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混跡花叢︰致命溫柔 79 革命歲月

作者 ︰ 古城夜未央

快到古鎮的時候,看著車窗外風景的師母發話了。

「老頭子,這里變化真大啊,你看這路邊工廠和小別墅林立,三十多前你把我們騙來這里的時候可是荒野一片啊。」師母感嘆道。

「老太婆,可不能這麼說啊,你看古鎮這里山清水秀多漂亮呀!三十多年前,我把你帶到這個江南好地方比起我們那些去了黑龍江、新疆遠在塞外邊關的同學們,我們幸福多啦!」老關安慰師母。

,「師母,你以前也是東海林場的知青嗎?」我很好奇地問。

「嗯,是的,小白,你師傅當年一張照片把我們好多同學從上海忽悠到了這里林場。」師母道。

「呵呵,師傅……真的嗎?什麼照片那麼厲害啊?」我問道。

「哈哈,當年偉大領袖毛主席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即在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人數達2000萬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當年我是上山下鄉第一批到濱海的上海知識青年,和其他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名知識青年一起分配到了東海林場。當年的我們懷著烏托邦式的夢想和革命理想,向往著田園牧歌的農村生活,一腔熱情,來到這里開始了熱火朝天的東海國有林場開發和建設。為了讓在上海的我身邊更多革命青年參與我們熱火朝天的建設,我去古鎮照相館拍了張照片,寄回給你師母,你師母革命熱情一高漲,來與我相聚,然後我就把你師母追到手了嘿嘿!」老關說起當年往事很是得意。

「死老頭子,都是被你當年這張照片害的!」師母笑罵道。

「這是一張什麼樣照片啊?」我問道。

「當年你師傅到了林場後,去鎮上照相館請人拍了張照片。照片上你師傅神氣地穿著軍裝,騎著大白馬,挎著沖鋒槍,巡邏在山林間。你師傅的這張照片寄到我們同學手里後,我們幾個同學看得熱血沸騰心里癢癢的,很不得立馬飛到東海林場來保家衛國!結果我們報名來到東海林場後,才發現上當了。這里是深山老林,條件很艱苦,剛來時候住的還是草棚,哪里有大白馬和沖鋒槍,我們欲哭無淚!」師母回憶道。

「哈哈,師傅,真有你的!」我大笑。

「哈哈,老太婆,要不是我當年使這一絕招,你就可能被其同學拐走了,還好我當年下手早哈哈!不過,小白,我們當年那時候條件真的很艱苦,但當年我們大伙有信仰,思想很充實,所以都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我們200多名知青和林場職工揮動鐵鍬大鋤,以每天人均翻挖3分石荒地的速度,硬是在亂石堆中刨出了一片片土地,撒上茶種,開墾出了幾千畝茶園,挖出了蓄水10萬立方米的水庫,建造了十多幢知青房。剛到林場時,沒有住房,我們大家就一起擠在山谷那個老宅和草棚里,後來我們花了我們半年多時間在老宅邊上蓋好了青磚白牆的知青房。蓋房子的木材是我們從山上砍下後背下來的,瓦片則是從山下沿著幾公里崎嶇山路挑上來的……」老關回憶起當年的青春歲月,仿佛回到了當時熱火朝天的場面,怪不得他對山谷的房子有那麼深的感情。

「小白,我們也是以苦為樂啊,給你舉個例子,當年的出行有多不方便。當年在林場,最大的困難就是外出。要回上海,必須一早走10多公里山路到古鎮,再買票乘四小時後多長途汽車到濱海,再坐上一夜的輪船或火車才能到達上海。這些假設我們都能順利地買到車票和船票或者火車票。」師母也回憶起當年的艱苦來,「遇到冬天下雪封山,那就更難了。記得恢復高考前那年,我們女兒才兩歲,要回上海過年。沒想到,回家前一夜,山頂突然下起鵝毛大雪,積雪很快有半腿深了。那晚,我們凌晨兩點就借著雪的光亮出發了。當時,山風如吼,老關一頭挑著裝著女兒的竹籮,一頭挑著行李。到金牛岩時,老關腳下一滑,慌亂中抱住裝女兒的竹籮,父女倆一起滑著滾了下去,幸好滾了幾十米後,被一棵大松樹擋住。我當時跟在後面追趕,嚇得大叫一身冷汗,懸得很,他們滑的地方離懸崖才幾十厘米!」

听著師傅和師母當年的革命愛情往事,我思緒萬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小人物混跡花叢︰致命溫柔最新章節 | 小人物混跡花叢︰致命溫柔全文閱讀 | 小人物混跡花叢︰致命溫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