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驕 第1588章 江淮風雲

作者 ︰ 西樓月

第1588章江淮風雲

秘書走進來,在盧繼業耳邊輕輕說了一句,「姜廳長被雙規了。*2100xs新世紀小說網」

盧繼業面無血色,兩眼空洞無神,朝秘書揮了揮手,秘書看到盧繼業的模樣,悄悄地退了下去。

站在窗前,打望著政府大樓外面豪華的街道,足足愣了十幾分鐘。

這才猛地掉頭,朝周一來辦公室走去。

盧繼業因為身體不適,病退了。

這個消息在江淮市傳開,一些人議論紛紛。

前不久還在據理力爭的常務副市長,突然宣布病退,這里包含了什麼原因?一些敏感的人紛紛在心里猜測。有人說是派系之爭,否則姜秉坤被雙規,盧繼業馬上就病退,恐怕沒這麼簡單吧?

聯系前前後後這些事,的確難免讓人猜疑。

只是這種事情在官場上屢見不鮮,如同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雖然泛起幾絲波瀾,卻很快就消沉下去,再無聲息。

浙西地區,倒是因為政策上的扶持,以及以陳建軍為首的領導班子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實行省委的指示,因此進展十分順利。

浙西地區的規劃已經搞好,就等著把地征了,把農民安置下去。可這都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因此招商這一塊很重要,如何將外來資金引入進來,這就是浙西領導班子面臨的最大問題了。規劃是有了,錢還沒有到底。

省里的經費,只夠他們打清目前的開銷,陳建軍也知道,省里不可能拿出大把的錢,讓自己來花。讓自己來的目的,就是要他幫當地搞活經濟,幫當地人民賺錢的。

現在的浙西,就象一個家,要把這個家搞好,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陳建軍雖然搞到了一些外資,但畢竟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

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請張省長去浙西視察工作。

沒想到陸正翁也有此想法,因此兩人就一起去了浙西。

陳建軍萬萬沒想到自己這次出馬,居然搬動了兩位一把手。這可是浙西天大的新聞。

宣傳部的同志有些頭大,這個新聞工作,要做到不偏不倚,要讓兩位老大看了心里舒服。既不能側重偏向書記,也不能偏向于省長,因此他在心里忐忑不安的。

為了這事,還特意一再叮囑了電視台和報社,該如何做報道。

其實張一凡和陸正翁心里並沒有多想,反而是下面的人搞復雜了。

但是省委書記和省長齊行,一起來到浙西,這說明了省委省政府對浙西經濟的關注,對浙西改革的關注。他們的重視,大大地刺激了當地政府同志們的激情張一凡和陸正翁並不是紙上談兵,還為浙西地區,帶來了投資商。

這個投資商自然是胡雷,胡雷這幾年在永林錳礦賺了些錢,手上資金充裕,好久就想找一個什麼項目了,听說張一凡在江淮打造生態旅游城市,他就動心了。

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他,跟著張一凡走,就是跟著黨走,永遠不會錯。

浙西地區的投資,跟以前在江夏不一樣,張一凡也隨了他的意。

陳建軍要的就是這種效果,他知道張省長引進外資一直是強項,不論他到哪里,哪里就有資金。胡雷這次意向投資十個億,準備打造一個度假村。

這里不是生態種植園嘛,在這里搞一個度假村,應該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張一凡說自己不參與這件事,只幫他做個引薦。

話雖這麼說,張省長的引薦,那可不是開玩笑的,陳建軍他們在政策上自然多多優惠。能讓的都讓,只要不太過份,因此這份投資合同很快就確定下來。

在浙西地區,陳建軍的要求很高,也有多種模式同時進行。

象山區的規劃,張一凡指定的百里長廊楊梅林,他就由當地一些村莊自發組織,由村干部帶頭親自加入這個陳列。把遠遠近近,屬于本村的荒地全部開懇,種上優質的楊梅品種。

這就是整體規劃,這片楊梅林跨越三個縣市,連綿百里。將來所得的利益,除了廣告和其他費用之外,全部按人頭分紅。

浙西打造這麼大一片楊梅林,這讓很多人在心里暗暗擔憂,會不會因為產量過盛,銷售又成了問題?

不過這個問題,根本不用他們擔心,因為只要村民種植了楊梅之後,將由村里專人看護,培植,等楊梅上市之後,由政府組織的專門機構來完成銷售和推廣工作。

除此之外,張一凡和陸正翁還在會議上听到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在浙西下面一個縣區,發現有地下溫泉。這個消息張一凡早就知道了,胡雷這小子就是沖著這個溫泉來的。

陸正翁發表講話,「我們要利用當地優秀的資源,搞活當地經濟。」

而張一凡強調的是,象浙西這種地方,不論是各方面的條件,遠遠優于內地。

交通,自然環境,資金來源等等,跟貧困的內地相比,絕對是中間的驕驕者。所以我們提出的口號是,不浪費一分土地,不浪費一分資金,把土地都開發起來,把資金都落到實處。長此以往,地方何以不富?國家何以不強?民族何以不興旺?

畢竟是從內地走出來的領導,看待的問題就是不一樣。陸正翁听了這些,也不禁將目光投向張一凡。

張一凡說了,我們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交通有交通。搞活一方經濟,不單單靠的是外資,我們是個人口大國,人力資源就是最大的資金來源。

全民動員,上下一心,浙西必定繁榮昌盛!

啪啪啪——很多人都鼓起了掌,會議室里一片激情。

張省長畢竟是個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很多人在心里暗暗崇敬起來。

然後陸正翁強調的是團結,領導班子的團結,對整個地區的發展有著必不可分的作用。做為省委書記,他自己有親身體會。進入這個圈子以來,斗爭不斷,難得有眼前這種和諧的局面,這是陸正翁感到最欣慰的。

不管從個人因素還是大局出發,和諧第一,團結第一,這就是黨中央為何提倡打造和諧社會的原因之一。社會需要和諧,浙西需要和諧,江淮班子上上下下,都需要和諧。

陸正翁舞著拳頭,頗有老總理南下之前的風範,「團結就是力量!」

浙西之行進展十分順利,陸正翁興致不錯,晚上喝酒的時候也很盡興。有人說很少看到陸書記這般開心過,這是唯一的一次。一些元老便想起當年譚長征在的時候,陸書記跟譚長征總是走不到一塊,說句粗魯的話,兩人根本尿不到一個壺里,這才引發了後來的糾紛。

現在的江淮班子一團和氣,少了那種勾心斗角,大家心里都舒坦了許多。

看到陸正翁今天喝酒來者不拒,歐陽三號忍不住了,對眾人道︰「大家就不要勸陸書記的酒了,他身體不太好。」

陸正翁把手一揮,「哎,你不要過來掃興。喝酒講究的就是個盡興。」

歐陽三號見勸不住,便過來跟張一凡道︰「張省長,你勸一下他吧,陸書記這幾年血壓有點高!」

張一凡听了這話,點了點頭,他還真不知道陸正翁身體有這狀況。

年紀大了,高血壓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偏偏這種病不能喝酒,張一凡放下杯子,「陸書記,今天我們就適可而止,下次我再登門拜訪,好好喝幾杯!」

陸正翁看了歐陽三號一眼,「就你多事!」

大家見歐陽三號這麼說,都不敢敬酒了。陸正翁也不可能一個人喝悶酒,這不是他的性格。

散了席之後,胡雷和冰冰到張一凡房間里來聊天。

好長時間沒有見到冰冰了,三十出頭的冰冰小姐,儼然一付貴婦人的氣質。張一凡笑她成了闊太胡雷道︰「這次的投資,就是給冰冰的,全部由她來*作,我不管。」

這次胡雷打算在浙西搞下那個溫泉,建一個酒店,然後把附近的生態種植園包下來。當然,這十個億遠遠不夠,但是前期投資,後繼資金將慢慢跟上。

三人正聊著,騰飛急急而來,「張省長,陸書記突然身體不適,去醫院了!」

張一凡霍然起身,「怎麼會這樣,去看看!」

PS︰二更,求花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天驕最新章節 | 官道天驕全文閱讀 | 官道天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