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血鷹 第二十四章節——演習(2

作者 ︰ 沙漠之鷹

現在的徐志誠是帶著部隊與時間賽跑,盡可能的在全面抗戰前提升部隊的戰隊力。為此他可以放棄休息時間,也可以把自己的私人家當貼進去。只是現實能讓他如願嗎?外面軍閥林立,各黨爭權,還有外敵的入侵,他能夠真正走出一塊天嗎?筆者希望是,遺憾是他剛開會布置下去的演習計劃因為師部命令弄得心情轉陰,是怎麼回事呢?

「報告,團座,師部電話通知命令部隊于民國25年12月10日前在貴陽集結整編,令各部務必于12月9日趕到貴陽,違期不到者嚴懲。」通訊員走進來向正在按排部隊演習事宜的徐志誠匯報上級命令。

「我*,有沒有搞錯,怎不早些通知,老子把演習的事都決定了,現在怎麼辦?取消演習,肯定不可能,不執行師部命令更不可能,看來只能縮減演習時間,不能把大範圍的拉練搞在一起了,只能在李家溝來一次營連級的步炮協同作戰,特種兵的敵後穿插也只有取消,這,真他娘的給人找煩心事。」徐志誠這樣想著,可還是不得不重新下達命令,便對通訊員道︰「給各營連重新在電話里下達命令,演習時間改為五天,12月7日結束,8日各部總結,演習課目改為戰爭來臨時緊急出動,以營連為單位步炮協同作戰,參演單位定為雙方各一個步兵營,一個炮兵連隊,一個特種分隊。你去通知作訓主任凌晨五點下達出動命令。」

1936年12月3日,將成為909團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日,因為這天是該團第一次演習,第一次營連的實際配合作戰,不管這次是怎樣的成線,都無法否認這對後來部隊訓練工作改進的推動作用。讓一群听到炮聲失去前行腳步的新兵與一群所謂聞到銷煙盲然的老兵,開始向成為真正戰士的過程蛻變。以至幾十年後一位909的老將軍還因那次演習中自己听到炮聲嚇到把槍丟掉臉紅,不過也種自豪,因為自己是在909團第一次軍演中成長起來的。

「報告導演部,楚軍到作戰地點。請指示。」漢軍指揮官劉顯明在把自己帶領的部隊按排好後向指揮部匯報,接著就是楚軍指揮官徐志誠的匯報到達作戰地點。作訓主任覃作良第一次作自己領導的指揮官,而且是第一次指揮部隊進行實戰演練很是緊張,不過並不影響他的發揮︰「各部按演習計劃進行。」

「秀遠,讓特戰隊的譚啟執行宰首命令。現在我部分為二個作戰部隊,讓三連的一個排佯動到一號區域,並開走三輛越野車,把動靜搞大,電台全部靜默。二個小時後,在三號區域的三營主力把電台全部打開。給參謀長他們來個虛虛實實,在電台全開十分鐘後,再次靜默,留下一個排的的電台二十分鐘打開一次,適當切換地點,在此期間工兵埋下演習作戰地雷迅速轉移,其余部隊現在步行機動到偵察情報所示的漢軍指揮所二號區域,給我到達後十分鐘內各式火炮,迫機炮速射敵佔區域。各連步兵在炮聲一響迅速推進,記住,一名老兵帶一名新兵,注意安全,雖說只是訓練用的空炮彈,但還是可以傷人的,我不想听到太到受傷的漚報。執行吧!我的代號鷹一,你的鷹二。各連長按三到五數推。」

漢軍指揮部二號區域,參謀長與付團長正在研究楚軍的作戰意圖,因為情報顯示一號區域有大部隊的拉動的跡向,而三號區域又有很多電台的頻率,到底漢軍指揮官心里在想什麼歪點子。那個地帶是他的主力部隊?一號區域到三號區域有三十公里左右,只有一條部隊開出一條的小公路,難道漢軍指揮官就讓僅有一個排三輛越野車負責運送最少一個連的部隊,從背後聯合正面之敵給我部包絞子。可這也很難行通啊,我部前面是一條一公里左右長的河流,雖說各連的士兵都經過數過月的泅渡訓練,但那只是訓練,實戰中這些士兵能撐過來嗎,再者說過河後還有一個連的兵力守在山口,就是部隊渡了過來,沒有重武器也肯定不是一個連隊的對手,團座到底想做什麼。那一面是他的主攻部隊?

雙方指揮官都是年輕的鷹,均沒有沙場經驗,這場演習完全是借著軍校的理論模著石頭過河,再說了,他們中間最大的也才二十六歲,如果一開始這支部隊不是因為作為一支補充團與徐家用銀元的活動,徐志誠就是陸大速成班畢業的身份也不可能有帶一個團實職的機會。可能任何事都是種下了因才會結下果吧!正因為這一次所謂的機會,909團在幾個年輕主官的帶領下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

「付團長,你對團座這次的作戰意圖怎麼分析,他會從那個方向向我們進攻,演習時間只有五天,現在各部拉動到目的地己用去了一天,除掉返程的一天,我們實際作戰只有三天,現在我們雙方部隊的距離因為路不好走,只有一條小公路通過一號區域,你說團座在那里按排了多少部隊。會不會是一次佯動。如真是的呢?我們在一號公路過往的山口可是只放了一個排,在一個連的兵力重火力下可堅持不了多久,如果他按排了後速部隊,從一號區域過來就是一馬平川,我們就是救援也來及。你看是不是把特戰隊調上去?這樣我們還有一個連的預備隊。正面的一個連隊怎麼說都不能動。」

盧俊考慮了會說道︰「你說團座會不會機動在我們後面進攻,如果他從三號區域采用迷煙陣調動了我們的防守部隊,那麼,只要一個連隊的兵力過來,我們就難以招架,再怎麼說,都是無險可守,再者,我們只有四個連隊,其中還有一個炮兵連隊,就算是守有優勢,可在這李家溝這塊盆地里,四周都是好的防守點,可也是好的進攻點,那些山洞可真沒法防,你說團座會不會冒險這樣攻進來。」盧俊與徐志誠是發小,他可了解這個一起長大的兄弟,不會按常規出牌。事實也正因為這樣,佯動在一號區域的一個排可不是棄子,是特戰隊的一個分隊三十人,在漢軍不上當的情況下,就變佯動為實攻。以其所配置的火力,在不計傷亡情況下,是可以拼下對手一個連的,這還是在進攻的條件下,如果能夠使對手錯誤叛斷,那就不知是怎樣的結果了,輕松戰勝一個連隊的防守兵力也不是夢。

從一開始徐志誠因為時間緊,就沒想過要用野戰連隊去進攻,他只是想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特種作戰,其他各部隊只是演練集結與步炮協同作戰的效果。而真正的殺招還真是從二號區域正面的一公里二個分隊的特戰隊發起,因徐志誠相信,只要二個步兵邊機動到二號區域背後發起進攻,漢軍在听到各種火炮而且有二個多連的進攻部隊,肯定會調河口防守的一個連隊回援,這時就是偷渡過河的特戰隊發起進攻機會。可以想到,在一號,二號區域先後發起進攻的情況下,肯定這二面會成為漢軍的重點防守。而且很有可能三號區域被特戰隊突破後增兵去堵塞,實行添油戰術。這樣就很有可能被楚軍牽著走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血鷹最新章節 | 民國血鷹全文閱讀 | 民國血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