉軒擔心,又說了句,「我想看看孩子。」

劉曉軒心中一暖,「嗯,我盡快!」

掛了這電話,劉曉軒又拍了拍胸部,松了口氣。

此刻是晚八點多鐘,張一凡吃完了飯,早早回了房間。

這里雖然是老爺子長住的家,張一凡突然發現自己成了這里的主人,依然有些不習慣。

這個院子里,他們這些晚輩基本都有一個房間。張一凡習慣性的住在留給他和小凡的那個房間里。這里面有衛生間,有電視,有網絡。整個房間的布局,跟賓館酒店差不多的。只是多了一個架。

因為以前他們都不在這里長住,每逢過年過節才會回來,因此老爺子當初考慮到這一點,就建了這小樓。

對面是整個張家大院的主體,以前是老爺子住,現在是張敬軒住。

爺爺的房,由張敬軒在打理,一般人不得輕易進入。

接了劉曉軒的電話後,張一凡的心思也隨著漫延開來。

在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工作了這麼多年,為解決各種問題才奔走。現在進了京城,如果不發生什麼意外,張一凡應該是不會再挪地方。

想想自己這些紅顏,張一凡不禁有些慚愧。

這就是他突然起心,讓劉曉軒回京的原因,也該讓她們母女過過正常人的生活了。

現在他有機會和沈婉雲,李虹多見面,但李虹一直保持著很節制的關系,不與張一凡過份親近。用她的話說,雖然關注,時時掂掛,但還是少見為好,尤其是這種私人場合下。在工作,隨便怎麼接觸都行,因此張一凡進京一個月有余,跟李虹只單獨見了一面。

李虹就象那種經久耐用的手機電池,充一次電,能保持很久。

張一凡倒是與沈婉雲私下見了好幾次,當然,這兩個閨蜜自然都不知道,兩人都是他張一凡的珍藏品。張一凡也極力撇清楚這中間的關系,不要讓兩人知道,否則會很尷尬的。

如果劉曉軒能來京城,張一凡也想給她們母女一些照顧。沒辦法,既然有了這層關系,就要努力承擔自己應該有的責任。

只是柳紅,不能讓她在西部呆太久,但又不能一下子把她調過來。還好有柳海在,張一凡也會經常去西部主持工作,算是能照顧到她了。

張一凡是國務部里最新來的副職,負責農村、農業經濟、水利、林業、民政、民族宗教、扶貧開發、防洪抗旱、抗震救災工作。

分管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

國務部大首長的安排,自然有他的道理,張一凡也無所謂,農業就農業,他已經習慣這一切了。當初李天柱听聞這樣的安排,心里有些不樂,張一凡應該負責工業,國有資產這一塊,怎麼就負責農業這塊了呢?

不過對于國務部的分工,他不好干涉。

國務部除了這幾個副職,還有好幾個委員,象鄭劍鋒就是負責國防動員,領導國防部工作的。他們都是對國務部大首長負責。

所以那天鄭劍峰找自己,張一凡就猜測到,他有些事情不方便跟國務部大首長說,或者是他已經說了,但面沒有同意。

在大力發展國防,需要的是資金,這錢從哪里來?

國家的錢都是有預算的,每個地方多少,用于什麼地方,都要有依據的。

張一凡估計他是想增加這方面的資金,可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可能是國務部大首長沒有同意!

張一凡想,既然自己是負責農業,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他就應該把農村這幾億人口管理好。把農業的工作抓起來。

改革開放三十年,全國各地變化很大,事實再次證明,工業發展比農業發展更有前途,因此在全國沿海地區,各種工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也為沿海城市奠定了基礎。

而以前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也進城了,美其名曰農民工。

農民工進了城,終究還是個農民,成不了工人。

張一凡就在琢磨著,自己該如何把這項工作抓起來。改變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命運。

劉曉軒听了張一凡的話,就跟老媽說了聲,自己帶女兒去旅游了。老媽年紀大,也不想跟著跑,就準備回舅舅家。

劉曉軒自然不能告訴她,自己要去見孩子他爸。

倒是張敬軒在湘省呆了幾年,意外地見到了一位偉人。這位偉人正是前任國務部老總理。張敬軒真沒想到他此刻也回了湘省。老總理說,自己在湘省有一段時間了,一直少有人知道,這次被張敬軒撞破,恐怕這湘省又呆不下去了。

對此,張敬軒只能苦笑。

在湘省的日子,雖然只有幾天時間,城市的容貌一天天在發生變化,這街道干干淨淨,十分整潔,交警天天都在十字交叉路口指揮值勤。張敬軒親身感受到這些,心里十分明白,整個城市就差沒有掛標語了。前天他和老伴走在大街,居然發現很多公務員在大街掃馬路,還有一些公務員正在搞義務活動,給市民擦皮鞋。

更有一些人來到街,扶老人,盲人過馬路。

張敬軒看到這一幕,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是覺得這個世界,突然變得很美好!

︰三更到,感謝阿曾大兄弟的打賞!謝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天驕最新章節 | 官道天驕全文閱讀 | 官道天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