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神扳指 第12卷 狼吞虎咽 第四五一章 書記燒火

作者 ︰ 晚起書蟲

張自強提高龍盤山大陣的威力,坐鎮張家大院靜等人來闖陣,過了十幾天,風口鎮里的李書記回來了,雖然沒查出問題來,不過他仍被調到縣黨史辦任正科級副主任,李明達心灰意冷,便向縣里申請提前內退,批復很快下來,他也干脆搬到向陽村,與女兒女婿合住。

風口鎮的新書記是原來的鎮長,叫吳江,年僅二十六歲,是縣里有名的年輕干部,不過在李明達主政期間,他一直沒有發揮的機會,這下他終于被縣里扶正了,立功心切,走馬上任第一件事便是配合縣里的工作組,拿向陽村張家開刀。

首先被查封是張淼幾人的免費診所,張家這是無證行醫,就算是沒收費也不行!

張自強已有定計,又想開設療養院,趁機命張淼四人去省城進修考證,將診所關門大吉,附近的百姓沒了免費醫療的地方,自是罵聲一片,大伙看見吳江等人眼神都十分冷漠,待他轉背之後,往往都是「呸」的一聲,以此暗表心中不憤。

吳江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起到了應有的效果,緊接著就燒起第二把火,將目標對準張家最賺錢的酒廠,雖然「三減兩免」的合同是在李明達執政期間簽的,但上面卻蓋有鎮政府的章,那時他是風口鎮鎮長,在這點上他也無法自食其言,可是張家酒廠地處風口鎮,他想要搞亂讓酒廠不能正常生產的手段很多,比如說水與電。

酒廠供水是張家引山泉修的自來水供水,不但供應酒廠,還免費供應向陽村村民,吳江在用水上作不了文章,可在供電上,他可動的手腳就太多了,所以近來向陽村總是停電,一天有時甚至能停上四五次的!

張明智去鎮上一問,鎮上給出的回復是線路老化,供電所正在檢修,需要的時間未知,可能是十天半月也可能是一年半載,這山區工作條件太堅苦,供電所的同志也要休息不是?

張家得到這回復後,張明德第二日大早就去了省城,當晚便拉回來一台大功率發電機與一台大功率直流電動機,隨車而來的還有發電機廠的技術員,張明德指揮將發電機安裝在酒廠內,發電房建得嚴嚴實實,房里沒有窗戶,門上有鐵將軍把守,外間還安排人值勤,酒廠看大門的兩老頭還新增了兩只小貓,卻是為張家人代養的……

酒廠有了大功率發電機,索性不用外線供電,非但如此,還從酒廠引出電纜,挖地埋坑一直連到向陽村,整村人都不用外線供電,張家也從沒提過要收電費,村民們誰家有免費電不用,反用總愛檢修的收費電?原供電網絡也沒拆除,供電所找不著破壞電網的事。

張自強用直流電動機帶動大功率發電機發電,如果不用考慮動力部分,單純的交流發電機組結構非常簡單,價格還便宜。酒廠中的事,中翔集團劉家父子比張家更上心,劉大彪在听說此事後,迅速派出幾名高級電工,連配電房等設施一次性搞好,用他的話說︰「酒廠效益好,不在乎些許柴油錢……」

向陽村是山區村莊,各家各戶也只是用些照明電,一戶一兩千瓦頂天了,全村的用電器連同酒廠同時開啟,總耗電量也不會超過80千瓦,可酒廠新購的這台發電機功率卻達500千瓦!酒廠現在已對外封鎖,除了廠內職工外人一律不許進,向陽村進進出出的貨車多,張家又有錢,大家都以為這是生物柴油發電機,倒也沒人懷疑其他。

發電機發出的電用不完,張家又出資將向陽村的室外照明設施全部改造一番,四明縣城還未全部實現夜間亮化工程,托吳江之功,向陽村人倒率先實現室外亮化工程。

向陽村人的房子是新建的,建房時電線就用得粗,這下正好派上用場,張家鼓勵村民每家多裝幾台空調,這下熱天也不怕熱了。以前靠山吃山,村里人都是燒柴火做飯,現在用不著了,全改用電磁爐,總之能用電的地方都用上,只是在每戶改線時丟掉一樣東西——電表!

鎮里的新書記吳江的第二把火,將向陽村人各戶都燒進了小康生活,村里的路面都硬化後,室外的燈光映得棟棟新樓透亮,變幻的彩燈美不勝收,看看現在的向陽村,別說是在風口鎮,就是在四明縣城里的一些高檔小區,也沒這麼整潔漂亮。

向陽村離風口鎮不過五六里,公路又修得好,一到夜間,風口鎮便有不少老人帶著孩子往這邊來散步,張家大院附近更是個休閑的好去處,有那些頭腦靈活的村民趁機利用一樓的大堂開起南雜鋪、玩具店,慢慢地還出現服裝店,旁村也有人夜間來此擺起小吃攤子,向陽村人氣漸旺,村民的日子自然更加紅火。

原本這種新農村典範,是可以讓為政者大宣特宣的政績,不過從鎮里到縣里卻沒人敢說話,誰都知道如果真要宣傳,向陽村的人不會講一句好話,反而怪話會不少,那樣不但成不了優秀典型,反而還會成為四明縣的笑料。

吳江正想要政績往上爬,他也知道如果不將張家人收拾服貼了,別說省農科院與縣里的某些人不會罷休,就連他在風口鎮做出成績來,同向陽村一比也會暗淡無光,所以他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他現在拿張家酒廠沒轍,大棚又拆了,可張家在辦酒廠時還承包了龍盤山溝,他在琢磨著,為什麼張家要承包這毫無用處的龍盤山溝呢?而且就在辦酒廠時一起承包的,這中間是否有什麼關連?

早在李明達執政期間,他就暗中打探過,張家酒廠的生產流程與工藝與外面的小型酒廠沒差別,後來的媒體報道中也證實了這點,可為什麼張家酒廠生產的酒會有特殊保健效果呢?莫非這個秘密就在龍盤山?

吳江有了這個懷疑,自然要組織人上山一探,可他找手下一問,手下都說那龍盤山溝很邪門,沒有向陽村的人帶領是上不了山的,別看只是不大的山溝,可路情卻挺復雜,七轉八轉的很容易迷路,如果運氣不好,很可能回都回不來,山里人本就迷信,管這種事叫「鬼打牆」,無論吳江如何怒吼都沒人組隊上山。

吳江受過高等教育,又不是山里出生的,自然不信這個,他從縣里請來兩名公安民警,自己親自帶隊,又從外鄉請了個老獵手——本地人誰也不肯帶他們上山,四人帶齊裝備與干糧,雄糾糾地大步上山。

一天過去了,吳江四人沒回來,這很正常,吳書記的腳生得貴氣,他這次又想探龍盤山寨,爬爬停停的一天還不見得能走個來回。

兩天過去了,吳書記四人還沒回來,鎮里的辦公室主任有些急了,他們四人可僅帶了兩日的干糧啊,別是真的在山上迷路了吧,那問題可就大條啦!

吳書記身陷龍盤山之事,鎮里看熱鬧的多、嘲諷的多,可鎮里要組織救援隊,大伙立即作鳥獸散。開玩笑,吳江自己要去送死,大伙可不會陪他一塊去,如果換成老李書記還差不多!鎮辦公室主任沒辦法,只好在當夜將此事報告給縣里。

第三日上午縣里派人來了,二十多名公安民警,還帶了兩只警犬,這次也不是丁美女帶隊,而是郭姓副縣長,一眾人在鎮政府商量了半上午,中午時分郭縣長親自來向陽村請人帶路,結果不用說,村民將頭搖頭象撥浪鼓樣,有人還說風涼話,說那種禍害正該被鬼收了!

郭姓縣長無奈,他坐鎮風口鎮,等到下午四點還沒消息,終于決定派民警上山救援,可眾民警帶著兩頭警犬才到山腳下,跟吳江一起上山的那名老獵戶悠悠回來了,眾人忙問情況,那獵戶手一攤,幾句話就將這三日的事交待得一清二楚。

「大前日我們四人上山,我在前面帶路,可沒走到兩里回頭一看,身後連個人影都沒有,我先是坐在那道上等,等了約模個把小時他們還沒到,回頭找也沒找著,看著這山溝岔路也多,想著他們是不是走前面去了,他們原說好目的地是老土匪寨子,我一路急追到那寨子也沒見他們人影,以前那溶洞洞口早就塌了,上面的茅草都長得老高,我在那里等了一天一夜也沒見他們來,便只好下山,剛下山就踫著你們,怎麼?他們還沒回?」

有民警追問︰「他們的手機有沒有帶在身上?」

「帶著啊,剛上山時我還瞧他們打電話了呢,我沒手機,要不在山上就給他們打電話了。」

要是手機能通,那還叫什麼迷路失蹤?民警們見從老獵戶口中問不出其它新情況來,便分了個人手將老獵戶先請回鎮里,二十來個人繼續上山。

眾民警才走出一里多路,兩頭警犬突然停下狂吠不止,稍後便象受了驚嚇,用嘴死咬著訓狗民警的褲子往後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器神扳指最新章節 | 器神扳指全文閱讀 | 器神扳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