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達人在古代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回門安好

作者 ︰ 七裳

自打王怡出嫁以後,王欣一就開始期盼著她回門的那一日,等著想問問她在馬家過的怎麼樣,馬家的人有沒有善待她。畢竟,這媳婦是換親換過去的,不是馬家千求百求娶過去的,馬家的人未必會將她放在心上。而且娘家勢弱,王怡性子本又純善,很容易就吃虧受氣。

這三天,王欣一連覺都睡不好,故而整個人看起來很是有些精神不濟。王大嬸也是一般如是,只有王友全父子倆頗有些沒心沒肺的意思,照常吃飯,照常上山砍柴。

王大嬸嘀咕了幾句,卻還是沒有對那父子倆說什麼。到底這個家還是要這父子倆撐下去呢,有她娘兒倆擔心也有夠了,何苦再讓他們跟著憂心呢?

王大嬸這兩天也在家里準備了一些好吃的東西,等王怡回門那一日,弄給他小倆口吃,也好讓馬家的人知道,對王怡這個閨女,他們家還是極為看重的。

這日,王大嬸一早就起了床,一面忙活著準備午飯,一面不住的催促王欣一去村口看看,看王怡有沒有回來。

王欣一本有些小懶,可是一踫到跟王怡有關的事情,她就不允許自己偷懶了,整個上午幾乎就在村口候著。快接近中午時分,終于遠遠的看到有幾個人過來了,王欣一手搭涼棚,放眼看去,只覺得其中一個人的身形跟王怡頗有些相像。她也等不及,連忙緊跑了幾步,前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王怡回來了。

讓她高興的是,果然是馬家遣人送王怡來回門了,當然,馬永康也在其中。只不過大概是因為擔心他犯傻氣,所以還遣了人陪他們一道過來。

王怡看到王欣一遠遠的迎過來,臉上浮上淺笑,待得她近到身前,便牽住了她的手,又拿出帕子擦去她額上的汗水,淡笑著道︰「怎麼站在這里的?現在天時這麼熱,小心中了暑氣。」

話語雖是埋怨責怪的,但語氣卻是極為不舍的。

王欣一仰頭朝她笑道︰「一一不熱,先前是站在柳樹下面的,也曬不到什麼太陽,娘一早就開始準備了,又讓我來村口等著,總算是將姐姐給盼了回來。」

王怡模了模她的小腦袋,輕輕嘆了口氣,而後指著身旁走著的馬永康,對王欣一道︰「來,一一,這是你姐夫,叫姐夫。」

當日王怡成親的時候,王欣一已經見過了馬永康,所以認識,現在听王怡這麼一介紹,便很是乖巧的喚了他姐夫。

也許是在家的時候被長輩教導過,傳聞有些傻氣的馬永康笑著朝她點了點頭,而後從袖中模出了三個銅板,遞給了她,一面道︰「一一哪,這是姐夫給的見面禮。」

王欣一朝王怡看去一眼,這點子見面禮現在可是不放在她眼里了,不過也得看王怡的意思。現在他們是一家人,總得給她面子。

王怡見她朝自己看來,便微微頷首,示意她將銅板收下。

王欣一也不再客氣,拿過馬永康手心里的銅板,又朝他笑道︰「謝謝姐夫。」

馬永康很是稚氣的模了模自個兒後腦勺,臉上顯出一副傻氣來。

旁邊隨行的一個男子見他如此,沉著臉拍了他的手一記,將他的手拿了下來。馬永康很是委屈的瞅了那人一眼,便乖乖的低著頭,繼續往前行去。

此刻,王怡方才指了指那男子,對王欣一介紹道︰「一一,這是馬家的大表哥,你也跟著喚大表哥吧。」

王欣一略微掃了那男子一眼,年紀也不算太大,估計也只比馬永康稍稍大上那麼一些。看起來有點兒精明,有點穩重,估計這也是馬家人讓他送那小倆口回門的原因。

估模著馬家人還比較看重這男子的意見,王欣一很是客氣的喚了他一聲。男子只是朝她點了點頭,夸了她一句乖巧。不過這見面禮卻是沒有的。

快到家門口的時候,王欣一提前跑進了院子里,大聲告訴她娘王怡已經回來了。

王大嬸連忙放下手上正忙活著的事兒,疾步迎出了院子。

牽著王怡的手進了自家院子後,王大嬸方才頓下腳步,上下打量著王怡,確定她這幾日過的還好。至于馬永康跟那個馬家的大表哥則由王友全跟王志實接待去了。

自家閨女,王大嬸也不避忌,將她拉去了廚房,又囑咐王欣一在門口看著,若是有人過來,就知會一聲。

而後在灶門口坐了,一邊燒火,一邊問王怡這幾日的情況。

听得她娘問起,王怡不由羞紅了臉,卻又夾雜著一絲絲的苦澀。

王欣一自然也關注著她這邊呢,自也是看到了她臉上的神情,心中微微覺得不妙。但想著她娘肯定會細問,她便也就沒有開口。

果然,王大嬸吸了吸鼻子,不舍的道︰「怡,是不是馬家人待你不好?」

王怡看了她娘一眼,竟是搖了搖頭,「其實馬家人待我還好,只是永康……」她輕嘆了一氣。

王大嬸想到他的傻氣,以為他犯傻的時候會欺負王怡,焦急的握住了王怡的手,擔憂的道︰「可是他犯傻的時候會欺負你?」

王怡連忙擺手,「不是的,永康雖說有些傻氣,但這幾日看來,也不是時常犯傻,平日里還能幫著公公婆婆做些事兒呢。」

王大嬸疑惑道︰「既是如此,那又是為何?」

王怡嘆著氣,搖了搖頭,卻是什麼都不說。

王大嬸許是明白了幾分,朝王欣一揮了揮手,讓她去門外候著。

王欣一又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看到她娘如此,心里也就大略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想著她若是在這里繼續待著,王怡可能就要不好意思說了,不如就出去等著。

等王欣一離遠了以後,王大嬸方才握著王怡的手,憂心的道︰「可是你們還未圓房呢?」

王怡臉紅到了脖子根,點了點頭。她原也對這些事情不懂,不過既然都是嫁為人婦了,出嫁前一夜,王大嬸便好生跟她說了一些話,也讓她曉得了一些事情。只是成親三日以來,永康似是什麼都不懂,只曉得讓她幫著更衣睡覺,然後就真的呼呼大睡了。

面對馬永康這幅樣子,她哪里曉得怎麼辦?偏生又不好意思跟婆婆說,只能自個兒憋在了心里。好在成親三日後可以回門,到時候她自是可以問她娘。

王大嬸聞言,不由氣的一拍大腿,「這馬家的人都是怎麼做事呢?我看永康又不是真的傻到圓不了房的地步,怎的這點事情馬家人都沒教著他去做?唉……」

王怡低頭不語,公婆到底有沒有教,她這做媳婦的可是不好意思去問。

王大嬸眼珠一轉,忽然笑道︰「這樣倒也好,你若是生了孩子,那也是他馬家的子嗣,跟我家有何關系?既然他馬家都不著急,咱們著急上火做啥子呢?不如就先看著,若是馬家待你不好,反正你們沒有圓房,到時候再將你接回來便是。」

王怡驀地抬起頭,實在是沒有想到她娘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若是真的抱著能將她接回來的心思,現在又何必讓她嫁去馬家呢?

王大嬸看明白她的意思,嘆道︰「怡啊,是娘對不住你。不過就算你們沒有圓房,這能不能接你回來也是兩兩之數,娘也不能肯定。娘的心思也不瞞你,你也知道咱家今年小麥豐收了,不僅長的多,就連賣的價錢都高。前些日子不是又包了村里的另外三畝地來種嘛。若是咱家還有那個福運,這水稻也能豐收,那咱家也就不缺銀子了,自然也就不愁不能給你哥找個媳婦回來。」

「到時候若是你們還沒有圓房,而馬家人又待你不好,娘就肯定要將你接回來,重新幫你找一個好婆家,再給你準備豐厚的嫁妝,讓你將來的婆家不敢瞧你不起。」說著,王大嬸輕輕拍著王怡的肩膀,表示她的鄭重之色。

王怡一直是循規蹈矩的人,這一點像她爹,此時听她娘說出這麼一番驚世駭俗的話來,頓時就驚在了那里。這哪有嫁出去的女兒再接回來的?而且就算馬家能放人,她這已經嫁過一次的人,還能找到好婆家不成?

見得王怡如此,王大嬸不由輕嘆一聲,這家里還是囡囡的性子隨她,敢想敢干。自然,這些年她都顧著當家的面子,未曾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只是以前那些事情倒也罷了,她也沒怎麼放在心上。可是她沒有料到的是,她忍耐的後果就是將自己的孩子給貼了上去。

想想也是,除了她,誰還會心疼她的孩子呢?她的孩子是她十月懷胎,一把屎一把尿的帶大的,是她看著一截截長高的,如今倒是淪落到這樣的下場,她心里怎麼不難受?

王大嬸道︰「怡啊,你放心,娘既然說出這樣的話來,自然不是誆你。娘害你了一次,斷斷不會再害你第二次。你先就好好過日子吧,這些事不用你去操心,自有娘想著呢。」

王怡愣愣的點了點頭,腦子還是對她娘剛才說的那些有些不敢想象。

眼看著飯點已到,王大嬸忙叫王欣一進灶房幫忙,王怡也不含糊,卷著袖子就一起忙活了起來,總算是做出了一桌子豐盛的飯菜來。

王友全拙于言辭,看著女兒女婿坐在身旁,心里既高興又有些難過,但是當著親家的面,自然還是要表現出開心的一面來。便舉了酒杯,朝他二人道︰「來,你們剛成親,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可要好好過。爹呢,嘴笨,不會說什麼。先就跟你們喝一杯,祝你們以後的小日子越過越好吧,能早日生娃,也好讓爹抱抱我的小外孫。」

馬永康什麼都不懂,听到王友全這番話,嘴都笑咧了開來,忙站起身子,朝王友全舉起酒杯,不住的點頭道︰「是我該敬爹一杯,我就先飲為敬了。」說著,一仰脖子就喝了杯中的酒。

看他這番話說得甚是有條理,王家人都露出驚異的神色,這馬永康到底是真傻假傻呢?怎麼看他說話好像還不錯的樣子。

旁邊坐著的馬家大表哥看明白眾人的意思,適時輕咳了一聲,笑著解釋道︰「還好在家時叔叔嬸嬸都好好教過永康了,不然今日可不得鬧了笑話。」

王大嬸朝王怡看去一眼,果見她點了頭,先前心中涌出的一些歡喜一時又沉了下去。

王友全呵呵笑了一聲,道︰「都是一家人,也沒那麼多的計較。」說著,也將自己杯中的酒給一飲而盡了。

待著這翁婿倆喝完酒,馬家大表哥又敬了王友全夫妻倆一杯酒,言說馬家人對這門婚事很是看重,待王怡也很是不錯。等明年馬家閨女入了王家的門以後,兩家也算是親上加親了。

王友全自然也是說了一番客氣話,這一頓飯也算是在極為和樂的氣氛中吃完。

因著馬家村村離王家村尚有一段距離,而馬家此次是讓小兩口跑回來的,並沒有借個牛車來用,所以下午王大嬸又與王怡說了會子話後,就讓他們小倆口回去了。

王怡走後,王大嬸就一直坐在堂屋里,悶不吭聲,手中搖著一把芭蕉扇,扇些風去去暑氣。王友全父子倆則是午睡去了,等到下晚時分,天氣不怎麼熱了,他們還要上山去砍些柴禾回來。上午因著王怡要回門,所以今天還什麼事情都沒有做。

王欣一湊到了王大嬸的身旁,就著她扇出的涼風,嘀咕道︰「娘,你看出馬家待大姐怎麼樣沒?」

王大嬸覷了她一眼,輕聲道︰「還成吧,先前我也說過,馬家的閨女明年還要入咱家的門呢。孩子都是自己生的,就算馬家能不心疼怡,但能不心疼自家的孩子?你一個小孩子就別操那麼多的心了。等再過些日子,我跟你一道去馬家看看,這不親眼看看,我還是有些不放心。」

王欣一點頭,她也是這麼個意思。

日子一下子又安靜下來,王怡不在家,王欣一現在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只能白日里再去找楊二丫他們玩耍。每次等石瓶恢復成全玉色的時候,就將石瓶埋到水田中。現在她也不想藏著掖著了,也不再顧忌若是水稻增產太多會引旁人的懷疑。反正只要她不說,誰又能猜出是什麼原因呢?就算有些無聊的人企圖找到他家的秘法,但是這主意也肯定是打在她爹娘的身上,絕不會想到根本原因是在她的身上。

至于有誰硬著頭皮來問她爹娘,那就更不會知道原因是什麼了,只會得到一個運道好的答案。

當然,王欣一也考慮過,若是長此以往,他家的東西總是長得極好,而旁人家又搜不出秘訣,肯定會羨慕嫉妒恨,然後對他家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來。她原先也擔心過這些,但現在連自己的命運都不能掌握了,還談什麼將來?

她現在最最重要的就是盡快改變家里窘迫的境況,不能讓自己再重走王怡的老路。而改變的根本就是銀子,只要她有了銀子,不愁以後的命運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王家村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唯一的新聞就是孫沛銘他爹竟然回來了。原本他家條件就不錯,家里有著好些田地,肯定是不愁吃不愁穿的。不過孫父是個有些野心的人,兩年前攜帶部分資產,與旁人一道出海去了。這一去,便就是兩年的時間。村子里不少人八卦說孫父其實早就死了,所以才這麼久沒有回來。

也因著這個不靠譜的猜測,孫家甚是有一些不厚道的親戚想對他家的家產染指,更有人力勸孫母趁著年輕,早點兒再尋個人家改嫁了。孫母倒是性子寧烈,每每有人想佔他家的便宜,都被她扛著掃把打了出去,對于勸她改嫁的人,那也是破口大罵。因此,孫母現在還搏了個潑婦的「美名」。

王欣一倒是欽佩這樣的婦人,若不是孫母性子烈,只怕她母子二人現在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落進下石的人,若是她退了一步,只怕就要被旁人給生吞活剝了,哪里還能讓她撐到現在?

現在孫父攜帶巨資回來,還說已經在鎮上買了大宅子,此次回來就是接妻兒的。

看著孫父不俗的談吐衣著,甚至還隨身有兩個小廝跟著,村子里的人都道他是發了大財。當然,也有眼紅的人說他的錢都來的不正經。

孫父在王家村也待了幾天,听說了妻兒這兩年在村中日子過的極為辛苦,心里甚是感覺對不起。但現在他回來了,一切自然就不一樣了。孫母一一將那些照顧自家還有想佔自家便宜的那些人都告訴了孫父,讓他心里有個數。

這一說,便產生了王家村往後數十年都讓人津津樂道的事兒。

孫父感念那些在這兩年里對他妻兒照顧有加的人,待得听妻子說完到底是哪幾戶人家以後,一戶人家送去了一顆拇指頭大小的東珠那東珠色澤瑩亮,就連王家村里沒見過世面的婦人都曉得,這肯定是一個好東西。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種植達人在古代最新章節 | 種植達人在古代全文閱讀 | 種植達人在古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