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居一品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定局

作者 ︰ 夜惠美

大太太趕到大佛寺,含淚的眸子見到柳氏靈堂的布置,以及為她超度的和尚時,大太太眼底閃過一絲別樣的神情,李媽媽是她心月復,明了她的心思,退出去打听消息。

大太太紅著眼楮給柳氏燒紙,上香,並說︰「妹妹請放心,六丫頭我會妥當的照顧,帶她入親生,不枉你伺候我一場。「

她又去看望了身子有恙的丁柔,拉著她的手好一頓寬慰,「你往後有什麼難事大可同我說,我是你母親,不會虧待了你。」

「謝母親。」丁柔比在府里時清瘦了一分,漆黑的眸子泛著悲痛哀傷,眼楮也哭得紅腫,臉色也不似往日紅潤,略顯蒼白些,頭上首飾盡去只帶了一朵白絨花,一襲麻衣素服,去了聰慧沉穩,多了幾分柔弱,引人憐惜。

「我同你姨娘相處得最久,又最信任她,她就這麼」大太太用袖子擦拭了眼角,「就這麼去了,我的心里也不好過,她最惦記的就是你,六丫頭,你可得好好的。」

「謝母親垂愛。」

丁柔垂下頭,帕子逝去了眼里的淚水,大太太又道︰「你得養好了身子,才能安葬你姨娘入祖墳,我雖說能操著,但你是她唯一的骨血,有些事缺不得你。」

「勞煩母親費心了,女兒養兩日便好。」

大太太長吁短嘆了兩聲為柳氏可惜,再次叮囑丁柔注意身子,離開禪房去見太夫人。丁柔身子向後靠,眉頭皺得緊緊的,柳氏不在丁府,她不想再回去,雖然有些舍不得太夫人和丁老太爺,但對他們,丁柔有敬意,卻少了對柳氏相依為命的感情。

「嵐心。」

「奴婢打听清楚了,老太爺說您在柳姨娘名下,族譜上會記下。」

丁柔嘆了口氣,看來離開丁府的路被堵死了,她即便是死遁再難找到合適的機會。

另一間禪房,大太太向太夫人見過禮後,先將老太爺寫的書信交給太夫人,她看出太夫人疲倦來,眉宇間也隱隱有哀婉,眼底透著幾縷擔心。

哀傷是對柳氏大太太沒想過一向不正眼看妾室的太夫人會為她哀傷,擔心的話自然是對丁柔了,雖說丁柔的地位如何都比不上丁姝,但到底是養在她身邊,日久生情,總是同尋常的庶女不一樣。

「原本我想將六丫兒記在我名下,但父親考慮得多我只是可惜了她的聰慧兒,如果是嫡女的話」

「按老爺說得做,六丫兒本就是庶出,她既然念著柳氏的好,就順著她吧。」

「可將來六丫兒的婚配會因庶女差上些,我怕將來六丫兒想明白了會心存埋怨,即便她再聰慧,人情世故還是沒您清楚通達,庶女配不得名門,我疼她,不忍看她嫁得太低了,如果她嫁得不好,我也對不住柳妹妹。」

大太太抹了抹眼淚,太夫人將信箋放下,抬了抬眼瞼,「我曉得你是個賢惠的,也曉得你疼六丫頭之心,她養在我同老爺身邊,生母又是個七品的誥命,同旁的庶女不一樣,你不會虧待了她,我同老爺難道舍得虧待了她?你身邊有丁姝,丁敏,還得看著蕭哥兒媳婦管家,撫養孫子,更要緊的是得操心全哥兒的婚事,他今年也有十七了,該定下了,我同六丫兒投緣,她為柳氏守孝,等孝期過了,我幫你給她選門好親事,也讓你輕省些。」

「有母親這話,我就放心了,您給六丫頭挑得人料想不會差的,」大太太感恩得不得了,連連道︰「柳妹妹泉下有知,也會拜謝母親。」

「你總是她嫡母,到時你也幫著我看看,省得我老眼昏花的看錯了人,委屈了六丫頭。」

大太太撫了撫身,「母親挑得人兒準保是好的。」

「六丫兒往日看著身子好,柳氏這一去也病倒了,大夫說是哀傷過渡,你多費些心,把柳氏的喪葬事兒操持起來,總不好麻煩信陽王府的人。」

「是。」大太太應了一聲,「信陽王府?」

「太妃殿下因柳氏的故去心存愧疚,我身子骨兒也不中用,大多是太妃殿下留下的人操持著,信陽王府的管事見多了大世面,不懂咱們丁府的規矩,即便柳氏是個妾室大兒媳婦,你多擔待些,總不好同信陽王府起了沖突,棟兒,蕭兒還在朝堂上。」

「兒媳明白。」大太太點頭道︰「兒媳知曉如何處理。」

太夫人拍了拍大太太手臂,「一切我就托付給你了。」

「您歇息吧。」

「好。」

大太太退出去操持喪葬事宜,太夫人重重的嘆了口氣,「六丫兒交給你,我是不會放心的,太妃殿下愧疚于六丫兒喪母還是老爺想得周全。」

「奴婢問了人,雖然柳姨娘是救六小姐身死的,但沒柳姨娘同六小姐,太妃殿下不見得會平安、六小姐因柳姨娘故去,悲傷過度,對太妃殿下,對信陽王殿下有些無禮,但他們兩位都沒怪罪六小姐。」

李媽媽將打听來的消息告知給大太太,「喪事確實是太妃殿下留下的管事操持的。」

「柳氏死得到也值了,給六丫頭留下如此好的機緣,你看看那棺槨,那念經的和尚,哪是妾室去世的規矩?說句不中听的,我故去的那一日,都沒這等排場。」

「主子。」李媽媽連呸,呸,「大風刮去,大風刮去。」

「柳姨娘故去了,府里除了您之外,再無人能得誥命。」

大太太神情緩和了一些,嘆道︰「我料想到丁柔聰明,但卻沒想到會如此的聰慧,看看她對怡兒,對姝兒,以及對丁惠如果記在我名下對蕭兒,全兒有莫大的好處,我也可以待價而沽,可惜了她的婚事我做不得主兒,更沒想到她竟然得了信陽王太妃的青睞,早知道如何都留在身邊了。」

「六小姐總是喚您為母親,是丁家的小姐,所嫁之人也沒越過嫡出小姐的道理,她同幾位小姐是親姊妹,還能不幫襯著?」

李媽媽寬慰著大太太,大太太對丁柔再看重,對丁柔幫了丁怡再感激,但總歸隔著肚皮不是親生的,大太太如何都不想丁柔越過親生女兒去,這是每個母親的私心,誰願意看見自己的親生比不上庶出?

大太太舌忝了舌忝干澀的嘴唇,「生前柳氏為奴為妾吃了些苦頭,但死後到是享盡了福氣,還能恩澤丁柔,她的命格兒不錯,你沒看老爺也惦思念著她,可不同于劉姨娘,她不爭不搶,老爺怕是再難找到同柳氏一樣的人兒。」

李媽媽听出大太太口中的酸兒,垂頭裝作沒听見,自從那日大病之後,老爺確實對柳氏高看了一眼,六小姐沒了生母,老爺怕是會多關愛她一些,柳氏又讓她同信陽王府牽扯上,府里的人如何不重視六小姐?難怪主子心里不痛快,想將六小姐記在名下,一是為了看著掌控住六小姐,二是借著六小姐引得老爺的歡心,信陽王府的看重,只可惜丁老太爺棋高一著,他下的決定,誰都違抗不了。

一連幾日大太太忙前忙後處理著柳氏的喪事,丁柔每日都會拖著病弱的身體來為柳氏守靈,在靈柩前痛哭一場,誰也勸她不住,三七後,丁柔扶靈柩去丁家祖墳,前後的排場大多是信陽王府操持的,不是大太太不想接手,是信陽王太妃因愧疚而補償,大太太拒絕了,是得罪信陽王府,不拒絕大太太心里有不舒服,為了丁府,為了兒子的前程,她唯有忍下了。

柳氏的喪葬事兒明顯超乎了規格,但誰也挑不出毛病來,坊間傳言柳氏是為了信陽王太妃死的,太妃給她死後的榮光,誰人敢反對?在柳氏下葬那日,甚至皇後娘娘下了懿旨,柳氏疼惜女兒,救下安國夫人,以四品淑人之禮下葬。

封賞了柳氏,也給大太太留了面子,皇後娘娘下旨,不就是皇上的意思?

信陽王駕臨,代替信陽王太妃送柳氏最後一程,並且向柳氏的墳墓鞠躬行禮,丁柔跪地還禮。齊恆見柔弱的丁柔,眼里的憐愛一閃而逝,祖母說過,丁柔不似看上去那般柔順,她的倔強是印在骨子里,是他們齊家的人。

「丁六小姐,請節哀。」

丁柔腦袋垂得低低的,柔婉的道︰「多謝信陽王殿下。」

「你母女對本王祖母有救命之恩,祖母身子不好,無法親臨,她答應柳淑人照料于你,往後有難處大可來信陽王府。」

齊恆將刻著信字的令牌遞給丁柔,「持此令牌的是王府貴客。」

丁柔猶豫了好久,能感到四周之人炙熱的目光,丁柔真不想接下令牌,「殿下嚴重了,姨娘是為了救我,當不得此令牌。」

「祖母有言,你應當收下。」齊恆上前一步,丁柔忙後退了半步,齊恆輕聲道︰「你躲不開,收下。」

「謝殿下。」丁柔福身,接過這燙手的令牌,齊恆唇邊勾起一絲笑意,能讓倔強的她服輸,感覺不錯。

丁柔握緊了令牌,抬眼看了齊恆,轉身跪在柳氏墳墓前,手在松軟的土地上挖了個坑,將令牌放在里面掩蓋上塵土,「您才是信陽王府的貴人。」

柳氏的葬禮整個京城皆知,丁棟的妾室追封為四品淑人,為救安國夫人而亡。

ps夜已經寫的很明白了,丁柔是有些沖動,但她將柳氏當母親,母親故去,她是最痛苦的,所以行為上有點激動,夜是個帶入感很強的人,寫得都是夜的反應,她是責怪了信陽王太妃,是罵了她,她一直不否認太妃是個大人物是英雄,但她不是個好母親,死得是丁柔的娘,唯一的親人,她不該激動嗎?該說得文里也寫了,不多言。請大家認真的看看再來拍夜。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妻居一品最新章節 | 妻居一品全文閱讀 | 妻居一品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