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躍農門 正文 第204章 妥協

作者 ︰ 風玖藍

阮玉自不會說里面的緣故,而是教她如何用胭脂,說添了珍珠粉末,年輕姑娘抹在臉上,更是多了份亮色,光彩照人。

給趙氏姐妹倆的又是不同了,顏色稍稍淡些,上了年紀的,不用那樣艷,只是遮掩掉皺紋,顯得皮膚白皙,像是找回了青春一樣。

杜小魚送到趙冬芝手里時,她愛不釋手,贊嘆道,「真真是好手藝,難怪別的胭脂鋪都開不下去了。」

黃曉英也笑道,「我也是頭一回見到這麼好的胭脂,這阮姑娘什麼樣,娘喜歡的整天跟我嘮叨,小魚你倒是說來給我听听呢。」

杜小魚也是好久沒有見到黃曉英了,趁著林慶真不在,就順便過來陪兩天,姐妹倆說說話。

「長得像天上的仙女,等你看到就曉得了。至于手藝麼,原來她是拜了京城那個姓華的女子做師父的,小姨肯定知道,就是馮夫人說的那個,被皇後娘娘召見的。」

趙冬芝想了會兒才想起來,大為驚訝。

黃曉英卻是跟杜小魚一樣的疑惑,「她有個這樣的師父,卻為何不留在京城?」

「我也不明白呢,大概人各有志罷。」

趙冬芝見自己女兒有人陪,就說要去館子看看,她前腳剛走,杜小魚就笑起來,「你信不信,她肯定又去找阮姑娘的伯母了。」

黃曉英很有自知之明,搖頭道,「阮姑娘那麼優秀,怎麼看得上立樹?他這個愣頭小子,我看是不成的。」

「我也這樣說呢,不過我娘說也許阮姑娘的大伯母會操辦她的終身大事,小姨也就老往那邊想。其實這阮姑娘我相處下來,看著是個有主見的,听說這胭脂鋪都是她一手促成,你也是管著紙馬鋪的,肯定知道各種事情都馬虎不得,可見她是個想得很周全的人。」

黃曉英點點頭,又嘆口氣,「我娘是一根筋的,我也不好勸她,等撞到牆總會知道。」

兩人相視一笑,杜小魚在鋪子里閑走幾步,只見幾處櫃子果然空了好些,原是存貨都要賣完了,才大熱天的急著去桐城。

「你們前段時間生意很好?」

「有三個富商家里都做喪事,買了不少東西去,直燒到五七,滿一百天又是燒了好些,都用到了存貨。」黃曉英答道,「本想過了鬼節再去桐城的,現在卻是不得不提前了,」她擰起眉,「這天瞧著也涼不下來,也不知道路上會不會熱著……」

她臉上寫滿了擔心,杜小魚眨了下眼楮,「可是想表姐夫了?」

黃曉英一怔,臉慢慢紅了,「什麼想不想的。」

怕她羞窘,杜小魚便沒再說,又問,「美真姐呢?」

「在家里呢,大概一會兒也要來了。」她笑道,「相公跟妹夫一走,娘跟吳大娘就來了,我跟美真一點也不忙。」

「那是你們倆的福氣好。」一個有疼自個兒的娘,一個有超級好婆婆,別人羨慕也羨慕不來。

杜小魚在那里住了三天才回來的,昨晚上下了場極大的暴雨,天氣便開始轉陰,有涼下來的趨勢了。

卻說李源清最近一次都沒有來杜家,只要有空就去陪林家老太太,把她哄得高興的不得了,直夸外孫孝順。

這日李源清又專門請了玉衣班來給老太太唱堂會,自己也陪著一起听。

那玉衣班共演了兩場大戲,用了足足一下午,老太太听得津津有味,有出戲恰巧是講知縣的義舉的,那知縣剛正不阿,聰明絕頂,與貪官周旋,最終替民申冤,贏得民心,得到聖上嘉獎的故事。

老太太笑眯眯的看著李源清,仿佛戲里說的就是他一般。

林氏見狀就笑起來,「將來源清肯定也能有這大好前程的。」

「這是當然,我孫兒如此優秀,比戲里的知縣還早一年中了進士呢又進過翰林院學習,有幾人能比得上?」

李源清不禁笑道,「也是祖母教導的好。」

「我何時教導過你,是你天資聰慧,才能有這樣好的機緣的」

李源清微微搖頭,「倒也難說,要是我當年在京城長大,嫡母……」他苦笑兩下,「祖母也知道,她跟我母親水火不容,又豈會容我越過兩個哥哥?」

老太太眉頭一皺,她是何等聰明的人,林家老爺前幾年去世後,這麼大家業都在她掌控之下,處理的井井有條,什麼樣的話會有听不明白的?

他是在為杜家說話呢原來這場戲只是在為這一刻做鋪墊而已

她又想起來,前幾日馮夫人也來過一回,說起杜家,都是夸贊他們夫婦老實可靠,被家里趕出來時又是如何艱難。

可是事實上,李源清養得那麼好,一點也看不出來是從農家出來的孩子,可見是從小就沒有吃過多少苦的。

這些安排,肯定都是這個外孫一手促成,在他心里,杜家的地位牢不可破但他從未明說,而是順著她的意思,抽時間陪她這個外祖母,樣樣都滿足她,他確實是在花心思討她的好的。

老太太心里五味紛雜,看著眼前面目俊朗,眼含誠懇甚至帶了些請求之意的李源清,終于重重嘆了口氣出來。

她到底還是不想跟他有什麼矛盾。

正如自己所得意自豪的,這個外孫太聰明,聰明到就算不依靠他們林家的力量,他也能精彩的活下去,而她這個外祖母,跟他不過就三年多的情誼,能有多深厚?若是不好好維系,只怕也有一扯就斷的危險。

而她此時若是做出體恤的姿態,他卻會感激她,對他們的親情也是好的,至于杜家,若真是那樣貪得無厭,總有一日會露出他們的真面目現在還沒有實質的證據,倒也只能暫時容忍著了。

「你得空是該去看看他們,到底也有十幾年的情分,里面雖有些錯事,但我們林家向來是大度的,過去的就過去了罷。」她緩緩開了口。

林氏大驚,心道母親怎的突然說出這種話來?正要出聲,就被老太太盯了一眼,便又閉上了嘴。

「謝謝祖母的體諒,孫兒必會銘記在心。」李源清松了口氣。

堂會散場,林氏急不可耐的跟在老太太身後,追著進了臥房,「娘,你怎麼又允許他去見那家人了?」

「我什麼時候明說過不允許的?」老太太哼了聲,「東西是你去送的,辦事不利,你還好意思說?」

林氏委屈道,「明明是娘叫我去的」

「這事不要再提了,怪只怪我們找到他太晚,他翅膀已經長出來,不是我們說什麼他就會做什麼。哎,說起來,這性子跟湘兒倒是像,她那會兒死命想嫁給那臭小子,卻是不鬧,只成日的討好我,可是我卻找不到對癥,一味的不答應,後來她就做出這樣激烈的事要是這回我不應了源清,只怕他也是……」

老太太閉了下眼楮,又慢慢睜開來,「也罷了,他如此顧念舊情,可見是不忘恩義的人,杜家不過是個農戶,也妨礙不了我們林家什麼。」

林氏很是不滿,她上回被杜小魚頂嘴,氣得牙癢癢,後來看到李源清真不去杜家還當奏效,原來卻不是這麼回事。

「妙容呢?我好久不見她,怪想念她做菜的手藝的。」

听到這句,林氏立刻又眉開眼笑起來,「你要想她,我明兒就叫人去接過來。」

老太太點點頭,「源清他那兒的大廚不怎麼樣,也不知道會不會喜歡妙容燒的飯菜,只她到底也是陳家的小姐……」

「無妨,無妨,反正有下手,她就光炒個菜算什麼?」林氏忙道,陳妙容真的能嫁給李源清就好了,到時候他們兩家才算真正的聯系在一起。因為看得出來,老太太是真的很喜歡這個外孫,不像她,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算能經常回來住住,可林家的家業她是一點也踫不到的。

老太太就不說話了。

卻說李源清剛想回府里休息,鋪頭就急匆匆的找上門來。

「大人,三里村那邊發生了命案,死了好些人」

飛仙縣底下共有六個村,三里村也在其統轄範圍之內,離縣里距離不太遠,李源清忙問緣由。

「是一家鏢局押鏢路過三里村,被雁山上的土匪盯上,趁著半夜偷襲,結果兩邊打起來,死傷不少人,還牽連到客棧里的住客。」

「現在那邊情況如何?」

「屬下剛才派人去探查消息回來,說押送的大批黃金貨物已經被那幫土匪搶走,鏢局的人死了一半,還有幾個追了過去,生死不明。至于住客……晚上了起了火,有幾個燒得無法辨認,听其他幾個受傷的住客說,是咱們縣里的人。」

李源清沉吟片刻,「既然是有計劃的來搶鏢,應是定了後路,三里村背靠雁山,南邊是水路,」他頓一頓道,「保不定早就停了船,你速去聯系速水河碼頭的船夫,問是否看到有可疑的船只。」他說著坐到書案前,揮筆寫了幾行字,拿章蓋了,「送去齊東縣,那批土匪極為可能從水路去齊東,請張大人多派衙役巡查。」

鋪頭接過來,應一聲忙忙的出門去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魚躍農門最新章節 | 魚躍農門全文閱讀 | 魚躍農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