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梟 第二卷 百花殺 第一四九章 進兵

作者 ︰ 豆子惹的禍

八月十五,祝兄弟姐妹闔家歡樂、萬事如意中秋快樂哦

如今燕國的狀況︰北境前所未有的穩定,犬戎元氣大傷龜縮到草原深處,譚歸德叛軍被徹底剿滅、煙消雲散,兩場戰事讓北方再無後顧之憂,毫無疑問,這是景泰的功績;

西方大軍出擊深入高原,結果被回鶻人坑了一下子,整支部隊都陷入了被動但也僅僅是被動而已,燕人的大軍仍在、戰力不容小覷,哪怕回鶻和附近藩主結成同盟,想要吞掉這支燕兵也不是件容易事情,何況藩主與來自軍隊勢不兩立較真說起來,出兵高原只能算是景泰的一個失誤;

可是集結南境重兵,南下侵犯南理,就是個徹徹底底的錯誤了!遠征軍在南荒邊緣徹底傾滅不算,大燕南方的防務也無可避免地變得空虛了,當紅瑤門戶被南火廢掉,生番長驅直入,南境幾乎無力抵擋……

紅瑤淪陷後第七天,御書房,景泰駕前,四位大臣垂首肅立,戶、兵兩部尚書、武夷衛主官諸葛小玉和當朝中書令溫錦遷溫大人

溫錦遷這幾天很忙,他和諸葛小玉合作,一頭不斷收集著有關生番的諸般消息、調查它們的數量,另一頭埋首書庫,翻閱故老典籍,查找以往生番作祟的記載,不久後他很是驚訝的得出了一個結論︰就以現在了解到的生番規模來看,這一次來自南荒的浩劫,比著以往每次同樣的災難都要可怕

從數量和破壞力度上來看,三百年前那次浩劫只是小兒科了

當戶部把生番造成的損失估計、兵部把南方的防務和戰斗等事情一一呈報過後,溫錦遷也把他最近的發現稟于皇帝,不過說話是溫錦遷都沒注意到,自己一邊說著一邊還在不停搖頭…他自己都覺得這件事太匪夷所思了三百年前是地火沖冒,凶猛天災讓南荒深處的怪物感到恐慌;這次卻天地安穩,根本都沒有什麼災難或者異象發生,何以會驚動這麼多生番闖入人間

景泰听過也就算了他才沒興趣去追究根由,如何應對這浩劫才是當務之急當即問道︰「眼下情形,有什麼想法?」

戶部、兵部兩位大人不開口,溫錦遷則直言,這是他的本份︰「如今遭逢生番作亂的是南境但真正堪憂的卻是中陸和東疆」

燕南境被生番攻入,雖然當地駐軍奮力抵抗,可是不難預見的,南境被打穿是遲早之事,到時候大燕根基核心所在富饒中陸、東疆便會暴露在生番巨大的威脅之下

景泰沒應聲,轉目望向了兵部尚書,後者立刻開口作答,燕國的西征南討,基本都是從西、北兩地抽調、集結的兵力對中、東影響不算太大,特別中陸是楮城的所在之處,衛戍加堅固以兵部尚書的意思他們的實力足夠應付劫難,不必太擔心

武夷衛大掌櫃諸葛小玉卻搖了搖頭,冷臉冷口︰「我大燕南境中的生番,現在還不如南理國內的生番多另外據探,如今南荒中還有怪物在陸陸續續地走出來具體山中還藏了多少…不得而知」

尚書聞言十足吃了一驚,失聲道︰「怎會這麼多?」

進入燕國南境的生番,還只是前鋒罷了,按照現在的情勢發展下去,仍在山中、還在南理的生番遲早會涌入大燕,現在看來還算穩固的中陸、東疆,到時候是否還能安全依舊,可就不好說了

听到兵部尚書的驚呼,景泰對他冷曬道︰「錦遷剛剛才說過,這次浩劫遠勝以往,生番規模驚人龐大,怎麼,你沒好好听麼?」

尚書大人不敢應聲,溫錦遷及時另起話題,算是打了個圓場,燕國討伐草原的大軍主力已經回到國內,北境中兵力充足,為今之計當把這股力量盡快調遣過來,南疆算是沒得救了,不用在理會,只要加強中、東防衛,保證生番不會再進一步突破,燕國的根基就不會被動搖待堅守上一陣子,等生番躁動平息,它們自然就會退走

這些怪物吃人、殺人,但毀不掉沃土良田,也不會帶走金銀財富,只待它們撤走,到時候無論是南境還是南理,依舊還是大燕的

溫錦遷的話依舊不好听︰「只憑北方軍隊,也不一定能擋住生番、保住中、東」

兵部尚書接口道︰「為求萬全,是不是把高原上的兵馬也撤下來?」

以西征燕軍所處的形式來看,大軍回撤肯定會被回鶻人追打,損失在所難免,但家國有難也實在顧不得太多了,沒什麼事情比著保住大燕的根基月復地重要

對兵部尚書的提議,御書房中其他幾人都點頭復議,可是景泰皇帝卻不置可否,低下頭開始自顧自地思索起來……

好半晌過去,景泰才重抬頭,說的話卻和現在的局面不相干︰「我原本的打算是,待平定南理之後,把那支大軍再派到高原上去,讓穆桐去增援周景,兩軍聯手,穩穩當當打破仁喀,之後再長驅直入、攻襲回鶻至于北方撤回的兵馬,留于國內添做後備,隨時有事他們隨時都能出征」

說到這里,景泰問溫錦遷︰「錦遷,我問你,回鶻在高原上的兵力,和他的國力比、和我們的兵力比,到底是個什麼狀況?」

萬歲的問題不怎麼清楚,但溫錦遷完全能明白,回答得仔仔細細︰「回鶻打進高原的兵力,無論人數上還是實力上,比起陛下派去吐蕃的大軍還要遜色幾分,不過被他們佔了個先機,才讓我們被動了些」

「至于國力相較,也明白得很,回鶻打去高原的人馬,佔去了大漠全疆快五成的兵力,我們的西方遠征兵馬,主力只是來自西疆本部駐軍,在我神州邦國的整體軍力中,充其量兩成多些」

景泰笑了笑,略顯自豪︰「我大燕的兩成多些就是回鶻的快五成」

溫錦遷點頭應是,景泰則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語氣飄忽稍帶貪婪︰「高原上,有回鶻差不多半國之兵啊…要是能把它打垮了,回鶻的大半做天就塌了,我軍再長驅直入擊破天關、進軍大漠…倒不是說一定就能活捉大可汗,但這一仗打下來,回鶻元氣大傷是免不了的如此一來…南理亡了、吐蕃亂了、犬戎不足為患、回鶻也遭重創,中土大局初定…剩下來的就是細節功夫了,朕和大伙再努把力我大燕定能制霸天下,再現中土世界大一統之盛景朕與燕與諸位一起留名青史,豈不快哉」

喋喋不休,景泰把原先的好算計一股腦說了出來,跟著話鋒一轉搖頭嘆道︰「可惜啊千思萬想,就沒能想到南荒里的怪物跑出來攪局…派去南理的士兵全軍覆沒、怪物在我南境作亂、遲早還會殺到中陸和東疆,將來少不得一場曠日持久、血腥凶殘的惡戰等怪物們退去後…大燕怕是也會傷得不輕」

皇帝說的是實情打仗會死人、打仗得花錢,以現在生番的數量就不難推斷未來惡戰的規模

大燕富庶甲天下是沒錯的,但承擔下這麼一場大戰,傷筋動骨在所難免

景泰說了不少話小蟲子乖巧,及時捧上一杯藥茶獻與皇帝請他潤一潤喉嚨景泰對小太監笑著點了點頭,以示謝意,對待自己人的時候,他哪還是那個瘋狂皇帝,分明就是個周到親切的長輩

喝了口水,景泰的目光重望回兵部尚書︰「國家有難,在外軍馬應立刻撤回來參與布防,這個說法是沒錯的,可是讓周景回來,便等若把高原拱手讓給了回鶻我們和生番的惡戰…先按照兩年來算,惡戰持續兩年,生番退走、燕國千瘡百孔;回鶻卻在吐蕃享受勝果、慢慢把勝利變成實惠,不斷壯大……此消彼長,到那時我們還打得過回鶻兒麼?」

打仗會消耗國力,大燕和生番作戰是只賠不賺的事情而侵略戰、比如現在的回鶻打吐蕃,則是另外一回事,回鶻打贏了,哪怕死了不少戰士、花費了大筆軍費,將來也一定能賺得回來,但是這其中有個關鍵之處︰時間

不是說回鶻在吐蕃打了勝仗、佔了土地,就會立刻變得強大富強,還需要一個過程、慢慢把勝利果實消化掉、從而變成自己的財富和實力

現在、剛剛打下仁喀的回鶻,肯定比著他出兵高原前虛弱;但假以時日,容他轉化勝果,兩年之後的回鶻一定會比原來強大

皇帝的說法沒有錯,兵部尚書無言以對

並非尚書昏庸,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想不到,而是征西的大軍回不回來,本就是個兩難的選擇,要怪就只能怪那些天殺的生番

皇帝已經大概說出了自己的意思,以他的脾氣,重臣們大都不敢再去勸,唯獨溫錦遷堅持著自己的本分,有話就要說,哪怕有悖于聖意︰「西軍不回,等將來生番主力來襲,防務上怕是不牢固的」

「不是不讓他們來,是晚回來些時候、等他們摧毀了回鶻主力再趕回來救國」景泰搖著頭笑了起來︰「你也說是‘等將來生番來襲’了,浩劫還在‘將來’,我們還有時間」

溫錦遷先是一愣,以高原上的局勢,遠征軍想要自保或許還能勉強做到,想要在短時間里打垮回鶻人,那是痴人說夢

但到底是心月復臣子,溫錦遷很快就猜到了景泰的想法,愣住片刻後,臉色又猛地一變

景泰還是那副表情,但語氣卻悄然加重了些︰「朕在北方不是還有大軍麼?你們算一算,來不來的及」

兩位尚書大人偷眼對望,目光中都有迷茫,算一算?算什麼?什麼來得及來不及?

溫錦遷也顯出少許迷惘,躬身問景泰︰「陛下是要我們算…算一算燕北方的大軍,如果先殺上高原,助周景一部擊破仁喀的回鶻兒,然後在趕回來馳援國內,時間上是不是能來得及?是不是能趕在生番主力抵達前趕回來?」

景泰沒什麼表情,應了句︰「不錯」說完後,他忽地又笑了下,轉目望向兩位尚書︰「還不謝謝溫大人,他是在自己裝糊涂為了你們解惑」

溫錦遷已經猜到了皇帝的想法,但是見兩位尚書仍自不解他又不好當著皇帝的面直接去提點,干脆也就擺出一副不確定的模樣,表面上是向皇帝求證,實際里則是在告訴同僚皇帝到底讓他們去算什麼

兵部尚書表情駭然,正想在說什麼,可景泰看得出他的想法,根本不容他開口,冷冷道︰「朕讓你算沒讓你勸,那些沒點味道沒點用處的話,都給朕爛在肚子里」

皇帝的意思已經再明白不過了,他要自己的大軍和生番搶時間

並非昏庸,只是瘋狂

之前景泰已經把道理說得很明白了撤兵防御是中規中矩的法子,但燕在對抗生番時,回鶻在發展壯大經此一劫後燕之前佔據的優勢便會蕩然無存,再不是中土最強大的國家,爭雄天下的夢想徹底破滅……這是景泰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是以皇帝想要兵行險招,浩劫無可避免燕國損傷在所難免,但是在這之前他要先重重打擊回鶻,讓他們在幾年之內都難以翻身

若真能成功,滅掉了大漠人在高原的遠征軍,回鶻遭此重創,三年五載休想復原,待大燕這邊撐過浩劫,大燕仍是中土世上最強大的國家

可是這個險冒得未免太大了不僅不把西進的軍隊撤回來,還要把用來增強防御的北方大軍派出去,萬一兩支大軍沒能及時回來怎麼辦?戰場事情瞬息萬變,又怎麼可能提前計算出精確日期

誰也不能保證,西、北兩路大軍會迅擊垮回鶻的遠征軍、並搶在生番主力抵達燕中陸前及時回防到位;不過一模一樣的,誰也不能就此肯定這兩路大軍一定就完不成任務是冒險,但也的確有機會……

畢竟現在生番只是前鋒抵達南境,距離它們主力匯聚、沖到大燕中、東要地還會有一段時間,且大燕的中、東地區本來就有精兵駐防,當浩劫席卷而來時,也能努力支持上一陣;

畢竟,當北方大軍進入高原、匯合友軍後,燕人就會形成明顯優勢,只要戰術運用得當,未必不能畢其功于一役、一舉擊破回鶻大軍

強大帝國想要繼續崛起的勢頭、想要盡可能得贏取主動,有時候非得冒險不可景泰心意已決,御書房中的商討很快有了定議,聖旨與軍令同時傳出,駐扎于北方的大軍即刻開拔,火趕往高原支援周景

軍令寫得明白,援軍急行,途中要避免一切能避免的戰斗,出關前的南火、出關後的墨月兌領地全不必理會,只求火進軍、盡快抵達仁喀戰場、盡快發動會戰猛攻回鶻兒

大軍要搶時間,那些小小的禍患實在無暇理會了不過景泰不知道的是,之前藏身于西疆的南火,也不用他再去理會,差不多就在鄭轉帶人攻克紅瑤的時候,瓷女圭女圭擅自做主,帶著南火離開了大燕,又重回到高原上,暫住于墨月兌領地

景泰從御書房中出來,臉上的神情看不出有什麼不妥,也只有他自己清楚,自己的心正   地跳得厲害︰仔細想一想,‘北軍增援、先破回鶻再回援本國’是他登基以來,獨立做出的最重大的決定了

皇帝要賭這一把,現在還無法看出輸贏,但是這種和老天爺斗時間、搏氣運的感覺,當真再好不過了

小蟲子緊跟在景泰身後,走著走著忽然一個踉蹌,左腳絆在右腳上,哇呀一聲摔了個狗啃泥景泰被他嚇了一跳,停下腳步想去扶他,但小蟲子手腳麻利,不等萬歲彎腰自己就重跳了起來

景泰笑道︰「平地都會摔跤,你腦子里想啥了?」

小蟲子拍打著衣衫上的泥土,動作很小很輕,生怕灰塵會濺到萬歲身上,同時苦著臉應道︰「沒想啥,是被萬歲的氣魄嚇到了」

景泰挑了下眉峰︰「怎麼,你怕我會輸?怕大軍趕不及回來?」

小蟲子趕忙搖頭︰「不怕…一定趕得及…就是這件事太大了,我听過後心思就不整齊了,一顆心七上八下的」

景泰再度笑了起來︰「不用慌張,我都想清楚了…關鍵不在于兩路大軍能不能及時回來,而是他們得打贏仁喀那一仗」說到這里,他反問小蟲子︰「國內劫難當頭,在外作戰的大軍會是怎麼樣的心思?」

問題簡單,小蟲子想都不想,立刻回答︰「大伙肯定拼命打、玩命打,把回鶻兒打殘打死後好趕回來救國」

「便是如此了,國內浩劫對在外兒郎,是一重大大的激勵等打贏了回鶻,他們能及時趕回來自然最好不過,萬一趕不及也無妨,莫忘了我們手上還有六萬錦繡郎,大不了調出這支隊伍,由他們護送你我一起到吐蕃去匯合大軍」

錦繡郎是燕軍中的精銳,早在燕太祖開國時威名就傳遍天下

「能明白不?」景泰則繼續笑著︰「高原上有我兩支大軍,只要他們擊敗了回鶻,再和朕的錦繡郎匯合後,放眼天下,還有哪一國能和這支兵馬抗衡?大不了我們就舍了東土大燕,立足高原,再重把這天下打回來」

「佔下高原,足夠養活我們,再進擊大漠,回鶻兒哪還有能力抵擋?」

小蟲子長大了嘴巴,愣愣望著皇帝,完全不知該說些什麼

皇帝只要軍隊,不要國家了?依舊是瘋子的念頭,但不得不說的是,景泰的想法很有可取之處……派兵上高原,若能趕回來則保住大燕;若敢不回來,至少高原上還有他的大軍,國內有錦繡郎在,皇帝月兌困無虞便如他所說︰關鍵僅在于,西、北兩路的聯軍,能將回鶻遠征軍打敗,如此一來,哪怕大燕亡國,景泰依舊掌握了這天下最凶猛的武裝,無人能與之抗衡(未完待續)

百度搜索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活色生梟最新章節 | 活色生梟全文閱讀 | 活色生梟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