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神扳指 第12卷 狼吞虎咽 第四六三章 梅花飛船

作者 ︰ 晚起書蟲

張自強千算萬算,卻還有一點事先沒有預料到,巨艙進入如意縷空間之後,「如意縷號」的前進速度瞬間慢了下來,幾近于停頓,而處于如意縷中的阿難卻全無察覺,象是完全沒有慣性一般!當然,他現在處于太空中,也沒有參照物,現在還沒發現這現象,等他將太空站完全組裝完成之後,才發現整個太空站並沒象他預料中那樣向月球進前,而是仍停在原位。(wwW.pAosHU8_泡&書&吧)

事後他想了很久才明白,在巨艙沒有出空間門之前,他與阿難及四個推進器加起來也沒多大的質量,巨艙一進入如意縷,質量驟然增加,推進器又停止了工作,所以動量衡定,那速度當然會慢下來。想明白這個道理後,他不禁驚出一身冷汗,太空作業果然是大意不得啊。

從空間門中移出巨艙,這種事突破了普遍的物理常識,幸好阿難完全沒有受慣性影響,否則阿難從極快速度瞬間急停,即便是她有元嬰修為,怕也承受不住這種負加速度。

至于這種情況下阿難沒受慣性的影響,到底是一種自然發生的特殊空間現象,還是因為如意縷與空間門的配合才產生的效果,張自強很長時間都沒琢磨透,只能歸結于阿難命大。

第一個大艙體就緒,阿難將如意縷一收,只留下一小部分掛在艙體上,絕大部分又構出一個新的空間,準備接收第二個艙體,等眾人將第二個艙體移出之後,便有十幾人跟著艙體而出,他們是負責將兩個艙體對接的,這工作在扳指空間內預先試驗過多次,現在來到太空,阿難就象個蜘蛛皇後一般,在每個人身上都綁上一絲如意縷,將他們送到預定的位置作業。

肉身出現在太空的都是些元嬰期修士,以拉姆西為首,他們的真元防護層足夠讓他們在太空中呆上一整天,腰間又被阿難的如意縷綁著,想要去哪里,只要用靈識傳意告訴阿難,阿難如意縷一動即可將他們送到位,這些人又都是用手直接操作,也沒普通宇航員帶著個厚手套那麼麻煩,所以對接十分順利。

第一個成功之後,後面的不過是依葫蘆畫瓢,在眾人的默契配合之下,十四個同等大小的箱體全部成功對接,張自強終于在這空蕩蕩的太空中組裝出了一朵盛開的「金屬梅花」!他與阿難呆在這太空基站內,興致勃勃各艙亂轉,因這太空基站也有動力,不似地球軌道上各國所建的空間站,到象艘怪怪的宇宙飛船,他也趁興命名為「梅花號」。

張自強的大型空間基站組裝完成後,算算時間,距離他上天才過去三十個小時,比原先他預計的時間要短得多了,阿難慢慢收攏如意縷,靈識啟動控制陣法,打開空間基站的外門與減壓過道後面的內門,一百多位元嬰、化形期高手魚貫而入,張自強收回空間門,也跟著進了空間基站,最後由阿難一邊收回如意縷一邊關閉內外兩門。

站在中央這一千多平面的大廳中,張自強再次打開空間門,讓空間門自動記錄標志之後再收回扳指,他模出那塊記錄標志的玉簡,鄭重地將標志數據錄入,這標志來之不易啊,張自強與阿難為此付出了幾億華夏資金,還動用了近萬名金丹修士,耗時十個多月,還有那器神大陸的物資還沒計算在內。

十四個正六邊形艙體從外形看一模一樣,可內部結構卻有所不同,下面的七個六邊形的箱體每個也是十米高,不過卻分成十六層,每層只有半米高。

每小層的頂部安裝有器神大陸所產的「冥蛾粉」燈片,以晶石為能源使燈片發光,這種「冥蛾粉」燈片所產生的光與熱量,雖與太陽光有所不同,不過植物要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波段與熱量它也具有,器神居所中能種植蔬菜及植物估計也是如此。

每小層的底部安裝一個金屬盒,金屬盒中裝著普通的水與「太空藻四號」,「太空藻四號」在「冥蛾粉」燈光片的照射下正進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通過空氣對流系統送入上部的七個空間,以供應人類生活所需。

「太空藻四號」是人類為「生物圈四號」計劃培育的基因產品,原本想利用它在月球建立一個「微形生物圈」,可月球上的水資源太少,與其用這種基因藻類生產氧氣,還不如使用其它化學手段制氧更合算,這種「太空藻四號」在月球注定起不到大作用。

這種太空藻雖然不能用于「生物圈四號」計劃之中,但在民間卻大賣,比如說普通人家中裝飾用的金魚缸中,放上這種藻類,只要隔幾日倒入一些藻類生存所需的營養液,金魚供氧很足,不用經常換水也能活蹦亂跳的可以生活很久。

原本這種基因藻類不能繁殖,但張自強買來後,讓大量的木屬性修士進行改良研究,這種藻類的生命周期遠短于靈藥靈木,又在靈氣充足的環境中生存,所以改良速度極快,只是張自強怕造成生態災難,沒有讓之流入器神大陸,只在扳指空間內試驗罷了。

經過木屬性修士們改良後的「太空藻四號」不但解決了繁植問題,而且產氧能力還有大幅度提高,只不過其生活的環境卻需要有靈氣,讓張自強不得不在太空基地下層七個大艙體內布上聚靈陣,並派七名木屬性的修士專門照看護理。

改良後的太空藻生命力極強,只要有水、光與靈氣即可生存,原本需要營養液現在用量極少,半年添上一次就夠用了,即便是沒光照、沒水,只要還處于有靈氣的環境之中,這種海藻也能進入類似于「休眠」的狀態,生命能維持一兩年之久,一旦恢復了它的生存環境,又會活過來。

張自強只需每隔半月讓人往下面七層注入一些新鮮水,就能保證他的大型太空基站有著源源不斷的氧氣,只是這些氧氣能供多少人使用卻不得而知,他在地面上也沒進行過精確試驗,只想著如果少了,往後再在外圍加些艙體就好。

太空基站內有空氣檢測裝置,這是在地球上直接購買的,一旦太空站內生活的人少了,氧氣有富裕二氧化碳不足時,只需關了幾個艙內的陣法燈即可。更有意思的是這種藻類是有機植物,當繁育過多之後甚至還能加工成菜肴、食物!當然,張自強的太空站中人是不需要吃這種菜的,藻類繁育過多之後他會毫不可惜地銷毀。

有了這些改良後的太空藻,下半部分的這七個艙就是整個太空站的「肺」,上半部分的七個艙是將來用來進行太空實驗的空間。每兩個相臨的艙都有通道相連,如果發生了泄漏問題,監視人員靈識一動便可啟動陣法關閉艙門,而這種情況在梅花號中發生的可能性極低。

梅花號中央的艙體與處于外層的艙體又有不同,凡是直接在太空環境的牆面,都布有防護陣法,可以產生一層厚達六七米的能量防護層,其厚度與強度皆可以用控制陣牌調節,張自強試驗過,這種能量防護層在抵御地球上的激光武器時有奇效,不但不會消耗晶石,反而還會引收能量儲存在儲元陣中,他還試過以大威力的陣法槍近距離射擊,結果一樣打不穿這層能量防護層,至于更大威力的導彈甚至核彈,他也沒辦法試。

有了這層真元防護層,普通的太空垃圾與小隕石對他形成不了威脅,他的太空站除了幾個通道之外又渾然一體,怎麼可能產生泄漏?

外面的十二個艙體最外圍的三面不僅有能量防護陣,他還在每一面上安裝有八個火箭推進器,十二個艙體內部外側也裝有很多液態燃料罐,燃料罐與推進器用管道連接,太空站有了這些推進器,可以實現全方位運動,非常靈活,只是光購買這些液氫與液氧,就讓他所耗不菲,他下一步還準備建一個電解水工廠,自己生產液氫與液氧,那時他才不會招人懷疑。

他這樣的推進設計,是為了將來與人類接觸時,萬一哪個有野心的國家向他發射導彈,他也能讓太空站快速躲避。當然,躲避只是他的一種預案,人類現在的導彈在太空中不可能有他這麼靈活,他的太空站就是拼燃料也能拼過導彈——導彈在發射上太空之後,總不可能有無限的燃料供它們轉彎吧,太空站的速度又不比從地球上發射而來的導彈慢。

最有效的防護武器是阿難,她的靈識在太空中作用的距離增幅十多倍,而她在地球上就能用靈識探查五六里之遠,這也就是說如果她將如意縷凝成絲的話,在太空中能延伸三十公里以上的距離,即便是人類攻擊的導道使太空站躲不過去,讓阿難出手將導道綁著再甩開便好,能炸著他的太空站才怪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器神扳指最新章節 | 器神扳指全文閱讀 | 器神扳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