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神扳指 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七六五章 華夏三道

作者 ︰ 晚起書蟲

阿難在關鍵時刻說錯了話,引來張自強嚴厲的斥責,他卻是不得已而為之。()華夏如果裝了智腦,以智腦系統來控制基層行政管理,生產力能提高多少是其次,現有的生產力,已能保證老百姓過上好的生活。對他來說,最主要的是讓基層官員少了許多貪腐機會,最終得利的是華夏老百姓,如果能做成此事,這是對他最大的安慰。

趙元首等高層原本就對智腦管理疑慮重重,好不容易等到今天他們主動開口相求,張自強順勢送出智腦,眼看事情快成了,阿難突然多嘴,而趙元首卻不再表態。

他知道以華夏官場這些人的謹慎態度,估計會將他送的智腦先研究一遍,看看能否仿制,再重新編套管理程序,以免他留下後門,然後小規模推廣驗證、查漏補缺,再來一個現在處于智腦管理初級階段,出點差錯在所難免,吃虧受苦的老百姓要服從大局,最後不知要拖到猴年馬月才能正式推行,這怎叫他不惱火?

果然,張自強訓斥阿難後,趙元首輕咳一聲,謝過他送的智腦,話鋒一轉又玩起了飄移,羅德偉、項心永、石志等三位老一輩領導人也相繼說出華夏下一步開發眾多礦產星的計劃,表示請強妮集團在每一顆星球都劃地盤建基地,以滿足本身需求為限,甚至提名丁香妮為名譽副元首,最後很熱切地表示,他們現在身體好、精力旺,想為華夏民族復興多出份力。

張自強興致不如先前那般高了,他知道這是華夏高層在示好,想取得他的支持,也知道羅德偉等老領導人的處境,搞了一輩子政治,現在也干不了其他事,他們也不可能放下心思去干其他事。如果臨老了養養老倒也沒所謂,可現在大家都「返老還壯」了,他們要真算起來,還是年輕人,就這樣空閑著又如何甘心?

而且不單是他們,華夏各階層都有一大批離退休官員,各自都有自己的政治抱負與利益訴求,也不能說這些人全出于私心爭權奪利,如果真是為了利益,趙元首也不會如此心煩,華夏現在處處都有利益可圖,隨便撈點就是大利,還不會影響到老百姓,事情到好辦。對于政治家來說,更多的是想實現政治理想與抱負,在這大變革時代博一博,將來能青史留名。

可張自強又怎會插手這種事,他要插手早就插手了,也不會等到現在,華夏的國情不同,他就是華夏之民,無論身處何地、坐在什麼位置、手上有多大實力,一回到華夏,他就將自己當成普通老百姓,這也是他心中存個念想,也是執念的一種,是他對民族、對國家的大愛。

他知道老百姓一直接受民主教育,認為帝制是在開歷史倒車,這些老一輩領導人連同趙元首都想青史留名,他又如何不想?他不願插手是不想留下罵名,而現在他在邊上扶持著,人家只會念他的好,把他看成活菩薩。

華夏相對銀河系來說,只有這麼一丁點地方,他現在拔根毫毛都能讓華夏受用不盡,外面有更廣闊的天地等著他去征服,他不在意阿里卡人對他的評價,可他希望華夏人提起他時,都能贊聲好,費力不討好的事他鐵定不干。

所以他客氣地拒絕了華夏高層給丁香妮的榮譽職務,又表示無論華夏何種政體,無論何人執政,只要能讓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就能獲得他與強妮集團的支持。

他這話只讓趙元首與席洪總理稍顯失望,兩人原本滿以為能取得他的支持,現在這種優勢沒有了。不過兩人現在的名望很高,只要他不支持任何一方,沒了這層優勢兩人仍能掌握住局面,只要能繼任,與現在取得他支持也沒區別。而羅德偉等老一輩領導能得到這結果也很滿意,這也達到他們預定的目標,他們根本沒奢望首次見面便獲得支持。

張自強興致淡了便不想繼續這個話題,他也話鋒一轉︰「今年我在蘭帝伯斯潛伏,閑暇時也有些收獲,香妮前些日子要了些囚犯與教師,就是在試驗此事,現已證明安全可靠,嗯,這件事你們得仔細驗證,先小範圍推廣看看效果,哪怕再小心都是應該的!」

接著他將發明記憶頭盔的事詳細解說,還用淺顯的話講述原理,甚至還臨空凝出印心符給各位做了試驗,再三申明是新發明,嘗未經過大規模試驗,叮囑華夏要小心謹慎。丁香妮覺得他突然變得羅嗦,不過也理解他,對于兒童、對于華夏的未來,再如何小心也不為過,心想華夏高層對他的話可不敢大意,看來要想全民使用記憶頭盔,得等到幾十年之後了。

趙元首等人听說此事無不欣喜若狂,這簡直就是象听神話傳說一般,令他們不敢置信,他們一直發愁華夏的教育落後,現在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記憶頭盔對華夏崛起的作用就不用累述了,這玩意兒太過逆天,以至于趙元首等人全沒了領導人的形象與城府,個個起身圍著他語無倫次,歸納起來就兩個字︰「感謝!」

造好的記憶頭盔都在丁香妮手中,青龍城已安裝了好幾個,張自強已將前期工作全部做好,只要華夏將設備拿去,聯網即可使用。記憶頭盔數據庫的最高控制權限張自強連提都沒提,他是肯定不會移交的,華夏用不用由高層決定。

而趙元首等人或是激動起來沒想到這層,或是認為他沒必要打壞主意,或是準備先小範圍試驗,並不影響大局,又或是被張自強再三的叮囑所打動——人家要是有其他心思就不會如此說明了,總之他們都很有默契地沒提及,一時皆大歡喜,剛才阿難引起的尷尬不翼而飛。

不知不覺中時已盡午,憩園外的工作人員已送來中餐,丁瑤兩人的廚藝,張家人自己吃還行,可沒本事準備這麼多領導人的午餐,不過菜食都是產于器神大陸,眾人一上桌便吃得胃口大開,臨了,趙元首一手撫模著漲鼓的肚子感慨道︰「真是神仙生活啊!」

張自強笑而不答,手機看o。器神大陸的土地寶貴,現在既要大規模培植蟲草,又要養殖寒靈蛛,馬上還要擴大茶葉種植面積,他不想在器神大陸搞大變革,可不能將那里發展成蔬菜基地!

「張先生,我剛听您談論君子之道,似乎也研究過華夏的文化?可有其他心得,您見識廣,能說說華夏民族有哪些特點嗎?」趙元首提此問不過是飯後閑聊,活躍氣氛之舉,卻不料他這問題又引起張自強的感慨,談性也回來了。

才吃完飯閑聊,張自強也沒經過思索,張口便來︰「要說這事,我也跟香妮談過,香妮一提起華夏人民,便月兌口說出華夏人民善良勇敢、吃苦耐勞等等。這事我覺得很有意思,華夏民族這些特色,別說銀河系其它文明,就是地球上也有很多民族具有啊?人家也覺得自己的民族善良,也能吃苦耐勞,所以我覺得這不是華夏民族最顯著的特色。」

「華夏民族傳承文化中,最顯著的特色是什麼?我比較認可一種說法,總結起來只有三個‘道」即君子之道、禮儀之道、中庸之道。」

「君子之道是華夏人深入骨髓的理想人格標準,在華夏,罵人是小人比罵人是壞人更讓人難以接受,君子之道要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要求一個人有大胸懷,不計較小的得失,要求面臨決擇、面臨麻煩時做出正確的選擇,知道取舍不迷惑,要求內心勇敢,對萬事不懼。實話講,這三條我連一條都做不到,這個人格標準定得太高。」

「君子要求自省自律,哦,華夏官場現也有這種思想,常要求官員自查自律,不太重視監督機制的建設,似乎首先便將官員定義為君子,等發現了問題之後,才突然明白原來他是偽君子。君子之道要求如此之高,或許華夏之人能做到的有百之一二,但如此多的官員,能稱得上君子的又有幾人?」

張自強再議君子之道時順帶著點評華夏官場體制,不由得引起趙元首等人的重視,同樣的話,趙元首不是沒听人說過,可這得分誰在說,張自強現今開口,那效果便截然不同,眾人移步會客廳,正式談起此事。

「華夏人與人相處講究禮儀之道,這本是古代人識字率不高,沒辦法進行大面積的文化推廣,那些讀書人制訂出一種特定的行為標準,將文化傳承融入日常行為規範之中,以行為標準來教化約束萬民。發展到現代社會,有太多的媒體可傳承文化行教化之舉,某些繁瑣的禮儀是得簡化,而現在似乎簡化得太過厲害,即是香妮這代人,不知禮講禮的人比比皆是。」

「華夏人處事原則講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推崇天人合一,要求人們做事順其自然,不走極端,要求人具有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而現在社會中,個性張揚、做事走極端的例子數不勝數,呵呵,似乎這一文化傳承也在陸續喪失之中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器神扳指最新章節 | 器神扳指全文閱讀 | 器神扳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