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神扳指 第12卷 狼吞虎咽 第四三八章 龍盤仙釀

作者 ︰ 晚起書蟲

2027年7月之後開始有教師陸續來向陽村報到,張自強都會安排車子接送,一來二去他干脆將那輛電動車電池復原,轉手交給李淑芬用,風口鎮的李書記從女兒回來,又見那一眾教學設備之後,也再沒反對女兒女婿去向陽村小學任教,不過他卻為女兒女婿辦了停薪留職手續,公職還是繼續保留著。

那些青年教師一來,還沒見著張自強就已讓張明智安排了宿舍,卻不是在張家園子,而是原來為張明智等其他三戶族人建的三棟樓房,現在族人全都住在一起,那三棟樓房剛好給這些教師們住。

這些剛出校門的學生也習慣集體生活,現在兩人共住一間房好過在學校許多,而且還是暫時的,新的公寓正在修建,向陽村的環境與條件遠比他們想象中好很多,是以無不歡呼雀躍,只不過對將來要做的工作心里也沒底,很明顯,一個村辦小學不需要這麼多教師。

張自強早就等不及了,沒給他們多長時間亂猜,見教師陸續到職,立即向李淑芬夫妻倆布置了任務,先將電腦分發下去,按教材做小學教學視頻,如果能在網上找到現成的更好。只是張自強提的要求有些怪,他要求按對待成年人的標準來上課,也就是說一節課所含的知識量遠超過普通教學要求,網上幾乎沒有現成的,都得重做。

好在各種設備齊全,張自強只要求將問題講清楚,教學重點講到位,錄像的普通話要標準、宏亮,拍出來的圖象效果卻不講究,對于這些師範院校的畢業生來說,只要事先準備好教案完全沒難度。

王蓮夫婦也發揮了作用,他倆雖然不知道張自強為什麼要做這些視頻,不過張自強神秘慣了,他們倒也不多問,見眾人視頻文件傳來傳去很不方便,就動手組建個村內的局域網,服務器就架設在張家園子五樓的一套公寓里。

他們一開始只是建了個無線局域網,不過張自強一用之後大喜,拍拍腦袋暗罵自己真蠢,執意要將這套網絡改成有線的內部網,哪怕要為此重新布線也在所不惜。

同時,張自強也給韓國忠與王蓮下達任務,讓他們開發一套有著嚴格層級管理的樹式論壇,要求這個論壇所有的貼子都要經過管理員確認之後才能顯示,這個難度不高,王蓮一個人就可輕松完成。可他後來又要求從向陽村引出光縴,直接沿龍盤山溝而上,一直連到龍盤寨去,眾人就都不知道他要干什麼了。

不過光縴也便宜,工程量雖然大點,不過周邊幾個村里有的是閑人,無非是挖條溝埋捆線而已,也不是多大點事,他執意要干眾人也都隨他,最後由韓國忠負責這個工程。

小釀酒廠是依山而建,在山坡上還挖了個大洞,設計中這個大洞取代地窖,用于新酒窖藏用的,釀酒廠都有現成的酒類陳化設備,十幾分鐘時間就能達到一年半載的窖藏效果,哪有這樣的小酒廠釀出酒來還會真正窖藏的?不過向陽村古里古怪的事多了,大家也都見怪不怪,只要干活的有錢可拿,誰去管人家閑事?

風口鎮李書記同意女兒來向陽村小學任職之後,酒廠的手續也下來了,就在鎮里的工商所注的冊,該有的投資優惠也都有,稅收還享有免三減二。

鎮里的各級官員都沒拿這酒廠當回事——這樣的村辦酒廠如果不生產假酒,能賺錢才是怪事!如果生產假酒,那時再去查去,張自強不是不買眾人的帳嗎?向陽村的人不是自成一體嗎?到時候自然讓他們知道,那鍋把子是鐵鑄的!

鎮里的官員們是什麼打算與向陽村人無關,大棚菜照種,張母身體好了便閑不住,她不太管事,偏偏愛親自種些菜,張自強與阿難勸說兩次,見她執意要干也就作罷,酒廠也開始生產,廠里招了八十多個員工,只有幾個管事的是向陽村人,其他的都是從外村招的。

以小酒廠的設備與人員數量來說,正常標準應可以年產上千噸酒,可酒廠的員工都是生手,雖然經過短時間培訓,做事仍舊毛毛糙糙,照這速度下去,一年能產個五百噸就不錯了,急得請來的兩個老師傅直跳腳。

好在山區人純樸,拿人家多少錢就得干多少活的理都懂,有那麼兩個偷奸耍滑之輩,被同村人一說也都不好意思偷懶,大家活干得不熟,挨了老師傅的訓,又主動延長工作時間,張自強听說後要給他們算加班都不肯,最後加班時提供晚餐了事。

小酒廠離村子還有些距離,周邊也沒住戶,那酒槽味雖濃,但散發在這山野之間卻有股獨特的香味,稍遠點就聞不到了,現在辦廠的環保要求高,張自強也不願破壞環境,廠內的廢水都是經過處理之後再排出,臨近村里又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廠里做事,所以一般辦廠的那些麻煩事,張家酒廠一件也沒踫到。

不知道張家從哪里找來那麼多做工精致的大木桶,一噸酒還裝不滿兩個大木桶,運到窖藏洞里藏上半月,張家的老二張明德就帶著自家的幾個人在窖藏洞里緊閉庫門忙上半天,又過十來天後,山外運來一車車空酒瓶,廠里的工人們便裝瓶貼標。

直到這時那些鎮里的人才知道,張家酒廠根本不是生產假酒,而是新注冊了一個品牌,酒名︰「龍盤佳釀」,還有種好點的叫「龍盤仙釀」,鎮里大多數官員閑得發慌,見張家人不知天高地厚,憑屁大點實力就想辦個新酒廠,全都等著看笑話。

可沒過多久山外就開來一個車隊,共有十來輛大卡車,一次性的將酒廠存貨全部拉光,最讓人疑惑的是,四明縣城從來就沒見人賣過這種酒,別說四明縣城沒地方賣過,就連市里乃至天南省城臨湘市,都沒見有地方賣過這種酒。

酒廠一沒銷售合同二沒出廠價格,這個帳還真查不清,何況現在還處于免稅期內,土皇帝李書記發了話,也沒誰敢去查,所以張家人到底賺沒賺錢,賺了多少沒人知道。

到十月份時,向陽村就有些外來人在四處轉悠,還在向風口鎮的一個居民打听張家酒廠的事,鎮里的一些人該說的不該說的都亂說一通,那些人沒得到什麼有用的消息,明顯心有不甘,這才亮出身份主動聯系酒廠,原來是天南日報的記者,想進酒廠采訪。

仍是張家老二張明德接待了這幾人,記者們在酒廠內想拍照都任他們拍,也沒什麼要保密的地方,這酒廠雖然少,但內部的一切衛生要求都按著大廠要求做的,在這方面要能找出什麼漏子來,張明德還要感謝幾位記者呢。

「你是這酒廠的廠長嗎?」

「嗯,是的!」

「你廠里的酒在外面零售價是多少你知道嗎?」

「不知道,我們出廠的酒都賣給中翔集團專設的酒類銷售公司,多少錢我們不管。」

「能給我們看看你酒廠跟銷售公司的合同嗎?」

「對不起,商業機密!」

「我告訴你,你這酒廠釀的叫‘龍盤佳釀’這種酒,在天南的一些會所賣到六千多一瓶,還是非高級會員不買!我們看了你酒廠的全部釀造過程,與其它酒廠並無兩樣,你能告訴我這酒為什麼賣這麼貴嗎?」

「酒好唄!酒不好人家還花那麼多錢買,不成傻子了嗎?」

「你這酒好在哪里?」

「你嘗嘗不就知道了?」

「那好,有酒嗎?拿來我們嘗嘗。」

「對不起,要出錢買的。」

「給!這是六千塊,在廠里總可以買到一瓶了吧。」

「對不起,我們酒廠的酒只能賣給銷售公司,有合同的,要不你去那會所買去?」

「……」

天南日報社的幾個記者怒氣沖沖地走了,向陽村的人都沒把這當回事,張家人更不可能理睬,張自強與中翔集團專設的銷售公司談了個口頭協議,張家酒廠產的酒有兩種,說是「龍盤佳釀」與「龍盤仙釀」,其實只是兌了些器神大陸產的烈酒,只是兌的比例不同而已,「龍盤仙釀」內含有三成炎黃家族生產的烈酒,而「龍盤佳釀」中只含一成。

張家酒廠也沒什麼出廠價之說,酒廠只管釀酒,中翔酒業只管銷售,怎麼賣張自強也不管,只是最終利潤劉張兩家按四六比例分成,張家也沒派什麼財務人員,每月打回來的錢有多少算多少,從沒去問過帳或查過什麼,就連酒廠內的財務人員也是劉家派來的,不過做的大多是假帳,這是應付各種官面場合用的,劉家做這事似乎是行家里手……

張家這種做法讓劉家很不適應,雙方沒有任何制約,干不干隨你,錢少打了也沒事,別讓我知道就行,一旦知道有假,以後也別想再合作了。

劉家在這事上特別上心,劉大彪將劉俊馳叫到別墅,兩父子整整談了一天,以後劉俊馳在對待張家的問題上,事事親力親為,帳目上更不敢稍有大意,不怪劉大彪兩父子如此重視,他們早就把張自強看成一奇人,而且這酒上面的合作,等于是白送錢給他們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器神扳指最新章節 | 器神扳指全文閱讀 | 器神扳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