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血鷹 第十五章節——初到909團駐地

作者 ︰ 沙漠之鷹

貴陽市清鎮,方圓六十公里左右,四周是大山,處于武陵山脈,被近百公里的大山包圍著,駐地有很多屬于獵戶,此地區域上屬于黔東苗疆地帶,在三十年代因為這里還沒有開發,僅是二萬多人的一個鎮,遠比不上後世的近十萬人,現在清鎮人口中青壯年也就五千人左右,主要是指16至三十五歲的,如果按16歲至25歲,也就三千人多點,所以這次909團的兵,除了在清鎮招的五百多人外,其他的都是從貴陽各地保安團挑選的訓練近三個月的新兵900人,因為徐志誠家老爺子托關系各方面使力,加上說明只要新兵,(開始本來是計劃用部分一個保安團與部分新兵組成909團,但被徐志誠得知後否決)不與那些地方軍閥爭老兵,也很難爭到,所以這一千二百人倒都還算得上一張軍人白紙,這正是徐志誠所需要的,因為這樣他可以更好地用後世強大陸軍的方法進行訓練,至于什麼時候招到他所要的三千人,方法很簡單,現在快到春節了,到時這些新兵分配放假回時帶動親屬參軍就可,不過前提是得對現在的這些新兵給予好的待遇,由此徐志誠定下較基地戰士低了些標準,剛入伍新兵每月三個大洋,半年後根據訓練成績定,五到十個大洋不等,不過生活上暫時來說都是一樣的,每餐都有肉,一天吃三頓飯,而且管飽。為什麼在這要說明下呢?因為民國時的軍隊有很多津貼與伙食都不怎麼樣。徐志誠相信,只要在三個月內實現這樣的條件,就是再訓練上要求再高,對于能吃苦的中國老百姓來說都是沒所謂的。

1936年6月,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徐志誠帶著基地的三百老兵到了駐地貴陽市清鎮,這個邊遠小鎮,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也從真正意義上說開始了他這世的創業,原來在巴東的基地建設或多或少都有徐家的影子,最重要的一開始他的保安團是在徐建的基礎上建立的,那現在呢?雖說徐家還是給予很大的幫助,但是己遠離徐家的勢力範圍,所以說這才是血鷹的展翅時。徐志誠也決定了,兵工廠還是設在巴東基地,因為那有一支訓練有素的特戰隊,更重要的是與自己出生的徐家可以相互應,雖說他不想做軍閥,但自保在亂世他肯定得多塊勢力地。徐家是徐家,現在他是他,所以他才決定把清鎮建設成抗戰這幾年的根據地,並在這次來時帶了一支三十人的兵工技師設一個槍炮修理廠與子彈生產線,其所需的材料由特戰隊分中隊按季度配送。這也是變相的對特戰隊進行訓練,主要由現特戰中隊長盧平金負責,把到清鎮的一百特戰隊員一百人分成三個小隊,輪流執行任務。這一百人都是經過三年特戰訓練與有一定實戰的老兵,年齡在20至25歲之間,可以說特戰隊是徐志成真正的尖刀。為此,他才搞了這麼一個可以練兵又可促進清鎮工作的任務。

清鎮的一千二百名新兵,在徐志誠沒有上任時,由102師302團的一個中校參謀劉顯明負責組織訓練工作。劉顯明,字振東,貴州省遵義人,黃蒲9期畢業後曾赴D**事學學院參謀系就讀二年,這次從國外軍校畢業後開始是在師部幫忙,後因新兵團一時沒沒有負責人選而就任。從關系上說是102師柏輝章師長的一個遠房表弟,作戰勇猛,沒上軍校前,是102師警衛排長。一個26歲的實干性軍人。在這二個月的新兵訓練工作中作出了一定的成績,不過現在對于徐志誠的上任,說沒有一點意見是假的,軍人嘛,誰不想帶兵,而且是自己手把手帶出的部隊轉手就要讓人,雖說一開始接到的任務只是練兵,但在真正要離開與自己生活了二個多月的兵時,心不傷是假的。這也是人之常情嘛。相信每個人一旦對于自己的成果,一時間遠離,就算是半成品,都會不痛快的。

「報告團座,職909團新兵訓練教官劉振東向你報道,」多了幾十年歷史知識,紅旗下長大的徐志誠何嘗不知這個時代軍人對軍權看重的通病,其實很多軍閥都是民族主義者,在大義上會以國家為先,可在平時,這些大小軍閥都把部隊看成了自己的命,也就造成了民國時軍閥割據,表面上統一,實際上軍令政令出不了江浙。這會他何嘗不明白這名新兵總訓練官的心里,只是他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必須也得有一支自己可以明面上掌握的部隊,雖說巴東保安團也算得上是,但在另一種層面上說,那也是徐家的勢力,到眼下這支遠離恩施的部隊才可以算得上是他第一支親衛部隊,所以從很多方面來說,他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再者,如沒有他的來到,也不會有這支909團生存的空間,原來的歷史上是沒有這支部隊的。所以這會他也只能盡理去安慰這段時間來對新兵盡職盡責的新兵訓練總教官。

「振東兄,謝謝你這陣的*勞,兄弟我現只能找個機會與你好好喝一次,不過兄弟也有過建議,不知振東兄是否願意就任909團的第一任參謀長,我知道兄長有大才,可是現在我的部隊只有這麼多,還請擔當。」徐志誠在畢業是,也就是5月就開始讓鷹部人員了解劉顯民的資料,從面得知這是一真正意義上的軍人,心中有的也是只有國家利益,沒有那種小團體的意識,加上曾是軍校優秀畢業生,況且是這個時代最強大陸軍學院D國參謀系畢業的高材生,所以有才的同時,對徐志誠這位將上任的銀彈團長還是有些看不起的。這會听到對方的真誠邀請,心中得到認可的同時,還是有些不服,不過作為優秀軍人的他暗中是不會爭這些氣的,但在明面上肯定會爭,所以听後說道︰「不知徐團座你的目標是什麼,我也听說了,你本有機會到中央軍去任職,但不明白為什麼要來我們這個窮地方,這可沒有什麼油水可撈。」

因為有過國外軍校學習的經歷,加上又是年輕熱血的軍人,所以劉振東對那些地方性軍閥把部隊當成謀利的工具很是看不習慣,同樣的對這個時代的富二代也看不順眼。從另一面來說,也是年輕時代的一種偏激觀點,當然了,這也是熱血青年之正義觀點,只是不太成熟。這會看到自信的徐志成,便忍不住諷刺。還好他的對生並不是這個時代環境培養起來的,听後只是無奈的笑笑說︰「振東兄,我了解道你是一個優秀的軍人,對現在的地方軍閥有自己的觀點,至于我來這里就任可以做到什麼,現在口頭上說也沒有什麼用,如果兄長有興致,無妨在909團就職,一是可以借兄長的大才,二是可以看清兄弟我是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不否認,為了積財養兵可以不擇手段,但我可以保證我所帶部隊的槍不對準國人。所以希望兄長可以放下成見,咱們一起練就一支鐵軍來。」

說完徐志誠用自己的雙手緊緊握住劉顯明的手,真誠的看著,這會倒也使劉顯明有些激動,心想︰「難道外面的傳言有誤,這銀彈團長不是那麼無用,看樣子是一名真正的軍人,而且是用心為國家與外敵的戰爭作準備?」本來他也是聰明人,再一深想到作為一個大財閥家的少爺根本不差錢,又在十六歲時就上過淞滬戰場,在想開這些後劉志誠有些心動了,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更相信自己的眼楮,更重要的是放不下這支親手建立起來的部隊。

「好,如果煥昶學弟相信兄長,我可以就任909團第一任參謀長,只是希望你今天說的話可以做到,不讓兄弟們的槍對誰國人。我們一起打造一支精兵來,為與小鬼子戰爭而準備,如果有天兄弟違背了這個原則,我會選擇離開。」听到這樣的話,徐志誠很是高興,想都不用想無論出于什麼原因,他都不會把手中的槍對準那支後來強大陸軍的前身啊!就是抗戰勝利後他也只會選擇離開,而不會走上內戰的戰場,所以便答應了這個條件。于是從1936年6月開始,後來讓小鬼子心驚膽顫的血鷹部隊主要班子算是組成了。這也是劉振東沒有想到的。以至後來回憶錄中還為這次初次與銀彈將軍相會作下合作的決定自豪,按他的話說︰「我只相信自己眼楮,團座看上去是一名真正的軍人,便讓我有了追隨的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血鷹最新章節 | 民國血鷹全文閱讀 | 民國血鷹全集閱讀