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血鷹 第十八章節——訓練(3

作者 ︰ 沙漠之鷹

1936年9月,二千多名經過三個集訓的909團新兵與從基地調來的幾百人一起,組成了一個三千人的大團,這個時候,團長徐志誠認為是到按專業分兵進行訓練了,在他的確良計劃里分成六個營,至于剛經過挑選組建的一百新特戰隊員從此時起,將開始一年的魔鬼訓練,由他親自擔任中隊長,一分隊長由原特戰隊老兵郭勇擔任,二分隊長鄧俊,三分隊長譚啟,一營長劉堂勇,二營長龐照培,三營長尹秀遠,炮營營長李明啟,團直屬營營長張君培,警偵營營長王順,工兵連連長陳龍,特戰大隊在隊長盧平金,付團長盧俊,參謀長劉顯明,每營四百人。從各部分兵組建起,開始各單位的專業性訓練,三個野戰營,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以班排,營連為單位的課目訓練。而且主管工作落實到人,實行具體任務責任制。付團長盧俊主管後勤,參謀長負責組軍事訓練,而我們的主角,懷有懶漢哲學的徐志誠團長,只是去訓練他那少少的一百挑選的新特戰隊員。當然了,也是以普通兵進行學兵,作好了訓練標兵的榜樣。

楊志,李冬司,向波都經過層層挑選成為特戰隊的一員,這三位常斗嘴的好友,這個時候還沒有放下心中的興奮,因為時間可是深夜二點多了。為什麼還無法入睡呢?听下——

「向波,你說我們手中的槍拿到外面部隊去,可會讓多少人羨慕,我的老天啊,咱們不僅每人一支MP18沖鋒槍,還有軍官才能配的手槍,雖然98K步槍只是分解了放在戰備包里,這樣讓我們的負重加上食品常在三十公斤左右,哥們,咱也願意啊,你說那些大妹子如果看到我們著裝又會怎樣想呢?這可全是從恩施那邊徐家服裝廠運來的特戰迷彩服,與那些普通士兵的不一樣哦,听說價錢都是那近一倍,再說了,你看我們長馬靴,也不是他們大頭鞋能比了,當然了,他們的裝備也好過很多部隊了,有時靜下來想想,這都象做夢一樣,哥們,你擰下我,看是不是做夢,咱們現在可都是拿十個大洋高薪的人啊,訓練再苦再累都值了。」他冬司的言論換來的只是同睡一張大床上好友的幾個白眼。夜,就在這些士兵這樣談論中慢慢過去。時間,也將定格在1936年9月的某天,909團的正式成立,與命名為「血鷹團」,從此時起,開始了該部血腥艱辛而又傳奇的抗戰歷程。

「苦不苦,想想革命老前輩,累不累,想想先烈在流血。我們是亂世里的燈,驅逐黑暗迎黎明,沒有過不了的坎,沒有勝不了的難,年輕的我們,苦練殺敵本領,衛國家驅外敵……」909團的訓練場上,三千多士兵一遍的唱著他們團座編的軍歌。每在苦與累時,想到那位了推番封建主義拼殺流血的先輩,這些年輕的兵們便自覺的咬著牙撐過非人的訓練。的確,現在的909團,因為過了幾個月的軍營磨合期,所訂的訓練量可以很大,試看一下,每天早上10公里負重30公越野跑,不分士兵與軍官,早八點至十二點進行射擊與格斗及潛伏三個課目的訓練,下午14。00至18。30進行班排小組格斗刺殺,三公里武裝泅渡,障礙等課目的訓練,周日進行半天的營連隊為單位的攻防軍事演練。

"快,快,你小子怎每次都這麼磨磨磯磯,中午沒有吃飯,看你那松樣,每天都這樣,是我們營的兵嗎?告訴你,再怎樣沒有改變,老子不要你呆子這個班,都四個多月了,你看看,你現在有那些樣軍事課目拿來的出來?我說兄弟,你們看你們一個村來的,可都是得個獎的,你呢?每次除了第一還是第一,是不是想在年底評比時去後勤啊!告訴你,那些後勤都比你強,老子在恩施集訓那幾個月才叫訓練,你們現在這叫啥,你都給我每天苦著臉,不是漢子的話就收拾東西走,不要在這礙眼。」一個從恩施調過來的老兵很不爽的訓著手下一個每次拿倒數第一的士兵。听到這些,其實也可以理解,誰想自己帶的兵在下游啊,只是一個部隊總有幾個差一些的吧!

時間,在緊張與忙碌中很快到了11月,也到了102師長皙輝章說的檢驗909團戰力的日子。這三個月中,909團在人員上有很大的更動,因為外部的一些緊張形勢,參謀長同意了從恩施再次調換了800人,這樣一來,編制內還是三千人左右,不過除基地調來的一百特戰隊外,還有一千五百名經過二到三年訓練的老兵,這部分戰士是徐志誠計劃全面抗戰發生時所帶的主力,至于那在清鎮才招的兵員,計劃中是交給參謀長劉顯明再訓練一段時間,到南京保衛戰中作為補充兵力。來自後世的他知道,抗戰時間是八年,首先發起的第二次淞滬會戰可是血肉磨肪,102師在原有歷史上可是在1937年10月份參加第二次淞滬的尾期撤退保衛戰,受損很大,那現在的歷史肯定也會在這個時間參加,所以徐志誠便把909團六個營按排成一支戰斗隊,一支預備隊。南京大屠殺的慘案他無力去阻止發生,但是可以盡量減少損失。只能做到這點,想到那在歷史被屠殺的幾十萬人,心就很痛,可來到這個時代後,雖說很努力,可成績還是不理想,總體上,他沒有出生在一個大軍閥家族,現在的家族只能說有點錢,可那畢竟實力有限,這幾年來給國家也捐贈了不少,但那對于一個貧窮的國家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加上現在的金融市場形勢不是很好,徐家的收入這年結算下來還不足一千萬,各地的酒樓在徐志誠的要求下,他的堂哥徐志軍也開始有步驟往四川與恩施撤離。徐家所經營的生意除了服裝與軍火上還算可以,在其它方面都是在艱難支撐,所以現在也給不了徐志誠多少經濟上的幫助,好在他早有準備,就是在不動用基地財政預算的前提下,毒品生意與青幫的合作遠銷海外,每月近二十萬,這段時在清鎮也算積累下了近百萬大洋,數字上說來是有些,可在換成軍火後也就一個獨立族的裝備,因為市場價一支D國生產的步槍早己近100大洋,這還是要走關系才可能拿到的價格,至于重型武器有錢都不好弄,現在的909團也就儲存了6000支98K步槍,500支MP18沖鋒槍,馬克沁重機100挺,輕機200挺,高機60挺,迫機炮50門,75MM火炮6門105MM僅可憐的2門。狙擊步槍100支,看著這些數字,徐志誠就一陣無力。就是加上巴東基地的庫存,也只能有二個師的的裝備。這可是五年的努力。到了全面抗戰時,海上一封鎖,武器的進口可成為難上難上難,現在還能做什麼呢?就是練兵練兵再練兵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血鷹最新章節 | 民國血鷹全文閱讀 | 民國血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