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神扳指 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四四九章 菜地被征

作者 ︰ 晚起書蟲

張自強說起華夏現在的官員與專家,聲音越說越低沉,張明禮也听得黯然,屋內沉默了片刻,他又道︰「明禮哥,但凡遇人遇事要查其言、觀其行,如果省農科院的那個所謂的專家來村之後首先找咱家,在經得咱家同意後再去研究大棚種植,我就送他一項大成果又如何?可他卻不聲不響地在大棚地里研究十來天,沒找著答案才來咱家,用那套國家與民族道義來勸張家奉獻,這種人人品有問題,不理他便是-

明禮點了根煙,深吸一口又將之掐滅,感概地說︰「自強啊,不理他怕是不行,這事驚動的都是官面的人物,我怕最後會連累到咱家酒廠那邊,酒廠那邊才是咱家收入的大頭。」

張自強揮手道︰「不用擔心,咱家的錢現在也夠用了,酒廠那邊如果有亂子,中翔集團比咱家更著急,他們會處理的,如果連他們都頂不住壓力,全部關了也沒大礙,咱家人以後不理世事,安心修煉!」

張明禮听他這麼說倒也看開了,是啊,張家酒廠現在產酒已經半年多了,酒廠的銷售款張家得六成,即使是韓國忠兩夫妻現在滿大城市亂花錢,也不知道買了些什麼回來,可張家的帳還有兩億多資金呢,就算是中翔再不頂事也能拖幾個月,那時張家人都不做事也能富裕地過一輩子,還操那麼多心干啥?修煉修煉……

省農科院專家走後果然不肯罷休,這大棚蔬菜可不同于龍盤佳釀,龍盤佳釀只是一種保健酒類,市面經過炒作而起的保健酒太多了,而龍盤佳釀又沒闖出大名聲,一直是低調地悶聲發大財,根本沒引起科學界的重視,即便是有那些同類的保健公司在研究其成分時同樣發現了一種未知物質,也都是躲起來偷偷研究,秘而不宣。

可這大棚蔬菜因美女縣長一怒,直接引來了省農科院的人,從帶回的樣品來看,這張家大棚的蔬菜中確實含有一種未知物質,可以大幅增加人體各類細胞的活性,在抗衰老有極佳的效果,而現在華夏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如果真能弄明白這種未知物質,並且可以人工合成出來的話,那這個市場就大了。

財帛動人心,世間芸芸眾生都離不開「名利」二字,有了利益的驅動,無論是省農科院的專家們還是縣里都不肯罷休,在第一次雙雙鎩羽而歸之後,不久又聯手轉土重來。

這次專家還是那個專家,但來人的規模大了許多,帶著幾個農院的學生,而縣里卻不是美女縣長丁香妮了,而是管「帽子」的縣委記楊廣杰,楊廣杰左手叉著個腰先在菜地里轉了一圈,隨後在約見張家人未果之後,當場以無組織無紀律的理由,也未建議鎮黨委處置,他直接罷免了張明智的村支職務。

張明智這個村支管的不僅是向陽村,還包括臨近幾個村,向陽村只是其中一組而已,可有意思的是,在縣委記楊廣杰罷免了張明智這個村支後,臨近的幾個小組村民卻無一人願意出任村支,就連臨村以前的村長也主動辭職,用他的話說,他現在在張家酒廠班收入不錯,當這個鳥村長事干得不少,錢沒得著兩個,早就想辭職不干了。

向陽村選不出村支,村委會的人也紛紛離職,村里的承包合同等文案資料全部被收回風口鎮,唯獨沒有野菜園那兩百多畝菜地的承包合同,從法律來說,這些土地還是屬于向陽村的村民的,縣里的工作組象發現新大陸一般,各自走訪了向陽村的各家各戶,說是要從事農業科技研究,政府要征用這片土地。

雖然縣里的工作組都拿出了相應的征地手續,也給了較高的補償款,可向陽村的村民無一家在征地的相關文件簽字,在這山區里,征地的補償款再高也最多是按縣郊區的標準而已,又能有多高?可是各家都有人在大棚那里工作,張家開工資又高,誰會願意放棄一個會下蛋的母雞?

可是土地資源是屬于國家的,政府真要征收這地也是有據可依,縣里的工作組又在野菜園拍了照,請公正處做了公正,就按國家的統一標準給各家各戶發了補貼,強行將地征收了。

整個征地的過程中,張家人一直沒有出面,村民們無頭難行,只能接受現實,只是村里人氣憤不過,一怒之下將地里所有的菜全部拔光,大棚也拆了,土地也挖得稀爛,隨後省農科院的人進駐野菜園,搬來了設備與儀器搞研究。

省農科院的來人共有十來個,條件非常艱苦,為啥呢?因為他們每日都得回風口鎮去吃住,而野菜園離新修的大路還有好幾里,向陽村的村民們又不準他們的車進村,他們便只能步行,喝的水都是風口鎮里的人送來的礦泉水,晚還得安排人在地里值班守夜,還得從山外雇工來種菜……

向陽村的人沒事干了,張明禮從省城拖回一批電腦,在村小學里辦起個閱覽室,又安排那些年輕老師一對一里教這些人網,張明禮也沒規定他們要學什麼,只是讓他們先在網轉一月,開擴眼界之後再根據各自的興趣與愛好定下學習目標,深入學習一年,張家承諾,只要真學會了本事,張家還請他們做事。

關鍵是向陽村的村民們在學習期間竟然還是帶薪的!山村人純樸,又是一村人,張家人這種大度徹底地打動他們,這批特殊的老學生個個刻苦用功,一月之後交給張明禮的學習目標象商量好的一樣,只有兩樣。

村里所有男的學的全是種植大棚菜的管理與技術,他們真正開了眼界之後,才知道當初的管理與種植是多麼粗糙,如果不是張家有神仙護佑,他們哪能種出那種菜來?這下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都表示要學習深造,他們堅信野菜園子是神仙護佑的結果,只要地不是張家的,再有什麼專家也種不出那種菜來,那野菜園最終還是會回到張家手里的!

而所有的女性更有意思,全改行學護理了,原來張淼這四大神醫名氣越來越大,在分批去考證的同時,仍在村里免費醫療,結果村里的病人越來越多,現在村里都住不下了,很多病人住到風口鎮等著就醫,還好張淼四人醫治速度快,否則風口鎮能否住人還是個未知數呢。

病人一多總需要護理,早在去年張明智就放出消息,說張家要開個療養院,還要對外招收護士,可村里人見這種護理工作不同于醫院,不用打針只需煎中藥,另外照顧一下病人即可,這些事即便是村里人從沒學過,現在也有不少老人在做著,所以村里的女的都打起了這個主意,活又輕松收入還高,比種大棚還強些。

張明禮听了村民們的想法後回到張家大院,次日就給出了明確答復,學種植大棚與學護理都可以,即便是野菜園子的地沒了,日後那些分散的地也可以種,而療養院的事待手續辦好後便立即開始建,只要大家學好技術,以後不怕沒活干。

轉眼時間到了202年六月,農科院在野菜園的菜終于種出來了,效果可想而知,他們仍不死心,還在繼續著。張家準備興建的療養院申請交到鎮里近兩個月,卻遲遲沒有批下來。

突然間鎮里又傳出一件消息,李明達記被縣紀委的人帶走,被要求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交待「規定」的問題,主要是張家承包龍盤山寨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問題,還有若干年前「村村通路」工程中收取承包商賄賂的問題。

這下風口鎮就象被捅了的馬蜂窩一樣,群情激蕩,李明達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干部,在風口鎮干了十幾年,鎮委記就干了兩屆,他本人也五十多歲了,本打算干完這屆退居二線,沒想到這時突然出事。

李明達近兩年在風口鎮還是辦了不少實事的,特別是張家人發達之後,很多好事都是通過他的手讓全鎮的人民受益,老百姓們當然會記得他的好。

他為女兒女婿安排工作的事就有不少人知道不合規矩,可無人用這事來做文章,干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為女兒女婿開點方便之門,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官場的「潛規則」,誰拿這事來做文章,那是要被人記恨一輩子的。

李明達在「村村通路」的工程中收沒收賄賂大家不知道,鎮里的路都是他組織招標的,施工隊也沒有施工資質,他甚至沒有讓施工隊墊付款項,實打實地修通了到每個村的路,水泥是他小舅子提供的,這中間有沒有貓膩實在難以說清。

不過現在通往各村的路都還結實著呢,而由縣里統一招標的施工隊,所修的從風口鎮到縣里這段路卻全爛了,要知道風口鎮雖在山區,但因山中這些樹都不許砍伐,也沒有超重的大卡車從這里出入,可通往縣里的路還是爛了!群眾的眼楮是雪亮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器神扳指最新章節 | 器神扳指全文閱讀 | 器神扳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