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神扳指 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五七九章 華夏近況

作者 ︰ 晚起書蟲

張自強「一家四口」過得悠閑自在,可華夏各利益集團在得到李靜匯報去的消息之後,尤如餓狗見到一堆肉骨頭,各顯神通各施手段,爭搶極為激烈,讓中央高層頭痛不已,卻深感問題棘手——這還是沒有向外界公布水源淨化器的情況咧。

全球各國也熱鬧非凡,因華夏公開對外宣稱與外星人有接觸並保持著合作,還得到了五千台外星人贈送的光腦,頓時就象蜂炸了窩一般,天天叫嚷著要華夏公開外星科技。並說科學沒有國界,應該為全人類服務,某些國家見華夏完全被孤立,還吵著要華夏將光腦重新分配,怎麼著其他國家也應該有份。

華夏原本還想著送出部分光腦,以緩和與各國的矛盾,結果見到這種國際形勢,趙元首狠狠拍了桌子︰「不送!一台也不送!就是送出去也討不到好,咱們現在有了底氣,自己在家閉門安心發展,怕他們個球!」

連趙元首都不顧形象地罵起了粗話,可見全球各國吵鬧到什麼程度。不過吵歸吵、鬧歸鬧,各國連橫合縱密謀對付華夏的事到處可見,卻沒有任何勢力敢于動用武力威逼,每天除了譴責還是譴責,原因很簡單,華夏在天的軍事衛星越來越多了。

叫得最凶的是國,但這個國家是最沒威脅的國家,一幫子商人玩政治,他們的總統與兩院議員的都是各大商業團體的利益代言人,現在他們明知在武力打不過華夏,這種沒好處的事他們怎麼會做?陰謀詭計倒是很多,不過對華夏沒用,以前華夏沒外星人支持時,他們耍花招也佔不了便宜,現在華夏有了底氣,他們的陰謀屁用沒有。

國盡管叫得最凶,特別是他們國內的軍火商們恨不能馬開打,但主流的聲音還是開發太陽系,重啟火星開發計劃。他們擬定在明年,傾全國之力在火星建立一個大型基地,並邀請全球有實力的國家參與該計劃——其目的就是讓各國一起掏錢,為他們提升技術。

不知是受了華夏的刺激還是覺得與國合作確實有前途,總之歐盟是加入了該計劃,而R國在口中叫嚷的同時,其首相又暗中請求與趙元首通話,他提出亞洲的事務應由亞洲人處理,亞洲人應聯合起來,共同繁榮,攜手走入星際時代。

趙元首在這事態度強硬,回復的意思很簡單,政權解體,舉國並入華夏,否則免談!結果他們轉頭就加入國火星開發計劃。

北極熊明面也鬧得凶,但其高層頻頻訪華,想與華夏高層暗通曲款,結果遭到拒絕後,自己發狠要獨立開發火星,並再三強調其國在火星某地的領土主權不可侵犯,這頭北極熊真的很可愛。非洲人民與南極一樣都是靜悄悄的,要火星你們,等我吃飽飯先……

佛國倒是叫得不凶,不過他們從全國十幾億人的口中省下了一月的口糧,咬牙切齒地加入了國的開發計劃,眼巴巴地等著出成果,以便日後再宣稱是他們獨立開發的。其實,他們到現在還不能獨立自主地造出一把性能較好的微型沖鋒槍……

其余小國在這種國際大環境下,哪怕是叫的聲音再大也沒人理,無異于家養寵犬吠叫。

不是沒有人在華夏高層試圖收買內線,可在這種國際形勢下,華夏的漢奸急劇變少,現在國家將要雄起了,好多外國人想取得華夏國籍而不能,誰還願意跑到國外去受罪啊?所以但凡出賣國家利益的事很少有人會做,有那要當漢奸的,開口的要價也比以前高得多。他們知道只要保住現在的位置,將來的利益會更大——誰也不是傻瓜不是?

早在「巨龍一號」空天飛機升空之後,華夏在國際的各種組織里就遭受到若有若無的排擠,與各國的貿易爭端頻發,「世貿組織」成員也慢慢將華夏孤立,當年華夏費盡心血才加入該組織,至現在步履艱難。

在聯合國中華夏的席位仍沒變,不過已經沒有太多的發言權,有些決定華夏明明投了否決票,各國變著法子照行不誤。現在華夏公開了與外星人保持接觸的消息,無異于火澆油,所有的國際性組織都明里暗里抵制著華夏。這種國際形勢下,華夏一眾高層經多方協調而無效後,干脆閉起門安心發展,國際的事務一概不理,愛咋咋的!

別看國際形勢對華夏不利,但出口貿易量卻不減反增,華夏已經拒收元,對元的沖擊力特大。經過國的多方努力,空手道玩得比R國靈活,最終穩定了元匯率,不過與以前相比,與歐元的兌換比率已接近二比一,國綁架了全球各大外匯儲備國,特別是R國與中東損失慘重,華夏當然也損失巨大,卻全然不在乎。

中東、東南亞很多經濟實力強的小國仍在著力于興建空間站,華夏的運輸生意紅火,至現在又造出兩架對外專用的運載空天飛機,取名為「天梯」。現在「天梯一號」與「天梯二號」幾乎是滿負荷運轉,生意好得不行,以至于華夏很多高層提出是不是還多造幾架,不過都被趙元首說服——晶石寶貴,以後就會有新技術出現,到那時再考慮不遲。

好在有張自強在四明市,阿難又縱容著丁香妮,只要不牽涉到原則性的大事,丁香妮的請求阿難都會幫她辦妥,故而現在華夏與火星之間的物資交流,時間全由丁香妮安排,幾乎每周阿難都會在「憩園」呆兩晚,這兩晚就會打開空間門,估計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火星通道都將由丁香妮排出時間——強妮集團要建火星基地不是。

華夏最近與火星交流頻繁而且方便,可以放慢建設火星——地球運載通道,便暫時只由「巨龍一號」運載搭建太空貨運站的物資,抽出「巨龍二號」專搞運輸,來應付國際越來越旺盛的運輸需求,錢嘛,當然也沒少賺。

搞笑的是國的火星開發計劃中也包含有運輸線的搭建,他們為了節約時間,一邊研究空天飛機,一邊通過其他國家轉手,委托華夏運輸他們的大型空間站組件,以此節約成本。

有生意門,華夏當然不會拒絕,趙元首還笑道︰「還記得我們幾十年前的‘大飛機’計劃嗎?以前是他們這樣對我們,現在我們終于出了口氣,大家等著看,沒好處的事他們沒耐心一直干下去,以後地空運輸這段的研究他們會放棄的,只有一直依賴我們。」

華夏除了當「運輸司機」之外,軍備與新材料也沒少賣,軍備是以前部隊的標準裝備,在有了許多新式武器後,以前的裝備就被淘汰了,這些裝備對其它小國來說十分先進,有些甚至能與主戰裝備性能相當,這樣的裝備雖然是二手貨,不過仍深受國際市場的喜愛。

新材料就更不用說了,各國無論政府與民間都沒少買,國的火星開發計劃中,就大量用到華夏的新材料。他們也知道華夏所出售的材料肯定不是最好的,但也著實無奈,因為連華夏現在外賣的材料他們都沒法造出來,不買也得買,買了後還懷著嫉妒的心情叫罵不停。

光是這三項的出口創匯總額就差不多能維持華夏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平衡,以前出口量最大的民用產品現在大幅下降,各中小企業都迅速轉型,加大研發力度,提倡個性化產品,產品附加值急劇提升,不過因出口量少,大多民營企業都處于虧損。

就目前來說,華夏的民用產品不能說在技術領先全球,但在創意、個性化、舒適度已提升了幾個等級,達到國際頂尖行列,「華夏制造」再不是低劣產品的代名詞。不過因各企業增加了研發、設計力量,白領階層迅速擴大,藍領一線工人陸續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逐漸提高,產品的出廠價格當然會提升。

如果不是有著星貿會的支撐,華夏的企業轉型絕不能這麼快、這麼徹底,正是因為有著星貿會,而且外星朋只購買華夏國內的產品,給出的價格相當于以前的零售價,這就使得國內的企業不至于因產品生產成本提高而完全拿不到訂單。

雖然有大批的企業倒閉,但也有許多企業蓬勃發展,這些企業的最終利潤或許並沒有比以前多,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來了,少量銷往國內的產品反而引來追捧,華夏的企業家們終于嘗到了技術改造的甜頭,很多企業家不再滿足于專做制造型企業了。

各中小型制造型企業的轉型也帶動了周邊行業,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高了,藍領工人找工作困難,而白領又有缺口,這就使得各種培訓班四處開花。白領數量增多,人均收入有所增長,國內消費也活躍起來,內需旺盛,第三產業也跟著蓬勃發展,當然,那些「紅燈區」的數量也相應增加,有些地方都敢公然掛牌標價,不過此時國家暫時沒精力顧及這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器神扳指最新章節 | 器神扳指全文閱讀 | 器神扳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