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宦之風流無邊 征戰天下 第三百二十六章文學領袖

作者 ︰ 鐘離昧

「皇父攝政王真的是誤會老朽的意思了,老朽絕對不是說要定都南京以後再也不回北京城了,老朽只是說現在還不是時機,眼下天寒地凍的也缺少糧食,不如等到明年秋天,天下安定,稻谷滿倉,秋高氣爽,再恭請兩宮還朝,那才是正經。т百度搜索:新世紀т小т說тт(

易土生卻是一臉的嚴肅,厲聲道︰「昏話,本王以為葉首輔乃是三朝元老,會說出什麼有見地的話來,沒想到從你嘴里說出來的居然是這樣的昏話,簡直太讓本王失望了。本王問你,你怎麼知道明年就一定會天下安定,稻谷滿倉,萬一明年還是旱災連綿,民變四起,難道皇上要向隋煬帝楊廣一樣,永遠也回不了都城嗎?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這個責任你負得了嗎?!」

易土生也看出來了,跟葉向高沒必要把關系搞得很曖昧了,干脆就撕破臉算了,反正現在擺明了就是在朝廷里清除異己,樹立自己的勢力,誰冒出頭來就打誰,魏忠賢完了,下面也就輪到葉向高了。

「皇父攝政王這話說的太過于言重了,當年大隋朝是因為天人交變,國運到了盡頭,所以才會亡國的,眼下我大明朝聖主在世,國運昌隆,斷斷不會像隋朝一樣短命,明年開春,旱災一定會結束的,這,這,一定會的。」葉向高剛才的幾句話,表面上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推月兌,易土生不費吹灰之力就抓住了他的漏洞,把他駁斥的啞口無言,只能乞靈于虛無飄渺的‘國運’之說。

「你是算命的還是搞天氣預報的,說的這麼斬釘截鐵,你知道不知道,你這麼上嘴唇一踫下嘴唇說出這麼一段廢話會害死多少老百姓,拿到你就不怕死後有報應嘛,葉首輔你究竟是老糊涂了,還是貪生怕死,如果你貪生怕死的話,可以不回去,本王帶著兩宮回北京去也就是了。」易土生義正詞嚴聲色俱厲的說道。

「啟稟太後,老臣絕對不是貪生怕死,老臣為了皇上和太後可以肝腦涂地,可以碎尸萬段,可以化為灰燼,可以……」被易土生搶白了幾句,葉向高理屈詞窮沒有話說,轉而對小桃表起忠心來,意思就是讓小桃拉他一把。互相幫助嘛。

小桃也不是呆鳥,當然明白葉老頭的意思,再說這半天她一直都在動腦筋想辦法,這時候忽然靈機一動說道︰「本來哀家也是打算听從皇父攝政王的主意,返回北京城的,可是既然現在朝臣中有了不同的意見,葉大人又是三朝元老,哀家也不能不尊重葉大人的意見,我看這件事情不如先放一放,過一段時間在處理好了。」

想要玩緩兵之計拖延時間,門也沒有。易土生嘴角一撇,露出一絲冷笑,背著手站出來說道︰「本王覺得這樣不好,這種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應該當機立斷,現在皇上年紀還小,太後臨朝听政,不應該給皇上留下這種拖拖拉拉的印象,讓他以後有理由做一個昏君,這件事情還是今天處理完比較好。各位大臣認為怎麼樣?!」

那些依附于易土生的官吏頓時一個個站出來點頭表示同意,並且紛紛進言,要求立即解決這件事情,弄的小桃沒有台階下,只得繼續把早朝進行下去,說是早朝,其實已經快要中午了,百官們的肚子都餓了。

小桃極力的在俏臉上擠出一絲笑容,對易土生說道︰「王爺非要現在解決也可以,但是,大臣們意見不統一,哀家也無法決斷,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就請王爺自己出個主意,來解決這件事情,即便是抽簽決定也可以呀。」

抽簽決定?

易土生覺得這是絕對的不可以的,小桃這分明就是在跟他賭命,賭博這東西誰能保證肯定會贏,萬一輸了怎麼辦,易土生現在勝券在握,根本沒有必要冒這個風險,所以他斷然搖頭︰「這個太兒戲了,傳出去讓百姓笑話,會失去民心,還是不要了,本王有另外一個好主意,可以解決這件事情。」

長長的睫毛地垂下來,小桃沉默了一下,挑動著眉尖道︰「哀家正在听著,請王爺把好主意說出來吧。」

「究竟兩宮要不要回北京去,本王說了不算,葉向高大人說了也不算,我看咱們還是要看看民意吧。南京城里有那麼多的讀書人,他們都有滿月復的經綸,一肚子的見識,對當前國家的局勢也都有自己的見解,咱們不如就把這件事情的決定權交給他們吧。這樣做應該是很公平的,相信應該沒有人會反對吧。除非那人是別有居心的。」

「听從民意……這……」小桃想了一下,尋思著現在也沒有別的好辦法,自己要是跟易土生硬頂,肯定是頂不過,要是听從民意,沒準還有一絲機會,于是點頭道︰「好吧,那就按照皇父攝政王的意思,听從民意,讓南京城的讀書人來決定這件事,可是,具體事宜交給誰去處理呢?!」

「老臣是南京的留守官員對這里的讀書人都很熟悉,不如就交給老臣去處理吧,為了公平起見,可以在正陽門外設一個站點,讓有興趣的讀書人都到這個站點去投票,同意皇父攝政王的就站在皇父攝政王一邊,同意葉向高大人的就站在葉向高大人一邊。所有的文武都去觀看,以免有人作弊,大家認為怎麼樣。不過,現在還要麻煩張維閑大人,派出你的手下去京城里宣傳一下,讓讀書人都到正陽門外去集合。」熊明遇一听到易土生說完了話,立即就站了出來,同時心中有譜了,這場仗易土生已經贏定了,為何呢?因為有件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他心里卻是清楚的,易土生可是南京城最大的文學組織‘復社’的社長啊!而南京城里將近有一半以上的讀書人幾乎都是復社的成員。

復社這個東西,其實要說起來也不是很單純,表面上是大家一起研究詩文,討論政治,力圖復興國家,跟東林黨有一拼,實際上,也是分門別類,派系眾多,比如復社中還存在著這樣一些團體︰幾社、龍社、民社、江浙文學社……都各自為政互相攻訐爭權奪利。就這麼個破社團,斗爭之激烈不亞于大明朝的朝廷,要不怎麼說中國人好斗呢!

不過,復社里的所有人有一樣是一致的,那就是對易土生的支持,他們把易土生當成神一樣來崇拜,當成孔子一樣來尊敬,當成玉皇大帝一樣來懼怕,當成太上老君一樣來推崇,給易土生做廣告,美化他的形象,給他寫書,給他唱贊歌。可以說,在這方面,易土生比後世的雍正皇帝做的好十萬多倍,你看雍正的下場就知道了,做皇帝做的再好沒用,得罪了讀書人,一樣臭名遠揚。

可這是為啥呢?難道這些讀書人就沒有一點十分觀念嘛,難道易土生的所作所為他們就一點也不知道嗎?答案是肯定的,易土生做事一定那麼高調,一點也不避諱,怎麼能瞞得了天下人的眼楮,他做的事在南京城里幾乎是盡人皆知,但是偏偏這些事就是沒傳出去,因為易土生維護住了讀書人,就等于是堵住了悠悠眾口。

真正的原因就是易土生肯花錢,出手大方。復社那幫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都讓他用銀子給喂的飽飽的了。以前,在易土生沒有當上復社的社長之前,復社的那些人百分之九十都在貧困線以下掙扎著,有的還拜倒在青樓女子的石榴裙下吃軟飯,有的則干脆勾搭名門望族的小妾們當男寵,日子過的挺慘的。

自從有了易土生,就像有了救世主,這些人像咸魚一樣翻身了,要辦挺起來了,頭型也拽起來了,走路都帶風了。記得去年,易土生一下子就給復社捐獻了一百萬兩銀子,新修了一處‘會館’,每人每月還可以領工資,另外又給上了養老保險(易土生答應他們,只要是復社的成員,六十歲以後,每人每月可以領到一旦稻米,當然能不能兌現就不好說了,這事兒易土生還沒想好呢!反正他說話不算數的時候比算數的時候多)

又比如每當過年過節,易土生都會給復社的成員發紅包,每人至少是五十兩銀子,在當時二十兩銀子可以過一年的情況下,五十兩銀子可謂是一筆巨資,這些人能不感激涕零嘛。在感激涕零之余,這些人就少不了到易土生的王府去走動走動,拜會拜會,臨走的時候,易土生都會吩咐送一些綢緞呀,金銀呀,要是帶著家眷來的,還送一些首飾,連柳如是都幫著易土生給這些人好處呢。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宦之風流無邊最新章節 | 明宦之風流無邊全文閱讀 | 明宦之風流無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