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機械 121章 寒冷

作者 ︰ 碟片

生產能力?伊樹民心中一動,他們能夠生產動力裝甲,那技術實力該有多強?如果能把他們拿在手中

伊樹民馬上甩著頭打消了這個想法,倒不是他不想要費恆背後的團隊,而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情況,這麼強的技術力量如果沒有相應的保護,怎麼可能在亂世生存?自己的能力能吃下這塊肥肉嗎?隨便估算一下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怎麼樣?有興趣嗎?」費恆見伊樹民不說話,就問道。

「有沒有興趣這得看你們能給我什麼,如果只是幾支自動步槍,那就是笑話,還是先把你說的清單拿來看看,還有,我需要知道你們能提供的數量。」伊樹民雖然有些心動,但並沒有輕易的答應費恆。

「OK,沒問題,你很快會拿到。不過伊上校,你也得負起責任,首先就是得保證科大校園的安全。還有我們希望敘州市能恢復秩序,這也需要你們的努力。」

「科大校園的安全不用你說,我已經在做了,但是要讓敘州市恢復秩序,這不可能,沒有糧食怎麼讓餓著肚子的人保持秩序?除非你能拿出糧食來。」伊樹民連連搖頭道。

「敘州市還有多少人?20萬?那麼二十台食物合成機,應該可以制造出足夠的食物填飽他們的肚子了,我想,我會派人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食物。不過流民並不是提供一些食物就能讓他們有秩序的,希望你能負起這個責任。」

伊樹民倒也干脆,他立即說道︰「只要你們能提供足夠的食物,我就能讓他們老實下來。」

伊樹民本來不是那麼好說話的人,但是前段時間被費恆和錢如海折騰之後,他的脾氣改了許多,所以費恆在他面前如此囂張,他忍了下來。

伊樹民能同意費恆條件,是因為費恆的條件其實並不損害他的利益,別看費恆要人手要物資,但那些東西對伊樹民來說,都用不上,放在那里就是浪費。而維持敘州的秩序,這本來就是伊樹民的打算,誰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到處是混亂?可惜他沒有能力為這些饑民提供糧食。他手中確實儲備著一些大米和面粉,加上剛發現的那個倉庫,或許能讓全城的人吃上一兩個月,但也僅僅是一兩個月,到時候他將一無所有,所以伊樹民絕不會這麼干。現在既然有人能為饑民提供食物,維持敘州的秩序他當然義不容辭。

伊樹民心里始終擔心著威脅自己的勢力,但以他的能力,居然不能查到一點蛛絲馬跡。跟費恆的合作,他抱著一絲希望,希望費恆他們以後能幫著自己查明威脅的來源,到那個時候

費恆很快提供了清單,伊樹民一看大喜過望,動力裝甲、智能機器人T1、戰地觀測儀、小型無人偵察機、單兵探測雷達、射擊輔助器、越野車(非汽柴油型)、卡車(非汽柴油型)

清單上的東西大大小小總共兩百多種,武器不多,大多是輔助用的,但費恆一點都沒瞎說,從說明內容看,都是些好東西,就是能提供的數量少了點,動力裝甲只能提供10套,勉強能裝備一個班。

即便數量這麼少,伊樹民依然爽快的答應了合作。

東南軍區陷入混亂中,最著急的就是聯合國,太空站、太空天梯這些技術都掌握在東南軍區手中,他們要是一直這麼亂下去,天知道兩個項目還有沒有可能繼續上。

聯合國打算派人跟東南區進行技術交流,但是他們卻找不到人,勉強找到一位少將,但對方並不打算進行技術交換,而是要求聯合國用糧食換取技術,他要的是大米、面粉和肉類,不是難吃的合成食物。

這當然不可能,現在哪個國家還有多余的糧食,即便有也會先藏起來,黃石火山的爆發對地球氣候的影響將持續十多年,這些國家能用余糧堅持一兩年,但堅持十年能行嗎?何況天知道十年後氣候能否完全恢復。

就在聯合國糾結的的時候,他們又收到名為‘劫後余生’發來的資料,這位‘劫後余生’是第二次發來資料。第一次他送來的有機食物合成機的制造技術,這一次又是什麼呢?

當研究員將這些資料的內容解讀之後,幾乎所有聯合國官員沸騰了。

‘繩子’的工業生產資料,太空天梯的設計方案,太空站的建設方案,還有什麼比這些東西更令人感到興奮的?

有了這些資料,太空計劃就可以正式開始實施。

在收到資料的第二天,聯合國就向各國發出了共建太空站和天梯的號召,希望各國通力合作,在財力物力上提供支持。

聯合國將視各國提供幫助的程度,在以後太空站和太空天梯的使用上有所傾斜。

太空天梯的建設是地球人類的希望,對聯合國的號召,各國的反應都比較熱情,要物資給物資,要人給人。

除了有些的一些地區,全球各國都在加緊技術發展。

不用問‘劫後余生’當然是錢如海,費恆跟他商量之後,把宏安軍營搞到的資料都發給了聯合國。不是費恆和錢如海不想自己搞太空天梯和太空站,而是這麼做實在太顯眼,而且物資、人力都遠遠不夠,但是太空天梯必須盡快搞成,所以他們直接將這些資料獻了出去。

新紀元十二年二月十四日,這個月是臨綏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日子,而這一天是最近最冷的日子。

如果在新紀元之前,臨綏地區最寒冷的天氣,氣溫最低也就零下十度,但是這幾年冬天的溫度每一年都會創新低,去年最低溫度達到了零下二十八攝氏度,而今年一月份就有三天接近這個溫度。

二月十四日,氣溫達到了零下三十攝氏度。

每一年都有大批人員因為饑餓而死亡,寒冬的殺傷力一點都不比饑餓差,像今年這種氣溫,即便躲在室內,如果沒有取暖設施,也只有死路一條。

臨綏、敘州地區總人口已經超過三百萬,這是費恆和錢如海努力的結果,盡管他們已經非常低調,但是附近的流民還是陸陸續續的向這兩地集中。

因為臨綏、敘州有填飽肚子的食物,有相對安定的環境,還有過冬非常有用的取暖設施,到了這兩個地方生命基本能得到保證。

不過因為流民的涌入,也致使這兩地接近飽和。

今天這麼寒冷的日子,位于臨綏的研發中心卻熱鬧非凡,因為中部區的太空天梯建成了,而作為合作設計團體和建造團體的啟智和通宇,可以使用太空天梯進入太空,並且進行自己的研究。

聯合國主導的第一部太空天梯,是新紀元七年五月完成建造並投入使用,而中部區這個天梯是第四座完成的太空天梯,比起其它國家舉國投入的建梯運動,中部區天梯的建設低調而又有效率,在跟另外兩方勢力共享運輸的船的情況下,能在歐洲和俄羅斯之後建成天梯,實在不容易。

錢如海不知從什麼地方搞來了十幾瓶香檳,大廈中每人能倒上半兩,雖然這種天氣喝香檳實在不合適,雖然這麼點酒只能潤一潤唇,但大家依然像過節一樣高興。

錢如海辦公室內,坐著五個人,這五人目前是通宇核心中的核心,他們分別是費恆、錢如海、蔣啟新、耿向東、伊樹民,這些人管理著兩個城三百多萬人口。

伊樹民的加入並不算意外,當他開始維持敘州的秩序後,第一年敘州的人口就增長了兩倍,第二年人口數量照樣翻了一翻。

饑民最感謝的是誰?當然是給他們提供食物的通宇。當伊樹民看到人心所向,再加上看到通宇的技術實力和武裝力量。在面對東南區其它勢力的攻擊中,他們出動了不到三百人的隊伍,卻殲滅了將近一個團的兵力。伊樹民掙扎了一段時間之後,終于還是狠下心加入了通宇。

加入之後他才知道,原來威脅自己的就是費恆和錢如海,這兩人明明白白告訴他當初為什麼會這麼干,而且向他道了歉。這家伙當時雖然非常憤怒兩人的做法,但是時間能沖淡一切,一個月時間就讓他想明白了。

伊樹民是個聰明人,他主動向通宇靠攏,經過了幾年的努力,終于成了通宇的核心。

從這五人的面貌來看,完全看不出十年歲月留下的痕跡,只是每個人的氣質更加深沉內斂了。能讓四人保持狀態不是因為他們保養的好,而是身體調制的功勞。

錢如海已經進行了兩級調制,一百個充滿的生物能集能器,著實讓山海基地的生物能儲備為之一空。

不過山海基地的生物能儲備向來積攢不下來,只要項目組的負責人,基本都接受過身體調制,對于這些人,費恆和錢如海會不惜一切代價為他們延長生命。

生物能集能器在山海基地內大約有上萬個,現在全部分配了出去,只要一充滿立即拿回來給科研領域的骨干使用。即便是這樣,生物能剛收回來就馬上耗完。

「太空天梯完成,那麼老齊有沒有說開始太空城計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幽靈機械最新章節 | 幽靈機械全文閱讀 | 幽靈機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