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天驕 第697章 官路迢迢(097)加更章節

作者 ︰ 西樓月

第697章官路迢迢(097)

既然白聞天來了,當然要去道安縣。

而且他的目標,也是道安縣。他要借這個機會,借李市長的威名,把道安縣藥材基地拿下來。今時不同往日,白聞天以前名不經傳,沒有任何後台及關系。

現在不同了,他可以大搖大擺,腆著肚子在永林地區橫著走,也沒有人再敢向他索賄。而且有李省長親自出馬,張一凡書記坐鎮永林,哪個不要命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但是白聞天還有一個心思,就是要報當年之仇,自己在兩百萬不能白白被人吞得連渣子都不剩。

在永林吃了飯,李省長道︰「白先生,要不今天晚上在永林住下,明天一早趕往道安縣如何?」

白聞天知道李天柱肯定還有其他的事情,因此也不急在一時,他笑呵呵地道︰「就听李省長的,幸好我趁著這空檔,去溜達一圈,也算是重溫舊夢。」

李天柱道︰「那也好,明天我們一起早點動身,當天去當天回。」

也為能讓白聞天的第二分廠落戶永林,李天柱可是費了一番苦心。如果能擺月兌永林的困境,他何曾又不是一大功勞?

白聞天父女一走,他立刻召開臨時小會議。

你們永林年年扶貧年年貧,什麼時候可以自立?他看著張一凡道︰「一凡書記,招商引資一貫是你的長項,能不能想到其他的辦法,解決永林目前的困境?」

張一凡心道,李天柱這是在說風涼話,自己比他更急,你以為我喜歡呆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但是看到李天柱的表情,又不象是針對自己似的,他就道︰「李省長,這個問題,我們也一直在考慮。但是永林這地方,底子薄,跟其他地方沒得比。招商引資無疑是麻布袋上誘花,底子太差,終究沒有成效。」

李天柱就不愛听了,這話分明就是推卸責任。他有些不悅地道︰「底子薄那是一個方面,難道底子薄就可以不作為了嗎?現在白先生不是來了,關于長白山制藥廠第二分廠落實的事情,如果出了差子,你們兩個提頭來見!」

李天柱這時還不知道,白聞天根本就是沖著張一凡來的,要不是張一凡提出來,他哪里肯再次光臨永林地區。而且李天柱也听李虹說過,張一凡去了香港,為的只是把李氏集團拉進來,但是李家出了那檔子事,人家也沒這個心思了,因此,李虹和張一凡的引資計劃,再一次流產。

張一凡來永林,其實做了很多的努力,李天柱也知道,但他不想讓這個人年輕太驕傲,適當地敲打敲打,然後再給點甜頭,他這招叫作恩威並施。

張一凡也有很多話說,但今天不是訴苦的時候,他也不想跟李天柱訴苦,這樣會貶低了自己。烏逸龍听到這些話,在旁邊一句話也沒敢接。

如果換了殷省長,烏逸龍沒有這麼大的壓力,但是李天柱不同,他是總書記的直系,得罪不起。看到張一凡都一聲不吭的,他更老實了。

一直等到李天柱說完,他才壯起膽子,小心地匯報,「李省長,其實我們永林一直在努力,山藍縣將在近期打通到107國道這條路,工程已經進展到三分之一,為了這條路,我們日夜奮戰,一口氣也不敢停歇。」到時路一通,我們就可以直達廣省,把外部經濟引進來。

烏逸龍這話,多少有些討好的成分,而且他根本沒有提張一凡貸款的事。這是間接地抹殺張一凡的功勞。修路一直是市政府在抓,但是張一凡把路鋪好了,他們才有這個展示的機會,這也是烏逸龍唯一拿著出手的政績。

修路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引資進來,李天柱點點頭,「一個地方貧富的關鍵,交通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你們在重視起來,現在永林地區的交通建設,還停留在江浙地區五六十年代,甚于不如。烏逸龍同志,你是永林的老干部了,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到底是你們自己的不作為,還是其他原因?」

這次,李天柱是直指烏逸龍,讓烏逸龍有點措手不及,他沒想到這個李省長如此凌利,話峰一轉,就殺到自己頭上,早知道剛才就不接這個話題了。

烏逸龍是主管市政府,交通建設沒有抓好,他做為市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說到底,張一凡是新來不久,不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底,改變永林的現狀。因此,烏逸龍感覺到壓力很大。

李天柱看著兩人,也沒有跟其他人說話的興趣,他看了永林地區新的報表,這才淡淡地道︰「我看你們的報表,最近還是有些進展,可見你們也在努力,至于你們建議的幾個項目,我也會爭取為你們早點批下來。現在你們的首要任務,就是全力以赴,拿下長白山制藥第二分廠,這個對你們永林來說,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以前沒有人來投資,以後就有了。我希望在你們這套班子上,摘掉貧困落後的帽子。」

李天柱到現在還堅持認為,白聞天是沈宏國請來的,他也不知道白聞天以前在永林地區有舊怨,還道是沈宏國的功勞。既然沈宏國把他引薦給了自己,他覺得自己應該抓住這機會,在下面的人面前立威。

他看著張一凡,「一凡書記,當初省委決定把你從雙江調過來,就是這個意思。烏逸龍同志也是老同志了,相信你們的組合,一定可以讓省委看到希望。」

烏逸龍听到這句話,心里就很不是滋味。說一千道一萬,李省長的心里還是偏重于張一凡的,光听他剛才叫兩個的名字,小小的區別便能讓感受到許多。而且更有一層意思,省委的目的很明確,調你過來就是為了整頓永林。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表達省委的意圖。你烏逸龍還是要听叢黨的領導的安排,不要妄自尊大。

剛才批評了這麼多,一句話全給收回去了,烏逸龍心里很不是滋味。

也許,自己真的只有一條路可走了,那就是與張一凡合作,這才是最好的結局。否則必定兩敗俱傷,甚至自己的勢力,很有可能被擊潰得支離破碎。

談完了經濟建設,李省長的話就轉到干部作風上面,李天柱做為一省之長,也曾經一再強調干部作風,這與張一凡初來之際,提到的干部作風和民生這兩點,出發點是一樣的。

李天柱談這個話題,自然是因為左青林引起的,今天再強調一次,象左青林這種現象,國內並不是沒有先例,正因為有了先例,他才要提出批評。象這樣事情,你們事先竟然沒有察覺,兩人都有失察之責。

李天柱說到這里,便望了望其他人,「甘書記來了沒有?」

今天不只是甘書記,永林市的四大班大都在,但他們沒有資格與李省長談話,只能靠邊站在那里,听候召喚。剛才一席話,大家都听到了,一個個膽顫心驚的。

如果說張一凡在常委會議上說這些話,他們還可以當做是耳邊風,但今天從李省長口中說出來,意義完全不一樣。

紀委甘書記听到點自己的名字了,嚇得兩腿一陣哆嗦,終于要上刑場上。不用說,一頓狠批少不了。

甘書記戰戰兢兢走過來,「李……李省長好。」

甘書記是一個五十歲的中年人,個子不高,頭發不多,肚子不小,其實,按他的身材,也不算太胖,只是微有發福而已,但是李天柱很不喜歡他那形象。

尤其是左青林的事情暴露之後,更讓他對這個紀委書記感到不怎麼滿意。李天柱看了他一眼,「甘書記,你身肩人民和國家的重托,左青林事件查得怎麼樣了?」

前不久,張書記在會議上,已經很明顯地批評了紀委的工作,說他們不主動,不積極。其實甘書記心里很郁悶,他自己做不了主,要雙規一個人之前,首先要得到烏逸龍的首肯,否則他的工作就執行不下去。

慢慢地,他就養成了先請示烏逸龍,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因此,紀委在永林市如同虛設。左青林的事情,他也一直在調查,但是哪些事情可以暴光,哪些不可以暴光,他同樣得請示某些人。

李省長也是那句話,你們紀委的工作太被動了!

僅僅是這句話,甘書記已經是汗流浹背,卻又不得不一個勁地點頭,「是,是,是,李省長批評得對。我們正在努力改善!」

等這輪談話結束,李省長只留下了烏逸龍和張一凡兩人,其他的人通通退下。兩人知道,真正的機密談話時刻要來了。

李天柱拿了支煙出來,慢慢的點上。張一凡和烏逸龍坐在那里,沒有一個人去為他點煙。張一凡不想,烏逸龍不敢,因此,他只好自己點上。

吸了一口,他才道︰「永林地區的**很嚴重,已經投訴到省里了,你們兩個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這是要兩人表態,烏逸龍暗暗瞅了眼張一凡,心里有些憤憤不平,你不是設立了一個扶貧帳戶,我已經叫他們把自己貪污的錢,匯過去了。至于多少也是他們一個態度,你居然還把這事捅出來,就太不厚道了。

如此落井下石,烏逸龍便在心里深惡痛之,剛才都決定與張一凡配合,把永林好好經營下去,此刻他的心里又發生了變化。張一凡這人,不可共事,太專行獨斷了。

早知道這樣,自己何必費這番心思,大家魚死網破就是了。

房間里沉默了一陣,張一凡道︰「李省長,我想紀委的問題,可不可以緩解一下。」

李天柱道︰「你怎麼說?」

張一凡早有心里準備,「關于剛才李省長說到的問題,我已經做了相應的調查。但是我相信,永林四大班子里,大部分同志都是好的,我希望也懇求上面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黨的政策一慣是治病救人,教育為方,而且我相信在烏市長的全力配合之下,市委有信心改善這些問題。更重要的是,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李天柱看著他,心道你小子已經走到前面去了?我倒要看看,你所謂的成就和方式是什麼?

烏逸龍听到這番話,心里猛地一驚,起了不小的波瀾,一時捉模不透張一凡的用意。,他這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好象有維護永林班子里穩定的意圖。

難道我剛才又錯怪他了?

沒錯,張一凡正有此意,正所謂佛海無邊,回頭是岸,人生在世豈能無過?關鍵的問題,就是你們這些人得有個態度,有悔過的心思。通過楊凌雲這幾天的努力,終于把張一凡交待的事情落實下來了。

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扶貧基金的帳戶上,已經有近六百萬的資金。這些錢是從哪里來的?大都是在烏逸龍授意下,將錢匯進帳戶。剩下的近一百萬,是另一些真正迷途知返的人,象楊凌雲,周斌之流,私下里把錢匯進來。

正因為如此,張一凡才決定網開一面,給大家一條活路。

六百萬不算多,也許某位高官家里的受賄款也不止這個數,但是這種態度難能可貴。當然,張一凡絕對想不到,這是在烏逸龍授意下完成的。但是他認為,自己這麼做已經仁至義盡,如果再有人不識相,那是他們自取滅亡。

張一凡初來永林,手出重拳,拿下了彭永年和全權之流,給永林市的一些人震憾一擊。現在他又網開一面,手下留情,給人一條退路,令烏逸龍也在心里暗暗震驚。這手腕真不是一般的人能玩得轉的。他就在心里暗自衡量,張一凡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李天柱看著張一凡,張一凡立刻叫門外守候的騰飛,把楊凌雲手里的資料清單拿進來。李天柱顯然看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張一凡就解釋道︰「永林的班子里,的確有這樣的害群之馬,但我們相在黨的領導下,在人民的監督中,大部分同志都是好樣的。為了警示某些心術不正的同志,我和烏市長商量過了,一起設了個扶貧基金的帳戶,並在會議上強調,如果在經濟方面有問題的同志,可以將款子私下匯到這個帳戶上。沒想到永林的同志,覺悟都還是挺不錯的,李省長請過目,這一筆一筆的款子,正說明了一個問題。他們的態度值得令人欣慰,所以我懇求組織給同志們一次機會。」

李天柱看著這一筆筆的金額,數目都不是很大,正如張一凡所說,這是一個態度問題。身在這個圈子里的李天柱又怎麼不知道,收進去的錢容易,吐出來的錢難。張一凡能讓永林市這些人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錯了。

于是他點點頭,帶著一絲欣賞的神色,「你們的工作做得不錯,開了歷史的先河,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符合黨的方針和治病救人,教育為本的宗指,值得借鑒!」

這是一種高度贊揚,烏逸龍也不禁一愣,張一凡還是沒有落井下石,他不禁在心里暗自松了口氣!

PS︰十點鐘了,讓兄弟們久等。抱歉!

這是加長章節,算第四第五更。後面的如洪水猛獸一樣殺過來了,兄弟們,加把勁,我要鮮花!拜托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道天驕最新章節 | 官道天驕全文閱讀 | 官道天驕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