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神扳指 第五卷 問鼎天下 第四三九章 麻煩上門

作者 ︰ 晚起書蟲

張家酒廠不單能為張自強賺大錢,劉家也跟著掙大利,只要稍微算算就知道,按現在年產量五百噸來算,都是一斤裝,總共不過一百萬瓶,專走高檔會所,兩種酒平均算三千塊一瓶,年銷售額也達三十億!

中翔集團雖說是個大集團,但如此暴利的生意何曾見過?而且銷售公司規模還相當少,兩種酒都在小範圍內被消化,均是供不應求,這種情況也由不得劉俊馳不心,只過一個月,他就恨不得將張自強當祖宗給供起來。

兩家如何合作才可以合理合法的少繳納些稅收的事張家沒人懂,這方面劉俊馳是專家,張自強只有一句話,不許偷稅漏稅,其它的全由劉俊馳處理,張家人只管生產與拿錢,張自強是個糊涂蛋,他在器神大陸羅西丁郡時就沒再管過錢,只要錢夠他揮霍,他根本就不會看一眼,所以自劉俊馳轉來第一個月款項之後,他就知道以後不會再缺錢花了。

張自強現在的事太多,便將酒廠生產交給張明德管理,此後再沒問過酒廠的事,只是到時間便與阿難悄悄潛入酒窖,打開空間門拿些酒出來又裝些酒回去罷了。

無論中翔集團多麼有實力,總不會缺少對頭,他家突然賣出這種天價酒,肯定會引起別人的注意,說實話,六千一瓶還真不算是天價酒,相對于一些外國酒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可劉大彪知道張自強不想引人注意,而且他這酒可以量產,與人家那些經過多年窖藏的品牌酒不能相提並論,所以就限定最終售價,其實留給各會所的利潤空間很薄。

不過中翔集團以及他一些生意伙伴的下屬公司中,經營這種高檔會所的不少,「龍盤佳釀」一賣,現代人身體基本處于「亞健康」狀態,這酒一下肚反應十分強烈,客人懂不懂酒都不要緊,但喝過之後肯定會成為回頭客,一來二去帶得會所生意也跟著好了很多。

其它的會所經營者也不是沒眼色的,紛紛主動找門來聯系,這種酒月產量只有幾萬瓶,全國這麼多城市,頂級的一些高檔會所一分就全沒了,而且不是這種頂級會所的高級會員根本就買不著,對于那些高級會員來說六千塊算什麼事?可中翔酒業就限死了最終的銷售價,所以大多會所都將這種酒當成非賣品,留著給那些最頂級的會員,算是一種酬賓的方式。

也幸好劉大彪老奸巨滑限定最終售價,否則定會炒出幾十百萬一瓶的天價來,那樣他劉家也會被架在火烤了。

至于「龍盤仙釀」就更神秘了,在生產時這種酒就只佔總數的二成,劉大彪壓根就沒對外出售,全部用比「龍盤佳釀」高兩倍的價錢吃下,每月只拿出幾瓶送人,可每月送出去的這幾瓶酒,就使得中翔集團整體的利潤升了足足一成!讓劉俊馳心中暗呼,姜還是老的辣。

中翔集團突然暴發出來的強勢,當然會引起它以往老對手的注意,能跟劉家打對台的實力也不會太差,稍稍一查,目標就鎖定在「龍盤佳釀」這種新酒,包裝極差,撕掉商標後就是個裝老白干的玻璃瓶子。一看產地才發現是天南有名的山區,那種山窩窩里什麼時候能釀出這種好酒了?但凡這樣級別的對手之間交鋒,行事總有些章法,于是就有記者先來探探虛實,其後根據情況再施對策。

十月中旬天南日報登了篇名為《山村釀酒小作坊釀出天價酒》的報道,文中詳細介紹了記者采訪中所看到的釀酒全過程,報道客觀、真實、全面,記者熱心地為龍盤佳釀算了筆帳,一斤酒的所有成本全加在一起不到十五元,可最終在一些高檔會所出售的價格卻達到六千元的天價!嗯,該報道還部分引用了記者與廠長張明德的對話,當然是經過修飾的,文章的最後還呼吁物價部門應加強市場監督雲雲。

這篇報道一登,在天南省城的反應十分平淡,幾乎沒人去關注這個,很多不明真相的普通老百姓最多罵一句黑心商人了事,原因就是這種叫「龍盤佳釀」的酒,大家根本沒听說過,自然激不起太多人共鳴,而那些喝過「龍盤佳釀」的人看了這報道,都會罵聲傻鳥,然後報紙一丟,該喝的將樣還得喝,還想多買一些呢。

可這報道在四明縣卻引發一場大地震,這種天價酒竟然是出現在風口鎮那種山溝溝里,這得產生多少稅收啊,可為什麼就沒听到半點消息呢?鐵定是偷稅漏稅!

同樣,風口鎮的人見到報道後也坐不住了,特別是鎮里的各位官老爺,看到報道後簡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風口鎮每年都在哭窮,鎮小學都半年沒發全過工資了,這不是捧著金飯碗要飯嗎?

于是縣物價局的來了,縣稅務局的來了,縣工商局的也來了,各部門的頭頭腦腦連司機全加在一起,共有七八十個人!這些人一進向陽村個個驚詫莫明,怎麼突然在這山溝里出了個比縣城高級小區還要規整的村子?這還是風口鎮的向陽村嗎?不過大家一想到那篇天價酒的報道也都釋然了,有這麼賺錢的酒還沒錢建房嗎?

不管這些人來的目的如何,他們現在都是在執行公務,張家沒理由攔著不是,查就查。

還是張明德出面,領著眾人先去酒廠轉了一圈,然後帶回張家園子,就在老年娛樂室調查,在娛樂室班的老頭非常熱情,給每位來客都了杯白開水。

茶?茶是沒有的,那是對要外賣的,他們會買嗎?顯然不會!

張家酒廠的會計是中翔集團派來的注冊會計師,做出來的帳四平八穩,稅務局沒查出丁點漏洞,因為酒廠新建,按照與鎮政府簽的合同還處于免稅期間,發票都嚴格按照規矩開具,總共才開出兩張票,按鎮稅務所的規矩是到換領發票時才送報表,所以現在鎮里全不知情。

工商部門、衛生部門、消防部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等一系列的部門都查過了,張家人對這些不懂,張明德陪笑著坐那里,一切都由中翔集團的人應付,中翔集團的人來了這麼久,即便是原來有什麼問題不合規矩的,都早已在鎮政府將手續補辦了,那時這酒廠又無人在意,所以現在清查下來,竟然沒半點問題,酒廠的員工連健康證都個個辦齊了——要是真有病,張自強早就出手治了。

最後只剩下物價部門,死咬著為什麼「龍盤佳釀」出廠價這麼高這個問題不放,認為物價部門要進行監管,並且每年要收取「監管費」若干,否則就要查封酒廠。

張明德對這個問題作了答復,「龍盤佳釀」用的是秘方釀制,這個秘方的技術開發成本龐大,所以定價是合理的。而中翔集團的人根本就不答話,伸手要物價部門提供有關的法規與文件,看看張家酒廠到底犯了哪條?

張家酒廠是生產廠家,又不是那種高消費場所對顧客實行價格欺詐,「龍盤佳釀」在各地的銷售價格都是統一的,而且銷售公司還限定最終售價不得漲,無論從哪條哪款說,也不干物價部門的事,更不存在「監管費」的問題,所以當中翔集團的人索要法規或文件時,四明縣物價部門的人當然拿不出來,最後一干人只得悻悻而去,不過這拔人臨走時卻放出話來,過幾日還會再來,最好不要讓他們給查到問題!

四明縣這些檢查組在風口鎮吃吃喝喝一頓回縣城去了,不過張家也沒因此而平靜,風口鎮里的各婆婆單位又來了,他們卻不是查張家酒廠的問題,而來化緣的,鎮派出所要收治安費,工商所要收會費,衛生防御站要收衛生費,還有各種各樣的捐款,這費那費加起來有十七八個名目。

對于捐款,鎮里來人都有個統一的說法︰「企業要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現在張家酒廠業績很好,也該回報社會了,張家酒廠要做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風口鎮的這些人找的是張家,又僅是來化緣的,中翔集團也不好出面,張明德也有些拿不定主意,這鎮里面來人可都是熟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化緣的錢也不算太多,而且鎮里也確實沒錢,象鎮小學的教師就有好幾個月沒領全過工資了,所以他內心是想給的。

可是張明德又怕開了這個先例,以後找門來的人會多如牛毛,張家雖說家業開始興旺,可經不起這些婆婆單位三番五次地折騰,所以他又有些猶豫,于是便向張自強問計。

張自強真實對近些天發生的事都洞若觀火,這種現狀與十幾年前他剛離開時沒啥區別,說實話他很失望,耐著性子听張明德說完整個事情的經過之後,略一沉吟便問︰「鎮里的那個李記官聲如何?」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器神扳指最新章節 | 器神扳指全文閱讀 | 器神扳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