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驕 第750章 官路迢迢(150)

作者 ︰ 西樓月

第750章官路迢迢(150)

扶貧辦主任的人選,終于有了著落,周斌總算如願以償。(_新世紀小說網)

市委辦公室主任兼扶貧辦主任,雖然這個扶貧辦是臨時的,周斌下鄉的時候,也有一種象古代欽差大臣的感覺,威風八面。

永林地區九縣二區,這一次扶貧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整個地區的中小學。針對教育一線,乃至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

對于周斌來說,這項工作也是任重道遠,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挑這擔子的原因。周斌下去之後,才知道其中的艱辛,但他是沒有辦法。走到今天這一步,完全是形勢所*。

要麼繼續被烏逸龍控制,要麼跳出這圈子。

憑周斌的實力,往下走誰也不願意,往上走辦不到。現在與張書記的關系,只要繼續保持,周斌相信應該能得到張書記的信任。

為了燒好這個幾個拿手的好菜,周斌特意拜了幾個有名的廚師,那天他明明知道崔紅英不用做這道菜,才強調讓老婆買了甲魚。

果然工夫不負有心人,周斌成功實現了自己這一計劃。

張書記在會議上提出的四個目標,其中一個就是明年上半年之前,必須落實三到四十座中小學,解決貧困地區上學兒童上學難的問題。

周斌算過這筆帳,以永林地區的經濟狀況,為貧困地區捐建一所中小學,其大概成本。包括一棟教學樓,一樓宿舍,還有老師的辦公樓,光是這三棟樓房的成本,估計在三十四萬左右。

再添一些教學設備,七七八八加起來,足足近五十萬。照這筆帳算下去,四十座學校的投資成本,在二千萬左右。

當然,這只是一個平均數,象有些地區已經有老教學樓,或者已經有老的職工樓,周斌就決定只對那些危樓進行改造。

能用的盡量用,實在不能用的,屬于危樓性質的,堅決拆除。這次扶貧贊助,還是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剩下的錢,周斌則根據各地區統計上來的報表,對那些特困地區,家庭條件極差,實在負擔不起的失學兒童進行救濟。

所有這一切,都必須經過走訪,深入群眾,取得第一手資料,然後綜合整理。整個永林地區有多少特困戶,這些特困戶的情況是否屬實。有沒有虛報,假報,誤報等不良現象。

這是張書記提出的四大目標,周斌既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他就決定全力以赴,將精神貫徹下去。

根據市委傳來的精神,這項任務將爭取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也就是說,必須在明年下半年開學的時候,正式投入使用。

現在馬上就九月了,周斌只有一年不到的時間,工程必須提前二個月驗收,並交付使用。接到市委的任命之後,周斌馬上組織了一個會議,將九縣二區的一二把手,以及教育一線的人員集中起來,傳達了市委此次扶貧的精神。

上面有錢下來,這些人自然高興。因此,他們對這位新任命的扶貧辦主任,簡直是當財神一樣的崇拜。永林市下屬的九縣二區,除了這二個區比較富裕一些之外,其他的縣城都有一定數量的貧困鄉鎮。

這些鄉鎮又有很多的中小校需要扶持,周斌大致算了一下,九個縣,按四十座中小學計算。每個縣只有四到五座學校的名額。因此,他這次選擇了主抓重點,從幾個特困縣入手。

扶貧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周斌則希望這個周期稍為長一點,既讓張書記看到自己的努力,又讓下面對自己的好評。

就在周斌馬不停蹄地展開扶貧工作的時候,張一凡這才又立刻啟動了另一個項目。

也就是永林境界,九縣二區的公路,必須在年底全部打通的這一計劃。

按時間上推算,難度很大,主要是資金到位的情況,令人有些擔憂。

上次李老先生無償贊助的六千萬,早已經到位,只是這六千萬如杯水車薪。省城撥下來的修路款項,大約在二億七千萬。

這筆錢已經簽字了,但沒有到帳,錢程在會議上做了匯報。

張一凡提議,關于這一計劃的實施,由市政府全權負責,烏市長任組長,市交通局裴萬里任副組長。

至于錢的事,張一凡決定自己親自去追,市政府只要主抓工作就行了。

對于張一凡的這個提議,烏逸龍當然不會反對。張一凡幾乎已經挑走了所有的重擔,他做為市長,這完全是份內之事。因此,整個會議的過程,簡潔而快迅,很快就達成了一致。

只是有些人看在眼里,暗暗道張書記太性急了,有點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政績的味道。

有人則不然,當初張一凡提出這四個目標的時候,的確有人嗤之以鼻,不以為然,但是看到短短的個把月時間內,一筆筆資金迅速到位,他們就打心里佩服。這麼多錢,並不是隨便哪個人能搞到手的。

象當初扶貧基金一樣,三四百萬能做什麼事?除非做點面子功夫,象征性地建一兩所學校,這倒是有可能。但是張書記提出的是,要實現三到四十座中小學的改造。

沒想到喜從天降,不僅李氏集團以外孫女的名義,捐助了一千萬,後來凡凡基金又分三次捐助了二千萬。

有了這些錢,張書記的目標不難實現,既抓好了扶貧工作,也拉動了內需,為當地暫時解決了部分勞動力的問題。

以上這次事情,都是大家事先沒有想到過來,但是偏偏一切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地進行了。

對于年底解決全市範圍內交通運輸的事情,難度更大。

雖然這項工作,是九縣二區齊齊動工,但是到目前為止,這筆錢還沒下來。財政局就只有李氏集團贊助的六千萬。

烏逸龍對此深感壓力,張一凡來到永林這麼久,並沒有與自己爭這個財政大權。而且這次,他更加把擔子壓在政府的頭上。

你修路,我去要錢。

烏逸龍不知道張一凡為什麼突然加大力度,拼命地鞭策政府班子,全力以赴的加快永林經濟建設。他曾經想了很多理由,都沒有答案。于是他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張一凡是不是得到省里有人的承諾,準備進省級班子了。

當然,這僅僅只是一個猜測。如果是他烏逸龍,他寧願呆在永林市當一方大員,也不願意去省城當個實權不大的廳官。

這段時期,整個永林地區的各級班子,就象一個手表時鐘里的齒輪,環環相扣,他們都被張一凡鞭策著馬不停蹄地高速運轉。

整個永林地區,臨如大敵,狠抓交通建設和經濟建設,把交通建設例為今年的頭等大事。要致富,先修路,這是一個就恆不變的道理。

面宣傳部的郭部長,再一次被領導召喚到辦公室,張一凡嚴肅地下達了指令。在整個地區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宣傳部必須組織好電視台,各大報社,對整個事情,進行地毯式的消息轟炸。

不斷的暴光,暴料此次交通建設中的各種情況,每一篇報道,每一個鏡頭,務必力求真實,不可弄虛作假。

郭部長有些不太明白,試探著問道︰「壞的也報嗎?」

「壞的也報!」

張一凡深信,在這樣大規模的運動中,絕對也有其陰暗的一面,因此,他正需要宣傳部以及各大媒體的記者,不斷地暴光整個工程的進度,杜絕他們幕後交易等不法行為。

這就是董小凡所說的理論,好的制度,能讓壞人辦好事,壞的制度能讓好人辦壞事。張一凡深信自己這一招,能夠有效地阻止或預防一些事情的發生。

永林地區,將正式進入一個大躍進時代,迎來它經濟建設的*。

張一凡安排了這一切,立刻決定馬上去省財政廳,想辦法將省里的撥款弄下來。否則自己提出的四個目標,又成了一紙空文。

PS︰昨晚一夢,說有高人相助,今早一看,果然多了兩筆打賞。

謝謝睿君和雪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天驕最新章節 | 官道天驕全文閱讀 | 官道天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