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神扳指 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四六一章 奔向太空

作者 ︰ 晚起書蟲

張自強在準備這個去太空的方案時,充分考慮了各種各樣的危險以及應對方法,他們兩個即便是在空中支持不住,阿難靈識即將耗空,也能在如意縷中打開空間門,兩人進器神殿再傳回家即可,所以他才要做修改空間門標志的實驗,又因他要再進器神空間,這才決定先建蓬萊島,將家人全接進去,現在他確定能修改空間門標志,讓明智等人在地球也無礙。

他甚至還做了萬一在高空間修改空間門標志不成功的準備,阿難的如意縷只要化成一個飛機模型,待近地時再變成降落傘,兩人飄都能飄回地球,可以說幾乎沒危險,否則以張自強的性格,他肯定不會冒這種風險的。

阿難化出的氫氣囊較大,呈稜形,空氣阻力不算太大,又僅僅只載他們兩人加一對氧氣瓶,所以升空的速度很快,一千米、二千米、三千米……隨著高度的不斷增加,溫度也逐漸降低,但這點溫差對兩人來說完全無事,想張自強體內的二味真火就可以輕松熔鐵化金,哪會在乎這點溫度變化?

也不是說張自強到了金丹修為,也變成金屬打造的不怕火燒,事實如果在太空中任憑太陽直射他也受不了,他是可以將真元外放形成防護盾,有真元防護盾將外界隔離開,才能維持個生存環境,他即便是在真空中,只要運氣真元也能忽略掉溫度的影響。只有虎族戰士是煉的,一動念、一運勁,全身肌膚便能硬如鋼鐵,能真正肉身行走于太空。

高度的提升不僅僅是溫度的變化,還有氣壓也隨之降低,一般飛艇在這個時候是放掉「空氣房」的氣,以保證氣囊內外的壓力差,飛艇的氣囊才不會被撐破,但對他們兩來說完全用不著,只要阿難相應地擴大氣囊體積即可,這樣還能保證浮的力不減少。

現在世界各大國都有高空飛艇,升限達二十千米以,這些飛艇幾乎涵蓋了以前衛星系統的絕大部分功能,與衛星相比,高空飛艇的好處顯而易見,它可以重復使用,人們通過遙控能回收飛艇,從而再對這些飛艇進行檢修,然後放飛再讓它去執行新的任務。

飛艇在天停留的時間絕不亞于人造衛星,這些飛艇可以作為地面通信的中繼站,服務于地面的移動通信業務,它們還能遠遠地漂浮在一些人口稠密地區的空作為發送廣播的有效空間工具,除此之外,這些飛艇能擔負地球勘探、勘測以及天文研究等重任,還可以監測天氣及環境的變化,甚至用于報告交通路況,高空氣艇是近些年來各國發展的熱點。

而阿難的如意縷比飛艇強大多了,如意縷可大可小,幾乎沒自重,張自強根據如意縷展開的最大面積計算,他們倆可以憑著氫氣穿過大氣層的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到達暖層!

升還在迅速繼續,在對流層的高空中風速大,吹得如意縷亂飄,不過因為升力很大,只十來分鐘就突破了對流層,兩人才感覺舒服些,平流層中空氣流動緩慢,現在的飛機也多航行在此層。

兩人的升速度快,空氣阻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後速度便不再增加,保持著勻速升,就象是坐在正處于勻速升過程中的電梯里一樣,完全沒有宇航員因為加速度過大而身體不適的問題——他們倆即便是坐火箭升空,以他們的身體強度,那點加速度也象是玩似的。

現在地球人類對空中的監控系統極為發達,如果他們倆是坐飛機火箭升空,早就被發現了,可他們幾乎無聲無息,還沒有熱能反應,如意縷又能變幻顏色,甚至能形成境面,雷達波被反射得無影無蹤,以人類現今的技術,就算在白天也沒法發現他倆,更何況是晚。

他們倆也沒有帶什麼測量高度的儀器,只要阿難感覺到如意縷中的壓力大于外界,就將氣囊的體積擴大一些,兩人打開一瓶氧氣,不時將兩人所在的空間打開一個小口,使廢氣排出換新空氣。後來張自強見升的過程非常平穩,干脆在如意縷內放出空間門,推開門後連氧氣瓶都用不著了,這樣還很安全,如遇變故隨時可以跳進空間門,收起如意縷關門回家!

直到如意縷達到展開極限之後,阿難將氣囊部分固化,並在氣囊的下面開個小口就再也不管了,升高度增加後,氣囊內壓力增大,氫氣自然會從下面的開口處排出。

又約模過了一個多小時,張自強感覺升的速度漸漸變慢,他走進器神殿,從扳指空間中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四組火箭助推器,說是火箭助推器,其實只是個特制的金屬氣缸,通過同樣特制的管道往氣缸中噴入液氫與液氧,氫與氧充分燃燒之後產生巨量的水蒸氣從氣缸尾部高速噴出,從而產生一個反向的推動力,使得他倆可以克服地球的引力快速逃逸。

在這一步張自強作過兩種設想,一是采用反重力陣法布置一個集裝箱,在這個集裝箱里他可以準備大量的液態燃料,因為反重力陣法的緣故,集裝箱僅有自身靈材的重量,這樣哪怕他從民間定制的特殊火箭助推器性能差也不要緊,可以慢慢給集裝箱加速,他有的是燃料。

可是他再三考慮後還是否決了這種設計,主要是他僅從網找到的那些關于太空的資料太過膚淺,他不能肯定由靈木布置的陣法,在太空那各種極端的環境中還能否保持正常工作。

如用靈鐵來布陣,他確信可以應對太空中極端的環境,可靈鐵集裝箱的自重又太大了,阿難的如意縷倒是絕好的材料,可他現今的修為,還沒能力在如意縷布陣,哪怕是元嬰期的紫衣教士也不能!

關于高空二次加速的設想,既然用器神大陸的技術行不通,張自強只好采用地球的傳統方法,他設想在高空中當靠氫氣囊不能再升高時,打開空間門搬出助推器與燃料罐,點燃助推器之後,如意縷幻化成火箭形狀,那樣也僅是燃料罐與助推器的自重再加他們兩人,質量也不太大。

在實際升空過程中,張自強發現情況比預想中要好得多,阿難到現在為止幾乎還沒耗費靈識,要維持他們倆所呆空間的穩定太容易了,他就干脆將燃料罐仍放在祭祀偏殿內,只拿出四個助推器,這就相當于是四個助推器一起推動他們兩個人升空,實在是太過輕松了。

阿難將如意縷下部縮小,並固定好助推器,張自強接通燃料管道後啟動電子點火開關,只听得「嗡」的一聲,四個助推器同時點火,向下噴出四股火焰及大量的白氣,兩人只覺身體猛地一沉,如意縷帶著他們往高空加速而去,其加速度起碼超過三個G。

他們面的稜形氫氣囊已經沒用了,多個氣囊反而還會形成阻力,阿難靈識一動,收了半部分的如意縷,同時整個如意縷化成一個尖細圓錐形狀,四個助推器對稱分布于圓錐的底部,這樣一變加速度又大了不少!

阿難覺得助推器聲音太吵,還特意用如意縷將他們所在的空間做了隔離,內層與外層之間是真空,這樣就只有通過如意縷與燃料管道能傳過來些許聲音,兩人頓覺舒服多了。

雖然身處幾個G的加速環境,兩人還是能談笑自如,真元在體內一轉,身體沒太大感覺,與傳統的火箭不同的是,他們這「如意縷號」火箭助推器的推進方向是可以自如調整的,哪怕他們想要來個倒鑽地,轉身沖回地球也很簡單,簡直太完美了。

因為張自強不知道具體的高度,也沒計算過軌道,只是一個勁往沖,實際在他們安裝四個助推器時,就已經處于電離層,一般航天器回歸地球時在經過這一層速度又快,可達幾十倍音速,航天器外殼可達到二千度的高溫,高溫使航天器周圍的空氣電離形成等離子體,屏蔽了電磁波,從而地面人員無法得知飛船的實時狀況,這就是太空航行的「黑障區」。

別說地球的人沒有刻意地監視他們,就算是提前知道他們要升空,在這一層也監視不了,如意縷化出的體積又少,又沒通信信號源,周邊的稀薄空氣還處于電離狀態,他們使用的又僅是四個自行設計的助推器,即便是有設備掃描到了,也當是此處大氣層被電離後的正常反應而忽略,所以他們天的壯舉,到現在為止還未被人發現。

「如意縷號」航天器半部分被阿難調成透明的,因為他們所處的這半球是黑夜,從過了對流層後,就再無雲層遮擋住視線,月亮在他們眼中清晰可見,現在換成了助推器,他們既沒個方向,也沒定下軌道,阿難微調助推器,只管對準月球飛。

突然他倆眼前一陣大亮,雙雙扭頭一看,見遙遠的太空中掛著個大火球,正是那火紅的太陽,只是太過刺眼,阿難連忙調整那個方向如意縷的顏色,兩人這才能看清其它景物,他們是黑夜升空,先前一直處于陰影區,就是往地球看也只有漆黑一團,這時兩人剛好到達亮暗交界的地方,被太陽光直接照射之後,兩人才回頭看向地面,頓時被這副美景驚呆了。

一個巨大的弧形地球正在他們腳下緩緩轉動,他們倆所能見到的絕大部分都處于黑夜狀態,但亮起來那部分藍色的圓弧異常美麗,現在網絡流傳的太空美圖多不勝數,而且清晰度極高,不過兩人親眼所見之後,感覺更為震撼,與這宇宙中的天體相比,阿難雖說達到元嬰期修為,也頓感自己十分渺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器神扳指最新章節 | 器神扳指全文閱讀 | 器神扳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