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混跡花叢︰致命溫柔 81 似曾相識

作者 ︰ 古城夜未央

從山林小徑盤階而下的時候,晨曦的陽光穿透山林,薄霧漸漸散去,五彩斑斕的峽谷秋色展現在眼前,倒映在清澈見底的山溪中,宛如一幅靜逸的油畫,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林間甜香味,讓人清新愉悅。

「周璐還沒從北京回來嗎,你師母還沒見過她,什麼時候帶來一起聚聚。」老關吸了口氣問道。

「她的培訓還沒結束,大概還要再過一個禮拜才能回來。」我答道。

「哦,小白,你可不能欺負她,女孩子一個人在濱海,不容易啊!」老關這話似乎話中有話,對著我剛才提到的方玉而來,意味深長。

「嗯,師傅,我知道。」我點點頭答道。

以前跟周璐簡單說起過跟方玉的一些故事,周璐開玩笑說,將來有機會她挺想見見方玉姐的,如果方玉姐姐回來,我把你讓給她,好成全你們。或者如果方玉姐姐同意,讓你左擁右抱,美死你個臭男人!我哈哈大笑道,好,等方玉回來,我安排你們見見。

女人心,海底針。女人有時候嘴里說的未必和心里想的一致,我知道周璐那是玩笑話。沒想到現在方玉真的回來了,而且兩人還住在一個公寓里,想到她們也許曾在一個電梯里相遇,打量過對方擦肩而過,我莫名地緊張起來。

方玉生病那晚,沒能控制住自己,跟方玉又舊情復燃,想起周璐我有點內疚,默默心里說這是跟方玉的最後一次了……

回到濱海後,那天下午,樂杰和阿芳陪大家去逛天一閣和城隍廟。老關沒有同行,他讓我安排與方玉在月湖茶館先見個面。

深秋的月湖靜靜地臥在濱海這座繁忙的城市中心,與這城市相映相偕,動靜相宜。

我和師傅散步在月湖提上,和煦的陽光穿過柳樹和樟樹林,留下稀疏的光影,暖暖地照著我們。

走過陸殿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老關文縐縐地吟出我們小學課本上賀知章的一首古詩。

「現在正是秋天,師傅你怎麼念起春天的詩來了啊?」我問道。

師傅抬手指指左邊月湖邊上一座高大雄偉的舊宅,上面寫著「賀秘監祠」。

「這是你們濱海老鄉的作品啊。」老關笑道。

老關告訴我,賀秘監,即賀知章,唐朝征聖居士,開元中升遷秘書監。賀知章擅詩、書,高風逸韻,向為世人推崇。他在天寶三年告老歸鄉,居四明小溪湖上,自名「四明狂客」。李白也譽其為「四明逸老」。南宋時,明州知州莫將在月湖柳汀之南立祠奉祀,名「賀秘監祠」。

听完,我有點愧疚和臉紅,在濱海那麼久了,多少次路過這個建築,居然不知道這個典故,人家一個上海知青居然比我更了解濱海歷史,我深深佩服老關的博學。

老關哈哈笑著說,你們不了解也正常,我只是對歷史研究有愛好。

老關繼續告訴我,建炎以後,宋室南遷,月湖十洲成為四明故家大族的擇居佳處,文人士夫會聚于此,退隱里居,讀書講學,成一時之尚。著名的西湖樓氏家族,如宋丞相史浩家族,以及楊簡、袁燮、舒璘、沈煥等四明學派的著名學者,都曾在此定居或流寓講學,「里為冠蓋,門成鄒魯」。十洲之上因而世家宅第林立,書樓講舍遍布,廟堂寺院眾多,園林泉石獨幽,小橋流水、竹影荷香,極富江南水鄉和地域文化特色。明、清以來,傳統相繼︰範氏天一閣、徐氏煙嶼樓、張氏方岳第、童氏白華堂,名人輩出,書香幽幽。全祖望曾寫下優美篇章《湖語》,記載月湖的千年文明,令人嘆為觀止。

可惜,現在好多書上記載的古跡都不復存在了,除了毀于戰火,大部分毀于文革期間的破四舊運動和現在的城市拆遷,老關唏噓不已。

走進茶館包廂,撩起門簾的時候,方玉已經在里面迎候。

還沒等我介紹,老關看到方玉的時候,怔了一下,道︰「好面熟,我們好像哪里見過。」

方玉微笑道︰「呵呵,是的,關總,您貴人多忘事,我們見過!」

我一邊驚異道,世界難道真的就那麼小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人物混跡花叢︰致命溫柔最新章節 | 小人物混跡花叢︰致命溫柔全文閱讀 | 小人物混跡花叢︰致命溫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